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森工贮木场楞堆火灾模拟模型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模拟方法是当今研究贮木场楞堆原木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为此,从贮木场楞堆原木燃烧的特点出发,对当前国际上最新的14种火灾模型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其适用范围和特点。并根据贮木场楞堆原木火灾的特性,提出了采用FDS模型模拟贮木场楞堆原木火灾比较合适、准确和科学。  相似文献   

2.
贮木场楞堆火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伟  薛伟 《森林工程》2006,22(3):1-4
贮木场火灾被公认为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它是森林火灾中较常见且危险性较大的一种事故。本文重点研究贮木场楞堆燃烧的特性。实验是在符合ISO9705的标准单室(3.6m×2.4m×2.4m)内进行的,通过对两个相同材质的楞堆进行火灾实验模拟,测得楞堆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以及室内温度场等参数。分析实验结果,为制定防火规范和计算机模拟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贮木场楞堆燃烧温度场和热释放速率呈一直线平稳燃烧态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樟子松原木楞堆进行室外燃烧试验,研究楞堆燃烧时的温度场特性,分析原木楞堆体积和风速对环境温度场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燃烧过程中,楞堆温度可达900℃;对于环境温度场来说,在所有研究平面与楞堆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与风流动方向垂直的平面温度变化最大。较大的楞堆体积和较快的风速会加速楞堆的燃烧速度,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上升较快。研究结果为贮木场火灾消防援救和计算机模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林区贮木场火灾预警系统的设计、区域划分及火灾探测器的布局,并以东北林区——贮木场为实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贮木场内报警区域可根据场内楞堆区域的个数及作业生产线划分,探测区域按照500 m2<区域<1 000 m2进行划分,火灾探测器按照3 m×6.5 m间距进行安装,气体探测器安装在楞堆的东南方向,室外自检时间为4 h,区域报警系统采用无极性的二线制系统,集中报警采用三线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贮木场的楞堆密实系数(充实系数)是设计和改建贮木场时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它与贮木场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这一系数的精确与否将会影响到贮木场的人机安全和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怎样才能在即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又能获得大量所需数据,得到准确的,原木楞堆密实系数的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图片法,并对图片法进行了检验。为我国林区在新建、改建或扩建贮木场时提供了测定原木楞堆密实系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贮木场楞堆火灾场景模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火灾计算机模型是了解火灾过程的有效工具。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作为一款免费的场模拟软件,可以对整个火灾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为了研究楞堆火灾发生后蔓延的情况,利用FDS建立楞堆火灾蔓延模型,可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的燃烧蔓延规律的分析,将贮木场木材加工剩余物分布简化为多孔燃烧床。根据风和坡度对火势蔓延规律的影响情况,建立了火场燃烧形状模型,得出了火场面积、火场周边长以及增长速度公式,建立了其燃烧蔓延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为计算机模拟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为贮木场火灾预防和减少火灾损失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贮木场楞堆的计数往往采用人工的方法,而人工计数又存在很多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变换的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中值滤波法、二值化分割和数学形态处理运算实现棒线材图像的预处理,根据距离变换的思想,采用距离变换图中搜索种子点的方法实现原木的计数.该技术尤其适用于贮木场原木楞堆端面摆放参差不齐、原木端面面积大小不一和原木形状不规则的等情况下计数,真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贮木场楞深的大小合理与否,是影响贮木场基建投资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参数之一。以前此项研究,都是在贮木场场地已经平整,大铁专用线装车线已经建好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满足生产实践的要求,本文在贮木场筹建之初,就按照基建费与运营费之和最小的原理,探讨了经济楞深的计算方法,为修建楞场、装车线及建成后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0.
贮木场空间管理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贮木场木材信息管理仅限于产、销、存等基本的功能,本文研究的贮木场空间管理系统是在传统的贮木场管理系统基础上,通过对贮木场平面图道路、楞区的划分以及合理地划分楞位大小。采用可视化图形方式对楞位和楞位中存放的木材进行管理,以提高贮木场楞区空间利用率,简化仓储业务操作,实现高效直观的贮木场仓储管理。  相似文献   

11.
森林火灾会破坏森林资源,积极开展林火扑救研究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林火行为研究一直是林火研究领域的重点。文中针对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3种类型,从火行为和扑救技术2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通过研究林火发生与蔓延机理,建立基于燃烧物理机制的火增长模型,是发展林火扑救技术的科学基础。林火行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探究自然条件下的地下火蔓延机制,发展地下火探测技术;完善地表火和树冠火蔓延的物理模型,确定地表火向树冠火转换的临界条件;提升火行为预报能力和开发扑救装备,增强扑救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林火行为的研究与RS、GIS、GPS、林火数学模型、信息网络、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等技术密切相关,近些年来,这些技术的发展以及其集成化,使得对林火的研究从二维表达方式,再到如今的三维可视化表达,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林火蔓延模拟与可视化的研究趋势是注重真实再现三维虚拟森林景观、多用户参与快速决策和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文章以林火模型的发展、林火模拟系统的实现、以及与之相关的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林火模拟的实例几点为框架,对如今虚拟景观下林火蔓延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状况和趋势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以细水雾灭火技术应用于贮木场火灾为背景,针对常见的压力式单回路细水雾喷头进行结构改进,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与模拟,选取最优的第二级雾化机构的孔径大小,通过对比压力云图、速度云图和密度云图评定喷头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增加二级雾化机构的喷头可以在射程、雾粒的均匀度方面提高细水雾质量,使细水雾更好地适应贮木场火灾的特点,提高其灭火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以木材剩余物构成阴燃床的燃烧材料,在阴燃实验装置中进行阴燃传播实验,利用热电偶测量阴燃传播速度,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阴燃特征气体组份.并分析了阴燃方式、空气流速和加热功率对阴燃传播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阴燃的传播速度随着氧气浓度、空气流速、加热功率的增加而提高,阴燃初期主要特征气体为CO<,2>和CO,氧气浓度是控制阴燃向有焰燃烧的关键参数,逆向阴燃在向有焰燃烧转变时需要的氧气浓度高于同向阴燃.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中的树冠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火灾按其燃烧物和燃烧部位的不同, 通常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3种。树冠火是指在林冠层燃烧和蔓延的火, 通常与地表火同时发生。树冠火发生数量不多, 但其燃烧温度高、火强度大、蔓延速度快, 对森林的破坏性极大。从树冠火的发生机制、蔓延模型、扑救方法、预防和减弱树冠火发生及蔓延危险性的措施几方面对当前国内外树冠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森林火灾火场周长和边界分形特性的基础上,应用分形理论,建立了森林火灾火场周长的分形模型,导出了分形周长公式.并得出了分形周长不仅与火头蔓延速率、燃烧时间、风速和风向密切相关,而且与火场边界的分形特性和测量长度单位有关的结论.与传统的计算火场周长的方法比较,具有更合理、准确和更方便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X射线在原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采用X射线为检测手段的原木无损检测方法,分析了X射线用于原木无损检测的可行性、原木木材质量吸收系数μm的变化规律和X射线无损检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阐述火焰的概念,从火焰高度与长度、火焰颜色与温度、火焰热辐射与结构、火焰传播与火焰淬熄等方面对火焰特征进行综述。可利用火焰燃烧频率判断森林火灾是否发生,利用森林可燃物燃烧的火焰颜色进行火焰区域分割、提取并进行识别。影响森林燃烧火焰的主要因素是森林可燃物,其结构与组成等特征直接决定了燃烧蔓延及火焰特征。未来将聚焦森林燃烧火焰结构识别与特征提取。森林抚育能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调控可燃物,提高森林抵御火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