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lcR/alcA和Cre/loxP系统的标记基因诱导删除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青  郭仰东  谢华  马荣才  姚磊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7):3491-3500
 【目的】通过构建能够在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经乙醇诱导将选择标记基因删除的载体,消除选择标记基因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方法】利用AlcR/alcA诱导系统和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删除选择标记基因。当外源诱导物乙醇存在时,激活下游Cre的表达。Cre重组酶识别2个同向loxP位点,剔除位点之间的DNA片段,包括选择标记基因、AlcR/alcA系统和Cre/loxP系统,而目的基因gus在诱导前后均为组成型表达。【结果】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受乙醇诱导严格控制Cre表达的“开”和“关”。经诱导的转基因植株不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继续生长。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2个同向loxP位点间序列均已删除,表明标记基因删除效果明显。【结论】基于AlcR/alcA和Cre/loxP系统的标记基因诱导删除体系切实可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将菠萝(Ananas comosus)愈伤组织经含有植物表达重组质粒(pUHA1-CYP1A1)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侵染后,在MS+3.0mg/LBA+2.0mg/LNAA+100μmol/LAS+8g/Lagar上共培养3d,转入选择培养基(MS+3.0mg/LBA+2.0mg/LNAA+20mg/LKm+400mg/LCarb+8g/Lagar)上培养约10d后开始分化出不定芽;28d后将绿色的抗Km不定芽转入MS+2.0mg/LNAA+30mg/LKm+300mg/LCarb+8g/Lagar上再进行连续2轮选择,随后将绿芽转入MS+1.0mg/LIBA+30mg/LKm+8g/Lagar上生根,共获得95株Km抗性植株,转化率0.12%~2.69%.对其中部分的抗Km植株进行PCR检测,PCR阳性植株率达64.29%.经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CYP1A1已整合到菠萝基因中.以琼脂为培养基凝固剂、共培养基中添加AS、增加选择次数和逐渐增加新一轮选择培养基中的Km质量浓度等是根癌农杆菌介导菠萝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导入抗逆基因的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更多抗非生物胁迫的转基因杨树,以转双抗虫基因741杨(P.alba×(P.davidaiana×P.sirnonii)×P.tomentosa)为材料,建立了叶片诱导的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的高频再生体系,并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探索了影响其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IBA;继代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05 mg/L I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05 mg/L IBA。对影响转化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共培养时间为3 d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共培养培养基加入乙酰丁香酮、pH值调到5.2时,诱导潮霉素抗性芽效果最显著;最佳潮霉素筛选质量浓度为3 mg/L;将抗逆基因AtNDPK2通过农杆菌导入到转基因741杨中,经PCR检测,在抗性植株DNA中扩增出与目的基因大小相同的片断,初步确认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741毛白杨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大红甜橙的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提高转化芽的成株率,以30d龄的大红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导入rolB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MS+3.0mg/L6-BA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效果最好,达95%以上.遗传转化时,采用培养基Ⅱ(MS+3mg/L6-BA+200μmol/LAs)+培养基Ⅳ(MT+3mg/L6-BA+50mg/LKan+500mg/LCef)组合的抗性芽诱导最快,诱导率为51%.用微芽嫁接的方法,将抗性芽嫁接到卡里佐枳橙上,成苗良好,已获得19株转rolB基因植株,盆栽在温室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小苍兰茎尖、球茎和不同品种的花蕾为外植体,分别培养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取得了下列结果:1.将茎尖培养在 B_5+0.5mg/LBA 的培养基上,不仅会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也能分化出幼苗,幼苗分化率高达85.3%。2.培养在 MS+4mg/LBA 培养基上的球茎,有80%的外植体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中有40%能分化出苗。3.16个品种的花蕾,在 MS+2mg/LBA+0.2mg/LNAA 的培养基上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出愈范围为36.1~86.7%。当愈伤组织转入 MS+0.2mg/LBA+0.2mg/LBA+0.2~1.0mg/LNAA 的培养基上时,能分化不定芽和不定根,不定芽的分化率为2.3~86.4%。  相似文献   

6.
利用Cre/lox定位重组系统获得无选择标记GFP转基因烟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Cre/lox系统具有的特异重组特性,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目的基因,获得无选择标记的GFP转基因烟草。【方法】将Bar基因表达盒置于两个同向lox位点之间并与GFP基因表达盒融合后获得相应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后获得抗除草剂Basta的GFP转基因植株。GFP转基因植株叶盘二次转化导入重组酶Cre基因后,实现与GFP基因连锁的Bar基因表达盒剔除,剔除Bar基因的植株开花后自交使重组酶Cre基因分离,获得无选择标记的GFP转基因烟草。【结果】将含Bar基因表达盒以及GFP基因表达盒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Wisconsin 38后获得了抗除草剂Basta以及GFP荧光表达的转基因植株。随机抽取5株转基因植株二次转化导入Cre基因,所获得的再生植株叶盘进行Basta的抗性检测,绝大多数单株对应叶盘在含8 mg•L-1 PPT(phosphinothricin)的筛选培养基上无法再生死亡,删除效率在76%~100%。对Bar基因删除后区域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显示,Bar基因表达盒已经被精确删除。Bar基因删除植株开花后自交,获得的自交后代进行NPTⅡ抗性检测,NPTⅡ敏感植株分子检测显示均只含有GFP基因。【结论】利用Cre/lox系统获得烟草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物是稳定可行的,可广泛应用于其它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甘薯组织培养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甘薯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甘薯组织培养高效植抹再生体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 NAA+1.0 mg/LBA,最适的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 NAA.在该培养基上芽直接由外植体上产生,有的单生,有的簇生,芽最高诱导率为88.9%.不同基因型问以及同一基因型不同外植体间芽诱导率不同.诱导出的不定根转入新的培养基中,仍能分化出芽.诱导出的芽转入不合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20天后长成7~10cm高的小苗,移入无菌土盆中,成苗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以卵叶钓钟柳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建立离体再生体系,并采用HPLC 检测试管苗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结果表明,在MS+1.0mg/LBA 0.5mg/LNAA 培养基中,下胚轴 20d不定芽诱导率为88.33%;在MS 0.5mg/LBA 0.2mg/LNAA培养基中,不定芽1~3代平均繁殖系数达 7.5;在1/2MS培养基中,不定芽20d生根率达100%;48株试管苗移栽到田间,30d成活46株,成活率达 95.83%.试管苗全株含毛蕊花糖苷约40.37μg/gDW,不含松果菊苷.该试验成功建立了卵叶钓钟柳离体再生体 系,为其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为材料,根据ABA合成关键酶编码基因NCED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番茄果实中克隆了2个NCED基因片段,Le NCED1和Le NCED2。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一步建立了‘嘉宝’番茄Le NCED1基因的RNAi再生和转化体系,并研究影响番茄遗传转化的4个因素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激素组合、农杆菌侵染时间。结果表明:番茄子叶预培养2 d,用农杆菌LBA4404侵染5 min后,避光共培养2 d,在加入1mg/L 6-BA+0.05 mg/LIAA+5 mg/L潮霉素的MS培养基上可以诱导出芽,转入添加0.1 mg/LIAA+7 mg/L潮霉素的1/2 MS培养基上可以使芽生根。本实验共获得26株抗性植株。GUS染色证明,有9株抗性植株成功转入含有NCED基因RNAi载体的T-DNA,为深入了解ABA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机理提供了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甜魔芋球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球茎在MS附加1.5 mg/LBA和1.5 mg/LNAA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在MS附加1.0~1.5 mg/LBA和0.2mg/LNAA分化培养基中,其分化率达90%以上;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MS附加0.5 mg/L BA和0.2 mg/LN从上,能100%生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