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集国内10个主要绵羊品种包括藏系绵羊、乌珠穆沁羊、青海细毛羊、河南小尾寒羊、蒙古羊、东北细毛羊、同羊、兰州大尾羊、湖羊、滩羊(贺兰山及盐池)等的染色体核型数据,进行核型进化距离的计算,并采用最短距离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绵羊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即蒙古羊系和藏羊系,两大类群在最短距离为1.131 2处相聚.归人蒙古羊系的有8个品种.蒙古羊与兰州大尾羊在最短距离为0.095 2处首先聚为一类;贺兰山滩羊、盐池滩羊、河南小尾寒羊在最短距离为0.120 0处相聚;湖羊在最短距离为0.242 4处与前述品种相聚而成为一小类,东北细毛羊、同羊、乌珠穆沁羊分别在最短距离为0.339 8、0.339 8、0.568 7处与前述品种聚为一大类.归入藏羊系的有青海细毛羊和藏系绵羊,青海细毛羊在最短距离为0.967 5处与藏系绵羊聚为一大类.所得结果与品种起源进化、产地分布大致相同,为国内主要绵羊品种的分类和演化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二倍体细胞核型均为公羊2N=54,XY;母羊2N=54,XX。2品种羊6号、24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显著(P<0.05),1号、15号、23号、25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在P<0.10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余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均不显著(P>0.10)。第1号、2号、3号染色体的臂比指数差异不显著(P>0.10)。同源染色体不等长现象在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中均存在,凉山半细毛羊条比值较山谷型藏绵羊高,其中1号染色体在P<0.10水平上显著高于山谷型藏绵羊。  相似文献   

3.
河南大尾寒羊染色体核型与G-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河南大尾寒羊染色体核型和G-带。【方法】分离培养河南大尾寒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和G-带标本,分析河南大尾寒羊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结果】河南大尾寒羊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54,XY;母羊核型54,XX。27对染色体中包括26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中有3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3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为最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河南大尾寒羊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结论】河南大尾寒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54,XY;母羊核型54,XX。河南大尾寒羊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活体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制作了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amblycephala)♂及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广东鲂、团头鲂和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最大的染色体对均在SM组.广东鲂的染色体组型为26m+18sm+4st,总臂数NF=92;团头鲂的染色体组型为26m+22sm,总臂数NF=96;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组型及总臂数与母本广东鲂的相同.广东鲂和团头鲂的染色体组型较相似,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解释了广东鲂与团头鲂杂交成功、杂种后代可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压片法对亚麻C-H-89品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麻C-H-89品种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5对,其核型公式为2n=2x=30=26m+4sm,核型类型为"2B",染色体长度比2.23,染色体臂指数NF值=60,核型不对称系数As.k.%=56.66%。  相似文献   

6.
对黑果枸杞进行核型分析研究,得出染色体数目为:2n=2x=-24.臂指数为:48;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为1.31;臂比>2染色体的比例为0.08;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02;核型分类为2A型染色体.核型公式:2n=24=20m+4sm.  相似文献   

7.
宁夏海原小茴香细胞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海原小茴香为材料,跟踪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并对其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海原小茴香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2,染色体平均总长度为272.55+1.08 μm,最长染色体为5.58 μm,最短染色体为1.48 μ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3.78;染色体平均长度为4.55+1.79 μm,长臂平均长度为2.67+0.90 μm,短臂平均长度为1.90+0.92.μm,平均臂比为1.52±0.29,臂比介于1.01-1.70之间,最长染色体臂与最短染色体臂之比为2.02;其核型公式为K(2n)=22=20 m(2SAT)+2 sm,具有1对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s+8M1+10M2+2L,属于“2B”对称型核型.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基因型辣椒的核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形椒(Capsicum annuum L var.longum Sendt)和朝天椒(Caoicum annuum L.var.conoides Irish)2种不同基因型辣椒作了根尖细胞染色体分析,并从细胞学角度讨论了两者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长型椒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0m+2sm+2T,属二倍体的2B型,各染色体均未发现有随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2.40,臂比>2的染色体比为0.17,不对称系数为60.22%.朝天椒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8m+4sm+2T,属二倍体的2B型,各染色体均未发现有随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2.05,臂比>2的染色体比为0.08,不对称系数为60.28%.核型分析结果同时还表明,长形椒和朝天椒在染色体水平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为辣椒遗传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旨在阐明微卫星座位300 U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之间的连锁关系,为绵羊高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分析与绵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座位300 U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和多赛特)中的遗传多态性,同时探讨该微卫星座位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关系。微卫星座位300 U在4个绵羊品种的472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4个等位基因和52种基因型,最小等位基因为124 bp,最大等位基因为162 bp;小尾寒羊(n=316)、湖羊(n=60)、特克塞尔(n=48)、多赛特(n=48)和小尾寒羊的BB型(n=156)、B+型(n=124)、++型(n=36)以及湖羊的BB型(n=48)、B+型(n=12)群体中优势等位基因分别是160、148、160、150、160、160、138以及148和148 bp,其频率分别为0.294、0.958、0.750、0.271、0.327、0.282、0.236以及0.959和0.958。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与300 U座位160 bp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不平衡(D′=...  相似文献   

10.
绵羊微卫星OarJL36和FecB基因的多态及连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微卫星座位OarJL36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FecB之间的连锁关系,为绵羊高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与FecB基因最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座位OarJL36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与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和多赛特)中的遗传多态性,探讨该微卫星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关系。【结果】高繁殖力小尾寒羊和湖羊在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FecB突变(A746G),低繁殖力特克塞尔和多赛特绵羊则未发生这种突变;小尾寒羊BB、B+、++型频率分别为0.500、0.386和0.114,湖羊BB、B+、++型频率分别为0.800、0.200和0.000;微卫星座位OarJL36在4个绵羊品种463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0个等位基因和31种基因型,最小等位基因为160 bp,最大等位基因为200 bp;182 bp等位基因在小尾寒羊(n = 308)和湖羊(n = 60)中处于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6和0.925,在特克塞尔(n = 47)和多赛特绵羊(n = 48)中的频率分别为0.085和0.125,在BB型小尾寒羊(n = 154)和BB型湖羊(n = 48)中该等位基因频率更高,分别为0.916和0.938,而在++型小尾寒羊(n = 35)中的频率为0.129;OarJL36在小尾寒羊、湖羊、特克塞尔、多赛特以及BB、B+、++型小尾寒羊和BB、B+型湖羊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75、0.139、0.661、0.768、0.152、0.588、0.843、0.115和0.212;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与OarJL36微卫星座位182 bp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较强的连锁关系,但仍有一定的重组(D′=0.614),而+等位基因与OarJL36微卫星座位上的160、192、196、200 bp等位基因完全连锁(D′=1.000)。【结论】OarJL36微卫星座位182 bp等位基因与小尾寒羊FecB基因B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较强的连锁关系,是与小尾寒羊多羔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一个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压片法对两个油用亚麻品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油用亚麻都为二倍体,其中红胡麻有16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n =2x =32=16m+ 16T,核型类型为“2B”,染色体臂指数NF值=48,核不对称系数As·K=70.56%;张亚2号有15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30=24m+ 6sm,核型类型为“2B”,染色体臂指数NF值=60,核不对称系数As·K=56.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 glabrescens)是南方种植较为广泛的豆科绿肥作物。对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从细胞水平上研究其染色体特征,为揭示野豌豆属的染色体进化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根尖染色体制片法,对供试材料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4L+4M2+2M1+4S,数目为2n=2x=14,核型公式为2n=14=14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5.9%,染色体类型为"1B"型。【结论】光叶紫花苕臂比指数主要集中在中部着丝粒m,属于进化上较为原始的种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野桔与南桔染色体核型及Giemsa带型的研究,探讨了两者的亲缘关系在细胞学上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染色体效均为2n=18,绝对长度差异较小,属于小染色体类群,基本核型为对称性核型,N、F值均为36,染色体长度比小于2:1,属于1A类型,这表明了两者在核型上的一致性。但两者着丝点部位及臂指数乃有不同:野桔染色体全为中部着丝点,其臂指数大于60%只有一对,核型公式为:2n=18=12(L)m+6(S)m;而南桔染色体除中部着丝点外,还有3对近中部着丝点,臂指数大于60%有6对,其核型公式为:2n=18=8(L)m+4(L)Sm+4(S)m+2(S)m,不对称的程度比野桔高。Giemsa C—带带型以着丝点带和端带为基本带型。  相似文献   

14.
青花菜染色体制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花菜为材料,筛选染色体制片流程,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根尖长度为13~15 mm时,中期分裂相最多;在4种预处理中,0002 mol·L-1 8-羟基喹啉预处理25 h效果最好;青花菜染色体数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8=8m+10sm(2SAT),其中第1、2、5、6、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第6对染色体具有随体,第3、4、7、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青花菜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905%±056%)~(1363%±006%),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8M2+10M1.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213%±337%)~(4223%±157%),臂指数为18.核型分类标准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核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eNOS)在高原地区成年藏绵羊和小尾寒羊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半定量法描述染色结果分布密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分析比较.【结果】eNOS免疫组织化学分布密度表明,小尾寒羊睾丸精子细胞和精原细胞强阳性表达,而在藏绵羊精子和精原细胞内无明显表达;小尾寒羊间质细胞(leydig cell)和支持细胞(sertoli cell)为中等阳性表达,在藏绵羊弱阳性表达.eNOS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小血管均为阳性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eNOS抗体有较好的反应性,且小尾寒羊睾丸组织蛋白反应性强于藏绵羊睾丸组织提取蛋白.【结论】高原环境中,eNOS可参与调节高原地区绵羊睾丸局部血管舒缩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小尾寒羊生精上皮eNOS表达较强可能是高寒环境中精子生成过程中的低氧应激反应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小尾寒羊和湖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15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控制Romney Inverdale绵羊和Romney Hanna 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BMP15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道赛特羊、萨福克羊)中的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MP15基因在小尾寒羊、湖羊、道赛特和萨福克绵羊中既没有发生与Inverdale绵羊相同的V31D突变,也没有发生与Hanna 绵羊相同的Q23Ter突变.还表明BMP15基因中影响Inverdale绵羊和Hanna 绵羊高繁殖力的突变位点对小尾寒羊和湖羊的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西洋和费乌瑞它马铃薯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大西洋和费乌瑞它马铃薯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采用去壁低渗法对两品种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西洋和费乌瑞它马铃薯品种都属四倍体,2n=48。2)大西洋的臂比值为(1.00±0.11)~(1.89±0.23),染色体相对长度为(5.07±0.79)%~(13.80±1.56)%,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2.32,属于1B核型,核型公式为2n=4x=48=7m+2sm+2M+st;费乌瑞它的臂比值为(1.43±0.17)~(2.12±0.56),染色体相对长度为(6.04±0.54)%~(12.90±0.79)%,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2.13,属于2B核型,核型公式为2n=4x=6m+5sm+t。  相似文献   

18.
对黑果枸杞进行核型分析研究,得出染色体数目为:2n=2x=24。臂指数为:48;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为1.31;臂比2染色体的比例为0.08;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02;核型分类为2A型染色体。核型公式:2n=24=20m+4sm。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黄鱼与黄姑鱼正反交F1原肠早期胚胎细胞及其亲本头肾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为深入剖析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构成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证据.大黄鱼与黄姑鱼染色体组均含有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型公式均为2n=48 t,染色体臂数均为NF=48,组内染色体长度分布连续.两亲本物种间核型很相似,未找到鉴别两物种的细胞遗传标志.正反交F1原肠期胚胎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也均为48,均可较好地配为24对.结合前期AFLP分析结果可以推断,正反交胚胎细胞均同时含有一个大黄鱼染色体组和一个黄姑鱼染色体组.此外,杂交F1中的非整倍体比例与两亲本没有明显区别,初步表明杂交胚胎细胞未发生明显的染色体丢失.在黄姑鱼♀与大黄鱼♂杂交F1中出现4对非t-染色体,原因尚待查明.  相似文献   

20.
鲁西南高腿、有角的小尾寒羊简称“鲁羊”,是山东西南部地区的人民历经千百年驯化、人工选育出的具有21 种优点、被我国养羊专家赞誉为“世界超级绵羊”的地方良种,至今仍被百姓称作“小尾寒羊”。而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的绵羊也同名为“小尾寒羊”,这种名称的混淆使许多外行人上当受骗。怎样识别鲁西南小尾寒羊呢?主要看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