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提高北方寒区紫花苜蓿越冬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种草养畜业的迅速发展,黑龙江省紫花苜蓿的栽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冬季气候比较寒冷,紫花苜蓿的越冬成为最令人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紫花苜蓿安全越冬能力,笔者在从事饲草饲料的生产工作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几项综合技术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南方地区来说,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比较寒冷,冰封期较长,特别是东北、西北等地区,冰封期可达100-150天。这一地区的池塘养鱼如何加强管理,使养殖鱼类安全越冬,是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本以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鱼为对象,对如何使鱼类安全越冬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属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蜂群越冬期漫长。现在人们常用的地下室越冬法、半地下室越冬法、地上越冬室越冬法、室外越冬法等,虽然基本上解决了高寒地区蜂群越冬的问题,但又都存在一些弊端,致使这些地区养蜂事业不能健康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4,(11):16-17
<正>高寒地区养蜂最大困难就是蜂群安全越冬。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冬季寒冷,要让蜂群安全渡过严冬,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1.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群群势达到越冬标准。2.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避免混入有害饲料。3.越冬蜂群无螨害和其他病害。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的蜜蜂品种。4.合理的蜂路和符合越冬标准的巢脾及科学合理越冬蜂巢布置。5.适合和满足蜂群越冬的场所和场地。以上5项是蜂群越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由于北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常出现极端降雪情况,使得苜蓿遭受冷害和冻害的威胁,导致苜蓿生产性能下降,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探究不同秋眠级的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越冬率及干草产量对北疆地区冬季覆雪厚度的响应,明确不同覆雪厚度下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各抗寒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秋眠级为1级的紫花苜蓿品种驯鹿、3级的康赛、5级的巨能551、7级的赛迪7和9级的WL656HQ,覆雪厚度设置为0、10及15 cm,对紫花苜蓿根冠层土壤温度变化、土壤表层(1~10 cm)日温度变化、表层土壤(0~15 cm)平均含水率变化、根颈中抗寒生理指标变化及越冬率进行观测和分析。发现冬季积雪可以维持紫花苜蓿的根冠部及根颈下土壤层的温度动态平衡,使得各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在覆雪条件下均显著提高(P<0.05);与不覆雪相比,覆雪后各紫花苜蓿的丙二醛含量有所降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干草产量均有所增加。通过主成分综合分析发现,覆雪15 cm处理下,秋眠级为5级的巨能551的越冬率、抗寒性指标及干草产量等综合评分表现优异,比较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河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冰封期长达100多天。因此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成为河套地区渔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部分养殖单位鱼类越冬技术不过关而造成的损失呈增加趋势,越冬鱼类在春节和开春融冰时期出现褐血病、出血病等暴发性疾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因此特别要解决鸡舍内温度与通风换气问题是养殖好蛋鸡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广大养殖户应了解和掌握管理要点,以使蛋鸡在冬季里达到较高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中国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严寒、干旱、风蚀、土壤沙性、品种、播种期、播种方法、越冬肥、末次刈割和冬季灌溉等。结论如下:决定中国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成败的主要矛盾是干旱与抗旱,中国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成败的关键原因是冬季灌溉。  相似文献   

9.
在哈尔滨地区,对当年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iva L.)进行不同刈割次数处理,越冬期间取样测定其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及越冬率.结果表明刈割次数与紫花苜蓿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刈割次数与紫花苜蓿越冬率也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对哈尔滨地区春季种植的苜蓿,以当年8月初刈割1次为宜,这样既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同时当年也能获得一定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10.
种草养畜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临沧市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农田种草、种草养畜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以多花黑麦草为主的一些优质牧草在部分区域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但是,作为全球种植面积最大、质量最优的牧草品种——紫花苜蓿,号称“牧草之王”,在临沧市种植面积小,种植水平低,尚未形成气候,与临沧市畜牧业发展上对优质牧草的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本文就临沧市紫花苜蓿示范种植现状、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蜂群越冬前三把关冀南太行山冬季气候寒冷,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近年来三九天气暖和,立春后寒冷加剧,给蜂群的安全越冬带来诸多不便,要想平稳过冬,就必须把好越冬前的三个关:一、饲料关。越冬前的饲料配给,主要是以人为饲喂为主,定地者每群不少于10~12...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植物,营养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质牧草.通过对宁夏干旱半干旱区旱地种植的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情况调查研究,提出了增强紫花苜蓿安全越冬返青的技术管理措施,对苜蓿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以黑龙江省为例,封冰期长达150~180d,冰的厚度最大可达80~100cm,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高寒地区渔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鱼类冰下生物增氧安全越冬技术主要通过采取明冰封冰,坚持扫雪除尘,杀灭大型浮游动物,少量补水,掌握合理放养密度等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以补充鱼类及其他耗氧因子的消耗,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4.
我省绝大部分农垦农牧场,地处河西走廊。冬季长,风多风大,气候严寒,不利于深秋和冬季所产仔猪的安全越冬。因此,应采取如下措施,使仔猪较为安全越冬度春。 1.搞好舍内保温冬季到来之前,圈舍漏风口用草泥封严堵好,门和窗设置草帘、毡帘,防贼风侵袭。舍内铺垫厚草,防潮保温。用档板把猪舍地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铺草,供仔猪卧息;另一部分留作空地,供仔猪活动。特别寒冷地区,可生火取暖,火炉要设置保护圈。排列式猪舍可设置火道或火坑。大的猪场如有条件安装暖气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正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tica L.Sojak)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在东北寒冷地区可安全越冬,是我国北方一种重要的牧草资源[1]。由于其抗逆性强,也可作为紫花苜蓿等的杂交亲本培育苜蓿新品种[2-3]。诱变育种方法在创造优良突变体和培育新品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5]。γ射线作为一种诱变源,是一种能量高、穿透力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引进紫花苜蓿种植以来,获得了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苜蓿越冬率普遍较低,造成了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大面积推广的局面.破解紫花苜蓿越冬率低,切实提高紫花苜蓿产量、稳步扩大优质豆科饲草种植面积,是省内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北方冬季寒冷,越冬期长,如何取得最佳越冬效果,是北方寒冷地区养蜂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下面就根据这一特点谈些体会,供参考。一、抓好灭鼠工作 创造安静的越冬环境鼠害是越冬蜂群的一大隐患,有效地控制鼠害是越冬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蜂群包装前就应对越冬群周边区域内进行...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工种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工种草发展很快,每年人工种草的面积均在13.33万hm2以上,2005年达到14万hm2。截止2005年,全市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44.53万hm2,年产干草20亿kg,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该市优良牧草的保存面积不大,大部分草场还没有得到改良,群众对牧草的认识不足,饲草资源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草畜矛盾日渐严重。1人工种草存在的问题1.1自然条件不利:该市地形复杂,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十年九旱。1.2牧草种类单一:全市人工种草主要以紫花苜蓿、沙打旺、老芒麦为主,其他牧草比重甚小,饲草…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紫花苜蓿的可消化总养料是禾本科牧草的2倍,可消化蛋白质是2.5倍,矿物质是6倍。所以紫花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其在畜牧业生产中愈来愈受到重视。随着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生产中许多问题就突出表现出来,最主要的是越冬困难,返青率低,给种植合作社、公司、种植户造成了巨大经济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每年都有一定的冰冻期,尤其是东北、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封冰期长,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常常发生死鱼现象。鱼种能否安全越冬是关系到成鱼养殖产量的基础问题。为了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