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褐腐病是上海地区桃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程度越来越重,给上海地区桃果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最大程度地防控桃褐腐病,降低果农的经济损失,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桃褐腐病在上海地区桃树上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病因素进行了总结,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供果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周口市川汇区和西华县桃区的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症状鉴别、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桃褐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褐腐病是桃树果实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分布很广,北方桃区或南方桃区均有发生.褐腐病不仅在果园中造成落果和烂果.而且在贮运期亦可继续传染发病.造成很大损失.本病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4.
樊会丽 《河南农业》2009,(12):28-28
桃褐腐病是桃树果实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分布很厂,北方桃区或南方桃区均有发生。褐腐病不仅在果园中造成落果和烂果。而且在贮运期亦可继续传染发病,造成很大损失。本病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为从根本上对此病进行防治,现将其发病规律及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桃树常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桃树的主要病害如桃褐腐病、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桃缩叶病的发病特征及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桃树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萧县进行了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桃褐腐病发病初期用25%戊唑醇水乳剂2 000倍液、2 500倍液连续防治3次,每次间隔7d左右,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其3 000倍液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且对桃树安全,可作为防治桃褐腐病的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桃褐腐病的发生和危害,于2018年6月选用75%肟菌酯·戊唑醇WG、40%苯甲醚菌酯WP、50%扑海因WP、60%嘧菌·代森联WP、70%甲基硫菌灵WP进行了防治桃褐病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效相近,均能较好地防治桃褐腐病,且对桃树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桃褐腐病发生的病原及发病症状,分析了发病规律,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技术,以期为提高种植户对桃树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桃褐腐病发生与危害的适宜药剂,特于2018年5月进行了24%腈苯唑SC、70%丙森锌WP、50%速克灵WP、10%苯醚甲环唑WG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相近,对桃褐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桃树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0.
桃树褐腐病和流胶病是全国均有发生的桃树病害。褐腐病可引起全株无好果,流胶病可造成桃树衰败死亡,严重的甚至毁树毁园。桃褐腐病1.病状与起因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花、叶和新梢。花受害时,柱头先变暗,逐渐蔓延至花托和花梗,最后变褐枯萎,天气潮湿时迅速腐烂,干燥时则萎垂干枯但不脱落;嫩叶受害变黑,萎垂,残留于枝上不脱落;枝梢受害,先是新梢,然后是较大的枝条上产生长圆形灰褐色病斑,并发生流胶现象,严重时小枝枯死;果实则从幼果至成熟  相似文献   

11.
桃树的病害常发生于花前果后,对桃的危害极大,容易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应及时防治。但桃树对药剂非常敏感,因而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疮痂病、桃褐腐病、桃炭疽病、根癌病、流胶病等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桃褐腐病发病的症状及原因,并提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果农防治桃褐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桃树木腐病与桃树干枯病是周口市桃区常见的枝干病害,这两种病害在初期不仅危害桃树枝干,削弱树势,严重时可致桃树枯死,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从症状鉴别、病原及发病规律及防治要点等方面介绍了这两种病害,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桃褐腐病(一)症状及发生特点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侵染花、枝梢和叶片。果实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受害,以近成熟期受害最重。受害果面初为褐色圆斑,很快扩展全果,造成褐色软腐。病斑表面产生同心轮纹状的灰褐色绒球霉状物。花受害后变褐枯萎,潮湿时腐烂,表面丛生灰霉。嫩叶受害从叶缘开始变褐萎垂,似霜害。新梢受害产生椭圆形、灰褐色、凹陷的溃疡斑。桃褐腐病菌在病僵果、病枝或地面上的枯枝落叶上越冬,借风雨和昆虫传播。桃树花期和果实成熟前后有两次发病高峰,前期造成花腐,后期造成果腐。该病在春、秋多雨气温低的年份发病重。  相似文献   

15.
桃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中,对桃树咋熬成危害的主要疾病有:桃白粉病、桃树褐腐病、穿孔病、炭疽病、桃流胶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类卷叶蛾螨类桃小食心虫介壳虫金龟子、蝽象等。桃树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如下。  相似文献   

16.
桃树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桃蚜、桑白介壳虫、桃小食心虫、螨类、桃潜叶蛾、桃红颈天牛等;病害有桃褐腐病、桃炭疽病、流胶病、桃穿孔病、桃树黄叶病、桃疮痂病等。一、桃蚜(一)防治时期4—5月间,发芽前、落花后。(二)农业防治在桃树行间或果园附近,不宜种植烟草、白菜等农作物,以减少蚜虫的夏季繁殖场所。树干涂白。  相似文献   

17.
桃褐腐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桃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5种能对桃褐腐病病菌生长有抑制效果的拮抗放线菌,经过平板拮抗作用初测,结果表明,CNG3和CNG2对桃褐腐病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菌带宽度分别达到12.8mm和4.5mm。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植物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花椒、大蒜和薄荷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并测定其在采后桃果实上对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提取物对桃褐腐病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提取物浓度为0.5 mg/m L时,8种植物提取物中花椒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92.42%,其次是薄荷和大蒜。测得花椒、薄荷、大蒜提取物的MIC为0.313、0.625、1.25 mg/m L,MFC为0.625、2.5、5.0 mg/m L;测得花椒、薄荷、大蒜提取物对采后桃褐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花椒提取物浓度为2.5 mg/m L时,能完全抑制桃褐腐病的发生。说明花椒、薄荷和大蒜体内的有效成分对桃褐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掌握温室油桃树病虫对油桃产量的影响,针对油桃发生的桃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炭疽病、桃疮痂病、流胶病和红蜘蛛、桃桑盾蚧、桃蚜等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有效的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程生物农药防控桃树主要病虫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桃树生长季主要病虫害全程生物农药防治方案,2014-2015年对桃树主要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褐腐病、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进行全程生物农药防治。休眠期使用矿物农药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生长季选择生物农药组合,包括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小檗碱,同时联用性诱剂、植物调节蛋白。结果表明,全程生物农药防控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褐腐病、蚜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83.9%、78.1%、77.8%、76.7%和72.6%,各种防效等同或高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全程防控的桃树长势强,未出现任何药害。生长季全程使用生物农药联合性诱剂,同时用植物调节蛋白增强桃树抗性,可有效控制桃褐腐病、蚜虫、红蜘蛛、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由此构建了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控集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