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的食物结构要求有所改善。鲜食玉米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林口地区鲜食玉米销量不断增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截至目前已种面积达200hm2以上。根据近几年的栽培情况,鲜食玉米春季鲜果穗平均产量达14.25t/hm2,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势头很好。现笔者将鲜食甜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地块选择要选择介于胶泥性土质和沙性土质之间的田地,这种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的食物结构要求有所改善。鲜食玉米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林口地区鲜食玉米销量不断增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截至目前已种面积达200hm2以上。根据近几年的栽培情况,鲜食玉米春季鲜果穗平均产量达14.25t/hm2,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势头很好。现笔者将鲜食甜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地块选择要选择介于胶泥性土质和沙性土质之间的田地,这种土质  相似文献   

3.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4个普通玉米品种、2个鲜食玉米品种在甘蔗行间种植,调查分析玉米甘蔗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的长短与植株性状差异,对甘蔗株高、有效茎数的形成、甘蔗产量及全年收益有一定的影响。鲜食糯玉米品种玉美头601、桂糯519和普通玉米品种浚单20植株矮、生育期短,间种甘蔗植株高,有效茎数在81778-84325条/hm2,甘蔗产量在112.6-116.1t/hm2,与单种甘蔗的有效茎数及产量差异不显著,与间种其它玉米品种甘蔗有效茎数、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比单种甘蔗效益高443.8-11393.8元/hm2,适合用于甘蔗间套种。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荔波县早春鲜食玉米品种农科糯336产量和上市价格等因子的最佳播种期,对鲜食玉米农科糯336进行田间播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鲜食玉米农科糯336不同播期对植株性状、果穗性状、果穗产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以2月25日播期综合表现最好,产量达12364.91t/hm2,且销售价格比其他播期均高1元/㎏以上。说明鲜食玉米农科糯336在2月下旬播种,适宜在荔波县及同类型气候种植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马铃薯/鲜食糯玉米—菜用大豆—冬菜"种植模式在泰兴市高沙土地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马铃薯的一般产量为21 000 kg/hm2,纯效益22 500元/hm2;鲜食糯玉米的一般鲜果穗产量10 500 kg/hm2,纯效益24 750元/hm2;毛豆的一般鲜荚产量6 000 kg/hm2,纯效益12 000元/hm2;冬菜的一般产量10 500 kg/hm2,纯效益13 500元/hm2。全年总纯效益达72 750元/hm2以上,研究为泰兴市高沙土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由于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睐.鲜食玉米的应用推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食源,也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效益.据调查,大棚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达58455元/hm2,净收入44796元/hm2,小棚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27900元/hm2,净收入23925元/hm2,露地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17280元/hm2,净收入14715元/hm2.  相似文献   

7.
芒市鲜食甜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密植是鲜食玉米增产的关键,为了探索芒市鲜食甜玉米最佳种植密度,结合芒市当地实际特开展鲜食甜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带苞鲜穗重(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6 939.39 kg/hm2。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垄双行等距点播技术1999年1月开始具体实施,推广面积2533.3hm2,1998年推广面积26666.7hm2,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100000hm2的17.51%,实行玉米大垄双行平均每公顷产量10514.31kg,与前3年平均产量8159.30kg比,平均公顷新增产量2355.01kg,增产率达28.86%.与1998年常规栽培玉米公顷产量8298.0kg相比,每公顷新增产量达2216.31kg,增产率为26.7%.  相似文献   

9.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遵糯4号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秃尖、鲜穗数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商品穗率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小;而鲜穗产量、商品穗数则随种植密度增加先升后降。综合考虑,选择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这样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鲜食玉米遵糯4号的产量及商品穗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区设计方法,比较了两熟不足区下茬青贮玉米三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和高油4515采用鲜食玉米收获前7d在2株鲜食玉米之间的垄台上播种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分别达到11.75 t/hm2和10.84 t/hm2,较对照分别降低1.6%和7.2%;其秸秆干物质含量分别达到23.90%和27.03%,较对照提高13.2%和10.1%;其籽粒干物质含量分别达到39.04%和22.61%,而对照没有籽粒产量.两熟不足区下茬青贮玉米采用鲜食玉米收获前7d在2株鲜食玉米之间的垄台上播种技术,可以实现抢农时、提高营养品质的效果,但应用该项技术一定要注意提高播种质量,确保群体密度.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强盛101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强盛101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玉米育种部以自交系G694为母本、自交系S89为父本杂交育成,2006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籽粒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2007—2008年推广面积达8万hm2,累计推广面积达15.2万hm2。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凉单4号面积为1 094.0 m2,平均产量15 674 kg/hm2;玉米品种成单30面积980.5 m2,平均产量15 024 kg/hm2;玉米品种齐单1号面积1 034.0 m2,平均产量14 766 kg/hm2;同一田块3 108.5 m2,3个玉米品种平均产量15 166 kg/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明确与成都平原地区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田间配置方式。【方法】采用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设置3个带宽,分别为200 cm(A_1)、220 cm(A_2)、240 cm(A_3)和两个玉豆行比2∶2(B1)、2∶3(B2),2个鲜食玉米和鲜食大豆单作对照处理,共8个处理,研究带宽行比对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系统中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群体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随带宽和玉豆行比增加,鲜食玉米叶面积指数逐渐降低,光合产物的合成受到抑制,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及茎秆转运率和贡献率亦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从而导致鲜食玉米产量降低,A_1处理玉米产量较A_2和A_3处理高16.97%和53.11%,B_1处理下产量较B2高10.72%。而鲜食大豆表现则相反,A_3处理大豆产量较A_1和A_2处理高31.10%和13.67%,B_2处理下产量较B_1高12.73%,协调两作物的群体产量在A_1B_1处理下最高,达15 482.74 kg/hm~2。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群体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最大值出现在A_1B_2处理为1.31,且最大经济效益也出现在A_1B_2处理。【结论】在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带宽为200 cm,玉豆行比为2∶3的田间配置下有利于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系统中两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和群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1除草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的农作物中占第三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已成为云南省种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的大田作物。文山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6%。耕地总面积23.13万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万hm2,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4万hm2,玉米已成为文山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农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凉州区地膜玉米套种豌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套种针叶豌豆栽培模式是武威市凉州区吴家井、长城等乡(镇)农户创新的一种高产、高效、节水种植模式,具有作物共生期相互影响小、生产成本低、种植方法简单等特点,豌豆产量达3000kg/hm2,玉米产量可达12000kg/hm2,纯收益可达3万元/hm2,近年来已辐射凉州区所有玉米种植区,种植面积达0.7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1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马铃薯是高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的粮、菜、饲和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产销量在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中排在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居第4位。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有148个,种植总面积达1840万hm2,总产量近3亿t,平均产量达16t/hm2,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产量已达30~50t/hm2。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大,2001年已达到466.67万hm2,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1/5,总产量6000万t,单产仅为13.5t/hm2左右。黑龙江省是优质马铃薯种植区,特别是西部旱作农业区,这里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  相似文献   

17.
吴观菊 《河南农业》2016,(35):20-21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性状产生的影响,选择丹3363玉米品种和丹玉86玉米品种作为试验研究材料,观察、统计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与各种性状的异同性.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丹3363的产量达到最高和最低的种植密度分别为7 50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玉米品种丹玉86的产量达到最高的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且该种植密度下棒3叶宽度和面积达到最大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品种玉米植株的倒佚率和空秆率均表现为上升趋势,茎粗、株高、穗高以及叶片数等的变化不显著.结论种植密度除了会对玉米种植的产量产生影响之外,同样会对玉米的棒3叶宽度和面积等性状产生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所用玉米品种等条件来合理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确保可以提升玉米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的生活追求也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甜、糯等鲜食玉米凭借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种植效益好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浙江省2003年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9万hm2,比2000年增加了1倍,我国的鲜食玉米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较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空间.因此,鲜食玉米的规模化生产将成为我国部分地区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新趋势.与普通玉米相比,鲜食玉米在品种类型、生产技术、产品销售、消费渠道上都有其特殊性.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把发展规模化鲜食玉米生产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山地区春玉米套种猫豆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玉米套种猫豆是"钱粮双增"的种植新模式,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2010~2011年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该项技术,示范面积累计达5 802hm2,取得春玉米平均产量6 765kg/hm2的效果,比2009年示范平均产量增长10.64%;猫豆平均产量2 700kg/hm2,猫豆净增效益17 550元/hm2。本文总结介绍春玉米套种猫豆新模式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