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该区域大豆产量是我国大豆产量的50%。目前,大豆种植受病虫害危害影响严重,当病虫害发生后,种植人员总是盲目性的施用农药,不仅增加了大豆种植成本,而且也对大豆品质造成了不良影响。文章对该区域大豆种植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就是大豆,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大豆和玉米一样,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而东北又是大豆的最适宜的、最佳的、主要的生产地区,东北被称为大豆的黄金生产地带。大豆不仅可以作为食物的原材料,还可以当做植物的饲料。大豆蛋白的品质和产量需要不断的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科学的种植,提高大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是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影响产量的因素是大豆的病虫害,因此,本文针对目前东北大豆在种植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病虫害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东北大豆的品质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论东北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我国大豆既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受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大豆主要产地集中在东北地区。为了提高大豆蛋白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种植。而病虫害是目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防治大豆病虫害的必要性,已经介绍了目前关于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东北土地以黑土为主,黑土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东北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税费合理,是我国主要的大豆种植省份。近年来,由于过度种植和人为破坏,黑土肥力下降,引进国外大豆导致东北大豆产量持续下降,严重阻碍了东北大豆产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需要从施肥和种植方式的角度分析东北大豆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大豆科学种植的创新与发展。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研究提高大豆产量的技术和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大豆的种植习性和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的因素,然后对大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种植措施。目前,我国大豆的种植范围很广。如果能改进大豆栽培技术,将会带来可观的经  相似文献   

5.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我国大豆既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受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大豆主要产地集中在东北地区。为了提高大豆蛋白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种植。而病虫害是目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防治大豆病虫害的必要性,已经介绍了目前关于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1,(3)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十分密切。病虫害问题是制约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探究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特别是大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大豆病虫害,详细阐述了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具体对策,大豆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能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在我国北方大豆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对大豆种植的成功率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防治病虫害,提高大豆产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大豆种植中容易遇到的病虫害入手,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  相似文献   

8.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也是油料产物的主要原材料,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较为广阔,但是我国大豆种植的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偏低,无法保证大豆种植质量以及产量,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大豆种植人员应采取科学种植技术开展种植工作,同时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提升大豆种植经济效益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我国大豆既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受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大豆主要产地集中在东北地区。为了提高大豆蛋白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种植。而病虫害是目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防治大豆病虫害的必要性,已经介绍了目前关于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玉米一样,大豆也是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产物和农作物,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大豆的主产区位于我国的东北,东北的大豆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大豆一旦受到病虫害危害,会导致产量大大下降,从而对我国的大豆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分析东北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如何提升我国的农业实力和农作物产量是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病虫害问题严重制约着大豆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基于此,针对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提高我国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主要以东北地区的大豆产量最高和品质最优,这也使得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大豆供应地。近几年来大豆种植面积虽然不断增加,但是豆产量却不见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大豆病虫害越来越严重。由于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大豆产量连年下降。本研究主要对东北地区常见的大豆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的防御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技术,旨在为大豆的种植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以提高东北地区大豆食产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上一直都十分重视,大豆其本身包含较高的蛋白质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作为我国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我国的部分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大豆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病虫害,使得大豆产量严重受到了影响,研究防治大豆病虫害的技术十分重要,而在我国北方种植大豆的过程中经常性发生的疾病为大豆灰斑病,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的产量。。本文分析了大豆灰斑病发生的状况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从而从根本上的消除大豆灰斑病对于大豆产量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大豆种植业能够得到更高的产量与更高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大豆种植的经济收益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对农业生产者的效益保障具有深远影响。为了全面提升大豆种植的质量、增大大豆种植产量,科学的大豆种植技术的应用呈现出必要性。与此同时,基于目前农业生产中大豆的生长受到病虫害的影响,造成了农作物的减产。因此对病虫害治理方法进行研究也比较重要。合理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应用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切实保证大豆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产物和农作物,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大豆的主产区位于我国的东北,东北的大豆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但是东北大豆一旦受到病虫害危害,会导致产量大大下降,从而对我国的大豆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分析东北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产物,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阔,但现阶段的大豆种植技术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大豆的种植生长,也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要进行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寻找科学、有效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试析大豆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近几年,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大豆种植期间,却总是因种植技术的不科学、病虫害等影响了大豆品质与产量,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大豆栽培技术,并对大豆主要病虫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经常被病虫害问题所困扰,染上病虫害的水稻其品质和产量会严重下降,从而导致农民的收入大幅度缩水。为了减轻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水稻在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豆既是东北主要的经济作物,又是主要的种植农作物,基于东北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大豆的生长,所以使其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大豆供应地。随着我国农业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深,大豆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是产量却没有预期的增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病虫害的影响,致使大豆产量连年下降。本文将针对东北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豆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油料作物。在实际的种植中,大豆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病虫害的侵袭而影响产量。所以在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制定出有针对性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