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常规施肥(ck)基础上设3个增施沼肥施肥处理T1~T3,三红柚一个生产季每667m2分别增施沼肥1687kg、1125kg和563kg,分5次兑水稀释冲施,研究了增施不同量沼肥对土壤理化性状、三红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沼肥能扩大植株营养的有效来源,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调节土壤pH;对三红柚经济性状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以T1处理每667m2增施沼肥1687kg表现最佳,单株挂果数、单果重和商品性表现均好于其他处理;果实产量处理T1、T2和T3分别比CK提高51.1%、22.9%和21.8%,增产和增收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施用不同量的锌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锌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产量随锌肥施用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土壤锌含量较低地区适量增施锌肥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过量增施锌肥反而起到毒害作用降低玉米产量。通过本试验研究,可为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锌的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玉米单施沼肥、单施农家肥和常规施肥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单施沼肥、单施农家肥和常规施肥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以常规施肥产量最高、其次是单施沼肥、单施农家肥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给小麦生产上推广利用沼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小麦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沼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沼肥与化肥配施能够促进小麦生长,改善小麦产量结构,提高有效分蘖数和千粒重。施用沼肥后土壤容重略有下降,土壤总孔隙度提高,有效养分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30000kg/hm2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产量达到较高水平(9250kg/hm2),在此基础上增施75kg/hm2尿素作分蘖肥效果更好,均与单施化肥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施用沼肥还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干旱地区试验沼液肥和沼渣肥基施、追施在连作玉米生产中的表现,探究沼肥对克服玉米连作生产中的障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单产的功效,为干旱地区沼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择合适类型的土壤改良剂改良风沙土壤,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可持续集约水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栽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共设5个处理:膨润土(Swell soil,SS),增施腐殖酸(Humus acid,HC),增施有机肥(Organic fertilizer,OF),增施草炭土(Turfy soil,TS),增施秸秆(Straw retention,SR)。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玉米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p0. 05),但在年际间波动较大; SR处理下玉米产量、籽粒干重均较高,2016年产量为15. 48 t/hm2,显著高于(p0. 05) HC处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与玉米产量呈线性关系,增加土壤速效钾可提高该区域玉米产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并计算主成分得分,SR处理得分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3. 65和1. 06,均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土壤改良剂可提高土壤养分并增加玉米产量,但其效果仍需长期定位试验观测,秸秆还田可能对改良该地区风沙土壤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夏玉米连作产量的影响,以常规施氮量为对照,设置5%增氮量和5%、10%减氮量施肥定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以5%减氮量处理产量最高,夏玉米以5%增氮量处理产量最高,小麦、夏玉米连作总产量以5%增氮量处理产量较高。在年度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小麦上减施氮肥,夏玉米上增施氮肥可极大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9.
农肥与化肥配施改土增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施肥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同时也分析了前作玉米施肥对后作大豆产量及子粒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化肥能提高作物产量 ,但土壤结构有变劣的趋势 ,有机农肥与化肥配施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 ,有利于土壤物理环境的改善。前作玉米施农肥对后作大豆提高产量及改善子粒外观品质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遮阴已成为影响夏玉米产量的重要因子,提高玉米耐阴性可为高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玉29’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小喇叭口期增施氮肥、硼肥缓解花期遮阴胁迫对夏玉米形态建成、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降低了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并延长了散粉吐丝间隔期。与遮阴处理比,小喇叭口期增施硼肥、氮肥不同程度提高了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且同时增施硼肥、氮肥增幅最大。遮阴处理显著增加了秃尖长,降低了穗粒数和粒重,增施硼肥氮肥缓解了遮阴对突尖长、穗粒数和粒重的影响。增施硼肥、氮肥和同时增施硼肥、氮肥处理产量分别较遮阴处理提高36.7%、8.0%和43.1%。遮阴处理降低叶面积影响干物质积累,产量的降低与突尖增长、穗粒数较少和粒重降低有关。小喇叭口期增施硼肥和氮肥是缓解花期遮阴对产量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玉米;遮阴;氮肥;硼肥;产量;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1.
农肥与化肥配施施土增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施肥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前作玉米施肥对后作大豆产量及子粒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能提高作物产量,但土壤结构有变劣的趋势,有机农肥与化肥配施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有利于土壤物理环境的改善,前作玉米施农肥对后作大豆提高产量及改善子粒外观品质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田间冬小麦与夏玉米的试验研究,结合示范区试验示范,对冬小麦与夏玉米生育期进行了优化、对种植方式进行了调整、夏玉米深松播种、增施钾肥与冬小麦增施磷肥及有机肥等有效措施,研究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根据期品种特性,实现冬小麦、夏玉米稳产、提质,大面积发挥中河北低平原区的产量潜力。考虑该地区气候与环境资源特点和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生产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作物增产理论与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室内和田间试验按水稻生长阶段分为三部分进行,首先通过沼液浸种和清水浸种来比较沼液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其次,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沼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再次在本田中继续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沼肥配施化肥对水稻的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证明:沼液浸种可提高稻谷的发芽率,沼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秧苗素质、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和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和土壤农化性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河南高产潮土区夏玉米施钾效果及适宜的施用量。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明显降低穗位、增加株高﹑穗长、百粒重等增加玉米抗逆性、促进玉米产量构成性状,玉米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高钾处理增产幅度变缓,经济效益低。150kg/hm2的施钾量在高肥力潮土上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底施沼肥做试验,得出沼肥既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又能有效改善玉米经济性状,缩短玉米生育期,防治病虫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农田施用沼肥对玉米产量及农田径流水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沼肥和化肥对比试验,通过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方对土壤地表径流氮、磷及硝酸盐流失的影响。[结果]利用沼渣施底肥、沼液追肥,可明显增加玉米产量,且施用沼肥比施用化肥增产7.64%~10.34%。[结论]农田施用沼肥比施用化肥减少了土壤总磷、总氮及硝酸盐氮随地表径流和侧渗迁移的流失量,改善了入库水的水质。沼气生态工程改变了水源林区居民传统的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山林植被,改善了辽宁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验证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产量的应用效果,开展增施有机肥后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土壤状况下,增施适量的有机肥配施化肥,与单施化肥相比,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4.32%~5.76%,3.90%~9.09%,2.91%~7.72%,7.64%~10.25%。土壤容重降幅为1.97%~6.58%。适量增施有机肥较常规施肥区蔬菜产量提高4.43%。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东单1501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施用基肥增施黄腐酸生物菌肥和与不同基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基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黄腐酸生物菌肥对玉米的生育性状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增加玉米产量,同时也使亩净收入增加,试验结果看,在基肥施用量不变的情况下,亩增施20 kg黄腐酸生物菌肥对玉米生育性状、产量和净收入效果最明显;减少基肥的用量增施黄腐酸生物菌肥除增加穗重、穗粒数和穗粒重外对其他生育性状没有促进作用,玉米产量有所增加,同时因肥料投入增加,使亩净收入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四川盆地直播夏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为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储备和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密度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的茎秆基部节间农艺性状、节间抗倒力学性状、玉米茎折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密度显著影响玉米茎杆抗倒性能和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茎秆基部第3节和第4节节间伸长变细,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变小,穿刺强度和抗折力降低,种植密度由6.0万株/hm2增加到7.5万株/hm2,全生育时期茎折率增加17.17%,产量下降17.58%。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显著影响玉米全生育时期茎折率和产量,当密度为6.0万株/hm2、施氮量为375kg/hm2能够有效控制全生育时期茎折率,且玉米产量达到最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四川盆地夏玉米适宜种密度为6.0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375kg/hm2。  相似文献   

20.
沼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单施化肥及沼肥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性状、稻田主要病虫害、植株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供应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大田施肥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沼肥配施化肥能优化水稻主要性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施用沼肥可以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施用沼肥促进了稻谷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提高了氮素和磷素的利用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有所累积。综合考虑,施用沼肥有利于节省水稻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生态、社会效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