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江苏省江都市武坚镇农民张长宏背着弥雾机来到做水产生意的李红香家口粮田里,帮助她家农田治虫,每亩收取5元劳务费,他就是时下武坚镇流行的"田保姆"代表.据了解,该镇有600多名像张长宏这样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田保姆".他们帮助外出务工、办企业、做生意的家庭管理农田,解除外出务工家庭后顾之忧,深受广大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正>即使是农忙季节,远在山东打工的天长市天长镇农民钱善品也无须牵挂自家的 8亩农田,因为他聘请的 2个“田保姆”早已把他家的农活全部承包下来。像钱善品这样,为自己田地聘请“田保姆” 的打工者在天长市已有4000多人,“田保姆”则达到了近8000人,“人托”农田已达3万余亩,这些农田的精耕细作有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一是武装农民。按照“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培训”的工作思路,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农民科技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二是转移农民。一方面,通过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使一部分农民成为城镇居民、企业工人。三是解放农民。主要是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劳动力集中就业城市设立劳务服务办事处,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解决农民工维权问题。村级组织帮助外出务工的家庭及时完成春播、夏锄、秋收等农业生产任务。四是富裕农民。通过采取武装农民、转移农民、解放农民等措施,实现富裕农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农田进了“托儿所”余江县石港乡农民范高伟家里有6亩多稻田,但几年来他却没有种过田,时下在余江县农村像范高伟这样有田不种田的农民已有3000多户。余江这么多农民不种田,但到余江广大农村田坂上转转,却见不到半分摞荒田。原来,日渐富裕起来的少数农民纷纷抛弃了原始的耕种方式,购进农机,组成联合服务体,办起了农田“托儿所”,他们按每亩60-70元的价格为农民提供“三包”(包耕、包种、包收)服务。农田“托儿所”一诞生,便受到了余江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纷纷把田送进“托儿所”,利用自己的特长,要么外出打工,要么…  相似文献   

5.
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被认为是解决中国“谁来种地”、提高中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希望,政府也在大力宣传、引导外出务工返乡农民投身农业并引领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本文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等理论,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粮食种植业职业农民的大样本数据,运用二元模型、双重稳健模型、匹配模型和多元定序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了外出务工对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粮食种植业职业农民中,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占比为23.66%,合作社负责人占比为24.59%。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合作社负责人的占比为34.65%,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中合作社负责人的占比为21.47%,两者相差约13个百分点。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概率要显著高出约6个百分点,即调查样本中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要比其他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概率高出近1/4,这证实了外出务工对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正向促进作用。外出务工通过人力资本提升、农业生产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三个方面促使返乡农民工更可能成为合作社负责人。因此,在当前农业转型阶段,政府一方面应鼓励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青年农民外出就业,通过务工积累个人资本;另一方面,应大力吸引并帮助优秀的返乡农民工投身农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发挥他们更多的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不少地方都很重视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据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有“四盼”。一盼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指导和服务,让外出务工农民定心。农民群众反映:当地政府如果能和劳动、公安、司法等部门在他们外出务工前开办实用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班,与外地用工单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0年陕西省180个返乡农民T的调查建立了Logit模型,对陕西地区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担忧度和外出务工收入变化对外出务工意愿有显著影响,性别、外出务工形式和技能培训对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富余、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缺  相似文献   

9.
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条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切实做好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技能培训服务,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的供需衔接,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进一步清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做  相似文献   

10.
在对山西省18个县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省外出务工农民基本特征,采用修正后的Mincer模型,对影响山西外出农民务工收入的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有无技能等因素对务工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教育水平及本省范围内务工地点对务工收入的影响不太显著。因此,为了提高山西外出农民务工收入,必须采取培训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买天 《农村百事通》2006,(18):17-17
“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同比增长11.9%.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特别是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增幅较大。达20.1%,比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而且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里,外出务工收入增加了100多元,占整个现金收入增加额的一半。”7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12.
万民 《农家顾问》2007,(1):11-11
去年江苏东海县浦南镇又有百余户农户将土地存入“农民寄存处”,外出务工农民放心在外挣钱,而家中却没有一块地荒芜。浦南镇有3000多名农民外出经商务工。可是许多人处于挣钱的“火候”上时,却常出现父母年迈需要人照顾,子女上学无人指导的情况。此时,一些具有种植技术的农户主  相似文献   

13.
合作社成立背景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地处江汉平原东部边缘,属于粮食主产区,因三条河汊穿过境内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几百年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称。近年来,随着该镇不断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镇内的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农田抛荒面积越来越大,陷入了“有田无人种”的困境。为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2009年,  相似文献   

14.
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如果得不到保障,不仅不利于开展农村土地的流转工作,而且不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利于农村稳定。近些年,我国乡镇企业每年破产很多,许多农村劳动力进城找不到工作又回去,之所以没出大的问题,就因为农民家里还有一亩三分地,他回家还不愁饭吃。因此,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尊重和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民朋友纷纷背井离乡、抛家弃子或举家外出弃农经商或务工,成为了热门话题,也成了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里,我也说说农民外出务工之话题。农民进城务工叫打工,到县区以外务工叫外出打工。打工的人被称为打工仔或打工妹。农民外出打工具有许多好处:首先,农  相似文献   

16.
进城农民的渴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农村新一轮的“种田热”,经济学家指出,规模出效益的市场规律将驱使粮田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外出务工仍是政府不可忽视的重要“抓手”。但是农民进城后能适应吗?他们有些什么烦恼呢?请看进城农民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农民外出务工与劳务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现代种业》2004,(5):5-6,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三农”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如何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呢?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外出务工经历、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土地流转在外出务工经历和农民创业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外出务工经历会显著抑制农民创业,土地流转则显著促进农民创业,但不同的流转方向对农民创业影响不同,土地流出对农民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地流入则对农民创业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同时,通过分析可知,土地流转在外出务工经历和农民创业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创业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应当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吸纳人才(特别是乡村人才)返乡入乡留乡就业创业,同时也要强化农民创业培训,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河南省商水县舒庄乡农民王前进看准农村一些缺劳力、缺机械的家庭需要代耕、代种、代管农田的商机,当起了专业的"田保姆"。因为他诚实守信,药械齐全,加上耕耙播种、防虫治病样样技术都精通,所以每到农忙季节,他的生意就十分"兴隆"。5年前,王前进在村里的集市上  相似文献   

20.
说到农民就业,很多人首先想到外出务工。近年统计数字显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年增长率8%-10%。外出务工固然可解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农民工大量外流,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方面,逐渐空落的村庄,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使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无奈;另一方面,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目前全国有超过9000多万的外出务工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