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叶面喷施法探讨水杨酸(SA)对不同时间段NaCl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SA预处理的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处理;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在整个盐胁迫过程中,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POD活性以及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3 d。POD基因与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峰值出现在3 d。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以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上调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并且减轻细胞膜损伤来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小白菜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用两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研究蘖穗氮肥追施比例对水稻灌浆成熟期叶片衰老相关化合物、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影响。结果表明,灌浆过程中叶片全氮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等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减少分蘖肥施氮量和增加穗肥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灌浆各时期叶片全氮和叶绿素a、b含量及叶片SOD和POD活性、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显著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和叶片氮浓度衰减速度及叶绿素和酶活性降解速度与幅度,减缓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下降幅度,延长基因上调表达时间;叶片全氮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含量、SOD和POD活性及Rubisco家族基因转录表达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水稻优质高产减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福湘佳玉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下喷施水杨酸、多效唑和甜菜碱对辣椒幼苗植株形态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诱导剂处理均能减轻辣椒幼苗的低温伤害程度,提高幼苗壮苗复合指标值;诱导剂处理幼苗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植株,呈先升后降趋势,各诱导剂处理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值分别比对照高25.93%和61.54%,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1.93倍和2.34倍;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植株,呈先降后升趋势,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的最小值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44%和79.31%;3种诱导剂中以水杨酸的抗寒效果较好,多效唑最差,且以7.5 mmol/L水杨酸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1年生香樟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和外源物质氯化钙、蔗糖的作用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清水、氯化钙和蔗糖处理的香樟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清水、氯化钙处理的香樟叶片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增幅平稳;而蔗糖处理的香樟叶片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6℃之后上升幅度增大.表明外施氯化钙、蔗糖能提高香樟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小麦伴生对黄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抗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小麦伴生处理的黄瓜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β-1,3葡聚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整体上均高于对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是在处理后48 h时最高,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30.70%、85.72%;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是在处理后24 h时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3.40%、95.01%,均差异显著。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小麦伴生处理的黄瓜叶片POD、SOD、PR1、EIN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是在处理后24 h时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6.34、2.50、7.39、3.45倍;PA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处理后48 h达到最高,是对照的4.57倍;LOX基因相对表达量在120 h时是对照的11.15倍。综上,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小麦伴生处理提高了黄瓜叶片相关防御酶活性及相关抗性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黄瓜抵抗枯萎病病原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汞胁迫对桉树3个保护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林9号桉(GL9)3月龄幼苗为材料,用0、25、50、75 μmol/L HgCl2溶液(对应对照、低、中、高浓度)连续浇灌处理15 d后,测量株高,检测叶片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过氧化物酶(class Ⅲ peroxidases,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活性,分析9个保护酶基因的转录变化,探讨汞胁迫对保护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处理后各组间的株高、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高浓度Hg2+处理使MDA含量升高到对照的3.35倍,达27.88 nmol/g。与对照相比,Hg2+处理后GPX活性降低,POD和CAT活性在25 μmol/L Hg2+处理下最高。从3类保护酶基因中的酶类选出3个基因进行qPCR分析。Hg2+处理后POD3、CAT2、GPX1的转录上调且低浓度处理上调更显著,其他6个基因的转录则呈下调趋势。设对照中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1,低浓度Hg2+处理后这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81、4.58和2.56,高浓度Hg2+处理后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1、2.02和1.08。结果表明,Hg2+胁迫影响保护酶活性使膜脂过氧化加剧,低浓度的Hg2+诱导POD3、CAT2和GPX1基因转录上调,增强桉树对汞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连续发芽分化和坐果的重要园艺作物,早衰是限制其生长期长短、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NAC(NAM、ATAF1/2和CUC2)转录因子家族参与调控拟南芥、水稻等多种植物衰老进程,但在番茄中的研究尚不深入。目前已知,SlNAP2(NAC-like, activated by apetala3/pistillata)参与番茄植株衰老进程。【目的】SlNAC29SlNAP2的同源基因,对其在番茄植株衰老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园艺栽培中番茄的衰老调控及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生型番茄(Condine Red,CR)为背景,采用qRT-PCR技术明确SlNAC29在不同衰老阶段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别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过表达技术构建Slnac29纯合突变体及OE: SlNAC29稳定过表达植株。在此基础上,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和黑暗处理诱导衰老条件下,对野生型、Slnac29突变体和OE:SlNAC29过表达植株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叶片衰老和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等参数进行分析,明确SlNAC29转录因子在调控番茄植株衰老中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利用聚类热图分析过表达植株OE: SlNAC29中29个衰老相关基因、叶绿素降解基因以及ABA合成/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选取在黑暗诱导衰老条件下不同株系植株中表达差异明显的4个基因进行凝胶迁移阻滞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nalysis,EMSA),以鉴定SlNAC29直接转录调控的靶标基因及其与衰老调控的关系。【结果】SlNAC29在初老叶和衰老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嫩叶和成熟叶显著上升。自然生长状态下,突变体材料Slnac29与野生型长势以及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而过表达材料OE: SlNAC29株高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分别是野生型植株的25%和50%。在黑暗诱导衰老的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叶片明显变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Slnac29突变缓解了叶片衰老程度,叶片无明显变黄,叶绿素含量是野生型的3倍,衰老相关基因(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s,SAGs)和叶绿素降解基因的表达量均较低。OE: SlNAC29则相反,叶片衰老程度比野生型和Slnac29突变体均明显严重。基因聚类分析表明多个衰老相关基因和叶绿素降解基因在OE: SlNAC29植株中显著上调表达。EMSA鉴定到SlNAC29能够直接与衰老相关基因家族SAGs成员SlAGT1Glyoxylate aminotransferase)启动子绑定,且SlAGT1在OE: SlNAC29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野生型和Slnac29突变体显著增加。【结论】转录因子SlNAC29调控番茄植株的衰老,促进番茄叶片在黑暗诱导条件下的衰老进程。SlNAC29直接绑定衰老相关基因SlAGT1启动子区域调控其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耐寒型甘蔗品种叶片中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变化,为培育高产高糖、抗寒性强甘蔗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耐寒型甘蔗品种GT28和冷敏感型品种ROC22为材料,幼苗期进行6℃低温胁迫处理0(对照)、2、5、9 d及胁迫处理5和9d后恢复生长2d,分析两品种甘蔗+1位叶叶片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及相关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低温胁迫利于诱导GT28相关酶基因的表达,而抑制ROC22相关酶基因的表达.6℃低温胁迫2、5、9 d后,GT28叶片SAI、CIN和SPS1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SPS2和SS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以低温胁迫2和9d最高,为对照的8.31、6.99、3.80、5.27和1.65倍;冷敏感型ROC22叶片SAI、CI和SPS2基因相对表达量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以胁迫2d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的9.79、5.37和4.711倍,而SPS1和SS相对表达量分别呈上升、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低温胁迫5d后恢复生长2d的ROC22叶片SAI、CIN、SPS1和SS及GT28叶片SPS1和SPS2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胁迫9d后恢复生长2d的处理,而GT28叶片SAI、CI和SS的表现相反.在胁迫5、9d后恢复生长2d,ROC22叶片CIN、SPS2均有所上升,GT28叶片SAI、SPS1和SS相对表达量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低温胁迫2~9 d可不同程度提高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叶片AI、NI、SPS和SS酶活性,AI和NI酶活性以GT28叶片相对较高,而SPS和SS酶活性以ROC22叶片表现更高.随胁迫时间的延长(2~9d),GT28叶片的AI、SPS和SS酶活性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以胁迫处理9 d最高,分别为161.62 μmol Glc/gFW·h、7.88和14.28μmol Suc/gFW·h,而NI酶活性以胁迫处理2 d最高(472.49 μmol Glc/gFW·h).ROC22叶片AI和NI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均以胁迫处理2d的最高,胁迫处理9d的最低;SPS和SS酶活性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以?  相似文献   

9.
脱落酸(ABA)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植物抗击外界环境压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筛选出水稻体内的脱落酸响应基因,试验设计了OsRD22,OsLTP4,OsLEA7的定量PCR引物,同时利用以终浓度为50μmol/L的外源脱落酸处理的水稻叶片为材料,分析3种基因对外源脱落酸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外源脱落酸处理时间的延长,OsLTP4,OsLEA7等2种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并没有随之增长;OsRD22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出表达量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基因OsRD22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测定水稻叶片内脱落酸相对含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收集野外定植3年的毛竹秆上具有明显衰老渐进特征的叶片簇,测量这些叶片的光合代谢效率(Fv/Fm)及叶绿素含量,建立毛竹不同衰老阶段叶片形态与其光合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BLASTn)筛选出113个毛竹基因组中与水稻叶片衰老调控相关的同源基因,并检测这些基因在毛竹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趋势,鉴定一些与毛竹叶片衰老相关的标志基因.结果显示,毛竹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其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出现显著下降;在筛选的113个基因中有86个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其中32个基因在叶片衰老过程中没有变化,41个基因随着叶片衰老出现显著下调,13个基因出现明显上调.这些表达变化的基因与水稻中鉴定的同源基因在旗叶衰老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因此这些基因很可能在毛竹叶片衰老过程中也发挥同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叶绿素含量,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对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氮含量及不同糖源条件下生长的拟南芥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蔗糖的低氮含量培养基上生长的拟南芥叶片的Fv∕Fm和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培养基上生长的拟南芥,说明在低氮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加速拟南芥叶片衰老。在添加蔗糖的低氮培养基上生长的拟南芥叶片的Fv∕Fm值随着外源ABA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相反,在添加葡萄糖的低氮含量培养基上生长的拟南芥叶片的Fv∕Fm值随着外源AB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ABA延缓在低氮含量和蔗糖培养基生长的拟南芥叶片衰老。通过衰老相关基因(SAG12)表达量的检测,验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2.
离体小麦叶片在暗处叶绿素迅速分解,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精胺处理可以延缓叶绿素降解并且降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衰老叶片除保持原有的3条同工酶活性外,还出现1条新的同工酶,该酶活性随时间延长而上升。精胺处理则一直无此酶的出现。另外,随精胺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两条同工酶活性不断降低,另一条基本保持不变。根据过氧化物酶在植物体中的作用,推测精胺保绿作用的机理与精胺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或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etr1-1诱导表达对矮牵牛抗灰霉病的作用。【方法】以转GVG:etr1-1矮牵牛为材料,地塞米松(DEX)处理,接种灰霉病菌,通过调查发病程度和定量半定量基因表达分析揭示etr1-1在矮牵牛抗灰霉病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叶片相比,DEX处理的矮牵牛叶片表现出延缓衰老和减轻病害的症状。接种病原菌后,DEX处理的叶片发病率增加比例为0,对照叶片为66.77%;DEX处理的叶片平均病斑扩展速率为4.69 mm•d-1,对照叶片为6.29 mm•d-1。qRT-PCR和semi-qRT-PCR基因表达分析表明,DEX处理的叶片etr1-1与Bcact表达呈相反趋势。在DEX处理叶片中,DEX诱导了叶片etr1-1表达,随着诱导时间延长,基因相对表达量上升,诱导后第3天达到最大,无菌水接种叶片的表达量是病原菌接种叶片的10.71倍。DEX处理的叶片,Bcact在接种后第1天表达量最大;对照叶片,Bcact在接种后第2天表达量最大;其中处理叶片Bcact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叶片降低了20倍。在DEX处理的叶片上随着etr1-1表达增强,Bcact表达量下降。DEX处理的叶片,CP10仅在接种后第3 天轻微表达;对照叶片上,随接种时间延长,CP10表达量上升,接种后第3 天达到最大,处理最大表达量比对照降低了23.6倍。随接种时间延长,DEX处理的叶片和对照叶片,ACO表达均先升高后降低,在第2天达到最大,处理叶片上最大表达量仅为6.75,比对照低7.33倍。DEX处理的叶片,乙烯途径基因ETR2、ERS1、EIL1 和EIN2表达受到抑制。ERS1和ETR2在DEX处理和对照叶片上均有表达,并在接种后第3天达到最大,但处理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51倍。DEX处理的叶片,接种后第1-2 天EIN2表达被抑制,第3天表达上升,在对照叶片上,EIN2表达量随接种时间而增加,第3天达到最大,DEX处理的叶片EIN2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31.58倍;DEX处理的叶片和对照叶片,EIL1与EIN2有相似的表达趋势,且DEX处理的叶片EIL1最大表达量低于对照两倍。AOC和COI1在JA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DEX处理的叶片,AOC和COI1表达均被减弱,AOC在接种后第1-2天被抑制,第3天表达,对照叶片上,随接种时间延长AOC表达量增加,在第3天达到最大,处理叶片AOC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12.96倍;COI1在DEX处理和对照叶片上均有表达,且在第3 天表达量最大,DEX处理叶片COI1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6.14倍。病原菌侵染植物时,ERFs会被乙烯或JA调控以激活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经DEX处理的叶片ERF4表达先升高后降低,第2 天表达量最大;对照叶片随接种时间延长ERF4表达量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大;处理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2.96倍。无论处理还是对照,ERF8表达量都随接种时间延长而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大,但处理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3.52倍。接种病原菌后,DEX处理的叶片上,所有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微弱,最大表达量均低于10;而对照叶片上,所有病程相关基因均有表达,并在接种后第3 天表达量最大。其中以PR1表达量最大为10 521.11,其次是EX-CHI和OSM ,分别为184.95和184.96,Defense1和AC-CHI表达量最小为23.39和14.58。【结论】etr1-1诱导表达通过延缓灰霉病菌引起的叶片衰老,从而提高转基因矮牵牛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外源物质对高温胁迫下苹果植株的影响,以2年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片喷施的方法,研究了水杨酸(SA)、褪黑素(MT)和多巴胺(DA)3种外源物质对植株叶片相关生理特性以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3种外源物质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系统II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降低了MDA、H2O2、相对电导率以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提高了SOD、POD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同时还上调表达了MhSOD、MhPOD、MhcAPX等抗氧化酶相关基因,MhHSP17.3、MhHSP90-5、MhHSP70等热休克蛋白基因以及MhATG3a、MhATG5-1、MhATG18α等自噬相关基因。综上所述,施加SA、MT和DA能够通过延缓叶绿素降解、清除活性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上调热休克蛋白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等途径缓解高温对平邑甜茶幼苗的伤害,其中以喷施100μmol/L的外源SA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低氧胁迫下外源GABA对甜瓜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和同工酶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幼苗根系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特性。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处理下,幼苗根系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同工酶表达均高于对照,且根系CmSOD、CmPOD1、CmPOD2、CmCAT、CmAPX基因均上调表达;低氧胁迫下外源GABA处理显著提高幼苗根系和叶片SOD、CAT和APX活性以及同工酶表达,且根系CmSOD、CmCAT、CmAPX基因相对表达量在0.5~1 d迅速提高并达到最大值,且增加幅度高于低氧胁迫处理。由此可知,GABA通过促进根系抗氧化酶基因快速大量表达,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同工酶的表达量,从而缓解低氧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寒地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通过盆栽试验在灌浆初期喷施外源激素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齐穗期增施氮肥及喷清水对照处理,系统比较分析外源激素对水稻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合成相关酶基因及OsRSR1基因转录表达量的影响,旨在阐明外源激素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并为建立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稻籽粒OsGBSS1、OsSSSI、OsISA1、OsAGPL2、OsSBEIIb和OsGS1;3基因mRNA表达量随灌浆进程呈先升后降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在灌浆中期表达量最高;转录因子OsRSR1基因mRNA表达量随灌浆进程呈先降后升V字形变化趋势,在灌浆中期表达量最低;喷施6-BA、ABA和增施氮肥均显著上调OsGBSS1、OsSSSI、OsISA1、OsAGPL2和OsSBEIIb基因mRNA表达量,上调幅度达22.35%~525.97%,显著下调转录因子OsRSR1基因mRNA表达量,下调幅度达3.45%~27.93%;喷施6-BA和增施氮肥显著上调籽粒OsGS1;3基因mRNA表达量,上调幅度达241.79%~457.24%,喷施ABA显著下调籽粒OsGS1;3基因mRNA表达量,下调幅度达13.12%~29.55%,基因转录表达量调控是外源激素和氮素营养等对生物性状调控作用的分子基础,外源激素或氮素营养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通过籽粒碳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转录表达量调控实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拟南芥中一个PPR(称PPRs)基因与莲座叶片衰老之间的关系.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这个基因在生长7周的拟南芥各种组织中几乎都有表达,在莲座叶、花序和角果中的表达较高,在莲座叶中的表达随植株的生长和衰老进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体外衰老相关因素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在4周的莲座叶中因进行离体处理,叶片衰老的程序提前启动,PPRs基因的表达降至6周时叶片中的水平,而茉莉酸,冷、热和干旱处理则延缓了PPRs表达水平的降低.通过鉴定获得PPRs的超表达和反义抑制转基因植株,并对植株的莲座叶衰老表型进行观察,发现超表达和反义抑制植株叶片的衰老进程与野生型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但在茉莉酸处理后PPRs超表达植株表现出延迟衰老的表型.在超表达植株中检测一些与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与野生型相比有些基因的表达出现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这个PPRs基因在拟南芥中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一些外源因素诱导下加速生长期拟南芥莲座叶片衰老进程的负调节.  相似文献   

18.
辣椒开花结果期对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遮雨网室以辣椒品种串串香、世纪红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抗干旱能力的辣椒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辣椒叶片的叶绿素(Chl)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品种串串香比世纪红有着相对较高的Chl含量、Pro含量及SOD 和POD活性(或活性的增幅),相对较低的MDA含量,表明串串香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相对较强,世纪红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质条件下烤烟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光质对烤烟叶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自然光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覆盖不同颜色滤膜获得不同光质,研究红光(R)、白光(W)、蓝光(B)、紫光(P)、黄光(Y)等不同光质对烤烟成熟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打顶后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转化,与自然光相比,红光和白光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白光和蓝光抑制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整个降解过程中各不同光质处理下色素降解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蓝光黄光紫光红光白光对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黄光和红光诱导了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并且使MDA的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紫光和蓝光则抑制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导致叶片MDA含量的持续上升,加速了叶片的衰老进程。由此推测,红光有利于质体色素的合成,蓝光处理对质体色素的降解有促进作用,黄光和红光可使烤烟叶片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水平,有利于延缓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NO供体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预处理和PEG-6000渗透液处理对水分胁迫下翅果油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能提高翅果油树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缓解水分胁迫下叶片的水分丢失,提高其叶绿素含量;低浓度外源NO(0.1、0.2、0.4、0.6 mmol.L-1SNP)能促进叶片的光合速率,高浓度(0.8、1.0 mmol.L-1SNP)则明显抑制光合速率。外源NO使各处理组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降低;随着SNP浓度的升高,各处理组POD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而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均高于对照。外源NO可通过诱导叶片POD和CAT活性的升高来延缓活性氧的积累,从而减轻水分胁迫对翅果油树的伤害,增强树木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