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种 《当代农业》2011,(13):24-25
一、淮油18号 审定编号:苏审油201001。来源与类型:原名“H078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油821/荣选为母本,以淮油16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7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淮杂油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杂交组合为(淮16A×h16b)×P67-3,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杂油 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 ,具有生长旺盛、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该组合于 2 0 0 1年 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现已投入大面积油菜生产应用。1 生物学特性淮杂油 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  相似文献   

4.
“淮杂油1号”是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甘蓝型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株高中等,分枝较多,角多,耐菌核病能力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低芥酸、低硫苷)、含油量高达40%左右。我市于2002年开始引进试种,2003年进行品比、示范试验。在2004年品比试验中,该品种单产居参试品种第1位,大面积种植表现较好,产量位居大面积应用品种前列。2004年秋播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淮杂油1号”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5.
苏种 《农家致富》2011,(13):24-25
一、淮油18号审定编号:苏审油201001。来源与类型:原名"H078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油821/荣选为母本,以淮油16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7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淮杂油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杂油7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组合,由不育系淮16A与恢复系R 26配制而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淮杂油7号综合性状好、品质优、熟期适中。在2006-2008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8.45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6.01%;在2008-2009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80.5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47%。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1.39%,芥酸含量为0.23%,硫苷总量19.20μmol/g。  相似文献   

7.
淮油2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183.5 cm,1次分枝8.6个,2次分枝4.5个,单株有效结角402.5个,角果直生,中长,籽粒排列紧密,每角粒数22.2粒,千粒重3.57 g。该品种种子含油量45.00%,芥酸含量0.24%,硫代葡萄糖甙22.10μmol·g~(-1)。全生育期244.4 d,比对照早熟0.3 d。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2年结果表明,平均产量2 904 kg·hm~(-2),比对照苏油4号增产7.4%,生产试验结果淮油22比对照增产8.6%。抗倒性和耐病性都中等,株型较紧凑,适合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淮杂油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选育的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多年的试验示范中均表现优良,2001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近期将投入大面积油菜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9.
高化平 《农家致富》2007,(12):25-25
淮杂油1号油菜新品种由江苏淮阴地区农科所以(H052AXH016)和MR杂交育成。1998~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0~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5,(15):25-25
淮杂油1号油菜新品种由江苏淮阴地区农科所以(HO52AXH016)和MR杂交育成。1998-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0-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4,(14):28-28
淮杂油1号油菜新品种由江苏淮阴地区农科所以(H052AXH016)和MR杂交育成1998~2000年参加汀苏省区试.2000~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2.
淮油18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角果直生、结角层整齐、熟期一致,具有高产、优质、病害轻、适合机械收获等特点。主要适宜江苏省及周边省份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 豫油3号(原84010)是荥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1985—1989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是目前省内综合性状较好的油菜新品种。1989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油3号。一、选育方法及经过豫油3号是通过杂交,对后代芥酸含量进行负向选择、异地加代和田间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南阳41×奥罗,其中南阳41为早熟、高产的高芥酸油菜品种,奥罗为加拿大的低芥酸油莱品种。杂交组合南阳41×奥罗始作于1980年4月,同  相似文献   

14.
淮杂油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选育的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杂交组合为(淮16A×h16b)×P67-3,于2000~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中间试验,在两年区试和一年生产试验中均表现优秀,在淮安、扬州、无锡等市大面积试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好等优点.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淮油2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常规油菜中熟新品种。品种来源:K386x96108—6。2008-2010年分别参加了全国冬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6.
油菜新品种高油9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油9号油莱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以蒙1008为母本。怀仁黄芥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芥菜型春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4年在山西省生产试验中,高油9号平均产量1452kg/hm^2.比对照晋油6号增产5.8%。高油9号合油量33.1%,油酸含量41.6%,亚油酸含量29.9%,芥酸含量1.1%,是一个低芥酸优质春油莱新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已总结出高油9号油菜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杂油57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利用雄性不育三系法选育的低芥酸三系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其组合为甘蓝型双低(低芥酸、低硫甙)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3A×单低(低芥酸)雄性不育恢复系垦C7.1993年育成,2000年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杂油57"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利用雄性不育三系法选育的低芥酸三系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其组合为甘蓝型双低(低芥酸、低硫甙)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3A×单低(低芥酸)雄性不育恢复系垦C7.1993年育成,2000年1月被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9.
苏油4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低芥酸、低硫苷品系为主体亲本,与本地区育成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系组配杂交,F2再用主体亲本进行回交而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4起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苏审油:  相似文献   

20.
优质油菜新品种淮油20号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淮油2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熟期一致,具有产量较高、品质优、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适宜在黄淮区和江苏省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