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江苏省沭阳县玉米种植面积24万亩,分布在20个乡镇,其中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有16万亩。2017年计划新增玉米播种机50台,实现机播面积14.3万亩,机播水平达86%;新增玉米收割机10台,完成机收面积13万亩,机收水平81%,新增加的秸秆粉碎还田机458台,秸秆还田面积13.5万亩,还田率达81.8%,玉米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以上;建设1500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1个并挂牌标示;总结形成适合沭阳县的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河北省邢台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主要来自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市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540万亩,年产秸秆324万t;小麦种植面积530万亩,年产秸秆310万t;棉花种植面积200万亩,年产秸秆84万t;加上  相似文献   

3.
<正>对如何保护黑土资源来促进耕地质量提升进行阐述,通过轮作、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技术措施来保护黑土,并建立和完善监测评价体系、生物灾害监控体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等促进农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海伦市是农业大市,隶属绥化市的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绥化市北部。南距哈尔滨市214公里,北距黑河市376公里,西距齐齐哈尔市268公里。幅员面积4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1万亩。总人口84.7万人,以种植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为  相似文献   

4.
沈丘县玉米种植面积4万多hm2,秸秆资源较为丰富,但秸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民秋收后焚烧玉米秸秆现象较为普遍,秸秆资源损失较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较为不利。随着农业机诫化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秸秆还田不仅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保护环境。玉米秸秆还田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措施,它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得到农民的认同和肯定。  相似文献   

5.
沈丘县玉米种植面积4万多hm2,秸秆资源较为丰富,但秸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民秋收后焚烧玉米秸秆现象较为普遍。秸秆资源损失较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较为不利。随着农业机诫化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秸秆还田不仅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栽培一般多采用麦秸为主要原料,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玉米秸秆的产量巨大,目前大多数的农民都将玉米秸秆全部还田,这样秸秆还田量超过科学还田量的一倍,还会影响下茬小麦生长,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如何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增加农业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麦秸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基础上,探索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试验表明,只要原料复配合理,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和效益.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增加效益,而且可以将玉米秸秆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正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属丘陵地貌。全市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218万亩,主要种植模式为稻麦连作,少量种植油菜和玉米。为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和农艺的融合推动作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市广大农机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示范和实践完善,按照"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原则,通过完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使得我市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目标任务、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射阳县新坍镇与建湖县接壤,属于稻麦主产区,常年稻麦种植面积7万亩左右。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规模种植越来越明显,新坍镇50亩以上规模种植面积有3.5万亩,占到总种植面积的50%。规模种植户由于种植面积大,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后能否适期移栽播种,直接影响粮食产量、效益和生产安全。自2015年开始,全镇大面积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及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集成运用。  相似文献   

9.
机械粉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平县每年种植玉米、高粱35万亩左右,秸秆产量约4亿公斤,其中20%引火燃烧,30%切碎喂畜,50%糟踏废弃。为了开辟肥源,培肥地力,1984年我县开始引进机械粉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当年试验140亩,1985年示范1300亩,1986年推广17370亩,1987年推广26000亩,1988年推广66147亩,1989年推广10.06万亩。经过6年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到全县13个平川乡(镇)100多个村庄,累计还田面积21万亩,增产作用十分显著。一、还田技术机械粉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玉米、高粱成熟采穗以后,秸秆还在地里直立时,用拖拉机牵引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匀撒地面,然后用大中型拖拉机带深耕犁深埋。有水利条件的冬浇一次,无水利条件的适度磙压。  相似文献   

10.
<正>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秸秆还田可逐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山东省青岛市每年玉米播种面积390万亩左右,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玉米收获机械的普及应用,玉米秸秆还田率越来越高。由于玉米秸秆产量大且不易腐烂,还田后土壤  相似文献   

11.
<正>临漳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4万亩,小麦57.1万亩。目前小麦即将进入越冬期,为了培育冬前壮苗、确保麦苗安全越冬,我们对全县小麦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小麦播种基础和存在问题,制定了如下冬前管理技术意见,供参考。一、小麦播种特点1、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大、质量高今年我县秸秆还田面积大,达到了55.6万亩,占今秋小麦播种总面积的97.3%;同时秸秆还田质量高,在前茬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了秸秆还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最直接的途径,2015年安徽临泉县小麦秸秆还田工作取得了空前的成效,全县151.6万亩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接近100%,其中直接还田比例达到90%以上。为切实掌握秸秆还田与接茬夏玉米生产的利弊关系,进一步探讨其技术改革新途径,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深入开展,临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5年7月上旬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杨桥、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20,(17)
正凤城市位于辽东山区,耕地面积10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71万亩。近年来先后被列为部、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市),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示范面积由最初的几百亩到现在的28万亩以上。技术模式从开始的浅旋—灭茬—播种等;到现在的秋收时机械收获玉米穗—秸秆还田—深松整地(3年一次)—翌年春天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免耕施底肥、口肥播种。特别是《凤城市2016—2020年深松整地行动实施方案》项目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进一步打造精品化农业发展体系,2018年,甘肃省临夏州积极推广种植饲草玉米,面积达到29.9万亩,完成83.7万亩玉米秸秆收贮工作。另外,通过玉米和秸秆饲料化利用,种植户每亩直接增收300元到400元。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当地农户也开始积极顺应规范化种植管理要求,总结玉米种植产量和性状的影响因素。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结合甘肃省临夏州实际玉米种植现  相似文献   

15.
正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全县耕地面积1.75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3.31万hm~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37万hm~2;年产秸秆总量约38万t,其中小麦秸秆13.5万t左右,玉米秸秆21.2万t左右,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秸秆堆沤还田不复存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逐年增大,但秸秆直接还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小麦出苗后发黄、苗死、病虫害加重等。为了解决秸秆直接还田存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技术及水平不断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优化土壤结构,为种植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机物。近些年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提高了小麦的质量及产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以及该技术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促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能够在小麦种植中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延边州玉米种植面积195.9千公顷,水稻种植面积38.3千公顷,玉米按每公顷产生13.5吨计算,每年可产生秸秆量264.47万吨,水稻按每公顷产生7.5吨计算,每年可产生秸秆量28.73万吨,目前延边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技术为全面推进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经省政府批准,自2015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全面启动以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安阳市近年来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农田耕作状态的变化,按照省站要求,在全市5个县开展了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耕作方式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2012年安阳市玉米种植面积23.9万hm2左右,产量537.2kg/667m2,总产量193.2万t,玉米秸秆总量251.3万t。还田面积稳定在90%以  相似文献   

19.
井陉县玉米种植面积12.3万hm^2,年产秸秆25万t。目前秸秆利用率不足50%,且大部分利用层次低,效益不高,尚有50%以上的秸秆没有被充分利用。目前井陉县养殖业发展规模不是特别大,再有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大一部分秸秆不能够粉碎还田再利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充分科学利用这个问题,是摆在农机部门面前的一项主要任务。经过10多年的摸索,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龙江县耕地面积489万亩,其中玉米面积390万亩,水稻面积62万亩,玉米、水稻两大主栽作物每年共产秸秆总量约427.2万吨,可谓秸秆资源极其丰富。但是秸秆利用量只占65%,还有35%的秸秆(约150万吨)在田间被焚烧掉,造成极大的浪费。农作物秸秆还田,既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又可减轻由于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改变农民只种地不养地的思想,逐步培养农民走上种养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