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品种选择和发菌管理不当等原因而产生畸形菇,直接影响香菇的品质,降低商品菇经济价值与生产效益.本研究对陕西省延安市香菇生产中出现畸形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菇的污染率显著小于畸形菇的污染率;正常菇的菌丝体较畸形菇浓密、健壮、旺盛,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极显著快于畸形菇.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香菇栽培发展较快,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香菇不转色甚至不出菇以及出菇畸形的情况。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好办法,以下方法仅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香菇栽培发展较快,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香菇不转色甚至不出菇以及出菇畸形的情况。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好办法,以下方法仅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香菇在反季节栽培中,往往因生产条件调控不到位而产生畸形菇,影响菇品的商品质量及价值,使生产效益大打折扣。畸形菇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为:  相似文献   

5.
分析目前香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反季节栽培是食用菌发展趋势,介绍了香菇反季节生产和畸形菇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香菇生产是内蒙古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栽培的又一特色产业,各盟市人工栽培香菇生产的兴起,为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我地区的香菇栽培多年来一直采用春栽秋菇模式,出菇期主要集中于8月至翌年3月,而在6~9月即为产菇的空白期。由于夏菇生产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与秋冬菇有所不同,国内外夏菇生产的总量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几年各地反季节香菇均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一般每棒产值都在3元以  相似文献   

7.
德化县地处闽中戴云山麓,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水热条件优越,全县盛产香菇。笔者经过多年来的观察发现,在高山栽培的香菇,往往因生产条件的调控不到位而产生畸形,菇形变差,品质低下。现将畸形菇的主要表现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再民  陶永恩 《新农业》2011,(11):53-54
在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包括熟料生产和半熟料生产两种模式。春、夏季出菇的香菇菌种生产时间一般自10月至次年2~3月份结束,尤其是半熟料香菇生产,一旦冬季菌种生产出现问题,对出菇菌棒生产阶段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十年来对香菇半熟料生产调查,其中绝大多数为三级菌种生产管理不善,出现"伤热"缺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出菇菌袋菌种不易萌发、活力不强从而造成生产失败,严重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9.
<正> 夏季香菇生产,过去一直是市场的一项空缺;随着新品种的研发和栽培技术的成熟,一种既节省成本,又能填补市场空缺的夏季香菇节本高效生产模式已经成熟;在中国食用菌之乡河北遵化平安城镇成功推广。现将栽培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夏季菇与冬季菇在生产中的区别:夏季香菇栽培与冬季菇栽培除了季节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辽宁省东部地区生产香菇多以木屑菌砖栽培为主。其成本低、周期短,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容易普及推广。1产前准备1.1搭设菇房香菇的菌砖栽培绝大多数是在菇房内进行的,菇房最好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的空房或人工搭设的简易菇房,房内设置床架,进行多层次栽培。床架可设  相似文献   

11.
香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以椴木为主,椴木香菇质地紧密,品质优良,但是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成本高。袋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一、菌种的选择由于香菇是低度、变温性真菌,对温度、水分、光线、要求较严,故选择香菇菌种时,首先了解菌种的性状,例如温型、出菇时间、朵型、颜色、产量等,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选对路的当家菌种,安排栽种季节推算出菇时间。海拔高的山区,应该选高温型,如果选了低温型,虽然栽培季节提前,菌筒转色好,但菇蕾一出现,遇到低…  相似文献   

12.
<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一、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菌筒后,在适宜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渐倒伏,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7,(11)
<正>香菇"暴发式"出菇指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加大有效菌龄即菌丝体营养充分积累、生理充分成熟和掌控补水、惊蕈和拉温差刺激等措施,实现香菇前两潮出菇达到基本产量和缩短出菇周期的一种栽培管理技术。在目前我国香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暴发式"水帘降温大棚出菇的技术是可行的。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香菇生产已  相似文献   

14.
在香菇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够及时,或者碰上气候异常、温差大,易形成一些畸形菇或劣质香菇(统称菜菇)。这些劣质菇如果不作处理,直接作为鲜菇进人市  相似文献   

15.
承德市发展地栽香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覆土栽培香菇和脱袋竖地栽培香菇的技术因与架式栽培香菇技术不同,因而在北方通称为地栽香菇或速生菇。由于该栽培方法在承德出菇时间在6~9月份,正好填补了架式栽培出菇的空档,而且生产周期短,省时、省工,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承德市具备的气候、资源、劳动力的优势使地栽香菇在承德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近几年来承德地栽香菇发展一直很慢,经济效益不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出菇的菌类,反季节栽培香菇(夏菇),因受高温、温差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烂棒"现象,为菇农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严重影响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香菇菌棒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栽培香菇,培养料灭菌和防杂往往是增加生产成本的主要原因。为适应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需要,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用水煮法处理培养料、装袋压块、处理菌种、开放接种、控制通气养菌、变温处理、加压出菇的香菇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农户在栽培香菇的过程中,出现产量降低甚至有不出菇现象,降低了农户的收入,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根据遵化地区这几年的情况分析栽培香菇产量降低甚至不出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菌种选择错误一是冬季栽培选用了中高温型品种,夏季选用了中低温型品种,二是使用了老化的菌种或杂菌污染的菌种。造成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杂菌污染及不发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香菇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南阳市香菇产业现状南阳各地香菇栽培以春栽秋冬出菇为主要模式,以9608为主要栽培品种。近两年,春栽夏秋出菇的数量逐渐增加,品种以808为主。栽培地主要为西峡、内乡、南召、桐柏等山区县市,以木屑、麸皮作为主要原料,在林地搭建简易出菇棚,棚内开放式接种,出菇以免割袋栽培为主。在当地政府鼓励下,逐渐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栽培市场。南阳市在发展香菇产业的过程中秉持绿色、环保理念,从香菇的生  相似文献   

20.
<正>在反季节栽培香菇过程中,有的菇农由于忽视了夏菇本身的特性和特定的设施,生产中常常出现菌棒烂筒现象,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发生原因1.培养料处理不当。用生的杂木屑直接生产;或杂木屑没有完全晒干就投入生产;或培养料混有不适合香菇菌丝生长的松、杉、木荷、樟树木屑;或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