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施果树栽培,以其高投入、高科技含量以及反季节供应市场而成为果业生产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莱西市的设施果树栽培,以起步早、起点高而闻名全国,目前已发展至330余公顷,年产量1 000多万千克,年产值5 000余万元。但是,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市的设施果树栽培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现将我市设施果树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1现状1)规模大。目前,全市果树设施栽培面积已达334hm2,约有8 000个棚,冬暖棚、春暖棚约各占1/2。2)种类多。迄今为止,设施栽培树种有…  相似文献   

2.
芒果原产热带,国内外均把芒果归类为热带果树。热带果树在非热带区域栽培对生态环境条件,以热量为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3.
<正>芒果是海南省南部、西南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和支柱产业,目前芒果种植总面积已超过4.67万hm2,成为我国芒果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1/3,产值达十几亿元。但由于海南气候高温高湿,芒果采后很容易发生炭疽病、果腐病、蒂腐病、黑斑病等,影响芒果的运输销售。为此,笔者进行5  相似文献   

4.
芒果(Mangifera indica)是闽南的主要热带果树,它与香蕉(Musa nana)、凤梨(Ananas comosus)被誉为闽南三大传统热带果品。芒果原产于印度,公无632—645年间传入我国。芒果已遍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和贵州等省(区)。闽南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解放前,闽南芒果多  相似文献   

5.
福建芒果产业状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因其色丽味佳、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芒果适应性强,速生快长,结果早,产量高,经济寿命长,成为果农创收的重要果种之一。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福建省芒果的生产现状、产业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1生产现状福建省芒果的传统主产区集中在安溪、莆田、福州等地,1999年春季大冻害后生产走入低谷,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 000多公顷下降到800多公顷,下降73·3%。据统计,2006年福建芒果种植面积为971·7 hm2,占全国芒果种植面积的0·74%,占福建果树面积的0·17%;年总产量1·08万t,占全国芒果产量的1·46%…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果树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现有各种果树千万余株,面积达40余万亩,果品产量1987年达5000余万公斤,平均株产仅15.4公斤,主要树种有山楂、板栗、梨、苹果等。但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和管理粗放,从而使果品产量不高。为了充分发挥果树生产优势,加强了现有果树的管理,改造低产园,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展开了以加强水利建设引水上山为重点的综合技术普及工作,并广泛推广抗旱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2,(6):24
<正>《果树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农林水产类权威学术期刊,中文园艺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CABI等20余种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结果,《果树学报》的影响因子达0.954,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果树学报》着重选发密切结合我国果树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  相似文献   

8.
芒果系热带常绿果树,享有“热带果王”之称。树龄达20-30年以上的芒果,植株逐渐衰老,产量、品质也下降,甚至退化为绿化树。为此,2000-2003年对老劣芒果树进行更新换种,实施早结栽培,取得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芒果挂果树生产周期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作为一种重要的南方的经济树种,被果农较大面积种植,研究芒果挂果树各个生长周期的特性,并根据其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案,对提高芒果挂果树的产量以及果品品质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0 引 言 果树产业作为世界农产品生产三大项之一[1] ,其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极为重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山楂栽培面积已达700万亩,约占我国果树总面积的10%,2020年产业规模在200亿元左右.山楂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轻工业等领域.但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种质资源退化、群...  相似文献   

11.
<正>观赏果树具有叶花果共赏、观赏期长、观赏效果醒目等特点,近年来,观赏果树已渐渐进入园林人的视线,使其与其它植物搭配造景,不仅能达到美观可赏,收获美味果实的效果,还可形成优良植物群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其实,已有许多城市走在了前列:福建漳州、泉州,以芒果、龙眼作为行道树,果实成熟季节,满街树上皆是青色的芒果和小龙眼;20年前南宁就将果树作为街头行道树;英国爱丁堡市  相似文献   

12.
南方落叶果树发展的技术路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林经波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福建全省果树发展步上新台阶,据省农业厅统计,1993年全省各类果树种植面积达688余万亩,总产量153余万吨,其中落叶果树(李、柰、桃、梨、梅、柿、葡萄)种植面积194余万亩,占总面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果品产销形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潘建裕 《果树科学》1999,16(2):81-8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果树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果树的面积和产量激增,到1997年果树总面积达866.66万hm^2,总产量达5089.3万t居世界首位。果树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求发生根本变化,果品产销形势出现历史性转折,果品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14.
黑穗醋栗是目前黑龙江省开发利用的小浆果中发展速度快、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重要果树之一。1986年底种植面积已达22.7万余亩,预计“七五”期间发展到50万亩,2000年发展到100万亩。然而,黑穗醋栗白粉病是导致黑穗醋栗严重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黑龙江省黑穗醋栗栽  相似文献   

15.
绥中县地处渤海湾辽西走廊,是辽宁省重点果产区之一。秋白梨是当地特产,年产量4万吨以上。近年来苹果发展也很快,总产量在3.5万吨以上。现全县有22个乡有果树,计700多万株,年产水果10万余吨,人均水果收入达百余元,果树生产是绥中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来  相似文献   

16.
黄桂香 《果农之友》2003,(10):24-24
芒果素有“热带水果之王”的美称,是我国南亚热带重要的果树之一。据1998年的统计资料,全国芒果面积12.8万公顷,产量35.19万吨,居世界第8位,其中广西面积达4.27万公顷,居全国首位。但目前我国芒果的商品率仍很低,其中优质果品率不足30%,据报道,前些年澳大利亚生产的芒果在我国深圳到岸价为40元/千克,而国产芒果仅为4~6元/千克。近几年来,国产芒果价格更低,其中品质差是原因之一。影响品质的内外因素主要有品种特性、营养条件、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等几个方面。罗保康等(1990)进行了芒果套袋研究,廖永军等(1989)进行了叶面喷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阜新市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战略霍庆贞(辽宁省阜新市果树技术指导站1.果树生产发展现状阜新果树栽培历史较久,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苹果、梨、山楂、葡萄。其次有枣、杏、桃、李等10余种。据1995年末统计,全市果树栽培面积已达39.59万亩,水果产量达500...  相似文献   

18.
《果树学报》2005,22(4):425-425
《果树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文园艺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CA BI等20余种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与数据库收录。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4年版)统计结果,《果树学报》的影响因子达0.704,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果树学报》着重选发密切结合我国果树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9.
芒果果实象甲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扩大芒果育苗 ,加速芒果生产发展 ,百色地区经作站 1 985年 7月派员到云南省景谷县采购芒果种核 1 4.82万粒 ,麻袋包装运回。由于不慎 ,使芒果检疫对象——芒果果实象甲随种传入地区经作场。发现后虽经采取室内密封熏蒸 ,药杀、烧毁、深埋等措施。但因该种核运回停留场内已有 1 2小时之久 ,且天气闷热 ,该虫已飞到附近芒果树上扩散。当时种核虫果率为 8.72 %~ 1 0 .63 %。一年后(即 1 986年 )普查发现已在经作场及其周围约 3 km范围内的地区 ,百色镇拉达园艺场等 5个单位芒果园发生为害。芒果受害带虫率最高达 1 2 .1 % (林科所 )、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果树的许多生理病害,都与缺钙有关。现已查明的,由于缺钙而引起的果树生理病害有20余种,如苹果苦痘病、软木斑病、红玉斑点病、苹果水心病、栓化斑点病、皮孔败坏病、褐烫病以及梨软木斑病、樱桃裂果病、油梨顶斑病和芒果软鼻病等。因此,钙素营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