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先通过水蒸气蒸馏后减压蒸馏法,从杉木根干馏油中分段提取出杉木精油,并用GC、GC-MS对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30个色谱峰,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蒎烯11.88%、α-松油醇3.97%、α-柏木烯35.03%、β-柏木烯8.62%、柏木脑11.76%;减压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柏木烯18.02%、β-柏木烯15.04%、柏木脑52.51%,精油经重结晶提纯得柏木脑,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先通过水蒸气蒸馏后减压蒸馏法,从杉木根干馏油中分段提取出杉木精油,并用GC、GC-MS对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30个色谱峰,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中,水蒸气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蒎烯11.88%、α-松油醇3.97%、α-柏木烯35.03%、β-柏木烯8.62%、柏木脑11.76%;减压蒸馏部分的精油中主要含α-柏木烯18.02%、β-柏木烯15.94%、柏木脑52.51%,精油经重结晶提纯得柏木脑,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对人工林杉木进行高温热处理的基础之上,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对杉木热处理材中的精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未处理材和经过160、220℃处理材的精油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分别为120、140、160、180、200、220℃时,所对应的杉木脱油率分别为0.855%、13.516%、16.189%、39.156%、41.063%、58.739%;热处理温度对杉木精油主要组分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影响,其中α-柏木烯、柏木醇的相对含量分别由未处理时的5.4104%和69.2391%变化到220℃时的45.482 5%和31.089 5%。  相似文献   

4.
以杉木根屑为原料,采用过热蒸汽连续升温工艺提取不同温度段的杉木精油。投料量为400 g,蒸汽流量为900 mL/h,蒸馏釜塔内温度为<100,≥100~150,≥150~200和≥200~250℃,可得到不同温度段提取的精油。考察不同温度段得到的杉木精油得率及组成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过热蒸汽连续升温过程中,当蒸汽温度为≥100~150℃时,精油得率最高,为1.44%,过热蒸汽提取的总精油得率为3.95%,是常压水蒸气蒸馏法的2.56倍。过热蒸汽连续升温工艺中不同温度段得到的精油组成成分有所变化,主要表现为烯类化合物减少,醇类化合物增加,α-柏木烯质量分数由31.72%下降到11.49%,β-柏木烯质量分数由13.12%下降到5.17%,柏木醇质量分数由27.37%上升至47.60%。过热蒸汽连续升温不仅能高质高效地提取杉木精油,还能明确不同温度段得到的精油组分差异,为杉木精油的高效开发与满足不同产品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冻析法从杉木油中分离柏木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冻析法从杉木油中分离柏木醇,通过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及是否添加晶种对柏木醇纯度及得率的影响的试验,确定从杉木油中分离柏木醇的最佳结晶时间及结晶温度.结果表明,不加晶种的条件下,杉木油(柏木醇含量为31.96%)在2℃下冷冻120 h,柏木醇的得率为59%以上,纯度大于95%.  相似文献   

6.
侧柏富含树脂.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树干上部心材精油与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最高相对含量成分均为柏木醇,三者共有组分为4-松油醇、α-柏木烯、罗汉柏烯、雪松烯、γ-依兰油烯、花侧柏烯、榄香醇、柏木醇、α-杜松醇和乙酸柏木酯.其树干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主要挥发物组分基本相同,而相对含量不同.柏木醇具有抗蚁、抗螨、抗...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无性系植株精油的品质,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连续15个月取2年生互叶白千层无性系植株带叶枝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不同月份精油得油率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无性系植株为4-松油醇型优良品系,4-松油醇平均含量高达38.39%,1,8-桉叶素含量仅为1.05%。随砍伐时间间隔的延长,得油率、4-松油醇、γ-松油烯和α-松油烯含量呈上升趋势,1,8-桉叶素含量则呈下降趋势,间隔5个月后各成分指标均符合ISO 4730:2017标准,因此建议砍伐间隔至少保持5个月以上。得油率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受收获时间影响,9月至次年2月得油率较高,尤其是次年1-2月,此时4-松油醇含量高,1,8-桉叶素含量低,所得油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利用减压精馏技术从杉木油中初步分离轻、重组分,再采用冷冻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柏木醇,GC/MS联用分析分离物中的柏木醇含量,确定最优工艺.通过研究减压精馏过程中不同回流比和全回流时间对收集的馏分中柏木醇的含量的影响,最终确定减压精馏条件为:在2~3 kPa条件下,全回流1 h,回流比值3~7时,柏木醇质量分数最高为97.8...  相似文献   

9.
选择6种不同化学类型的墨西哥柏木植株,水蒸气蒸馏法对奇数月的柏木鲜叶进行精油提取,采用气质联用仪鉴定精油的化学成分,比较不同化学类型精油得率和成分的变化,研究墨西哥柏木精油含量及组成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柠檬型精油11月得率最高(0.57%),(+)-柠檬烯质量分数为38.16%;石竹烯型精油11月得率为次高(0.43%),其中β-石竹烯质量分数为22.48%;蒎烯型精油9月得率最高(0.42%),(+)-α-蒎烯质量分数为33.68%;依兰型精油11月精油得率和cis-依兰油-二烯质量分数均最高,分别为0.51%和30.28%;桧烯型精油11月得率最高(0.22%),桧烯的质量分数为31.61%;香紫苏型精油最高得率在11月为0.27%,香紫苏醇的质量分数为15.56%。研究表明,秋冬季节是精油储备和成分累积的主要时间段,柠檬型、石竹烯型、依兰型、桧烯型、香紫苏型11月份更适宜采收,蒎烯型在9月适宜采收。确定了墨西哥柏木在不同月份的精油含量和成分变化规律,为墨西哥柏木精油高效利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GC—MS法对杉木精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分离出68个色谱峰,鉴定出50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7.77%。该精油中含有28.99%柏木醇、21.83%α—柏木烯、9.52%β—柏木烯、3.49%α—松油醇、3.33%香叶烯、2.33%β—榄香烯、2.19%α—花柏烯、2.01%罗汉柏烯等。  相似文献   

11.
杉木精油的制备及其成分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杉木精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化学成分。采用了四种蒸馏装置来提取杉木精油。结果表明:大部分精油在蒸馏的2小时内被提取出;装置3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杉木精油的主要化学组成为松柏醇;精油获得率随蒸馏时间段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杉木精油,压力为100kg/cm^2和温度为40℃时为其最佳条件。图1表4参10。  相似文献   

12.
采用GC-MS检测方法分别研究了20年生、30年生红心杉和普通杉木中边材及心材乙醇抽提物化学成分组成. 研究表明,醇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柏木脑和香紫苏醇. 醇提物中柏木脑百分含量范围:29.11%~52.54%,香紫苏醇百分含量范围:3.57%~24.77%. 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高于边材中柏木脑含量. 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柏木脑在木材中的横向分布,随树龄的增加呈同步增长趋势.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高于边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约为边材中含量5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柠檬醛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资源,以柠檬醛型樟树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精油,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得油率和精油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得油率在1-5月上升较明显,5-7月平稳上升,7月达到最高值,从单株精油得油率考虑,7月为最佳采收时间。主成分橙花醛和香叶醛的总含量在7月达到峰值,其次是5月。通过对叶得油率和精油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柠檬醛型樟树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7月,其次为5月。  相似文献   

14.
以油樟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并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对精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油樟型樟树根的平均得油率为3.10%;从根精油中鉴定出相对含量≥0.16%的组分27种,占精油总量的98.79%;相对含量1%的组分有13种,分别为1,8-桉叶油素(27.10%)、樟脑(23.35%)、黄樟油素(11.96%)、α-松油醇(10.70%)、4-松油醇(5.26%)、石竹烯(3.21%)、愈创木醇(2.44%)、α-蒎烯(1.45%)、甘香烯(1.31%)、香桧烯(1.30%)、龙脑(1.21%)、γ-松油烯(1.17%)、肉豆蔻醚(1.09%),占精油总量的91.55%;相对含量10%的组分有4种,分别为1,8-桉叶油素、樟脑、黄樟油素、α-松油醇,占精油总量的73.11%。油樟型樟树根精油中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高4-松油醇含量的樟树优良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从樟树的枝、叶中提取挥发油,测定其含油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用气质联用法(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发现,叶高得油率和精油高4-松油醇含量是该樟树的特殊显著特点。叶的平均得油率为2.67%;从樟树枝、叶精油中鉴定出相对质量分数≥0.16%组分36种;其中枝、叶精油中均含有的组分23种,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α-水芹烯、α-蒎烯、香桧烯、邻伞花烃、γ-松油烯、4-松油醇、石竹烯等。其中枝、叶精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都为4-松油醇,在叶精油中平均含量为27.99%,枝精油中平均含量为35.25%。  相似文献   

16.
以墨西哥柏的枝、叶为原料,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法提取精油工艺,并采用GC-MS分析茎叶油与枝干油的化学成分,以及水蒸气蒸馏法与溶剂提取法所得精油成分的差异。研究表明,水蒸气蒸馏法较佳工艺条件为:茎叶原料粒度1.0 mm,提取时间4 h,渗透剂Na Cl 6%,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1.17%;溶剂提取法以石油醚、乙醇为溶剂,提取所得浸膏得率(去除石油醚和乙醇溶剂后的得率)分别为16.06%和28.79%。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茎叶油中含有36种成分,其中单萜类物质12种;枝干油中含有24种成分,其中7种为单萜类物质;溶剂提取浸膏中有42种成分,含倍半萜类20种。此外,墨西哥柏木油中石竹烯、Α-毕橙茄醇、(+)-柠檬烯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柏木油。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选用茴脑为内标物,对杉木油及杉木油经减压精馏收集的高沸点馏分中柏木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柏木醇在5.036 6~40.292 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949 4X+0.000 8,r=0.999 9。并用内标法与面积归一法分别对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干馏法制备杉木油,分别得到干馏油、木醋液、焦油和木炭,产率分别为4.0%、38.0%、14.3%、28.8%,除此之外还得到不凝性可燃气,产率为15.0%。对杉木屑干馏油、木醋液和不凝性气体的性质、组成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杉木屑的固液产品总转化率达到了80%以上;杉木干馏油的主要组成为α-柏木烯29.36%、β-柏木烯11.87%、柏木醇12.10%等;木醋液的主要成分为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24.07%、乙酸19.77%、4-乙基愈创木酚11.71%、糠醛8.06%等;不凝性可燃气主要由H_2、CO和CH_4组成。  相似文献   

19.
以墨西哥柏鲜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木精油。使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对精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鉴定,通过归类比较,以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为依据,筛选出组成独特的植株,将墨西哥柏划分为柠檬型、石竹烯型、蒎烯型、衣兰型、桧烯型、香紫苏型等6种类型。6种不同化学类型的精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共有的成分为7种,包括α 蒎烯、桧烯、柠檬烯、β 石竹烯等。其中柠檬型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柠檬烯的含量为41.6%;石竹烯型共鉴定出19种成分,β 石竹烯的含量为27.9%;蒎烯型共鉴定出28种化学组成,α 蒎烯的含量为42.7%;衣兰型共鉴定出21种成分,顺式衣兰油 4(15),5 二烯的含量为32.0%;桧烯型共鉴定出23种化学组成,桧烯的含量为23.5%;香紫苏型共鉴定出28种成分,香紫苏醇的含量为14.2%。通过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对组成特殊的墨西哥柏进行筛选,选出成分特殊的优良品种,可以有目的地对墨西哥柏木品种进行培育种植,为墨西哥柏木的选种育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年生龙脑樟叶、干、根3个部位精油,利用GC-MS检测方法,结合保留指数(RI)分析法,对精油化学成分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龙脑叶精油含固体粗龙脑和液体龙脑油2种物质,粗龙脑共鉴定出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97%,其中含量>1.00%的化合物共2种;龙脑油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73%,其中含量>1.00%的化合物共16种。干精油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8.97%,其中含量>1.00%的化合物共14种。根精油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89%,其中含量>1.00%的化合物共14种。3个部位精油中所共有的化合物有20种,叶精油、干精油主要成分是龙脑,根精油中主要成分是黄樟油素,但龙脑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