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明雨  李涛  刘光瑞  毕盛楠  兰剑 《草地学报》2018,26(6):1503-1507
为确定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的合理施肥量,我们研究了旱作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旱雷神”籽粒苋光合特性、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氮处理下的籽粒苋光合性能、种子产量、鲜草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在N3处理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时,籽粒苋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83.24%和73.93%。种子产量和鲜草产量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它施氮处理(P<0.05),较对照分别提高63.63%和83.10%。施氮量为150 kg·hm-2水平时,“旱雷神”籽粒苋光合特性、种子产量及鲜草产量有明显提高,为最佳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化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方肥3个处理,各处理按等N量324 kg/hm2等量折算化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方肥,生长期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株高(3.08 m),较施用化肥差异不显著(P>0.05),较施用有机肥差异显著(P<0.05);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单株重(1.52 kg),鲜草产量(84.53 t/hm2)和干草产量(32.01 t/hm2)均为最高,显著高于施用化肥和有机肥(P<0.05);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DM(37.87%)、Starch(38.47%)含量最高,较施用化肥差异不显著(P>0.05),较施用有机肥差异显著(P<0.05)。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饲草NDF(33.90%)和ADF(20.90%)含量最低,较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滴灌种植饲用玉米,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可以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适宜在当地或者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1 ̄2003年,在岷县寺沟乡奔直寺对美国红三叶、加拿大红三叶、岷山红三叶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比美国红三叶生育期短35d、比加拿大红三叶生育期短45d;现蕾期平均株高:岷山红三叶为95.8cm,比美国红三叶(株高90.4cm)高5.4cm、比加拿大红三叶(株高90.1cm)高5.7 cm;全年鲜草产量:岷山红三叶为70 995kg/hm 2,比美国红三叶(53970kg/hm 2)高17025 kg/hm2,是美国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32倍;比加拿大红三叶(41475kg/hm 2)高29520kg/hm 2,是加拿大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71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岷山红三叶更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饲用高粱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高粱品种,试验在高粱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收割,测定了饲用高粱的株高、茎粗、鲜草产量、干鲜比和干草产量。结果表明: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生育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Ms1990、海牛、超卡、F10、3701、As6021、健宝、绿巨人不能够正常抽穗开花,在当地不能成熟。对饲用高粱鲜草产量进行测定,鲜草产量以Ms1990最高,为962 80.42 kg/hm~2;帕卡鲜草产量最低,为433 53.17 kg/hm~2。高粱品种干草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3701Ms1990As6021F10健宝As6017绿巨人6022海牛As6013YCS超卡BT绝佳龙甜1号牛魔王60156023帕卡。  相似文献   

5.
2001~2003年,在岷县寺沟乡奔直寺对美国红三叶、加拿大红三叶、岷山红三叶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比美国红三叶生育期短35 d、比加拿大红三叶生育期短45 d;现蕾期平均株高岷山红三叶为95.8 cm,比美国红三叶(株高90.4 cm)高5.4 cm、比加拿大红三叶(株高90.1 cm)高5.7 cm;全年鲜草产量岷山红三叶为70 995 kg/hm2,比美国红三叶(53 970 kg/m2)高17 025 kg/hm2,是美国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32倍;比加拿大红三叶(41 475 kg/hm2)高29 520 kg/hm2,是加拿大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71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岷山红三叶更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在川东地区冬闲田种植利用的燕麦品种。试验选择8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物候期、生长速率、产草量、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结果显示,参试燕麦品种在川东地区冬闲田种植均能够完成生育期。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快的品种是太阳神(0.94 cm/d),而最慢的品种是爱沃(0.63 cm/d)。太阳神株高最高,牧王次之,爱沃最低。生育期收割两茬和仅收割一次两种收割方式干草、鲜草产量最高均为牧王,麦迪逊和太阳神干鲜产量表现较好。8个燕麦品种两茬总鲜产量均显著高于仅收割一次总鲜产量。生育期只收割一次时粗蛋白含量为7.08%~11.22%,太阳神含量最高,美达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收割两茬时第一茬粗蛋白含量为10.91%~14.85%,第二茬粗蛋白含量为7.43%~11.38%;太阳神第一茬RFV最高,牧王第二茬RFV最高。研究表明,牧王和太阳神在生长速度、产量、株高、营养品质等方面表现较好,适合在川东地区冬闲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大庆地区引种食叶草,并对其育苗、移栽影响因素及不同密度、肥料及刈割方法对食叶草鲜草产量、种子产量、营养价值、适口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叶草在温度为25℃、湿度为80%和pH值为7.5时育苗最为适宜,出苗率最高,达到81.7%;食叶草在土壤持水量达到50%、温度15℃,幼苗4~5叶期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95.5%;在大庆地区春季移栽,土壤持水量需要通过灌溉来完成,3月末育苗,5月上中旬即可移栽;种植食叶草施用肥料硫酸二铵鲜草产量高于农家肥和尿素,栽培间距为50cm×30cm时最为适宜,产量最高;种植食叶草施用农家肥,种子产量高于硫酸二铵和尿素,栽培间距为60cm×30cm时最为适宜,种子产量最高;大庆地区种植食叶草刈割3茬最为适宜。食叶草鲜草对奶牛的适口性很好,大庆地区适合引种食叶草作为奶牛饲料。  相似文献   

8.
6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品质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5 000与52 500株/hm2 2种密度的总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28 944和133 167 kg/hm2),但二者均显著的高于密度为37 500株/hm2的总鲜草产量(117 370 kg/hm2);但这3种密度处理的总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分析这3种密度间各品质指标、植株性状指标总体表现,结果密度为37 500株/hm2的粗蛋白(CP)含量、CP产量、相对饲用价值(RFV)、分蘖数、总茎粗、干物率均为最高,密度为45 000株/hm2次之,处理52 500株/hm2最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密度为37 500株/hm2最低,52 500株/hm2最高。综合产量与饲用品质比较研究表明,玉草1号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左右在我国南方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冰川高丹草在渝东南地区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测定了冰川高丹草和苏丹草的物候期、生长性能、生长速度、鲜草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冰川高丹草的生育期为128d,苏丹草的生育期为93d;冰川高丹草的平均株高显著高于苏丹草的平均株高;高丹草的茎叶比为2.22,苏丹草的茎叶比为2.70;冰川高丹草的生长速度为3.33 cm/d,显著高于苏丹草的再生长速度;在产草量方面,冰川高丹草的鲜草为7198.73 kg·hm-2,苏丹草的鲜草产量为3845.15 kg·hm-2,冰川高丹草产量显著高于苏丹草.综上所述,冰川高丹草适应该地区的生长环境,适宜在渝东南地区进行推广播种.  相似文献   

10.
在4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6.75、8.25、9.75、11.25万株/公顷),以及间作4种豆科牧草(拉巴豆、秣食豆)试验基础上,从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方面,研究了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以及间作豆科牧草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8.25万株/公顷处理下,青贮玉米产量最高,结构较为合理,显著高于6.75万株/公顷和9.75万株/公顷(P0.01),而在高密度处理下(11.25万株/公顷),表现为茎秆比重高、穗比重低,生育期推迟2~3d,茎秆变细,倒伏率增加。间作豆科牧草与对照(玉米单作)的青贮玉米产量、产量结构无显著差异;间作群体于玉米蜡熟期收获时,间作拉巴豆鲜草总产量、干草总产量、净收入、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P 0.01),分别提高了33.4%、22.1%、33.6%和0.57,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综上所述,在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为8.25万株/公顷,其与拉巴豆间作为最佳间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农科1号木地肤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时间(7月28日、8月19日、9月16日)刈割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刈割时间。试验结果表明:返青后,农科1号木地肤生长缓慢,进入分枝期(5月下旬)后生长加快,到开花期(8月中旬至9月初)生长几乎停止;8月19日刈割,干物质产量可达15 045.5 kg/hm2,高于7月28日及9月16日;8月19日刈割,粗蛋白含量与7月28日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P<0.05)高于9月16日,同时随着刈割时间的延后,茎叶比、粗纤维、ADF、NDF的含量逐渐升高;各部位中蕾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4.07%,品质最好,其次是叶,最后是茎;8月中旬农科1号木地肤的茎叶比为0.56,与7月下旬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P<0.05)低于9月中旬的茎叶比。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在8月中旬至9月初开花期对农科1号木地肤进行刈割可收获较多的叶、蕾和较高的干物质产量,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河南省黄河滩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燕麦播种量为225 kg/hm2时,通过对比试验,分别测定五寨、林纳、坝莜3号和加燕4个燕麦品种在不同生长期茎叶比、鲜干比、株高、干草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燕麦品种生产性能和农艺性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燕麦4个品种在扬花期茎叶比分别为65.34%、58.18%、70.05%、54.72%,鲜干比分别为3.12、3.17、3.07、3.31;燕麦的生长速度呈现出“低—高—低”的“S”形动态模式,在抽穗—扬花期生长速度最大,盛花期株高达分别到108.58、103.43、100.37、113.42 cm,干草产量分别为549.17、514.74、519.63、531.53 g DM/m2。4个燕麦品种均适合在黄河滩种植和生长,表现出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其中加燕品种各项性能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3.
河套灌区小麦后复种燕麦草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后复种燕麦草(Avena sativa L.)的品种适应性、生长特性、产量与营养价值,引进适合秋季种植的8个燕麦草品种(青引1号、青引2号、青燕1号、加燕2号、林纳、青海甜燕、胜利者、天鹅),通过对各燕麦草品种的农艺性状特征、分蘖数、平均旗叶宽、平均旗叶长、茎直径、株高、茎叶比、生物产量与主要营养价值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相同品种生育期46 d霜冻前的CP含量高于生育期76 d,NDF、ADF、可溶性糖含量与鲜、干草产量均低于76 d;霜冻后30 d的生长速度与高度结果表明适合小麦后种植的秋性耐冷品种为青引2号、加燕2号和林纳;茎叶比与CP含量呈负相关,与NDF、ADF、可溶性糖呈正相关。单位面积生物产量(除天鹅)与CP、NDF、ADF、可溶性糖总产量呈正相关。从8个燕麦草品种中选出分蘖数适中、植株高、叶片长而宽、茎叶比低、干草总产量高和总营养价值高的品种为青引2号、加燕2号与林纳。  相似文献   

14.
高丹草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对高丹草产量影响较大的关键农艺性状,挖掘其高产潜力,为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12份高丹草材料为研究对象,对高丹草各性状进行测量,利用随机区组试验对高丹草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干重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通径分析。[结果] 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1.61%~54.67%,表明各供试材料主要农艺性状存在丰富变异;各性状与单株干重相关性为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长>叶宽,单株干重与株高相关系数最大(0.746),与叶宽的相关系数最小(0.349);主成分分析共获得3个主成分,分别是株高因子、分蘖因子和叶宽因子,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5.855%、12.924%、11.594%,累计贡献率高达70.373%,主成分1中各性状特征向量值均为正值,单株干重、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长的载荷量较高,表明植株高大、主茎粗、叶片数多且植株叶片较长时,高丹草产量较高;通径分析中对植株产量直接影响的大小为株高(0.444)>茎粗(0.258)>叶片数(0.201)>叶宽(0.136)。[结论] 株高和茎粗是直接影响高丹草单株产量的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消杀时间,秸秆基质以及布设方法对基质发霉和小麦、玉米籽粒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优化秸秆作为鲜草生产基质材料的方法,降低大规模鲜草生产成本。[方法] 以小麦、玉米籽粒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煮沸消杀时间基质材料发霉情况,不同秸秆基质的小麦、玉米籽粒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设置不同布设方法、颗粒大小以及物料比例,分析幼苗生长高度。[结果] 作为基质材料蒿秸秆需消杀30 min,芦苇秸秆需消杀60 min,玉米、谷子、大豆、柠条秸秆需消杀120 min。小麦、玉米籽粒在玉米、谷子、大豆、芦苇秸秆基质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滤纸上无显著(P>0.05)差异。基质间布设方法的小麦、玉米幼苗高度高于其他组。在生长10 d时,粗粉与细粉基质材料处理的小麦、玉米幼苗高度无显著(P>0.05)差异。在生长3、7、10 d时,小麦在不同物料比例处理下的幼苗高度无显著(P>0.05)差异。整个观测期内,玉米在不同物料比处理下的幼苗高度均无显著(P>0.05)差异。[结论] 工厂化鲜草生产中选择玉米、谷子、大豆、芦苇秸秆作为基质材料较好,生产前基质材料需进行消杀处理,消杀时间不低于120 min;选择基质间的布设方法,秸秆颗粒长度为2 cm左右,小麦3∶1的物料比例、玉米4∶1的物料比例进行鲜草生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省兴仁县放马坪草场对9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田间品比试验.并测定了供试品种的株高、生长速率、物候期、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同时通过对这9个紫花苜蓿品种1个生育期的观测,综合分析了越冬率、株高、再生率、产草量、鲜干比等各项指标。结果得出:在贵州兴仁县表现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是9号多叶王、2号CW787、7号TG7,这些品种在该地区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适合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养殖粪污环境污染,减少化肥施用,该试验研究蛋鸡发酵腐熟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番茄生长性状、产量、品质和土壤的影响,设置施用常规化肥(CK)、蛋鸡发酵腐熟有机肥1 000 kg/667 m2(F1)、蛋鸡发酵腐熟有机肥1 500 kg/667 m2(F2)和蛋鸡发酵腐熟有机肥2 000 kg/667 m2(F3)4个处理组。结果表明,有机粪肥对番茄生长期叶片数、叶绿素和株幅影响不大,但在盛果期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茎粗有增大趋势,株高变化不明显。从产量来看,仅F3组产量略高于CK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CK组相比,F2组番茄VC含量显著(P<0.05)增加了14.1%,F1组VC含量增加了6.0%(P>0.05);F1、F2和F3组番茄硝酸盐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CK组,且表现为随粪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组土壤pH值、容重和盐分无显著差异(P>0.05);F3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16.74 g/kg,极显著(P<0.01)高于CK组,F1、F2组显著(P<0.05)高于CK组;F1组和F3组土壤总氮相对CK组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20.3%、17.1%;F1、F2和F3组速效钾略高于CK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值得关注的是,与CK组相比,F1和F3组有效磷分别升高了55.7%(P<0.05)和196%(P<0.01),F2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蛋鸡粪肥可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及培肥土壤,但为避免番茄硝酸盐和土壤氮、磷等富集,不宜超量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海藻肥对高羊茅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分析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在施不同浓度(0、2.4、4.8、8.4 和9.6 g·L-1)海藻肥条件下的发芽和生长,以探索出最适宜种子萌发及生长的海藻肥浓度,为我国建植高羊茅草坪中海藻肥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5组不同浓度海藻肥处理下,4.8 g·L-1浓度下高羊茅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7.84%,与对照0 g·L-1相比,提高了15.68%(P<0.01);同时,在4.8 g·L-1浓度处理下,高羊茅的长势和根系体积均最大,分别为0.67 cm·d-1和0.44 mL,且高羊茅的长势与根系体积的变化趋势一致,即随着海藻肥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而根冠比则相反;4.8 g·L-1浓度处理下高羊茅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48.38和42.45 kg·hm-2,随着海藻肥浓度的增加,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因此,适宜的海藻肥浓度不仅能提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还能提前高羊茅种子发芽的启动期,高羊茅生长的最适海藻肥浓度为4.8 g·L-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修复措施组合对荒漠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并对不同修复措施组合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围封、禁牧、施肥和补播的不同修复措施组合,设置5个荒漠草原修复区(T1区:围封+禁牧,T2区:围封+禁牧+施有机肥,T3区:围封+禁牧+施复合肥,T4区:围封+禁牧+施复合肥+施有机肥+补播,T5区:围封+禁牧+施复合肥+补播)。以自由放牧地(T6区)为对照,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退化荒漠草原实施修复。不同组合的修复措施在2020年6月同时实施,当年8月下旬对不同修复措施区及对照区的植被群落特征进行调查,计算、分析不同修复组合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5个不同修复区的草原植被群落高度增长率、盖度增长率、密度增长率、地上生物量增长率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区;T5区的高度增长率最高,显著(P<0.05)高于T1、T2、T3、T4区;T5区的盖度增长率最高,显著(P<0.05)高于T1、T3区;T4区的密度增长率最高,显著(P<0.05)高于T1、T3区;T5区的地上生物量增长率最高,显著(P<0.05)高于T1区。以自由放牧地为对照(0元/hm2),T3区的当年纯收益最高,可达到9 944元/hm2;T4区最低,为6 601元/hm2。[结论]围封+禁牧+施复合肥+补播组合的生态修复效果最佳,围封+禁牧+施复合肥组合的当年经济效益最高。围封+禁牧是保障退化荒漠草原修复改良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紫云英为南方稻区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在紫云英生育期筛选磷、钾肥适宜配比,明确稻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可为福建稻区紫云英高效栽培与水稻化肥减施提供依据。田间条件下,磷肥(P2O5)设0、15、30 kg·hm-2 3个水平,钾肥(K2O)设0、15、30 kg·hm-2 以及稻秆半量还田替代4个水平,二者完全组合共12个处理,主要测定紫云英盛花期农艺性状、产量、养分含量及截获量。结果表明,与不施磷、钾肥处理(CK)相比,磷、钾肥不同配比的紫云英株高、茎粗、株数、总分枝数最大增幅分别为6.2%、5.9%、8.1%、6.5%,紫云英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分别增幅1.3%~12.8%与1.4%~15.1%,其中30 kg·hm-2磷肥与15 kg·hm-2钾肥配比,紫云英干草产量最高。30 kg·hm-2磷肥与30 kg·hm-2钾肥配比,氮、磷、钾养分截获总量最高,分别比CK提高19.2%、18.8%、25.9%,差异均显著。稻秆半量还田的紫云英增产与氮、磷、钾养分截获效果与15~30 kg·hm-2钾肥用量基本相当。磷、钾肥配施可改善紫云英生长性状并提高生物量和养分截获量,稻秆半量还田能够替代紫云英生育期钾肥施用量。综合产量、养分截获与化肥减施节本因素,福建稻区紫云英以15 kg·hm-2磷肥配施15 kg·hm-2钾肥(或稻秆半量还田替代钾肥)为较优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