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猪养殖业在广西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玉林市是全区养殖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18年玉林市生猪出栏615.81万头,超过全区生猪出栏量的1/4。我国自2018年8月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玉林市于2019年5月27日首次在生猪养殖大县博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紧接着于2019年7月5日在陆川县也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整个生猪养殖链都受到沉重的打击,生猪存栏量也急剧下降,全市各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非洲猪瘟防控的各项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等各级部门的要求,当务之急是恢复生猪生产、增加生猪产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病造成的损失。2020年以来,通过对玉林市现存规模化猪场的调查走访,了解到虽然各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非洲猪瘟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生猪生产仍恢复不到原先水平。为了查清困扰规模化猪场猪群的主要疫病存在情况,本研究对玉林市规模猪场的环境进行了猪群主要疫病病原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我市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养猪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众多规模猪场和养殖户认为非洲猪瘟病毒难防,但是只要在复产前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构建好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综合防控主要疫病,做好猪场内外环境监测,便可以有效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因此,环境监测在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以及制定防控措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HSP环境关键点监测,...  相似文献   

3.
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之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关系着猪群疫病防控、养殖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以某规模猪场防范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为例,阐述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分区管理和落实关键点控制等内容,以期在对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实践提供参考,不断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和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18年10月22日报道,10月14日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一规模化猪场(生猪存栏19 938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大型规模化猪场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统筹疫病防控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以下简称"两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好生猪产业和市场供给的基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  相似文献   

5.
自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生猪养殖业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安徽省长丰县一家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场,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3个方面,通过改建基础设施,控制饮水、生物媒介(蚊蝇虫鼠等)、粪污等,改进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对饲料生产与运输、场内外人员和车辆流动、出猪、消毒、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管理,有效防控了非洲猪瘟,平均每月出栏生猪1 000头。长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以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安徽省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规范(试行)》,对该猪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了技术集成和推广。该县2020年12月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取得了一定成效。该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疫实践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生猪养殖场户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猪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场生物安全系统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是猪场防控疾病的前提,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疫病防治措施。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深刻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该病都将是我国猪场的常态化疾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我国养猪业创新性地提出了系列生物安全防控技术,建立了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常态威胁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两年多来的防控实践证明了这些生物安全防控手段的有效性。文章总结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生猪产业面临着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稳产保供。把非洲猪瘟防控好是关键。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下,我们需要去调整和优化猪场的免疫防控策略。借助于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体系,去推动猪场,特别是种猪场,净化影响生猪产业的几个重要疫病。  相似文献   

8.
距非洲猪瘟首次在中国暴发至今已一年多。非洲猪瘟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使得生猪养殖主体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大量实践表明,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为降低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文章立足于规模猪场,从基础设施、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风险动物控制和污物处理等多个方面对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论述,对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生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张掖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动物防检疫工作有序推进,生猪调运监管不断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逐步形成,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源头治理,非洲猪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就目前疫情形势来看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工作决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养猪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猪的养殖量以及存栏量日益增加,一旦发生非洲猪瘟,对养殖户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对整个养猪行业也会带来严重影响。为了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本文概述了非洲猪瘟的基础知识和传染源,提出了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引种监测、隔离,严格控制运输工具、进场物品、进出猪场人员、饲料、猪场环境,严格执行疫情应急预案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玉  屈勇刚 《中国猪业》2021,16(2):69-73
近年来,猪的口蹄疫疫情时有发生,面对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尤其在国内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中,一旦发生疫情不利于控制,极易造成疫情大范围暴发,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仍然是关键所在。本文以口蹄疫为例,简述口蹄疫的特点,并通过选址与布局、生产管理、可移动风险和疫病防控等4个方面,阐明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疫病的重点和核心,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应对重大疫病、建设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猪场提供有效帮助,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生猪养殖规模扩大的同时,很多疾病常并发感染混合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再加上免疫抑制性疾病普遍存在,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巨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深入探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所面临的多种挑战,并从科学选址、完善防疫设施、构建综合性管理制度、加强生物安全屏障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及时化解疫病风险,将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保证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猪病的传播和流行一直是制约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猪病流行情况的日益复杂,非洲猪瘟、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 PCV3)等多种新发疫病的不断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对生猪产业造成严重打击,同时也加速了我国猪场转型升级的步伐,对现代化猪场的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CV3在2016年国内猪场发生至今,已传播扩散至我国多省的不同地区,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的一种新发疫病,PCV3感染导致猪群健康受损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且目前暂无有效疫苗对PCV3进行防控,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对PCV3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简单综述,以期为预防PCV3的流行传播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近两年来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在当前阶段做好现有养猪场户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我国养猪特点和防控形势,从养猪从业者角度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特点、传播方式、综合防控措施及防疫职责,以期为广大生猪养殖者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冀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治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冀南地区大、中、小型养猪场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明确了冀南地区规模化猪场流行的主要疾病,分析并总结了其流行规律和发病特点,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疫病防治措施。针对在生产实际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生产而忽视饲养管理的规范和环境控制等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规模化猪场综合防疫模式,将疾病防治、饲养管理、环境治理相结合,以构建绿色生猪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6.
邬旭龙  林华  肖璐  王印 《猪业科学》2021,38(6):72-75
为了解四川地区养猪场常见病毒性疾病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养猪场对疾病有效防控能力,进一步推测各猪场对新发和外来动物疫病的感染风险。研究采用高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类型养猪场采集的426份临床样品进行病毒性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养猪场病毒性病原阳性检出率较高,普遍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情况,且较为严重,病原感染种类增多,且具有流行普遍性。其中以PCV2、PRRSV、PRV、PEDV的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PCV2和PRRSV的混合感染,已经成为目前猪病中最为多发的病毒性疾病。猪场应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结合现有疫苗控制和降低猪场疾病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李化东  陈昌林 《猪业科学》2021,38(1):102-104
自2018年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报道至今已经两年多了。为了快速扩繁猪群,许多清空场及新建场不得不大量外购来源复杂后备猪进群。因此,猪场在对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文章介绍了病毒性腹泻暴发的原因、防控难点和综合防控措施,期望为养殖业同人在实际生产中,科学防控猪流行性腹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非洲猪瘟(ASF)的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疫情依然严峻,生猪稳产保供仍面临较大压力。文章通过了解非洲猪瘟防控现状和兽医队伍体系现状以及机构改革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重点加强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疫情防控工作;2)加强生猪调运监管;3)加强生猪屠宰监管。  相似文献   

19.
2020年齐鲁合作的第三方实验室对猪场送检的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其中病毒性疾病以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检出率比较高;而抗体检测结果以伪狂犬病gB抗体、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猪瘟抗体相对比较理想。但各种疾病表现不同的特点。综合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看,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防控相对较差,猪场还是需要查漏补缺,提升群体健康度。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养猪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生猪生产的一种良好模式,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试验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生态猪场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进行早期诊断,同时结合良好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以期获得对生态猪场疫病综合防控的目的.结果显示.通过对试验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重建并结合PRRS早期诊断,获得了对生态猪场PRRS防控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