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鄂尔多斯及神木县采煤塌陷区的沙漠治理植物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研究其根系的易损部位及易损荷载类型。结果表明:在1~5 mm径级范围内,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抗折力均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均与根径呈幂函数负相关。在各部分试验根中,平均根径分布规律均为:相邻上级直根侧根分支处相邻下级直根,其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的差异均表现为:相邻下级直根侧根分支处相邻上级直根,在2种受力形式下,侧根分支处抵抗外力能力均优于相邻上级直根,弱于相邻下级直根。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均大于抗折力,抗拉强度均大于抗折强度,说明,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抵抗轴向拉力的能力均优于抵抗径向折力,其易损荷载类型为径向折力。  相似文献   

2.
外力作用下4种植物根系易损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根系在轴向拉力和径向折力下的易损部位。[方法]以3 4 a的柠条、沙柳、沙棘和白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测定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拉力与抗折力。[结果]表明:在1 4 mm根径范围内,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拉力、抗折力均与直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均与直径呈幂函数负相关;同径级时,每种植物单根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表现为侧根分支处小于相邻直根,4种植物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拉强度为柠条((23.70±3.97)、(28.02±4.40)MPa)沙柳((14.86±1.28)、(20.33±1.76)MPa)沙棘((10.60±2.40)、(15.86±3.90)MPa)白沙蒿((5.07±1.25)、(8.80±1.74)MPa),侧根分支处和相邻直根的抗折强度为:柠条((33.66±7.74)、(47.06±4.41)MPa)沙柳((17.31±1.91)、(27.54±3.82)MPa)沙棘((3.97±1.23)、(8.75±1.70)MPa)白沙蒿((2.18±0.39)、(6.15±1.01)MPa)。[结论]无论受轴向拉力还是径向折力,4种植物根系易损部位均为侧根分支处。造成垂直根模型(WWM)和纤维束模型(FBM)预测根系固土能力偏高的补充原因为:(1)模型根系全部计入直根的抗拉力,忽略了侧根分支处,而侧根分支处是根系固土的薄弱点。(2)模型假设所有根系为轴向受拉的杆件。实际根土复合体发生剪切时,根可能承受轴向拉力,也可能承受径向折力。对于抗折强度小于抗拉强度的植物,模型必然高估根的实际固土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3~4年生柠条、沙柳、沙棘、白沙蒿为研究对象,选取直径1.5~2 mm和3~3.5 mm 2个径级根系,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测定相同径级的直根段和侧根分支处对于加载速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同径级直根段抗折强度均大于侧根分支处抗折强度,且抗折强度随加载速度增加而增大。最大加载速度与最小加载速度下抗折强度差异性显著。当加载速度为860 mm/min和10 mm/min,根径1.5~2 mm,柠条直根段、侧根分支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63.79 Mpa、39.20 Mpa和50.76 Mpa、27.40Mpa;沙柳分别为25.54Mpa、26.05Mpa和19.22 Mpa、14.55 Mpa;沙棘分别为9.65 Mpa、6.76 Mpa和6.17 Mpa、4.28 Mpa;白沙蒿分别为6.40 Mpa、2.67 Mpa和4.96 Mpa、2.35 Mpa。同样,根径3~3.5 mm时,柠条直根段、侧根分支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53.42 Mpa、33.00 Mpa和41.17 Mpa、19.38 Mpa;沙柳分别为20.03 Mpa、16.22 Mpa和16.60 Mpa、10.60 Mpa;沙棘分别为7.76 Mpa、3.47 Mpa和5.41 Mpa、2.27 Mpa;白沙蒿分别为5.33 Mpa、2.39 Mpa和3.26Mpa、1.58 Mpa。  相似文献   

4.
生物埂不同植物类型下土壤分离水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川中丘陵区六棱型预制网格式生物埂不同植物类型下土壤分离能力与细沟水流水力学特性间的数学关系。【方法】野外采集生物埂坡面麦冬和韭菜2种植物根系下的原状土样(直径10 cm),以单一网格式生物埂裸坡为对照,建立室内模拟细沟(长4 m,宽0.12 m,深0.1 m),在3个坡度(15°、20°、25°)、5个流量(39.86、59.98、79.67、100.45、121.16 L/min)的完全组合条件下进行冲刷试验,探讨水力学参数(雷诺数Re、弗汝德数Fr、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曼宁系数n)与土壤分离能力间的数学定量关系。【结果】1)不同植物类型下生物埂土壤分离能力表现为麦冬(均值2.24 kg/(s·m^2))>对照(均值1.34 kg/(s·m^2))>韭菜(均值1.09 kg/(s·m^2))。2)土壤分离能力与水流流态与流型参数之间均呈幂函数正相关,其中与雷诺数Re呈极显著幂函数正相关(均值R^2=0.75,P<0.01),与弗汝德数Fr呈显著幂函数正相关(均值R^2=0.27,P<0.05)。3)土壤分离能力与水流阻力参数间的关系主要呈负相关,其中与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呈显著幂函数负相关(均值R^2=0.36,P<0.05),而与曼宁系数n之间的幂函数关系不显著(均值R^2=0.16,P>0.05)。【结论】与麦冬相比,韭菜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的效果更显著。水力学参数中,水流流态流型参数中雷诺数Re预测土壤分离能力的效果相对较好,水流阻力参数中以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效果较好,总体比较,以雷诺数预测土壤分离能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林木呼吸的季节动态及影响因素,采用LI-COR-6400-06测定并研究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中天然水曲柳根系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全氮含量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然水曲柳不同径级根系呼吸速率在生长季节均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其中7月最高,10月最低,呈单峰曲线,呼吸速率在1.02~9.27μmol·g-1s-1之间;水曲柳根系呼吸速率与10cm深处土壤温度季节变化一致,二者呈显著指数相关(P<0.05);根系呼吸与土壤湿度呈二次曲线相关,即当土壤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根系呼吸速率与其成正比,而当土壤湿度超过一定值时根系呼吸速率则与土壤湿度成反比;根系呼吸速率与土壤N含量呈线性相关,并且随树木年龄的增加呼吸速率下降;不同径级根系呼吸温度系数Q10值在2.21~2.71之间变化,且Q10值随根系径级增大而降低,表明细根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高于粗根。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紫穗槐根系的现场调查和根系扫描图像数据的方法,通过对根长量、根长密度、根体积和单位体积土中含根量4根系指标数据的测定和分析,研究根系对边坡土体水土保持的效果。结果显示,紫穗槐属于深根性直根树种,主干根的优势极为显著,分布最深可达50 cm土层以下,须根在各个土壤层次中均有不同径级根系的分布,根长和根量指标也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均匀递减。根系能够对土体起到锚固和加筋作用,对边坡表层土体的水土侵蚀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山西潞安矿区王庄煤矿北矸石山进行了土壤抗冲性试验,对矸石山坡面植物根系的土壤抗冲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根系长度随根系径级的增大而不断减小,表明土壤中以小径级根系为主,且不同径级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根系生物量随根系径级的增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即矿区坡面土壤中小径级根系分布较大根系多;(2)根...  相似文献   

8.
以龙里林场17 a三种不同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逐层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对其平均标准木和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根系总生物量受密度影响显著,C(25.78 t·hm-2)>B(15.77 t·hm-2)>A(12.47 t·hm-2),占根系总生物量(根桩除外)的87.8%以上的根系分布于0~30 cm的土层中,不同径级根系中,以根桩和粗根所占比例最大。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受密度影响较大,除中根外,土层深度对小根和细根分布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水平方向,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变化趋势各异,细根和小根生物量在距离树干约1 m处达到最高,根系总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距离树干0.5 m的范围内。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径级根系的生物量都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10~20 cm土层中,根系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乌兰布和沙漠5种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乌兰布和沙漠黑沙蒿、沙冬青、白刺、柠条锦鸡儿和梭梭5种灌木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并通过测定灌木叶片(同化枝)的δ13C值,分析4种C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白刺在夏初和秋末主要利用土壤浅层30~60cm的水分,而其他4种灌木则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性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白刺在夏初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秋末(P0.05),黑沙蒿、沙冬青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则比较稳定;沙冬青、白刺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黑沙蒿。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系榛子灌木林根系对优先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榛子灌木林下不同土层深度内不同根系径级对土壤优先流现象发生程度的影响,了解该区域内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查看森林系统生态恢复情况。[方法]选取长白山系张广才岭余脉丘陵区内榛子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示踪法示踪优先流路径分布特征,分析其与不同土层深度下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根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木林内优先流以大孔隙流,漏斗流和环绕流为主,发生迅速,伴有环绕特征。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根长密度逐渐减小,根系径级d1 mm,1d3 mm,3d5 mm,5d10 mm的根长密度对优先流贡献率分别为67.9%,64.9%、55.2%、59.3%,以d1 mm根系的优先流贡献率最大,且均值在58.5%以上。根长密度在不同土层深度及不同径级下变幅为2.59%31.2%和1.16%11.07%。研究点内优先流区根生物量大于基质流区,整体仅高出约1.1%,根生物量对优先流路径的发生不起决定性作用。[结论]不同土层内的不同根系径级的根长密度对榛子灌木林下的土壤优先流影响极为明显,d1 mm影响效果最大,根系生物量对其优先流的产生不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湿加松扦插容器苗为材料,设置空气切根(30,50,70cm苗床)和不切根对照处理,分析处理后半年内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细根比例等指标的月变化。结果表明,控根影响了扦插苗的根系形态,但对扦插苗的生长与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处理4个月后,70cm苗床的切根处理显著促进了根系的伸长生长,但5个月时,切根苗木的根系转向粗生长的阶段,与对照相比,细根比例降低,而根直径增大。苗木生长量呈现与根直径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与根长度相关性减弱的趋势,表明控根苗木根系形态的动态变化有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建议采用70cm苗床做湿加松扦插苗的空气切根。  相似文献   

12.
红脂大小蠹是目前危害油松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文章介绍了该虫对通辽市南部山区油松林的危害现状,并分析了其对森林潜在的危险性,提出了防控红脂大小蠹扩散、蔓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不同低产林改造技术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产量的影响,以探索有效的低产林改造技术,结果表明:2006-2013年,各种低产林改造技术均提高了茶油产量;未处理、清林垦复、清林垦复+施肥、病害防治和整形修剪油茶林的茶油增产率分别达到-2.66%、22.66%、72.62%、20.26%和44.00%;其中清林垦复+施肥和整形修剪油茶林的茶油产量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49.73 kg/hm^2和31.35 kg/hm^2;除了病害防治,其余低产林改造技术对促进茶油产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不同温度(8、28、38℃)下香椿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以盆栽5月龄香椿幼苗为试材,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不同温度下香椿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BR处理可提高不同温度下香椿幼苗叶绿素的含量,显著提高香椿幼苗生物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使香椿幼苗叶片组织加厚,叶片相对含水率(RWC)提升,并且提高了香椿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综上所述:喷施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适温下(28℃)香椿幼苗植株的生长,提高香椿幼苗在温度胁迫下的缓解作用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S.Lee ex S.Lee)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极小种群稀有濒危植物,仅桂、滇少数县市有分布,其作为木本油料树种开发应用价值极高。文中对当前蒜头果的资源分布及数量、开发利用价值、育苗及造林情况和濒危原因等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分析,并从资源保存和育种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研究思路,以期为蒜头果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赤峰市丰富的樟子松幼龄林资源,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8年5月份引进牡丹江、伊春、龙江红松接穗,在樟子松幼树上嫁接,研究了不同接穗产地、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对红松异砧果林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接穗主要是影响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半干旱浅山丘陵区半阳坡和半阴坡均可营造红松异砧果林;不同整地方式对营造红松异砧果林后生长有一定影响;水平沟整地有利于山地发展红松异砧果林。  相似文献   

17.
李波  李连山  刘蕾 《吉林林业科技》2019,48(4):31-34,36
本文报导了2017年、2018年向海自然保护区灰鹤迁徙与觅食生境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灰鹤春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较短,为3月上旬-4月中旬,主要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休息觅食;秋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相对较长,为9月中旬-11月中旬,主要选择在草甸及农田中觅食,以农田为主。  相似文献   

18.
湖北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6—2017年对兴山县全域进行网格调查所获取的3450号标本以及19026张植物照片,并结合相关标本馆馆藏标本数据对兴山县域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兴山县共有种子植物152科761属2185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5属20种,单子叶植物20科135属315种,双子叶植物126科611属1850,种优势科45科,表征科15科;其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可划分为15个分布型、21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型共有393属,占总属数的54.4%,热带分布型246属,占总属数的33.79%,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县域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留存下大量的孑遗物种;县境内珍稀濒危植物丰富,但受威胁程度较高,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9.
水磨石、水刷石和斩假石3类仿石饰面技艺能模仿天然石表面纹理,丰富园林建筑与构筑物的表面层次,因具有独特的装饰艺术性、实用性、高性价比等特征,自近现代传入中国就广泛应用于广东近代建筑和园林领域。通过文献研究、访谈与调研资料,从肌理效果与纹样、色彩、质感、工艺精度对水磨石、水刷石和斩假石这3类仿石饰面技艺特征进行对比,并从材料优势、应用的审美取向与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总结3种仿石饰面技艺在广东园林中的应用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南方型黑杨种质材料的表型及生长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黑杨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并进一步为南方地区黑杨种质资源定向选育提供参考,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共11个树体性状及生理指标,同时观测记录了每个无性系的生长期和抗性,对62份南方型黑杨种质资源的1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份黑杨资源分成7个类群,各类群材料根据不同性状的相似性进行聚类,整体比较分散,具有较高的分化强度。13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介于0.587~1.550之间,平均值为1.098,叶片相关性状以及生长期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主成分分析将相关变量转化为叶片形态、单株叶片数量、抗性及生长期、侧枝数4个主成分,涵盖了13个测定性状80.953%的遗传信息。本研究首次从表型及生长相关性状等方面探明了南方型黑杨的遗传多样性,对于充分发掘黑杨资源优良基因型,进一步开展南方型黑杨遗传改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