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选地与规划,种植与管理,病虫鼠害及其防治,果实采收和处理等方面对油棕园的建园技术进行探讨,为我国油棕园的规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油棕的主要产品棕榈油在餐饮业、食品制造业和工业上的应用,以及油棕副产品、油棕树的树叶、树干等的利用状态,并对油棕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
5.
6.
西双版纳油棕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试种油棕品种T1、T2、T3、M1初期生长发育、年单株逐月抽叶数、生殖器官发育和初期产量的观察,初步认为品种T1、T2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宜西双版纳热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低温是限制油棕生长发育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油棕在低温胁迫下生长特性、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和解剖结构的变化,油棕抗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油棕抗寒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旨在为油棕抗寒品种的选育及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油棕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棕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本文概述油棕组织培养的重要性、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选择、生长激素的应用、液体悬浮培养技术和油棕再生植株的变异等方面,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油棕不同叶序Fe、Mn、Cu、Zn的变化规律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油棕叶片在树冠轮生的规律,对不同成熟度的叶片进行排序,进而对不同叶序的Fe、Mn、Cu、Zn4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油棕树体4种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但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从整体看,8~26叶序,Mn含量上升,Fe含量略微上升,Cu含量则下降,而Zn略微降低;(3)成龄树体的Fe含量变化范围为74.0-128.9 mg/kg;Mn为43.6-168.3 mg/kg;Cu为3.47-7.03 mg/kg;Zn为12.1~24.4 mg/kg.(4)16-18叶序间4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比较稳定,可作为Fe、Mn、Cu、Zn营养诊断的采样叶位.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数据库中的EST资源开发EST-SSR引物,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获取39 227条油棕EST,通过聚类拼接和处理,得到全长为7977.734 kb的无冗余序列15 716条。在这些序列中共检索出699个SSRs,检出率为4.45%,平均11.41 kb出现1个SSR,包括99种重复基元。其中,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类型,分别占总SSRs的38.48%和25.32%。在所有的核苷酸重复基序中,二核苷酸重复序列AG/CT所占比例最高,约占27.47%。Blastx分析发现44.95%的SSR-ESTs与非冗余蛋白质序列数据库(nr)中功能基因同源,功能已知的蛋白质中葡萄来源的SSR-ESTs所占比例最大,为4.42%。同时对54条SSR-ESTs通过GO体系进行功能分类,其中46条能找到同源物,其余8条无同源物,这些序列可划分为18个亚类,在所有功能亚类中,结合活性的功能项和SSR-ESTs数量最多,另外580条未被注释功能信息。本结果将为利用EST-SSR标记来研究油棕基因组学和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棕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基于SCI收录的研究论文分析世界油棕的研究格局,对我国油棕产业布局及科研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结果发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研究油棕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法国,而我国在油棕领域的研究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高产、抗寒和抗旱是我国油棕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综述了油棕种质资源评价研究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在高产、抗寒和抗旱鉴定评价方面;提出了目前油棕资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培育适合我国栽培的高产、抗寒和抗旱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研究不同取材部位、激素组合配比等因素对3个不同油棕品系叶片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油棕叶片以及不同品系的油棕愈伤组织诱导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以MS培养基+5 mg/L 2,4-D+10 mg/L TDZ+6 g/L琼脂+30 g/L糖配比获得较好的愈伤诱导率;添加2%活性炭可以有效抑制油棕叶片愈伤组织褐化。  相似文献   

18.
获得高质量的RNA是开展油棕果实发育相关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以油棕成熟果肉、胚乳、胚和胚芽4种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试剂和MRIP法提取总RNA,并比较其提取效果。结果表明:MRIP法提取的RNA质量较好,其中胚芽中的总RNA提取量高达2 139.0 ng/μL,而胚乳中的含量相比较低,仅为1 083.6 ng/μL;MRIP法的总体提取效果优于Trizol试剂,包括RNA完整性、含量、纯度等,适用于油棕及棕榈科植物总RNA提取。  相似文献   

19.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与光、温度、空气等外界环境条件和自身激素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油棕是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作物,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已形成产业化规模种植,但在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其中催芽技术体系的不完善是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油棕属顽拗性种子,核壳坚硬,吸水性和透气性能较差,不易萌发。本文对油棕种子传统催芽方法、促进油棕种子萌发的技术措施及在此基础上改良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蒸馏水、0.8%柠檬酸提取液、60%酸性乙醇3种提取剂对油棕嫩果皮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乙醇对油棕嫩果皮花色苷的提取率最高,达到542μg/g;3种提取液在27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提取液中的组分均易溶于甲醇和丙酮;3种花色苷提取液在颜色的变化上随pH值变化一致;在日光照射和室内自然光条件下,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较为稳定,酸性乙醇提取液次之,蒸馏水提取液最差;在4~100℃的温度范围内,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较为稳定;蔗糖和葡萄糖添加量为20%时,对花色苷提取液基本无影响;花色苷柠檬酸提取液受金属离子影响较大,锌离子对花色苷提取液具有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