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明确播种前储藏库种薯短期温度处理后对马铃薯苗期耐旱性以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播种前不同温度(5℃、20℃、35℃)处理马铃薯种薯,出苗后使用不同浓度PEG-6000(0、10%、20%和3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温度下处理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①干旱胁迫对马铃薯茎粗、株高、整株干物质抑制作用明显,马铃薯叶片抗逆性酶活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升高,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产量下降。②播种前20℃处理,缓解了干旱胁迫对马铃薯茎粗、株高和整株干物质不利影响,降低SOD、POD活性,抑制了MDA含量的增加,细胞膜透性下降,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③20℃处理后缓解了干旱胁迫对产量产生的不利影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各水分处理。【结论】播种前对储藏库的种薯20℃预热处理可以缓解苗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强其苗期耐旱性,达到提高后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及覆膜下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的异同。结果:覆膜能够使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提前,同时,覆膜使生育期缩短,而露地较覆膜模式使植株生长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延迟,使生育期延长。由此分析,由于覆膜能够提高地温,较高的地温可以促使植株迅速生长,提早进入生殖生长期,加快完成其生命周期。而密度与施肥方式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结论:在早春干旱,温度较低的山区可以用覆膜的栽培方式解决出苗率低,生长缓慢的实际问题,这在指导大田生产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综合评价马铃薯抗旱能力及马铃薯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生产上推广的冀张薯8号和夏波蒂2个马铃薯品种,在旱棚内分区栽培,测定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指标、串薯比例和产量。[结果]冀张薯8号在发棵期干旱协迫处理单株薯块数、匍匐茎数、成熟率及产量分别为3.80块、14.6条、26.03%及19608.72kg/hm2,夏波蒂分别为2.40块、7.32条、32.79%及13170.30kg/hm2,均为最低值。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冀张薯8号在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单株串薯比为18.18%;而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夏波蒂开花期则是关键的时期,单株串薯比为34.38%。[结论]不同生态型马铃薯品种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发棵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块茎形成、产量影响最大。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冀张薯8号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影响最大,而夏波蒂在开花期影响最大。土壤水分过于充足降低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4.
播期和密度对赣北地区春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时间、不同播种密度对春马铃薯出苗期、结薯数、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播春马铃薯在1月中旬播种,667 m~2密度在5 000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用稀土旱地宝、亮盾、宝大森、农用链霉素、硫酸铜、草木灰对马铃薯浸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稀土旱地宝浸种,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出苗率,且出苗整齐,生育前期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使马铃薯的抗病作用明显增强,且能提高马铃薯的抗旱作用,尤其在干旱年份,效果显著,是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中进行抗旱保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钾是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影响着植物的各种生理机能。本文从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机制、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机制、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机制和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机制,为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机制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运用1971—2017 降水资料及同期麦积区马铃薯产量资料,分析近47 年不同类型干旱 概率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建立干旱气象保险指数及马铃薯干旱气象理赔值计算模式,对 各种干旱组合对马铃薯种植风险理赔额度计算分析得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晚播对秋马铃薯生育期、产量、效益的影响,特进行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播期推迟,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变化不大;出苗期、现蕾期推迟,生育期缩短;产量、效益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出苗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适期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出苗。通过观察晋北地区分期播种马铃薯的出苗情况,分析气候条件对其出苗的影响,探索晋北地区马铃薯最适合的播种时期,并提出提高出苗率的建议,以期为晋北地区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覆土高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覆土高度保墒抗旱性差异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宣薯2号为试材,研究10、15、20、25、30 cm(从种面起、坑深15 cm)5个不同覆土高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土高度对马铃薯出苗期、生育期、株高、大中薯率及产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覆土高度为20 cm时能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比对照(覆土高度10 cm)增产27.38%,这为马铃薯抗旱播种及增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摆种方法对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播种时种薯不同摆种方法对马铃薯出苗时间及出苗率有明显的影响。种芽向下、种薯切面向上摆种处理马铃薯出苗时间早、出苗率高,是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的理想摆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干旱是农业生产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干旱会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综述了国内外马铃薯干旱研究情况,论述了马铃薯抗旱机制,以及马铃薯抗旱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马铃薯干旱胁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马铃薯抗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安磊 《甘肃农业科技》2008,(5):F0003-F0003
马铃薯膜侧沟播栽培技术,是定西市安定区科技人员针对日益频繁严重的干旱导致北部各乡镇马铃薯不能适期下种和出苗而摸索出的一项主动抗旱技术。该项技术利用膜面对降水进行集聚,将有限的降水集蓄于播种沟内,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和生长。2007年在安定区示范140hm^2,平均单产21060kg/hm^2,较露地增产3654kg/hm^2,增产率达21%,现已为安定区白碌、石峡湾、新集、葛家岔、鲁家沟等北部干旱山区乡镇马铃薯栽培的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条件下,选择不同抗旱性马铃薯品种,通过不同施磷量盆栽试验,研究磷素营养对不同抗旱性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可以通过促进马铃薯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SOD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进而提高马铃薯的抗旱性。干旱胁迫下,磷营养的变化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马铃薯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双丰四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苗期的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根系活力先升高后下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大;低强度干旱胁迫提高了SOD、CAT、POD活性,高浓度则降低其活性;低强度干旱胁迫降低了MDA含量,高浓度则提高了其含量.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覆盖垄作侧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马铃薯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超过67万hm2,鲜薯产量1 200万t,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甘肃省属大陆性温带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夏干旱少雨,秋季降水集中,对马铃薯前期出苗及生长发育、后期的病虫害防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现已成为制约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由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的主要瓶颈.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覆盖垄作侧播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创新技术之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盆栽和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在马铃薯盛花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RWC(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以及CAT、POD、SOD活性在干旱胁迫后发生了变化。其中RWC、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CAT活性经干旱胁迫后均上升,而POD活性均降低,SOD活性变化不一致。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膜保护酶系统对干旱胁迫反应的差异反映其抗旱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磷营养对马铃薯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磷素对不同抗旱性马铃薯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干旱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施磷量。[结果]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优化营养分配,提高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提高马铃薯的抗旱性,但施磷量过高会降低马铃薯的抗旱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干旱胁迫下对磷的需求量较高,对施磷量的反映较大;干旱胁迫下冀张薯8号最佳施磷量为135 kg/hm2,夏波蒂最佳施磷量为45~90 kg/hm2。[结论]施用磷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条件下分别测定分析马铃薯各品种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总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处理(CK)不同差异显著性降低,各马铃薯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值均较CK不同差异显著性增加;结合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及指标变幅的模糊隶属函数结果分析认为:现蕾期干旱胁迫对合作88的影响最大,苗期干旱胁迫对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的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大,盛花期干旱胁迫对4个马铃薯品种的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因品种和干旱时期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20.
膜上覆土对旱作覆膜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旱作覆膜种植马铃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途径,但生产中也出现了早衰、品质下降等问题.本试验通过在膜上覆土测试了机械化栽培旱作马铃薯的生长因子,结果表明,膜上覆土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减少了成本,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减少了绿薯率,有效地制约了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早衰现象,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