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扩大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消费,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2.
<正>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在消费扶贫方面,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从2018年12月开始,河南一些地方相继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随着《意见》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时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仍然是我党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洛南县石坡镇党委和政府,面对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致贫原因多样等诸多问题,提出扶贫更需扶智、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金融扶贫、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以期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正消费扶贫,即通过消费的方式开展扶贫,消费的便是贫困地区的特色农林产品和乡村文旅服务。201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将消费扶贫纳入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但当前的消费扶贫仍面临着供需信息有效对接难、扶贫产品售价高质量难保障等痛点,对此我们应规范消费扶贫,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走进企业和家庭,让这样的消费新时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首先,要实现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新媒体去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跨越地理空间的可视化信息沟通,是提升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价值的重要手段。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而言,他们生产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无人问津",当地的文旅风光难以"招蜂引  相似文献   

6.
<正>[决胜脱贫攻坚]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瞄准制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明确责任。着力解决"一兜了之"和部分贫困人口等靠要问题,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通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贫困地区人口收入不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英霍伊拉村不断巩固脱贫成果,谋划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一些结构性矛盾,统筹扶贫项目资金,挖掘塔里木油田公司消费市场,建设塔里木油田公司消费扶贫基地,融合发展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不断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和成果,积极探索以国企为主导的消费扶贫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希望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中共中央脱贫攻坚的新要求,聚焦监督重点、明确监督导向、创新监督方式,紧紧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脱贫、严格落实现行扶贫标准、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等问题开展民主监督,帮助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精神,梨树县精准谋划,创新举措,为提升6164户12902贫困人口幸福指数,采用"消费+旅游"模式,再掀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热潮。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梨树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梨树县消费扶贫促进精准脱贫实施方案》为消费扶贫把脉定向,号召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垂范,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目前脱贫攻坚整体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过仍有一些地区未实现脱贫,甚至部分深度贫困地区还出现了返贫的情况。虽然整体任务没有过去多,但剩余贫困人口中有近一半是老人、病人、残疾人。要完成剩余的扶贫任务,维护脱贫攻坚成果还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努力。产业扶贫作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在众多贫困及深度贫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贫困地区建立了脱贫的长效机制,在推进脱贫精准攻坚的长征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定点驻村扶贫等有效模式开展脱贫攻坚,全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贫困地区医疗、住房、饮水、交通、教育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黑龙江省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现阶段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推进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完善资产收益扶贫制度和鼓励农民创业脱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扶贫研究总体过于宏观,对扶贫对象的微观研究显得不足,影响脱贫攻坚的精准施策与精准扶贫。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不佳及年龄结构老化、贫困人口的性别严重失衡、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等微观层面加剧了精准脱贫的困境。尤其是劳动力受慢性疾病困扰或受残疾家庭成员的拖累严重制约着贫困家庭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人口的性别严重失衡加剧“婚姻挤压”,造成贫困农户的持续贫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短板也是脱贫攻坚内生动能的障碍。精准脱贫要以健康扶贫与生活救助兜住底线,以定向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3.
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革命老区存在着贫困人口多、减贫困难等问题,因而推动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意义重大。瑞金市华屋村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区域的扶贫实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开拓性、创新性也对其他贫困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日前发布2019年省委一号文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提出将集中力量,推动脱贫攻坚资金、重大工程项目、扶贫政策举措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把脱贫攻坚作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特殊任务,重点聚焦分布在民族地区的45个深度贫困县脱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毛业雄介绍,四川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还有935个深度贫困村、36.4万名贫困人口。为此,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文件强调要聚力推进住房、产业、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15.
正抓牢责任落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写—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牢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重点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贫困县的脱贫问题,确保全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加大产业就业扶贫、生态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是脱贫工作的收官之年,消费扶贫则是完成脱贫致富的关键,为了破除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产销壁垒,鼓励更多消费者向贫困地区倾斜。目前,网络直播带货销售扶贫产品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本文借此商机,以消费扶贫为理念,就疫情条件下农产品滞销带来的困难,从多角度阐述可持续发展下直播销售扶贫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并对当前情景下的直播模式提出规划和见解。从直播扶贫的多方位探究以符合消费观、将农产品分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物流计划获取消费者的信任等方面提出消费扶贫策略,以提升农产品的消费扶贫效应,促进直播销售的可持续发展。本篇文章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主体,基于SWOT分析法,研究可持续发展下直播销售模式的多角度分析,就此提出可持续发展下直播销售模式的扶贫规划,预期达到农产品销售的扶贫效应。  相似文献   

17.
脱贫攻坚中,消费扶贫措施为解决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乡村振兴下如何巩固消费扶贫成果、如何有效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总结了陕西消费扶贫产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消费扶贫产品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乡村振兴下消费治贫策略的调整,助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接近尾声,受新冠疫情影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为确保全国脱贫攻坚目标顺利达成,必须要全力清除影响扶贫工作的障碍,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实现未脱贫人口如期稳定脱贫。科教文卫事业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推力,通过对其工作中遇到的障碍进行分析和解决,在巩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果的同时,以期能为后扶贫时代深度贫困地区减贫事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开展产业扶贫、脱贫攻坚的工程。文章阐述了研究单位的举措,论述了科技精准扶贫的模式:科技服务支撑、技术培训扶持、示范基地辐射、科研项目带动和人才培养推动模式。文章分析了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思考:一是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探索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的关键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是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与矛盾。通过对河池市罗城县龙岸镇扶贫工作进行调研,广泛收集资料,掌握广西贫困地区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目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借鉴扶贫先进经验,提出广西贫困地区扶贫的有效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