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昭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融入经济建设而言,发展幸福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有效载体。这是因为,幸福农业是让人类安全和谐、健康长寿、心身愉悦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发展幸福农业,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安全健康进而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幸福农业,抓好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3.
正1.生态国土的内涵及意义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组成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随着生态文明战略的深入,"生态土地"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行动意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理想和目标,生态土地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客观要求更好的生活,提供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4.
正1、村屯绿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融入一体,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永续发展。可见,乡村的绿化、香化、亮化和美化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点,而村屯绿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态效应、人居文化效应、社会生活效应和经济生活效应都是不可估量的,为此,大力发展村屯绿化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洛南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现状;从加强生态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决策,建立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这种阐述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推行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同进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精神。现代林业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遏制环境进一步恶化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就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林业发展举措,以期推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林业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推动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重任。其中,营林造林则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科学进行营林造林工作,在丰富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其科学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营林造林工作在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重要性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营林造林工作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进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县域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在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加快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较为成功的贵阳市乌当区为例,重点分析乌当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实现进程、实现路径和实现动力方面探讨建设生态文明的乌当模式。得到以下启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铺就城乡人民幸福之路是生态文明的目标,产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马君霞 《新农业》2024,(2):37-38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注重生态环境,使环境成为一个资源开发的目标。要实现生态文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因此,我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造林、移植的管理,积极研究造林技术与移栽技术,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我国林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植树造林的健康发展。1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与程序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林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这种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近年来,尽管我国人工造林的速度在加快,但其造林面积也在增加,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林业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我国林业育苗技术和方法相对落后,导致林业苗木质量不理想。最后,造成了我国无造林数量、无造林质量的尴尬局面。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改善我国的生活环境,为我  相似文献   

11.
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观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与针对性,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我国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靖  闵强 《农民致富之友》2014,(2):120-120,91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至今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开发利用量逐年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干旱地区的沙化、荒漠化最为严重,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加快我国干旱地区造林工作步伐,提高干旱地区绿化面积,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地质情况,从抗旱造林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干旱地区造林技术,为促进干旱地区绿化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之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县域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在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本文重点分析乌当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实现进程、实现路径、实现动力探讨并总结建设生态文明的乌当模式,得到以下启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是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找准着力点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关键因素,统筹发展社会事业,铺就城乡人民幸福之路是生态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总体思路及建设目标 总体思路:按照建设生态省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撑,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人类的生存发展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是我国未来发展重要的建设方向。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发展的手段之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和林业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森林以及生态环保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生态环保中建设生态林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对此国家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并提出低碳环保等生活方式。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绿化造林是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要加大绿化造林的力度,最大化地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本文就陕西省榆林地区的生态问题着手分析,并重点阐述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国际地位、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导致了中国生态发展的严重危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工业革命时期,认识到生态问题、资源问题将会成为以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理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因此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跟好的发展,为创建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理念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生态文明的特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要素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为提高社会整体效益,改善气候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应采取造林方式来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并在造林过程中优化抗旱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但目前抗旱造林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对该技术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实现了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从而促进抗旱造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探讨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推动抗旱造林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