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虽然对供电不受影响,但因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可能引起对地绝缘击穿而造成相间短路。故发生单相接地后,不允许长期带接地运行,为此必须装设专用仪表来监视对地绝缘状况。我国目前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广泛采用检测接地故障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母线绝缘监察装置发现接地故障。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相似文献   

2.
1 引言电力系统的接地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 ,电抗接地 ,低阻接地 ,高阻接地 ,谐振接地 (又称消弧线圈接地 )和不接地。前三种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后三种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我国 3~ 6 6 k 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 ,且故障电流值较小 ,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 ,系统可运行 1~ 2 h。但长期运行 ,由于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 3倍 ,可能引起绝缘的薄弱环节被击穿 ,发展成为相间短路 ,使事故扩大 ,影响用户…  相似文献   

3.
<正>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概念在电压等级35 k 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非常小,甚至比正常的负荷电流还小,这样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带故障运行1—2 h,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但这时非接地  相似文献   

4.
1中性点不接地优缺点分析 (1)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构成短路回路.虽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会升高到相电压的3~(1/2)倍,但对低压设备的绝缘没有多大影响,因为低压设备绝缘裕量都易生产达500V,所以可不切断接地故障,在短时间内继续运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则要立即拉闸,即前者较后者供电可靠性高. 作为缺点之一,系在中性点不接地低压  相似文献   

5.
系统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时,一般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或称小电流系统。由于单相接地时故障点的电流较小,且电源三相线电压仍保持对称,不影响系统的供电,因此,通常允许带故障运行1~2h。但是分析表明发生单相接地后,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为防止故障扩大,必须发出信号并排除故障。尤其是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结构复杂化,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相似文献   

6.
1 电压互感器单相接地故障现象 有关规程规定: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仍可在故障状态下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但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非故障相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影响系统设备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的后果是出现更频繁的甚至更严重的故障。1.1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金属永久性单相接地时,如A相接地(针瓶、吊瓶、悬瓶、避雷器击穿,配电变压器绕组绝缘击穿等),则UaN电压表指示为零,非接地相UbN、UcN的电压表指示由正常的58V升高到线电压100 V,电压互感器绕组开口三…  相似文献   

7.
不接地系统产生谐振的原因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在实际的变电运行管理中 ,有时由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或单相接地消失的瞬间 ,经常造成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断件熔断。或者是在进行正常的倒闸操作中 ,通过投入空载母线时 ,往往发现母线电压指示不正常或出现接地信号 ,但却没有发生明显的接地迹象 ,主要是由于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造成的。这种情况经常会使值班人员误判为电压互感器故障或是变电所内母线系统发生接地故障 ,影响了正常的运行管理。2 电压互感器产生谐振的原因分析(1)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虽然电源侧的中性点不直接接地 ,但电压互感器的高压侧中…  相似文献   

8.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不变(仍对称),而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因此允许短时间运行而不立即切除故障,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一般10kV、35kV线路允许接地运行不超过2h,这主要是受电压互感器和消弧线圈带接地允许运行时间的限制。1接地故障的判断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保险熔断,报出接地信号。区分依据: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线电压不变,而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保险熔断时,对地电压一相降低,另两相电压不变,线电压指示则会降低。用变压器对空载母线合闸充电时,断路器三相…  相似文献   

9.
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即是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 ,就形成单相短路 ,其接地电流很大 ,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这种大电流接地系统 ,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 ,而过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 ,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 ,反映的是风险率不同 ,绝缘配合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接地电流大 ,故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 ,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 ,对通讯造成干扰。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  相似文献   

10.
发生小电流单相接地时,由于故障电流很小,且线电压仍然是对称的,所以用户可以正常工作,规程规定系统还可运行一段时间.但是,为防止事故的扩大,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接地故障.因为,当系统出现一相接地运行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将升高甚至达到3~(1/2)倍,使其对地绝缘损坏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发展成另外一相又接地,则将形成两相短路.因此,一般规定,发生一点接地后,系统允许运行的时间应不超过1~2小时.由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具有以上特点,作为运行人员熟练掌握接地故障时的现象、寻找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正确快速处理故障及提高设备安全运行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1 10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 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投资省.该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均流过故障点.如果电网较小,线路不太长,接地电容电流很小,瞬时接地故障产生的电弧一般可自动熄灭,系统很快恢复正常.然而实际上电网接地电容电流达到一定数值(一般为30A及以上)时,电弧就难以自动熄灭,但这个电流又不至于形成稳定电弧,故常出现间歇性电弧接地.  相似文献   

12.
阀型避雷器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突然爆炸,造成线路接地或跳闸。爆炸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此时,避雷器所承受  相似文献   

13.
<正>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接地、谐振或母线电压互感器断线时有发生。当母线只有一条出线时,则三者同时出现的概率提升,容易出现漏判断,延长处理时间,甚至扩大事故范围。1不接地系统运行电压(1)正常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在额定电压。如10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三个线电压保持在10kV,相电压保持在6 kV。(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某相发生接地时,接地相电  相似文献   

14.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当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出现下列迹象.(1)警铃响,"××千伏母线接地"信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常常还有"消弧线圈动作"的信号.(2)绝缘监察电压表三相指示值不同,接地相电压降低或为零,其他两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此时为稳定性接地.如果绝缘监察电压表指针不停地来回摆动,出现这种现象即为间歇性接地.(3)当发生弧光接地产生过电压时,非故障相电压很高,表针打到头,常伴有电压互感器高压一次侧熔体熔断,甚至严重烧坏电压互感器.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在我国 ,通常将电压为 6~ 35 k V系统中性点非直接接地运行。非直接接地系统俗称小接地系统 ,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该系统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对地绝缘按能承受线电压考虑设计的 ,最大的优点是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可以运行2 h。这样能满足配网点多、面广、用户复杂的情况 ,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2 原因及分析在实际运行中 ,常会监视到母线电压不平衡的现象 ,引起母线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很多 ,处理的办法因故障而异。(1) 母线电压互感器一相二次熔丝熔断。现象为中央信号警铃响 ,打出“电压互感器断线”光字…  相似文献   

16.
李宝通 《农村电工》2007,15(12):34-34
变电所的35kV及以下系统,一般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发生断线故障时,如果运行人员误判断为接地故障,就会给查线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对线路断线和接地的特征作一介绍。1线路发生断线不接地故障时的特征断线相相电压表指示值可能升高到  相似文献   

17.
<正>1电力系统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到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系统稳定等方面的综合性技术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选择。1.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图1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示意图,这两种系统的特点为:①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允许继续运行2 h,因此可靠性高;②发生单相接地时,两完好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是正常时的姨3倍,因此对系统绝缘要求高,增加绝缘费用。  相似文献   

18.
所谓小电流接地系统系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得多。在该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的不变(仍对称),况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不需立即切除故障。但由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点可能击穿而造成短路故障;故障点产生间歇性电弧时,在一定条件下,将会产生串联谐振过电压,对系统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那么如何正确判断单相接地故障,从而避免对系统的危害呢?一般系统发生单…  相似文献   

19.
10 k V(35 k V)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 (以下简称单相接地 )是配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 ,多发生在潮湿、多雨天气。由于树障、配电线路上绝缘子单相击穿、单相断线以及小动物危害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单相接地不仅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供电 ,而且可能产生过电压 ,烧坏设备 ,甚至引起相间短路而扩大事故。因此 ,熟悉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对值班人员来说十分重要。1 几种接地故障的特征(1) 当发生一相 (如 A相 )不完全接地时 ,即通过高电阻或电弧接地 ,这时故障相的电压降低 ,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 ,它们大于相电压 ,但达不到线电压。电压互感器开口三…  相似文献   

20.
肖伟 《农村电气化》2002,(11):32-33
1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电力电网小接地系统大部分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而单相接地保护的变化已从传统接地保护发展到无人值守变电所配合综合自动化装置的接地保护、接地选线装置等 ,其保护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系统接地绝缘监视装置 :绝缘监视装置是利用零序电压的有无来实现对不接地系统的监视。将变电所母线电压互感器其中一个绕组接成星形 ,利用电压表监视各相对地电压 ,另一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 ,接入过电压继电器 ,反应接地故障时出现的零序电压。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开口三角形出现零序电压 ,过电压继电器动作 ,发出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