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潘春玲  钱多  胡岳明  陈迪 《玉米科学》2024,32(2):183-190
利用辽宁省352份玉米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玉米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农户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分析服务主体异质性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被调查区域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分布主要集中在0.6~0.8和0.8~1.0,均值为0.71;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组织化服务主体和从同一服务主体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均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从加大农业生产性服务推广力度、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建设和引导通过多种形式整合土地资源等方面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2.
王军  王洪丽  张雪清 《玉米科学》2011,19(5):143-147
结合吉林省玉米生产情况,分析玉米生产中自然灾害风险大小与发生规律,采用信息扩散理论风险概率评估模型,测算玉米生产中主要灾害因子的发生概率,构建气象灾害产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估计影响吉林省气象灾害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生产自然灾害风险较大,水、旱灾害发生的概率较高,是导致玉米灾害产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徐晓红  郭庆海 《玉米科学》2018,26(3):160-165,172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吉林省西部不同兼业水平的玉米种植农户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并识别环境因素对兼业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明确不同兼业水平农户的玉米生产效率的真实情况,揭示影响玉米生产效率的因素,提高吉林省兼业农户玉米生产效率并丰富相关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不同兼业水平农户的玉米生产效率结果有所影响,其中户主年龄、耕地的地块数和家庭劳动力数量这3个变量均是玉米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户主受教育程度是玉米生产效率的有利因素。调整后综合技术效率的排序为纯农业户Ⅱ兼农户非农业户Ⅰ兼农户。  相似文献   

4.
如何解决土地碎片化,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提出并推广"增益型、套餐式"农业生产托管下玉米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本文通过介绍其具体服务内容、盈利模式及其推广途径,探讨其对山西省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与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意义,并通过分析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面临的资金短缺、相关配套设施、风险预防机制不够完善、玉米农业生产托管适宜程度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山西省玉米产业乃至整个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越发达,就代表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程度越高。贵州省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推进贵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首先需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介绍了贵州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农村信息服务等,并阐述了几种典型的模式,针对贵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玉米产中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318户农户调研样本,采用DEA-PSM方法测算单项及组合型玉米产中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免耕单项技术服务外,其他单项和组合型玉米产中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都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效率水平在8%~16%。不同玉米产中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单项技术服务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对玉米生产效率提升作用最突出;两项技术服务组合中,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服务组合对效率提升作用高于其他组合;三项技术服务组合对玉米生产效率提升最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应根据不同玉米产中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内容建设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09年吉林省玉米产量的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规律,考察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的历史过程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前吉林省玉米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波动特征,2000年后具有长周期波动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农业政策变迁、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玉米产量生态研究王鹏文,王国琴,潘铁夫(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36100)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玉米生产的良种、良法配套,其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玉米产量约占全省粮豆总产的50%以上,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玉米产量的变化和波动直接影...  相似文献   

9.
从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3个角度阐述吉林省42个县域玉米生产空间变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区位熵模型对2004~2015年吉林省西部平原农牧区、东部半山农林区、长白山地农区3个非传统优势地区的县域玉米区位优势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平原农业区的传统优势县域如公主岭市、梨树县、农安县和榆树市仍保持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同时乾安市、东辽县和图们市等非优势地区也具有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玉米生产优势地区需要完善农业耕作制度、玉米核心主产区建设、玉米种质创新和改良、扩大专用玉米种植、完善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推进目标价格制度实施;玉米生产非优势地区需要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种植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颁布后,农户可更加自主的选择新品种。吉林省作为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大省,在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中占重要位置,其农户对新品种的选择行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基于吉林省粮食主产区12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吉林省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玉米种植规模、受教育年限、增产效果、对种子熟悉程度、新品种宣传推广力度、农户种植经验、农户风险偏好对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有正向影响,玉米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种子价格对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资金投入、价格、品种、新品种宣传推广力度4个方面提出调动吉林省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积极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孙德全 《玉米科学》2002,10(1):094-095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高油玉米一方面有着普通玉米高产稳产的特性,同时又具有高油性,玉米油是一种有益健康营养丰富的优质油.高油玉米作为饲料,可以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产业化开发高油玉米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重要措施,同时可促进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糯甜玉米产业化开发前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省是我国鲜食及加工型糯、甜玉米的优势产区,其大部分地区可以春、秋两季播种。另外,糯、甜玉米作为鲜食及加工特用型玉米品种,有着普通玉米高产、稳产的特性,又具有自身优良特性;糯、甜玉米含有较高的支链淀粉及多种类型糖分,是两种有益人体健康且营养丰富的食品;糯、甜玉米作饲料,特别是糯玉米子粒作饲料,可以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产业化开发糯玉米和甜玉米是江西省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可极大地促进江西省农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林省种植业家庭农场,对从事玉米种植的家庭农场展开调研,建立经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吉林省玉米种植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展开研究,并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家庭农场超效率值,按照不同规模范围进行分类,计算各规模范围的超效率平均值。研究表明,吉林省玉米种植家庭农场的适度经营规模为6.67~10hm2。提出对策和建议,规范土地流转机制,控制土地流转价格;完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合理投入生产要素,倡导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玉米结构调整,是东北地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分析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及玉米结构调整必要性基础上,研究评价了吉林省2016年玉米结构调整实践及效果,论述了"价补分离"政策实施的影响及粮农行为响应以及当前吉林省玉米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深化对玉米结构调整的认知;提升玉米生产者补贴水平,构建玉米产业链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稳定大豆生产补贴,强化对大豆加工业的支持;大力扶持畜牧业,推动农牧结合发展;强化玉米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宫斌斌  刘文明  杨宁  刘帅 《玉米科学》2017,25(2):148-151
吉林省自2008年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导致玉米市场出现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玉米加工企业成本骤增等问题。利用波动理论对1981~2014年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相对较频繁,短周期波动明显,存在严重恶性波动。进一步分析影响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因素,国家政策对吉林省玉米价格影响最大,逐年上升的"托市价格"导致玉米供给水平对玉米价格的传导为负向,玉米生产成本、国际玉米市场和玉米需求情况对玉米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为推动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改革,稳定玉米市场价格,提出建立玉米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完善玉米市场监测预警机制、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2019年国内19省(市)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探究玉米价格、农地流转租金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玉米价格、农地流转租金与农业产业结构都具有一定经济惯性,能实现自我促进,且3个变量之间具有互相促进作用,有些促进作用或力度比较小,或具有滞后性。方差分析表明,玉米价格变化的80%以上可由其自身解释,农地流转租金是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确保粮食安全下,探索玉米价格可变化区间释放农村经济活力,既要突出省域特色,又要整合资源突出合力的作用,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  相似文献   

17.
从基层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等5方面阐述了海南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分析了海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及运行机制,归纳总结海南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剖析海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收储制度改革下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鹤  顾莉丽  刘帅 《玉米科学》2021,29(4):175-180
利用2008~2019吉林省玉米相关数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吉林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仍保持稳定,玉米优势产区在收储制度改革前后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较稳定,非优势产区在玉米播种面积调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又出现复种现象。玉米流通性增强,流通成本增加。玉米价格的下跌激活了下游玉米加工企业活力,提高了开工率,企业转亏为盈,但盈利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吉林省内玉米加工企业仍以玉米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针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