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菌种相当于作物生产中的种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在实际生产及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菌种退化现象,给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阻碍。为从根本上防止菌种退化,就食用菌菌种退化原因及如何预防进行综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徐晖 《北京农业》2005,(10):20-20
如何规范食用菌菌种生产与管理,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这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给食用菌工作者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值得探讨。1.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与管理现状及分析目前,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状况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菌种厂数量多,规模小,档次低。致使劣质菌种、退化菌种进入市场。据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全国共发生食用菌绝收事件40多起,直接损失上亿元,其中菌种是一个重要因素;②品种混乱,良莠不齐。由于利益的驱使,菌种“名称包装”现象严重。导致同种异名、异名同种,品种不清、良莠不齐状况。多年来,政府部门在规范菌种生产与…  相似文献   

3.
, 《新农村》2012,(11):56
最近,"食用菌菌种液化新工艺研究"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上试验成功。这标志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新型菌种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以前,浙江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菌种生产主要采用传统的三级固体菌种繁育工艺和人工接种法,菌种退化、错种等生产事故严重制约了食用菌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的发展。为此,浙江省农业厅联合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开化县农科所等单位开展科  相似文献   

4.
一、防止菌种退化有效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15天。要  相似文献   

5.
唐高霞 《农村科技》2003,(12):32-32
一、防止食用菌退化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减少农药施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 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 2.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食用菌菌种发生退化的原因(遗传学、细胞学、生理学、保藏方法和感染病毒),并提出了复壮、定期重新分离等解决方法,为食用菌菌种保藏、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本质是遗传变异。引起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为突变、杂交、菌种不纯合等内因及不良的外界环境因子 ,只有对菌种退化的机制和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了解 ,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菌种退化。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生产要采用高质量的菌种才能保证食用菌生产效益。目前食用菌菌种生产存在菌种污染率高问题,一定程度的影响了食用菌的生产。分析研究食用菌菌种生产过程各环节,发现容易造成菌种污染因素,建立关键控制点,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可降低食用菌菌种的受污染率。  相似文献   

9.
<正> 一、什么叫菌种衰退菌种衰退,是衰老退化的意思。严格地讲,衰老与退化是两码事。前者是自然现象,后者是变异与遗传问题。退化是一种变异。食用菌菌种退化是指菌株在形态生理方面产生的退化性变化,具体讲是产量、质量的下降,整个菌株的孢子、菌丝、子实体发  相似文献   

10.
<正> 1 防止食用菌退化 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 1.1 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15天。要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的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 1.2 要经常更换培养基,如蛋白胨、麦麸、马铃薯等培养基原料相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种在长期的生产应用过程中经常要传代转移,菌种的种性极容易产生退化甚至丧失,在栽培使用中会表现出菇体变小、产量降低、抗性下降等现象,组织分离培养菌种是有效防止菌种退化、老化、减少变异的常用方法,也是制作香菇生产母种的基本方法。科学、规范地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技术对香菇优良品种进行复壮、提纯,可延长其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品种优势,保障食用菌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曹德宾 《油气储运》2011,(26):36-37
食用菌生产中,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些技术性问题,其中问题主要体现在病虫危害方面,令不少栽培者望而生畏,谈"病"色变。其中原因主要是菌种的自然退化、技术手段的落后、夏秋季节的高温高湿、冬春季节的通气不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抚顺市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量不高,质量差,效益低,导致发展规模增长缓慢。笔者就抚顺市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看法,供主管部门和生产者参考。1关于品种与菌种质量问题抚顺市延续使用的香菇937、1363等品种已近20年,出现退化变异,表现为抗性差,易感染,菇小而薄,开伞快,质量差,价格低,效益低。基层主管部门对一、二、三级菌种管理不严,农户自主粗放生产,生产操作不规范,因而导致感染率高,质量差。  相似文献   

14.
栽培食用菌的农户都清楚,食用菌生产中成功与失败关键在菌种,生产中投入最大,种植户最担心的也是菌种,显然在食用菌生产中选择什么样的菌种接种栽培食用菌,是能否获得食用菌优质优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食用菌菌种的生产离不开菌种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使用的菌种瓶数量高达数十亿个。2007年,仅四川省大邑县双孢蘑菇菌种生产上使用的玻璃菌种瓶就多达600万个。生产上采用的菌种瓶基本上是容量为750毫升的标准玻  相似文献   

16.
阐述食用菌菌种重要性以及在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今后菌种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防止菌种退化有效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15天。要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的时间和温度,防止营养成分被破坏,酸碱度要适宜。2.要经  相似文献   

18.
阐述食用菌菌种重要性以及在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今后菌种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菌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生产的成功与失败.优良的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基本条件,劣质菌种会使食用菌生产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而菌种生产技术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菌种质量.近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迅猛,但菌种生产管理相对滞后,生产缺乏统一标准.因此,菌种质量优劣不定,成本居高不下,对食用菌规模化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食用菌教学、科研与生产中,总结出了食用菌菌种生产实用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设备简单、高效实用、成功率高、污染率低等特点,解决了大批量生产菌种数量难满足、质量无保证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农民致富之友》2004,(3):17-17
菌种是获得食用菌丰产的基础与保证,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选购食用菌良种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