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和中兽医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应用的需要,我校在动物医学专业开设了《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学时定为74,但该门课程内容繁多,涉及面广,涵盖中兽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内容,相当于中兽医学类专业三门主干课程,但学时数还不到相关学时的四分之一;另外,中兽医理论知识既抽象又深奥,中药及方剂学知识既枯燥又乏味,使得初次接触中兽医药学相关知识的学生不易懂,难记忆,非常容易产生厌倦心理[1].本文结合学生特点和相关专业特点,通过合理分配学时、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法,对《中兽医学》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社会对中兽医人才的需求,未独立开设中兽医专业的农业高校需要及时、科学地调整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和建立中兽医学学科体系,势在必行。目前,在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仅开设中兽医学1门课程,学时大多低于64学时,并不能将中兽医学知识系统、全面地教授给学生,中兽医学主要的基础理论、八纲辨证、四诊合参、中兽药及方剂、针灸等内容均在同一门课程、同一学期中教授,先基础、后应用的纵向联系虽有体现,但无时间上的消化过程。因此,建立中兽医学学科体系是保障中兽医学教学效果的基础。通过线上、线下的讲座方式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夯实理论基础;采取把课堂搬进田间,接触实物教学,同时注重强化记忆,提升兽医中药学教学效果;注重联系、综合应用贯穿中兽医辨证论治基础整个教学过程;抓典型方剂、代表药物,辅助学生记忆,保障中兽医方剂学课堂教学效果;引实际案例入课堂、讲解视频作为兽医针灸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主线、基层中兽医经验传授为辅助,综合引导,提高中兽医病证防治教学质量。在动物医学培养模式下进行中兽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探索,以期共同优化我国高校中兽医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培养中西兽医贯通的综合性人才献计...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药炮制品标本库,在药物制剂专业、中药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等不同专业的《中药炮制学》课程中应用中药炮制品标本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发现将中药炮制品标本库应用于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应用技术"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集极强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传统教学一般采用理论讲授加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再加上抽象枯燥的中兽医理论知识,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当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笔者以"中兽医应用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对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落实好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等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兽医方剂学因其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难以讲得娓娓动听,学生觉得知识琐碎,不易记忆,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难磨合,均存在困难,方剂学的教学质量不佳。笔者从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基础理论水平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探讨中兽医方剂学教学方法,旨在提高中兽医方剂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结合课程特点,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中兽医基础理论抽象,内容枯燥、繁杂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突出问题,着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抽象和繁杂的理论直观化、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子计算机对中兽医方剂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现代中兽医常用的133首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排列于前的30味中药中,清热类占总数的26.67%,补益类占23.33%;使用频率最多的有甘草、当归、大黄等10味药。在此基础上,对方剂的分类结构和中兽医治疗原则等与古代中兽医和现代中医方剂进行了比较,从侧面了解现代中兽医方剂学和治疗学的发展,探讨中兽医用药经验,为兽用中药材生产、购销及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兽医学>课程的特点,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中兽医理论比较抽象、内容繁杂枯燥及学生不易接受、难以理解等问题,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理解接受,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君臣佐使”原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等级,其作为中医制方思想源于《皇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发展,成为中医方剂和中兽医方剂学组方遣药的重要理论。在很多古籍和现代的中医方剂学和中兽医方剂学中。将“君臣佐使”作为临床组方的原则。而在最新出版的一些教材中,将其作为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普通高等中医院校《方剂学》五版、六版教材皆以“君臣佐使”为方剂的组方原则。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则将“君臣佐使”作为方剂组方的基本结构,这种描述上的转变,反映出对此问题认识上的变化。笔者认为“君臣佐使”是临床组方遣药的思路,是用以分析成方中药物层次和结构关系的方法之一,很多书籍中将其作为方剂组方原则,有待商榷。事实上,对于方剂学中“君臣佐使”的理论,现代存在很多争辩,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分析探讨,以供争鸣。  相似文献   

10.
中兽医临床实践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首先对中兽医临床实践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阐述了中兽医临床实践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列举出中兽医临床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为了适应社会对中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将中兽医临床实践课程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兽医学》实践教学的现状,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中兽医理论比较抽象、内容繁杂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突出问题,通过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繁杂的理论直观化、系统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兽医学》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中兽医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牧业生产有机化和绿色化是提高 畜牧产品质量的主要途径。高效、低毒、无副 作用和无耐药性的中兽医学疾病防治技术则 是完成此项工程的主要保障,但随着西兽医 学和西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兽医学遇 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兽医学 的优势和特色,文章对中兽医学研究现状进 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通过未来展望,提出了 加快中兽药现代化研究进程和加快中兽医标 准化步伐的科学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中兽药(Tradition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是指以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为原料,炮制加工而成的饮片及其制剂,并在中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用于动物疾病防治与提高生产性能的药物。当前,我国动物疾病面临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旧病复发、新病又不断发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疾病增多,且多出现隐性临诊表现;免疫抑制性病原感染普遍。因此在西药的薄弱领域可充分发挥中兽药的优势,特别是针对畜禽疾病中占重要部分的病毒性传染病,中兽药具有多方位调节和治疗作用,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同时,国家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健康养殖理念也日趋重视。由于中兽药具有独特的天然属性、用药原则、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其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就中兽药在畜禽病毒性传染病中的特点和应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兽医内科学是兽医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掌握兽医内科学理论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掌握兽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临床诊疗能力是当前我国兽医内科学教学工作者的探索重点,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兽医内科学理论增长及技术革新的要求。病案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兽医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根据对该课程教学的体会,阐述病案教学法在兽医内科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旨在为提高兽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兽医学理论比较抽象、内容繁杂,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对中兽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调整、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课堂上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中职学校中兽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深入剖析了兽用中药提取物的作用、定位,研究其发展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破解“以购代产”难题,维护中兽药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广泛建立标准,探索生产、管理新模式,发展配方颗粒,推动兽用中药提取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研究兽用中药特点及近年来新兽药审批情况,提出兽用中药药学评价“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理念,遵循中兽医药理论指导,探索制定兽用中药药学相关研究指导原则,准确把握兽用中药处方工艺和质量可控等药学研究/评价方法和要点,开展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兽用中药整体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药的毒性与药性入手,分析兽医常用中药的毒性与耐药性风险,阐释药食同源品种的安全性;分析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的毒性,以及单体提取物(化合物)的耐药性风险隐患,提出避免中药提取物安全风险的基本思路:适度提取、合理配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开展兽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创新,通过分析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应用基础、品种目标、产业化关键技术,提出了充分借鉴医药领域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管理经验,建立兽用中药配方颗粒管理体系的建议措施,以促进兽用中药产业化模式创新,满足养殖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定性检测止痢散、白头翁散、苍术香连散、银翘散和清瘟败毒散五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的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中国兽药典》2000年版二部规定的处方配制五种中药散剂,根据氯霉素禁用以前的临床治疗量和中药散剂的临床治疗量,在配制的中药散剂中定量加入氯霉素作为样品;用丙酮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定性测定。试验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上述五种中兽药散剂中违规添加氯霉素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