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病毒性肠炎又称犬细小病毒病,临床上又叫犬出血性肠炎。它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引起犬心肌炎、出血性肠炎。该病幼犬的发病率达5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发病致死率可达80%以上。本病的的临床特征为患犬呕吐、腹痛、出血性肠炎、严重脱水以及心肌炎症,尤以2~6月龄幼犬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季节多发,病犬及带毒犬为主要传染源。病犬可通过粪尿、呕吐物及唾液向外界排毒。  相似文献   

2.
羊出血性肠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肠道细菌群体失调、感染、饲养环境不良等因素有关,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食欲减退、腹泻、腹痛、发热、腹部肿胀等,严重的病例还可出现呕吐、贫血、水肿等症状,甚至导致患病羊死亡。羊出血性肠炎是一种影响较为严重的疾病,使得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探讨了中西医治疗羊出血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期为该疾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犬出血性肠炎。该病在春、秋季节多发,而冬季发病较少。犬暴食暴饮,食物不当或突然改变饮食规律,长途运输等均可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麋鹿出血性肠炎流行特点,找到预防该病的管理措施,通过对2000年—2009年间北京南海子的麋鹿发生出血性肠炎诊断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并从该病发生的季节、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麋鹿出血性肠炎共发生64例,每年呈散发状态,年平均发病率为6.06%;麋鹿出血性肠炎主要发病季节是冬季和春季;2000年—2009年出血性肠炎散发病例以成年个体为主;出血性肠炎发病数量雌雄麋鹿之间性比(♂∶♀)为1∶1.13,发病与性别无关(P>0.05)。麋鹿出血性肠炎的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病理解剖以肠道严重出血为主要特征,因肝脏、肺脏、心脏和肾脏等多个器官出血、变性坏死,治疗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猪回肠炎的防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匡宝晓 《养猪》2004,(4):41-42
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又称猪增生性肠病(PPE)、区域性回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腺瘤病(PIA)等,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1ularis)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使感染猪生长速度减慢,猪群生长均匀度变差,有时引起死亡。由于猪只死亡、淘汰或饲料转化率降低,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状是剧烈呕吐、出血性肠炎、水样性便、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和心肌炎。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以小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心肌炎型则表现为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7.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犬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感染率可达100%,致死率为10%-50%,急性型病例病程通常不超过24h。  相似文献   

8.
种猪的急性、亚急性死亡病例中,有时表现为典型的出血性肠炎征候群,依其病因,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与传染性因素有关的疾病可能是梭菌性肠炎、荚膜杆菌性肠炎、弯曲杆菌性肠炎、螺旋体性肠炎、增生性回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等;与饲养管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毒继发症、代谢障碍、过敏性肠炎等。对于一个封闭式管理的猪群,导致种猪出血性肠炎发生的传染性因素多为条件性致病因子,当猪  相似文献   

9.
羚牛,驯鹿等草食兽5种10只选后发生急性出血性肠炎,经临床剖检,细菌学检查,生化反应综合诊断为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出血性肠炎,并以药敏试验为依据采取综合措施治愈9只,死亡1只。  相似文献   

10.
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感染引起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非化脓性心肌炎或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其中,出血性肠炎型发病较为普遍,占犬细小病毒病的80%左右。出血性肠炎型以剧烈呕吐、出血性腹泻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心肌炎型则以突然死亡为特征。无论哪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均以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1.
犬细小病毒又称犬病毒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点。就犬细小病毒的特性、诊断、防控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犬细小病毒病,又叫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多发生于幼犬。肠炎型以剧烈呕吐,血水样腹泻,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小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心肌炎型以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世界各地都有本病暴发的报  相似文献   

13.
目前,猪增生性肠炎已成为威胁养猪生产的重要疾病,在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炎最为常见。本文就六个猪场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炎的诊序及体会。  相似文献   

14.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犬的急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剧烈呕吐、出血性肠炎、血性水样便、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和心肌炎。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心肌炎型多见于4~6周龄的幼犬,大部分病例都表现转归不良,只要出现心电图变化都难免死亡;出血性肠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广泛流行,给养犬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非化脓性心肌炎或出血性肠炎。心肌炎多见于7~8周龄的幼犬。出血性肠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青年犬多发.以2~3月龄犬居多。现将该病临床症状及其诊疗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我院小动物门诊病例中以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临床表现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其中又以出血性肠炎型发病较为普遍,占犬细小病毒病病例的81.25%。现简要介绍我们对本病的诊治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猪回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是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或生长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使感染猪生长速度缓慢,猪群均匀度变差,引起猪只死亡、淘汰或饲料转化率降低,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8.
犬出血性肠炎是犬的多发病,多因食入腐败变质或有毒的饲料而发病。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用抗菌消炎等药物治疗一般难以奏效。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药治疗犬出血性肠炎36例,治愈34例,好转2例,治愈率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炎性,肠炎型以剧烈呕吐、血样腹泻、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小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心肌炎性以急性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犬细小病毒病(CPV)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以剧烈呕吐、番茄样腹泻、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和小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心肌炎型以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