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垂榆属榆科,榆属,是自榆的一个栽培变种,学名为Ulmus pumilavar。pendulaRehd,又名龙爪榆。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内蒙、河南等省、区。垂榆的叶形与白榆相似,但叶片比白榆大,叶片基部常歪斜;垂榆枝条的皮色、皮孔与白榆一样,但枝条比白榆细而长,且均下垂,形成一个特殊的伞状冠形。垂榆树形优  相似文献   

2.
榆树是我县的乡土树种,以白榆为主,也有少量琅榆分布。白榆是我县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为了培育出比当地白榆适应性强和生长快的榆树新品种,我们自一九七五年开始,在山东农学院的指导下,开展了榆树杂交育种,先后重复搞了二十五个杂交组合,获得杂交苗1296株,通过定植观察杂交后代差异较大,初步评选出白×春,白×灰两个生长表现良好的杂交后代,准备逐步推广应用。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
<正>榆树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榆属中的白榆(Vlmus Pumilα)在我省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材质优良,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是四旁绿化及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白榆在栽培中普遍受到榆兰金花虫的危害,严重时常常把树叶全部吃光,影响榆树的正常生长。我省因榆兰金花虫为害每年约损失木材50多万立方米,价值达5500余万元,给榆树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983年,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白榆良种选育课题组,在榆树选优过程中,发现了白榆的抗榆兰金花虫个体。1985年开始对其进行专  相似文献   

4.
<正> 榆树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榆树造林面积的扩大,榆树溃疡病(Ascochyta ulmi(West)Kleber)在辽宁省各地苗圃及农田防护林中相继发生,主要危害1—7年生的白榆。该病是危害榆树枝干的一种危险性新病害,目前其发生面积已占全省榆树面积的29%,严重地块发病率达90%,感病指数达80%,已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选择新疆乌拉泊库区沙枣、银白杨、大果榆、白榆和火炬等5种乔木树种,于2009年5月份和8月份对树干液流和气象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1)沙枣、银白杨和火炬树干液流表现为单峰曲线;大果榆和白榆树干液流则为双峰曲线;5月份平均液流流速为火炬银白杨沙枣大果榆白榆;8月份树干液流平均流速为沙枣白榆大果榆火炬=银白杨。(2)5种树种的树干液流流速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除大果榆树干液流与风速呈显著相关外,其余树种树干液流流速与风速关系不密切。(3)沙枣、大果榆和白榆8月份树干液流流速比5月份高;火炬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银白杨变化不明显;5种树种的日耗水量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各树种5月份日耗水量为大果榆白榆火炬银白杨沙枣;8月份的日耗水量为大果榆白榆沙枣银白杨火炬。  相似文献   

6.
杂交与多倍化是物种进化与多样化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二倍体大果榆与四倍体白榆杂交获得的榆树异源三倍体后代及其亲本为材料,比较榆树异源三倍体在表型性状与亲本之间的差异,并对其光合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榆树异源三倍体叶面积小于母本二倍体大果榆,与父本四倍体白榆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其综合叶片形态特征遗传特性更为偏向于母本;榆树异源三倍体气孔大小显著高于母本二倍体大果榆,与父本四倍体白榆无显著差异;叶片厚度榆树异源三倍体较父母本薄。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a/b比值与父本四倍体白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母本二倍体大果榆。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母本二倍体大果榆,与父本四倍体白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白榆又称榆树或家榆,是榆科榆属的落叶乔木。由于白榆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适应性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所以,白榆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普遍栽培树种之一。白榆的育苗方法主要为播种育苗。我区的榆树种子五月下旬成熟,应抓住时机随采随播。平原农区播种白榆,对种子一般不作催芽处理。最好搓去果翅,使种子撒播均匀。经长途运输调入的种子或隔年贮藏的种子,播种前可与湿沙混拌,每天翻动2—3次,2—3天后,待1/3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目的白榆(Ulmus pumila Linn)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也是我区的重要乡土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抗严寒,耐干旱瘠薄,材质良好,经济价值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我区近年来营造榆树从外地引进大量的种子,但由于产地不清,种子混杂,其生长差异很大,给林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为更好地挖掘和发挥白榆的生产潜力,提高产量,为我区半干旱、干旱地区培选出最适宜的榆树良种种源采区,我们于1980年参加了由中国林科院组织的白榆种源研究协作课题。现将五年来在我院如意和试验林场进行的白榆种源试验初步成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白榆,别名家榆、榆树、钱榆,属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在干旱贫瘠的地方易长成灌木状。白榆是我国北方的乡土树种之一,因其生长较快、寿命长、材质好、适应性强,深受群众喜爱。在内蒙古地区,白榆是平原"四旁"绿化和草原、沙地营造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一、采种采种母树以15~30年生的健壮树为  相似文献   

10.
新疆白榆是昌吉州主要的优良乡土树种之一。它抗性强,寿命长,材质好,经济价值大。昌吉州过去遍地是榆树,是新疆白榆的故乡。有很多地名便是以榆树命名的。  相似文献   

11.
枣球蜡蚧是满洲里榆树上的主要害虫,以若虫和雌性成虫严重危害榆树。为了掌握该虫发生规律,对其展开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满洲里7个地区平均虫口密度为3.57个/10 cm,平均有虫株率为57.86%。危害最严重和最轻的地区分别是203国道和机械化林场,危害指数分别为30.2和0。不同地区枣球蜡蚧有虫株率图显示,由远方中学到机械化林场这7个地区枣球蜡蚧发生规律可能与榆树种植区地理方位有关,本次调查研究为今后防治杏球坚蚧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浑善达克沙地丘间低地3种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Ripley-K点格局分析方法对3种不同群落榆树-小叶锦鸡儿、榆树-三裂绣线菊、榆树-小红柳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典型群落中榆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整体上呈随机分布;群落Ⅰ和群落Ⅲ中,三裂绣线菊和小红柳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表现为随机分布,群落Ⅱ中小叶锦鸡儿呈随机分布。群落Ⅰ中榆树和三裂绣线菊不具有空间关联性,群落Ⅱ榆树和小叶锦鸡儿在小尺度和中尺度上表现为负相关和正相关,其他尺度上无关联,群落Ⅲ中榆树和小红柳在小尺度和大尺度上无关联,而在其他尺度上表现为负相关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了解分析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雁形目鸟类种类及分布特征并更好地保护管理的目的,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份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采用样线和样点统计法,对保护区图牧吉泡子和三道泡子两处湖泊湿地雁形目鸟类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共观察记录到雁形目鸟类22种,隶属于1科8属。图牧吉泡子和三道泡子分别观察到19种和14种。两处湖泊湿地之间距离虽然较近,但雁形目鸟类种类有较大的区别,其中图牧吉泡子不仅种类多,而且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也较集中。保护区雁形目鸟类时空分布特征与两处湖泊湿地各自食物资源、隐蔽条件和人为干扰程度有关外也与鸟类本身的迁徙规律和种间竞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2012年真菌科学考察采集到的标本,根据传统分类学方法,对内蒙古贺兰山真菌资源状况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共有真菌262种,隶属于7目27科79属,真菌多样性丰富;其中食用菌占全部真菌种类的一半以上,药用菌和毒菌资源分别占24.81%和15.27%.最后对开发真菌资源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间伐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为确定兴安落叶松林分的最佳采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间伐强度(10%、20%、30%、40%)和对照的试验固定样地,对间伐5 a后各样地林下灌草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可以明显提高林下植物种类、Menhin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各层均以40%间伐强度最大,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则呈递减趋势(P <0.05);2)适当加大间伐强度对林分林下植被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具有促进作用,均以间伐强度30%为优(P <0.05);3)综上所述,在30%~40%的间伐强度下,兴安落叶松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最高,林分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6年和2016年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林地面积、蓄积的统计分析,探寻呼和浩特市林地面积增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呼和浩特市土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呈现双下降趋势,但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有林地、灌木林地分别增加5 539.9 hm^2和7 890.4 hm^2,对森林覆盖率贡献率0.78%;疏林地、未成林地、宜林地面积减少113 624.2 hm^2;林地利用率从22.25%上升到23.23%,提高了0.98个百分点,上升缓慢,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从2006年的55.5 m3/hm^2下降到2016年的48.53 m3/hm^2,减少率12.59%;天然林面积减少13 756.7 hm^2。  相似文献   

17.
以重瓣榆叶梅带腋芽的茎段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方式、初代培养基激素配比和生根培养基激素配比对重瓣榆叶梅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先用75%酒精处理30 s,再使用0.1%升汞溶液消毒8 min或以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2 min,外植体感染率最低;2)茎段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05 mg/L,诱导率为89.30%;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KT1.0 mg/L,增殖倍数为4.4,且生长状况良好;4)1/2MS+IBA 0.2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5)该研究建立了重瓣榆叶梅组培再生体系,为工厂化育苗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球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作为巴音温都尔沙漠的重要建群种,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防风固沙作用。为了探究巴音温都尔沙漠球果白刺在不同干扰程度下灌丛空间格局分布的差异,通过每公顷放牧骆驼的数量来划定不同干扰程度的群落(未干扰群落,骆驼0峰/hm^2;轻度干扰群落,骆驼约0.6峰/hm^2;中度干扰群落,骆驼约1峰/hm^2),分析不同干扰程度对球果白刺灌丛空间点格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群落内的球果白刺现存量干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干扰的群落(73.33 g/m^2)>轻度干扰的群落(17.67 g/m^2)>中度干扰的群落(13.58 g/m^2);空斑总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度干扰的群落(2 335 m^2)>轻度干扰的群落(2 241.25 m^2)>未干扰的群落(2 143 m^2)。(2)样方内的球果白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中度干扰的群落(459株)>轻度干扰的群落(272株)>未干扰的群落(142株),随着干扰程度的降低,个体在逐渐增大。(3)中度干扰的球果白刺群落内,在0~3 m、4~19 m的尺度内表现为随机分布,在3~4 m、19~25 m的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轻度干扰的球果白刺群落内,在0~12 m、13~25 m的尺度内表现为随机分布,在12~13 m的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未干扰的群落内,球果白刺表现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公顷样地的调查,利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分析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竞争强度的56%和44%,说明兴安落叶松种间竞争较小,主要竞争来自种内。兴安落叶松伴生树种种类较少,种内与主要伴生树种种间的竞争顺序为:兴安落叶松种内>兴安落叶松种间>白桦种内>白桦种间。兴安落叶松种内竞争强度及白桦种内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而兴安落叶松种间竞争强度及白桦种间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兴安落叶松胸径的增大,受到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