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埋滴灌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埋滴灌是一种新型的滴灌方式,具有较好的节水性能和较大的增产潜力。本文作者根据生产实践,就地埋滴灌的应用现状、优点和缺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地埋滴灌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滴灌随水施肥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滴灌随水施肥技术是将肥料溶入灌溉水并随同滴灌、渗灌等水施入田间或作物根区。本文作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滴灌随水施肥的原理、优点及在新疆实施滴灌随水施肥的技术保障和肥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杨志辉 《种子科技》2023,(23):40-42
谷子是辽宁省主栽作物之一,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是谷子栽培新技术,有利于提高谷子栽培效益。介绍了辽宁省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前准备工作,进一步分析了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实践要点与后期管理内容,希望为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在辽宁省谷子栽培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滴灌节水技术的普及,滴灌专用肥品种越来越多,随水施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由于作物吸收养分的共性主要是从根系吸收的,因此,研究滴灌专用肥和滴灌促根调理肥配套施用技术意义非常重大,本文根据几年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滴灌专用肥和促根调理肥配套施用所表现出来的显效性、稳定性和叠加效应明显突出,表现出突破性的效果。应用推广滴灌专用肥与促根调理肥配套施用技术,将为滴灌棉花施肥开辟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农田节水工程得以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增产与节水效果。目前,在新疆滴灌系统中主要用于棉花灌溉,作物的倒茬轮作无法实行,对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出现了滴灌、喷灌共用系统模式,该灌溉系统在地面安装滴灌带时为滴灌.安装喷灌地面移动设施时为半固定式喷灌.可适应多种作物的灌溉要求,实现作物的倒茬轮作,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能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滴灌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它能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各种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有机结合(优势叠加)的产物,能充分发挥节水、节肥(药)、节机力、节人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地下滴灌不同滴灌带不同铺设间距试验,确定本地区采用地下滴灌技术,适宜铺设长度为100m的滴灌带产品有易润、耐特菲姆(厚、薄);壤土条件下,滴灌带铺设间距为120cm以内,可在地下形成一个湿润层,无论地面上采用何种播种方式,播种行无需和滴灌带吻合,也可满足作物需水要求。  相似文献   

8.
浅埋式小麦滴灌技术是一项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较传统小麦种植具有省地、省劳力、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缓解劳动强度等优势,可增加出苗率10%~15%,能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2012年,八十四团为进一步扩大滴灌小麦的种植面积,种植滴灌冬小麦2 000 hm2,通过浅埋式小麦滴灌技术的应用及精细管理,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为了进行苜蓿浅埋滴灌技术的推广与示范,确定出适宜的苜蓿优质高产的浅埋滴灌布置方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模拟田间毛管不同埋深和不同间距下的水分入渗特征,采用大田试验进行验证,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YDRUS-2D模拟结果可靠,可用于模拟苜蓿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移规律,鉴于埋深5 cm和埋深20 cm时,间距为60 cm时能获得较优产量,且产量相差不大,且由于埋深为5 cm时更容易进行浅埋作业,建议在该地区采用地下滴灌埋深为5 cm,毛管间距为60 cm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滴灌技术的规范应用,很多作物都开始采用滴灌技术,该技术"节水、节肥、增产、增效"效果明显,不但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近几年,甘肃甘州在制种玉米上开始应用滴灌技术,目前推广面积近0.2万hm2,为了更好的推广该技术,现将该技术从滴灌及配套栽培技术方面进行汇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埋滴灌系统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一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地埋滴灌在兵团又悄然兴起,但它不同于膜下滴灌,因其田间管网(除控制阀外)全部埋于地下,所以在建设安装、运行管理、越冬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就其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谨供参考。1 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2.
棉花半固定式滴灌技术与其它滴灌方式相比,由于其毛管采用移动方式灌溉,大大减少了毛管用量,降低了滴灌设施投入,并取得节水、节肥、节地、省机力、增产、增效等效果。本文作者就燕山半固定式滴灌在新疆的适应性进行了试验,收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类滴灌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滴灌技术的普及,各种形式的滴灌肥随之诞生,其中以无机肥占绝大多数。近几年出现了有机-无机滴灌专用肥和微生物菌肥,各自均有不同的特点。有机-无机滴灌专用肥具有养分完全、速效与缓效结合等优点,在改良和培肥土壤、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改善产品品质等方面的作  相似文献   

14.
徐杰  李从锋  孟庆锋  葛均筑  王璞  赵明 《作物学报》2015,41(8):1279-1286
春旱是东北玉米产量增长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滴灌可有效缓解其对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不同滴灌方式的效果具有差异性。本文以常规雨养玉米为对照(CK),研究了传统滴灌(采用内嵌迷宫式滴灌管)和新型滴灌(采用自流插入式滴灌管)2种方式与不同埋管深度(0 cm、5 cm和10 cm)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滴灌显著增产,增幅达9.5%~20.1%。传统滴灌不同埋管深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新型滴灌埋深5 cm产量显著高于地表滴灌,增幅为4.4%。同一埋深不同滴灌方式之间,新型滴灌埋深5 cm比传统滴灌增产8.8%,其他埋深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滴灌处理出苗率提高11.3%,收获期穗数增加13.3%。新型滴灌埋深5 cm产量高于其他处理的原因是生殖生长期叶面积指数下降慢,显著提高收获期干物质重。与对照相比,滴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10.9%,其中新型滴灌埋深5 c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埋深5 cm新型滴灌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5.
农八师滴灌春小麦种植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滴灌的方式种植棉花等中耕作物,在生产上已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在密植作物小麦方面怎样应用滴灌方式进行种植、能不能提高产量?由于滴灌成本投入大、在经济上合算不合算等?农场职工心存疑虑,为此,2008年在小麦田管阶段和麦收前后,我们对滴灌种植春小麦的一三三团、一四一团、一四四团、一四八团,一五○团等6个团场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旨在根据苜蓿浅埋式滴灌的发展需求,针对滴头埋深、流量等因素对滴灌湿润体发展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方法)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苇灌区苜蓿浅埋式滴灌试验区的沙壤土对不同滴头埋深和流量,开展浅埋式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锋的发展过程、湿润锋特征值变化等的试验。设置了5 cm、10 cm、15cm共3个滴头埋深处理,滴灌流量控制在0.8L/h-2.5 L/h不等。(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埋深不同流量下零通量面湿润锋形状近似为椭圆;湿润锋的水平、垂向运移距离分别随入渗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且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湿润锋水平、垂向运移距离的比值随滴头埋深增加而增大;湿润锋水平纵向运移距离随垂向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纵向运移距离与垂向深度呈二次函数关系。(结论)上述结果对于浅埋式滴灌参数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节水新模式,通过地下滴灌在新疆兵团第五师九十团棉花生产试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棉花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在灌溉水量、施肥及棉花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棉花地下滴灌增产效果明显,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双龙腐植酸钾-I原料滴灌肥具有提升土壤有机质、固氮、解磷、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等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该肥料的特性及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方式下棉田的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根外微生物数量均多于沟灌;两种滴灌方式都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滴灌使土壤处于厌气条件,土壤酶活性没有明显增加,但由于滴灌可随水滴肥,适时适量供给棉花生长所需肥水,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20.
石河子垦区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石河子垦区滴灌冬小麦多年的生产实践,从选地、滴灌技术、肥料施用、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垦区滴灌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