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造成台区日线损异常的主要因素分析1.1档案问题线路、台区、用户资料发生异动,正常情况下用户档案信息从SG 186系统中同步到采集系统,建立相应线损考核单元,但往往存在部分用户未建档或档案更改后未及时同步到采集系统而导致线损异常。系统内档案信息与现场不一致,例如电流互感器示数错误、表计用电性质、光伏用户计量点标记错误等。1.2户变关系错误现场户变关系变更而系统未同步变更,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2.
<正>台区线损异常分为三类情况,即高损情况、负损情况和其他情况,而高损台区占不合格台区比重达百分之七八十。国网河北石家庄供电分公司专项工作组针对配电网低压台区长期高损进行典型梳理,以治理为抓手,找出高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了公司线损综合管理水平。1档案不一致问题1.1营销业务应用系统(SG 186)与现场台区户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1采集系统月线损与营销SG 186系统生产库(简称营销系统)月报表线损率不一致对照营销系统计量点台账管理,查询台区关口计量装置的倍率与用户用电采集系统中该台区的倍率是否一致。往往因营业所业扩工作人员粗心大意,在营销系统发起计量点变更申请流程时,只在营销系统的现场勘察环节改变了互感器的倍率,而在采集系统的终端调试环节(接入量界面)没有重新选取互感器的新倍率,导致营销系统、采集系统倍率不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何利用SG 186营销系统(以下简称SG 186)导出相关表格数据,在Excel上计算线损,这一技巧特别适用于变压器总表是由3个单相电能表组成的情况,应用该技巧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SG186营销系统档案准确、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正常的情况下,存在窃电户的台区一般有以下特征:长期处于高损状态;台区线损稳定在某区间内,波动量会因"工作日、休息日"或气温骤增骤减突变;线损突变的同时窃电用户的电量也存在突变;在窃电初期,台区线损上升趋势与用户用电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6.
1深化应用SG186工程农电业务的目的1.1适应公司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的发展战略国家电网公司依据公司"十一五"信息发展规划,实施公司信息化建设工程(SG186工程),即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构筑由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企业门户五个部分组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建  相似文献   

7.
1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基础随着SG186营销系统的顺利上线,线损报表的计算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计算到营销系统自动计算的转变;理论线损计算软件的应用,实现了理论线损的快速计算;伴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顺利上线,实现了自动化抄表,同时对开展低压台区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推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青海河南县供电公司到现在已实现了有信号地区  相似文献   

8.
1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总体结构县级供电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是遵照SG186工程的相关规范设计的,本质上讲,是一体化平台在县供电企业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是SG186工程为满足县供电企业业务的复杂性、可变性和差异性而建立的业务应用与业务数据高度集成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1高级应用不足的原因目前各市县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经基本投入运行,但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实时监测、反窃电分析、变压器运行管理等高级应用模块却一直得不到高度重视与深度应用,主要原因如下:基层部门业务不熟练,认识不到位,不能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档案核查不到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内部分计量点归属、互感器倍率、电能表资产号等档案与现场实际、营销系统不符;  相似文献   

10.
SG186系统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以一个平台集成企业信息,以八大应用覆盖公司业务,以六个体系为公司提供多方保障。该文将从系统结构、功能模块、系统评测等方面,对SG186系统营销管理模块进行解析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安全质量管理平台中,电网资产质量管理系统是基于SG-CIM模型,充分利用省公司数据中心(ODS)大数据系统、电力企业服务总线(ESB)以及Webservice技术路线实现数据横向推送集成;依托两级数据交换平台(DXP)与企业服务总线(ESB)实现数据的纵向贯通;通过采集的大数据与各项业务融合,对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PMS2.0系统、电力调度技术支持OMS系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采集的终端运行数据,进行融合与应用,对电网规划、设备运行和检修维护等方面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国网甘肃舟曲县供电公司台区线损治理遵循"先分析后现场、先总表后用户、先统计后同期"的工作原则,按照逐次消除"未安装终端台区—未建模台区—未计算线损台区—负线损台区—高线损台区"的工作步骤,充分运用采集建设运维软件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流程,通过台区线损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开展现场排查整治,同步完成SG 186和GIS调整工作,并对治理效果进行跟踪监控。现将台  相似文献   

13.
<正>1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现状分析舟山供电公司较高的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在舟山试点建设省市县一体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简称"同期线损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同期线损系统提供数据支撑的业务系统共有9个,分别为电能量信息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营配贯通平台、智能公变监测系统、海迅实时数据库、PMS系统、GIS系统和小水电系统。各个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高压销户属于用电业务中的变更用电,它不仅仅是指电网现场变压器、用电计量装置及高压接入线的拆除,还包括营销SG 186系统中客户信息的变化、供用电关系的终止及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高压接入点的消除。随着供电企业配网与营销各种数据的贯通,高压销户工作在营配信息异动流程中显得尤为重要。1两种销户类型1.1客户申请销户客户申请销户是指客户停止全部用电容量的使用,向供电企业主动提出申请销户。办理流程一般为:客户在供电企业任一营业网点提出销户申请后,营业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打造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各地如火如荼全面展开,"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卓有成效。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析"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1业务协同运行方面问题:一是末端系统应用存在诸多交叉重复,增加了员工工作量,影响协同运行效率。一般供电所日常工作需要同时处理供电所综合业务监控平台、供电服务指挥平台、SG 186系统、南瑞系统、PMS 2.0、线损  相似文献   

16.
正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一直是困扰基层供电所的一个难题。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文简称为采集系统)建设的"全覆盖、全采集",利用采集系统开展台区线损分析也成了有效措施之一。1总表电能量异常低压台区线损出现异常可以通过对三合一终端相关数据召测来分析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基于三合一终端未故障状况情况下)。首先要分析三合一终端电能量是否存在异常。终端电能量存在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国网安徽固镇县供电公司2016年同期系统分台合格率在全省72家县公司中排名第一。省公司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验证管理成效后,将该公司经验以现场观摩+视频会形式向全省推广,以实现线台管理工作的共同提升。线损管理是效益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期系统分台线损管理是以采集全覆盖、0.4 k V分台线损率为最根本基础,以GIS、PMS2.0、SG186、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平台,以营配调贯通为桥梁,最终由分台线损结果真实反映出来。固镇县供电公司在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1线损的主要成因(1)管理方面的因素。线损的产生较大一部分原因是管理不当,如线路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均衡,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发现客户因生产情况的变化而引起的电能量突增突减,使线损波动异常。管理人员在抄表、核算、业扩、用电检查等工作时因操作不规范出现漏洞,从而导致一些线路或台区线损率异常攀升。管理人员消极怠工、自由散漫,不按时抄表,出现错抄、估抄、漏抄等现象。不重视电能量复核工作,使客户基本档案错误,造成电能量少计和新增客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国网湖北孝昌县供电公司按照"建平台、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理念,遵循"务实、简洁、高效"的原则,依托SG 186,PMS及用电信息采集等大数据平台,对异损配电台区进行监管、分析、治理与巩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异损配电台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1.1系统基础数据类问题(1)营配贯通低压用户对应不一致。一是台区档案未配置。第一类是现场存在该台区但对应关系错误  相似文献   

20.
<正>1现行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模式分析现行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是基于每月抄表数据计算供售电能量和线损率,比对线损指标筛选出高损台区,采取线损分析、巡视整改、用电检查等手段降损,并逐月循环。这种模式在数据的统计、高损的排查以及效果的检验和保持等方面存在局限。1数据滞后。数据按月统计,再经排查处理,其成效第三个月才能显现,周期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