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极端干旱区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改良盐碱地的效果及盐分与土壤有机质之间作用规律。连续田间监测对比中度盐渍土(5~10 g/kg)、重度盐渍土(10~22 g/kg)和盐土(>22 g/kg)3种土壤条件黑果枸杞植株的成活率,以及栽培3年对0~20、20~40、40~60 cm土层Na+、Cl-、SO42-、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以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含量与黑果枸杞存活率之间符合二次函数,总盐含量大于7.97%致死黑果枸杞植株。此外,栽培黑果枸杞后,3种盐渍土20~40 cm土层Na+、Cl-和SO42-含量显著减小,并以盐土最为显著,其他各土层盐离子含量未显著降低。盐土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其他类型盐渍土各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显著降低。土壤总盐降低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增量呈负相关。经修复的盐渍土有利于黑果枸杞产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增产过程中黑果枸杞降低了中重度盐渍土中Na+、Cl-和SO42-含量,消耗了20~40 cm土层较多养分。  相似文献   

2.
脱硫石膏与灌溉耦合对滨海盐碱土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硫石膏(CaSO4.2H2O)是火力发电厂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副产物。对盐碱地施用脱硫石膏可以通过Ca2+置换盐土中的Na+,达到脱盐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天津滨海盐土施用脱硫石膏并配合灌溉淋洗改良盐碱土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表层土壤(0-10cm),施用脱硫石膏对Ca2+、Mg2+、K+、Na+、Cl-、SO24-离子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10cm以下土壤,脱硫石膏的脱盐能力与施用量呈正相关。脱硫石膏与灌溉耦合时,脱硫石膏施用量为3 000kg/hm2以上时改良效果较好。随着脱硫石膏施用量的增加不但降低了土壤Na+含量与土壤pH值,对灌溉量的需求也有所降低。灌溉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时脱硫石膏对土壤Ca2+、Mg2+与K+的降低作用与CK相比差异最显著。脱硫石膏施用量的增加提高了土壤全盐量,但随灌溉量增加这种影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玉米秸秆和Al2(SO4)3对苏打盐碱土pH值、可溶性盐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旨在为盐碱土合理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加入玉米秸秆和Al2(SO4)3后,苏打盐碱土pH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Al2(SO4)3加入量为0%~0.8%时,随着Al2(SO4)3加入量的增加,苏打盐碱土pH值急剧下降,而当Al2(SO4)3加入量继续增加时,则pH值变化较缓慢。Al2(SO4)3加入量相同时,玉米秸秆的添加对降低苏打盐碱土的pH值具有略微促进的作用。在玉米秸秆和Al2(SO4)3的共同作用下,苏打盐碱土Na+、K+、Ca2+和Mg2+的含量均升高,而CO32-和HCO3-的含量则随着玉米秸秆和Al2(SO4)3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玉米秸秆和Al2(SO4)3的加入使苏打盐碱土的阳离子交换量也有所增加,阳离子与土壤胶体上的Na+进行置换,最终使苏打盐碱土碱化度下降。综合而言,试验条件下,15%玉米秸秆和0.8%Al2(SO4)3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菌糠改良苏打盐碱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种植黑木耳后的下脚料(即菌糠)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显著改善;随菌糠用量的增加,其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土壤团聚能力增强;土壤田间持水能力增强;其化学性质表现为:土壤pH值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可溶盐组成中CO32-和HCO3-的含量随菌糠用量增加而减少,当菌糠用量达50.0 g/kg时,CO32-消失;Cl-,SO42-含量同全盐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可溶盐中Ca2 ,Mg2 ,K 、Na 含量增加。而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组成中Ca2 ,Mg2 含量增加,交换性Na 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其碱化度降低。且交换性Ca2 ,Mg2 含量与菌糠用量成正相关关系;交换性Na 含量、碱化度与菌糠用量成负相关关系。即黑木耳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改善其理化性状,创造了宜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施用菌糠提高了土壤肥力,在施入菌糠的苏打盐碱土上种植牧草,提高其地上部生物量。菌糠作为有机改良剂改良苏打盐碱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脱硫石膏溶解产生的Ca2+会和土壤中含碳的阴离子(CO32-、HCO3-)反应,最终将CO2吸收并固定为土壤无机碳。脱硫石膏在碱土改良中的无机固碳作用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阜康三工河流域的荒漠碱土为研究对象,以脱硫石膏为钙源物对0~20 cm土层进行改良。探究不同时间0~40 t?hm-2脱硫石膏施用量下土壤无机碳(SIC)和土壤无机碳密度(SICD)的变化,从而研究碱土改良中的无机固碳作用。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能显著减轻土壤碱害(pH下降),增加土壤盐分同时具有无机固碳效果(SIC和SICD上升)(P < 0.05)。脱硫石膏最佳施用量为30 t?hm-2,此时改良土层pH降至最低(8.24)。改良后0~46d SIC含量相较对照组增加0.93 g?kg-1,SICD增加0.29 kg?m-2(即CO2固定量为1.06 kg?m-2)。改良过程中,脱硫石膏施用量与SIC、SO42-和Ca2+呈显著正相关(P < 0.05),与pH、CO32-、HCO3-和Na+呈显著负相关(P < 0.05)。气候因子对土壤无机固碳存在影响,增大相对湿度和降水量会抑制SIC含量和SICD增加,而增大风速、温度和太阳总辐射则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土能增加土壤固碳潜力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溶质及矿化度对土壤溶液盐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北旱区水源短缺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微咸水资源对于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粉砂质黏壤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采用蒸馏水(CK)和不同矿化度(1, 3, 5, 10 g/L)的NaCl、Na2SO4两种类型的盐溶液对土壤饱和浸泡8~12 h后离心,收集不同转速下的释水溶液,研究不同吸力(pF分别为1.0,1.49,2.01,2.71,3.49,4.09)条件下土壤释水溶液盐分离子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对释水溶液电导率、HCO3-、Cl-、SO42-、Ca2+、Mg2+、Na+的影响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水平(p0.05)。相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在土壤释水过程中对不同盐分离子的影响不同。同为1g/L的NaCl和Na2SO4,NaCl中的Cl-置换土壤中HCO3-的能力要强于Na2SO4中的SO42-。在土壤水吸力(pF)小于2.01时,高矿化度(3 g/L)的NaCl对于土壤溶液中Ca2+的解离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能力随着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土壤水吸力(pF)大于2.01时,加入溶液中的Cl-和SO42-均具有抑制土壤中HCO3-的解离,加入溶液中的Cl-具有抑制土壤中SO42-的解离,加入溶液中的SO42-具有抑制土壤溶液中Cl-的解离,低矿化度(1 g/L)的NaCl对于土壤溶液中Ca2+的解离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对土壤溶液中Mg2+的解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从微咸水利用于盐渍化土壤改良的角度来看,对于苏打型盐土,可尝试用含Cl-和SO42-的盐水灌溉;对于硫酸盐型盐土,可尝试用含Cl-的盐水灌溉;对于氯化物型盐土,可尝试用含SO42-的盐水灌溉。  相似文献   

7.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中心,是研究土壤中植物残体主要组成的转化及其所形成的有机物质的特征与作用,例如在苏打盐土中可能导致的脱盐、脱碱与培育肥力的作用.我所在吉林省郭前旗苏打盐土区利用排灌洗盐、施加有机肥和种稻,从1955-1959年连续获得了增产、稳产及改良土壤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脱硫石膏糠醛渣对碱化盐土入渗及盐分离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壤通报》2017,(5):1210-1217
针对甘肃白银碱化盐土质地黏重、透水性差、难以改良利用等瓶颈问题,在统一施用有机肥30 t hm-2的基础上,采用灌溉淋洗及施用脱硫石膏、糠醛渣进行改良。通过室内土柱入渗试验,研究施用改良剂对碱化盐土的入渗率、累积入渗量、湿润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盐分离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措施对土壤入渗和盐分离子动态影响显著,在统一施用脱硫石膏30 t hm-2、糠醛渣7.5 t hm-2和有机肥30 t hm-2的条件下,处理后土壤任意时刻入渗率、湿润锋推进距离、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pH值、碱化度、全盐含量显著降低,Na+、CO32-、HCO3-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CaSO4改良苏打碱土的离子吸附交换过程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CaSO4改良苏打碱土的机理可以为其替代品(脱硫石膏、粉煤灰和磷石膏等)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土柱试验构建了综合考虑离子吸附交换以及土壤水力传导度动态变化的多离子溶质运移方程,并利用UNSATCHEM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aSO4改良碱化土壤是一个伴随着离子吸附交换反应的复杂过程,同时受到土壤理化特性动态变化的影响,利用UNSATCHEM多离子溶质运移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土壤溶液中Ca2 和Na 的迁移转化、土壤胶体Na 和土壤溶液中Ca2 的吸附交换过程,且其精度较高。同时,CaSO4改良苏打碱土并不是一个短期过程,要想使其彻底改良,一是需要不断淋洗,二是通过分次施加CaSO4,使碱化土壤在长期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一定的Ca2 源,以增加CaSO4的持续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渍土地区芦苇小区土壤盐分离子和植被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盐分离子空间变异显著,四种阳离子(Na+、K+、Ca2+、Mg2+)变异系数为0.60~1.22,四种阴离子(HCO3-、CO32-、C l-、SO42-)变异系数为0.35~1.41。离子中,Na+在阳离子中含量最高,HCO3-在阴离子中含量最高。群落间比较,碱茅+芦苇群落八大离子浓度均大于芦苇群落(p<0.05)。且土壤电导率、pH,以及株高、生物量、覆盖度也高于芦苇群落(p<0.01),因此随着土壤电导率、离子浓度的增加,芦苇小区土壤碱化程度加重,植被生长指标减小,植被群落也由芦苇群落向含有碱地植被的碱茅+芦苇群落过渡。  相似文献   

11.
弹尾目昆虫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许杰  柯欣  宋静  骆永明 《土壤学报》2007,44(3):544-549
土壤弹尾目昆虫作为无脊椎动物和中型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其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在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要概述弹尾目昆虫在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中、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上的一些方法体系及检测主要指标参数(群落结构,种群特征,生存率,生长率,繁殖率,金属硫蛋白和酶活指标)。最后对弹尾目昆虫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ABA对水稻花后剑叶光合产物输配作用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浩  龚荐  罗时石  葛才林  马飞 《核农学报》1996,10(4):244-250
运用示踪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 ABA 涂稻穗及剑叶后,剑叶中几种光合产物的变化,发现 ABA 涂稻穗后,能抑制剑叶中暂不输配物质的形成,对可输配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的输出速率具促进作用。ABA 涂剑叶后,对暂不输配物质、结构物质与呼吸消耗具抑制作用,对可输配物质的形成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8,他引:47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 9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是土壤铁、锰、铜、锌的良好给源。紫色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单施化肥比较 ,土壤中的全铁、全锰变化不大 ,全锌提高了 5.5%~ 30.0% ,交换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有机态铁、无定形结合态铁分别提高了1.5%~12.7%、2.4%~8.9%、11.6%~19.5%、32.5%~72.5%。锰、锌的各形态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 ,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大了土壤铜的消耗 ,全铜含量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硼的吸附-解吸对土壤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棕红壤、黄棕壤、灰潮土在特定条件下的电荷零点(PZC) :ck—PZC(无硼 )、ads—PZC(硼吸附 )和des—PZC(硼解吸 )的研究发现 ,棕红壤和黄棕壤的ads—PZC与其ck—PZC相比 ,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灰潮土 ,由于本身碳酸盐的缓冲作用 ,其ads—PZC与ck—PZC几乎相等。在硼吸附发生后 ,3种供试土壤的des—PZC较之它们的ads—PZC ,改变甚小 ,但这时灰潮土却保持强劲吸附电位离子的趋势 ,其吸附H 离子数量是棕红壤和黄棕壤的 2倍 ,表明在灰潮土上 ,原先被土壤胶体吸附的硼这时才显示利于电位离子的吸附。研究还表明 ,硼在酸性土壤中的吸附会引起 1 0倍量的质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15.
16.
水网地区水稻土的含硒量及根外施硒对糙米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雪林  姚鼎汉 《土壤学报》2000,37(2):242-249
本文通过对嘉善县平原水稻土硒含量特征和该区水稻硒含量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1)嘉善县平原水稻土,水溶态硒含量低于一般水稻土水溶态硒的临界值(0.010μg/g),这与该区的土壤母质、地形等因素相关;(2)低硒水稻土了水稻对硒的吸收积累,因此该县出产的稻米硒含量亦普遍较低,平均含硒量低于粮食硒的正常含量范围(0.040~0.070μg/g);(3)水稻地上各部分含硒量存在差异,糠、秸杆中的含硒量  相似文献   

17.
辐照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用高能X射线辐照处理34、5、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辐照引起幼虫的生活期延长,发育迟缓;辐照抗性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强,5龄幼虫最耐辐照,阻止其化蛹的剂量为55~60 Gy。γ射线辐照杨树木段中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结果也表明,60Gy能够100%阻止老熟幼虫化蛹。因此,可以推荐60 Gy作为光肩星天牛幼虫检疫辐照处理的有效剂量,用于原木和木质包装的检疫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广12的父本广12,花时在9~13时,盛花在10~12时,峰值出现在11时,单株花期长达13天。母本珍汕97A花时分散。制种花时相遇在每天9~13时,集中在11~12时。花时全遇时,结实率早造达45.88%,晚造达43.75%。花时相隔48小时授粉,结实率仍可达20%。这一特征,为制种夺高产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株PL7的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线诱变的研究。结果发现,用20W紫外灯(245nm),在垂直距灯管30cm处照射90s,PL7菌株的原生质体致死率达74%。获得再生菌株234株,其中20株与亲本菌株PL7有明显的拮抗反应,6个菌株菌落生长速度提高11.0%~17.8%,液体培...  相似文献   

20.
风化对土壤粒级中磷素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土壤风化程度经常与地带性土壤的磷素存在形态相关,这已为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工作所证实,但对土壤不同粒级中磷形态的影响,迄今仍研究较少.在五十年代,Williams,E.G.和Saunders,W.M.H.曾测定了土壤不同粒级中的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并指出在所有供试土壤中,无论是无机磷或有机磷,粘粒部分的相对含量都高于砂粒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