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梦非 《蔬菜》2014,(1):35-37
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主要有作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等,其中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蔬菜品质改良和抗性育种,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应用于蔬菜作物构建遗传图谱、种质资源研究、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品种纯度鉴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我国重要的大众蔬菜,"十二五"期间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成绩显著:育成70余个商品性好、抗逆、丰产的茄子新品种,在各蔬菜主产区推广应用;筛选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茄子种质资源;杂交优势利用等常规育种技术和单倍体诱导、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茄子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评价与创制、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今后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蔬菜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转基因产品的商品化,公众对抗性标记基因及其产物安全性的质疑成为植物转基因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构建基于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当前植物转基因的发展趋势之一。主要介绍了以木糖作为筛选剂的安全转化系统在蔬菜基因工程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杂种优势育种已成为许多蔬菜的主要育种方法。其中,选育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是关键。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创造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可以克服常规育种手段的局限性,较之利用自然变异、远缘杂交和引种等选育手段具有更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我国在番茄、大白菜、甘蓝等蔬菜上利用基因手段获得雄性不育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蔬菜生产较为发达,年产量居欧洲第三位。蔬菜育种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育种工作由国家研究所和种子公司的育种试验场分别进行。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抗病育种、品质有种和制种技术的研究。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组织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的人员密切配合。除少数课题侧重基础研究外,多数课题以应用研究为主,并注意远近结合。植保和生物技术研究,除围绕育种中心外,也进行必要的专业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如病害的生理小种和株系分化,病毒鉴定和纯化,多抗性鉴定技术;体细胞原生质休融合,抗病基因导入,不同蔬菜单倍…  相似文献   

6.
茄科蔬菜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茄科蔬菜包括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等,在蔬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培育优良的茄科蔬菜品种以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转基因技术可获得优质、高产、抗病毒、抗虫及抗逆性强的蔬菜新品种或新种质,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效率,加快了育种进程,为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已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蔬菜有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胡萝卜、甘蓝、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生菜、菠菜、芥菜、茴香、豌豆、南瓜、黄瓜、西瓜、甜瓜、石刁柏、洋葱等,所转目的基因的涉及面广,转化方法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7.
《中国蔬菜》2007,1(1):28-28
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以及各类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在园艺植物转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技术密切结合开始成为我国园艺植物育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及时总结和交流我国园艺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决定共同举办首届全国园艺植物转基因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蔬菜》2007,1(2):35-35
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以及各类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在园艺植物转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技术密切结合开始成为我国园艺植物育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及时总结和交流我国园艺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决定共同举办首届全国园艺植物转基因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蔬菜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远新  葛晓光 《蔬菜》1999,(1):32-34
植物基因工程的诞生为蔬菜育种拓展了一条新的途径,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它为打破物种界限,进行基因交流,定向培育植物新类型、新品种提供了新的手段。十多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操作技术已在基因的分离,植物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基因的转移,转化细胞的组织培养,转基因...  相似文献   

10.
林木育种技术是培育优良树木品种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的林木育种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经过广大林木研究人员的努力也取得了良好成绩。主要分析了我国林木育种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助于陕西榆林地区的林木育种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不断改进农作物育种技术和选育、推广新品种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专家认为,在诸多的农业增产措施中,采用良种的作用占30%~40%.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作物育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育种工作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大大缩短.经过近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几十年来,我国在蔬菜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育种技术的改进,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应用,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抗性育种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或重要进展.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蔬菜育种工作在方法上、规模上、投资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蔬菜平均单产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为使我国的蔬菜育种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还应该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果树转基因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果树研究的各领域,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成绩.该文从果树转基因的发展、主要方法、导入果树中的外源目的基因及影响果树基因转化效率的因素4个方面对我国果树转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蔬菜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临21世纪的到来和我国即将进入WTO,蔬菜应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应用高新技术提升蔬菜产业效益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兴业的重要途径。1 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蔬菜生产单位面积产量①应用生物技术培育蔬菜新品种 21世纪生物工程将成为支柱产业,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研究培育转基因作物,已成为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世界主流。虽然目前大多数转基因蔬菜尚处于研究阶段,但是我们相信能跨越物种屏障,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蔬菜品种。可以大胆设想,21世纪的转基因蔬菜将分为三类:一是营养更加丰富,能满足人们一天内各种营养的需要,二是带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基因,起到防病的作用,三是生产工业原料、能源的转基因蔬菜。生物技术用于蔬菜品种的培育,其前景十分诱人。如果我们在引进名优特新蔬菜品种的同时,利用蔬菜生物资源,抓紧转基因蔬菜的研究和推广,我国就有可能成为转基因蔬菜输出大国,成为开发利用转基因蔬菜生产加工工业原料、能源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4.
《长江蔬菜》2005,(4):12-12
北京农林科学院曹鸣庆研究员等人,经过多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培育出抗芜菁花叶病毒转基因白菜,目前这种转基因白菜已部分在控制范围内应用于白菜育种。芜菁花叶病毒病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甘蓝、花椰菜等)最重要的病毒性病害。以中国北方冬季主要蔬菜———大白菜为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中国蔬菜》2006,1(12):0-0
我国蔬菜和马铃薯转基因研究起步较早,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较少;由于转基因技术和传统育种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大的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黄三文研究员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认为我回蔬菜和马铃薯转基因研究和相关产业将有一个跨越性的发展。大白菜叶片刺毛有无一般被认为是质量性状,但宋晓飞等通过更灵敏的数量性状位点标记技术发现,该性状除受主效基因控制外,还受微效基因的控制。邓旭红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模糊综合评判两种方法,研究出黄瓜最佳酸渍工艺:发酵温度25℃,加盐3%,接种浓度3%,加糖量3%。用“傻瓜处方”防治黄瓜…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进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甘蓝种质资源;抗病、抗逆等常规育种技术和以分子标记、小孢子培养、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雄性不育系在制种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杂交种的种子质量;育成58个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甘蓝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甘蓝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葡萄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娥  郭其强 《园艺学报》2012,39(1):182-190
 近年来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葡萄辅助育种,大大缩短葡萄抗病育种周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病基因被逐渐鉴定分离,转基因定向抗病育种也取得初步成绩。本文中综述了葡萄抗病分子育种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所取得成果,对抗病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雄性不育基因工程及其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雄性不育系在杂交制种中的重要地位和雄性不育基因工程的主要策略 ,讨论了近年来我国利用雄性不育基因工程创制蔬菜雄性不育系的进展 ,并探讨了这一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十一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进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甘蓝种质资源;抗病、抗逆等常规育种技术和以分子标记、小孢子培养、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雄性不育系在制种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杂交种的种子质量;育成58个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甘蓝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甘蓝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许勇  于拴仓 《蔬菜》2010,(2):1-3
目前,我国蔬菜种苗产业面临着优异种质短缺与环境恶化,以及全球性蔬菜种业竞争等一系列压力,有系统、有目标地开展蔬菜优异基因资源的创新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通过组织以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主体的种质创新研究,开展高通量资源评价和功能基因挖掘,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远缘杂交、基因遗传转化和单倍体快速纯化等技术,结合常规育种进行优异种质的创新,将是提高我国蔬菜种苗产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