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鱼烂鳃病     
<正> 金鱼烂鳃病及其危害情况,国内外都有陆续记载。其病原体有的是原生动物,有的是寄生粘胞子虫、三代虫(吸虫类)、水霉、绿藻及细菌。但金鱼受害部位都集中在鳃部,引起烂鳃,造成机体缺氧致死。苏州花木盆景公司金鱼园,1982年5~6月份期间,金鱼群发生一种罕见烂鳃病,致使鱼群  相似文献   

2.
牛毛囊虫病的病原体是牛蠕形螨,而羊毛囊虫病的病原体是羊蠕形螨.这种小螨不大(长度为200-300微米),主要寄生在动物皮肤的乳头层和网状层中即在真皮内,它们侵入毛囊中繁殖,就形成一个含有几百到几万个虫体和卵的蠕形螨群体。牛蠕形螨的群体直径为1-10毫米,羊为1-18毫米。通常在诊断牛、羊毛囊  相似文献   

3.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或肤霉病,是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之一,能够危害各种鱼类和鱼卵,对鱼卵的损失最大。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此病一般在晚冬、早春季节最容易流行,该病是由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引起,有病症时,菌丝体已经侵入动物伤口,向外生长。有的时候因为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逐渐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使得伤口皮肤组织坏死、溃烂,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游动失常、食欲减退、身体衰弱而死。  相似文献   

4.
奶牛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科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可引起奶牛急性坏死性感染,特征是沿血管、淋巴管和周围组织、器官形成结节和肉芽肿,其发生过程类似于结核病,也可引起皮下组织慢性感染。1病原微小根毛霉。微小根毛霉原名微小毛霉,后因偶见假根,因此最终改为归根毛霉属。微小根毛霉孢囊梗初期不分支,直接由菌丝体长出。若干天后呈假轴状分支,初期无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淡褐色或浅黄色。其直径6~22微米。  相似文献   

5.
病原体特性 乌鸡球虫和禽类球虫均属同种,统称艾美耳球虫.气温在22℃开始生长繁育,虫卵直径为10~17微米,常为卵圆形或椭圆形.按侵害禽类体内部位,可分为肝球虫、小肠球虫、盲肠球虫.  相似文献   

6.
1病原及其传播 该病的病原体属鞭毛虫纲、单鞭毛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在盲肠寄生的虫体呈变形虫样,直径为5~30微米,虫体细胞外质透明,内质呈颗粒状并含有吞食的细菌、淀粉颗粒等的空泡。虫体核呈泡状,其邻近有个小的生长体,由此长出1根很细不易见到的鞭毛,偶然也可见到2根鞭毛。  相似文献   

7.
海产活梭子蟹的寄生生物中,除蟹奴、海蛸、藤壶、薮枝螅、苔藓虫外,寄生数量最多、危害较大者就是茗荷类。它生长繁殖快,寄生于蟹类的口肢、眼窝和鳃上,尤以鳃上为甚,严重影响蟹的正常呼吸,阻碍鳃部的气体交换,在运输中,很容易造成活蟹窒息死亡,使成活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蓝荣庚 《中国家禽》2005,27(13):54-55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引起鸡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组织滴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虫体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寄生于患鸡肝脏等部位的非阿米巴阶段的组织滴虫,近似球形,无鞭毛,直径大小为3-16微米;另一种是位于盲肠黏膜固有层和盲肠腔内的阿米巴阶段的虫体,有高度的多形性,有数个伪足,有鞭毛,直径大小约为8~17微米。虫体随粪便排出体外,被鸡食入即可感染,但更多见的形式是组织滴虫被寄生在鸡盲肠内的异刺线虫(俗称盲肠虫)吞食,在其体内循环。  相似文献   

9.
1 病原 猪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为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猪附红细胞体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串珠状等不同形状.平均直径为0.2~2.0微米左右,自然颜色,红细胞呈橘黄色,病原体呈淡蓝色,中间的核为紫红色,由于折光性很强,可发出亮晶晶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6月的一天 ,湖南省新邵县一桔农拿着一大把柑桔枝叶来到新邵县农业局 ,说是柑桔发生了一种新的“病害” ,询问如何施药防治。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深入到桔园调查 :桔园管理粗放 ,植株长势较差 ,特别是柑桔粉虱和烟煤病发生比较严重 ,在叶背面出现了许多“黄色小点” ,用手能够抹去。———这就是桔农所说的“新病” ,发生特别多。经鉴定 ,这附在叶背上的黄色小点是柑桔粉虱的“克星”———赤座霉 (粉虱座壳孢菌 ) ,一种寄生在柑桔粉虱上的菌体。赤座霉寄生于柑桔粉虱的幼虫体上。寄生后产生近圆形的菌丝体 ,称为子座 ,附在叶片背面…  相似文献   

11.
鸡组织滴虫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 组织滴虫是很小的原虫。该原虫有2种形式,组织型原虫,寄生于肠壁和肝组织中的虫体没有鞭毛,呈圆形、卵圆形和阿米巴形,大小约为6~20微米;肠腔型原虫,寄生在盲肠腔的内容物中,虫体呈阿米巴状,直径为5~30微米,具有1根鞭毛,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鞭毛的运动。  相似文献   

12.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可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中,动植物体表、体内均可生存。寄生鱼体并引起疾病的主要是藻状菌纲的水霉目、芽枝霉目的一些种类。鱼水霉病就属于真菌性鱼病,笔者就该病的防治做一论述,几点拙见,仅供参考。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使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痩,最终病鱼因体力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3.
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该病原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0.2~2 μm,单独或成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也可围绕在整个红细胞上.在血浆中也可见自由的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14.
猪瘟的病原体——是一种能通过細菌濾器,大小約35毫微米的病毒,它和患病机体的細胞結合得非常緊密,因此可以說是一种細胞內的寄生者。 猪瘟病毒耐受陽光的能力相当强,但在腐敗过程中却很快的被消減掉,也很容  相似文献   

15.
鸡慢性呼吸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原 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叫败血霉形体,也称支原体、鸡毒霉浆体.以姬姆萨染色良好,革兰氏染色呈弱阴性.由于它没有僵硬的细胞壁,而有较韧的细胞膜,因此,它具有可塑性及良好的弹性,表现为多形性,一般呈球形(直径0.2~0.5μm),也可呈杆状、星状及丝状等.  相似文献   

16.
(四) 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的防治 1.隐鞭虫病 危害性:病原体主要有颤动隐鞭虫和鳃隐鞭虫两种。颤动隐鞭虫主要寄生在鱼皮肤上,其次是鳃瓣。草鱼、青鱼、鲢、鳙、鲤、鲫、鳊、鲮以及其他许多淡水鱼类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特别是鲮和鲤的鱼苗,最易被侵袭。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鱼苗身体瘦弱,甚至死亡。鱼种阶段中主要寄生在鳃瓣,危害就比较小。成鱼阶段虽然也可  相似文献   

17.
<正>1病原体组织滴虫病的病原体是组织滴虫,它是一种很小的原虫。该原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型原虫,寄生在细胞里,虫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没有鞭毛,大小约为6~20μm;另一种是肠腔型原虫,寄生在盲肠腔的内容物中,虫体呈阿米巴状,直径为5~30μm,具有一根鞭毛,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鞭毛的运动。2流行特点组织滴虫病最易发生于2周至3~4个月龄以内的雏鸡和育成鸡,特别是雏火鸡易感性最强,病情严重,死亡率最高。本病也  相似文献   

18.
<正>(一)病原病原体为山羊霉形体,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也叫做羊支原体性肺炎,还被养殖户俗称为"烂肺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支原体而导致。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为细小、多形性微生物,革兰染色为阴性,主要存在于病羊的肺组织、胸膜渗出物及纵膈淋巴结中,从肺肝病变部周围水肿区较易分出细菌。在鲜血琼脂或10%马血清琼脂上可生长,经  相似文献   

19.
在夏季水绿鱼肥时节,是鱼寄生虫病和出血病的高发病季节,由于水面大,费用高,防治难度也大。1寄生虫类型1.1中华鱼蚤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名鳃蛆病。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中华鱼蚤病分布广,  相似文献   

20.
深绿木霉对引起禾草腐霉病原菌瓜果腐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深绿木霉菌与瓜果腐霉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可以包围、覆盖瓜果腐霉的菌落,同时产生大量孢子;当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4.65×106个/mL时,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率达53.56%。通过深绿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和3种药剂对草坪禾草腐霉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与25%甲霜.霜霉的抑菌效果接近,分别为77.37%和79.57%。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丝缠绕在瓜果腐霉菌菌丝上,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或与瓜果腐霉菌的菌丝平行生长,再侵入瓜果腐霉菌内寄生。深绿木霉菌对瓜果腐霉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