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喀什老城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内存在许多四百年之久的古建筑,地处地震带的喀什古城面临着保护与革新的现实境遇。主要阐述怎样既能保护传统民族建筑又能使古城得到现代化的革新,以及古城新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研究府谷古城,对于古城及其古建筑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府谷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师立德  倪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29-5730
系统地研究府谷古城,对于古城及其古建筑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府谷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使城市变得拥挤,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之间产生了矛盾,几年前大同市古城全面改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传统风貌的原真性保护与恢复方式。大同古城历史街区在更新过程中存在文物保护不到位,更新手段、更新技术弱等问题。借鉴城市更新理论,从“新旧分离” 规划模式中去保护老城原真性特色文化,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科学规划新区发展经济的新思路,可以使古城得到保护而新城工业区又能更好地发展,给当下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发展提供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只注重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建构,以大理古城为例,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陕西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建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59-3760,3778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决定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必要问题。该研究基于陕西佳县县城发展现状及其城区规划,通过恢复古城风貌、保护和延续佳县风貌特色、挖掘传统历史文化,促进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和定位,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古城旅游中,很多地方政府机关只注重眼前利益,不注重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使古城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被关注的问题。阐述了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古城保护与开发均衡的机制,并提出了追求均衡状态的政策与制度,为古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城中古树名木的价值分析——以丽江古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人居环境的典范,分布在丽江古城中的古树名木是园林植物文化的瑰宝。从丽江古城古树名木的调查统计入手,深入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中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以期为传承和创新园林植物文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忠伟  严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12-9014,9055
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城第16号地块为例,分析了第16号地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一些国内外历史街区改造的经验,探讨了一种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更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天慈  闫晓华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10-116+120
自山西省太谷县古城墙遭到拆除,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遭到了空前破坏,传统的街巷格局和部分建筑遗迹成为古城最后的历史遗存,它们延续着旧时太谷的城市脉络,承载着晋中地区特有的地域精神。从传统街道的概况入手,通过分析路网结构、街巷尺度、街巷名称等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传统街巷格局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街巷格局的更新与保护提出研究策略,为其他传统街巷的更新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树名木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纪念意义。根据对广州市10区2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树龄鉴定,从地域、树种、树龄等方面阐述广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概括广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广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同古城特色、价值等方面的阐述、以建筑学、城市规划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依托社会学的方法理论,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茶树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对遵义地区部分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调查,以探明古茶树资源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遵义地区大部分野生古茶树分布在海拔963~1 230m地区,大多数生存在偏僻的乡村,土壤多为砂质黄壤,周围环境多为林地、房屋、农田,古茶树周围有很多或者零星的茶树分布,古茶树资源为野生资源,有性繁殖,乔木,树龄在100年以上,长势优良。  相似文献   

14.
从古籍馆的藏书谈古籍的保护和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林  边沙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5):148-150,162
以古籍馆藏书为例,结合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中的具体事例,为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古籍图书的收藏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当前古籍保护工作,日益得到社会重视为契机,以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为例,结合有关普通古籍收藏与保护的一些问题,为古籍保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古籍修复——图书馆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作好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姜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20-2821,2917
通过对川南传统古镇罗城镇进行现场调研,对古镇现有资源与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罗城古镇的基本情况和保护价值,分析了古镇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认为古镇风貌与环境破坏严重、古镇建筑毁坏严重、缺乏保护资金,并且关于古镇保护的宣传不到位。针对以上问题,就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重点在于进行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调整古镇功能结构,重视保留古镇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加强和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以期促进川南传统古镇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普查为契机,加强图书馆古籍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秀玲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2):104-106,109
鉴于古籍文献特有的收藏价值及目前古籍保护现状,主要介绍了图书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的前提条件及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