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宁夏贺兰山共有野生可食大型真菌137种,其中味道鲜美的有52种,它们中能形成产量的有19种。对其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在13.25%~51.52%之间,平均含量为30%,比栽培种高10%;粗脂肪的含量在0.68%~6.22%,平均含量为4.30%,与栽培种接近;淀粉含量在1.06%~13.79%之间,平均含量为5.09%;可溶性糖含量在1.18%~15.32%之间,平均含量为5.66%;还原糖含量在1.02%~14.89%之间,平均含量为4.90%;灰分含量在8.46%~19.02%之间,平均含量为13.95%,比栽培种平均高出5.81%。  相似文献   

2.
伊犁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犁河流域是新疆地表水系最发达、径流最发育、水资源最丰富的内陆河流域,具有流域降水丰沛,径流补给充分,径流量大;水系发达,河川密布;水量变化较小、泥沙含量较少、水质较好的资源优势。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层次的限制,伊犁河流域水资源总体上仍处于利用效率低下、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的初级开发阶段。依据部颁SL201-9《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和流域整体规划目标,经过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平衡分析与评价,给出了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配置远景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分状况对箭杆杨叶中输导组织及叶肉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条件下水分状况对箭杆杨叶中输导组织及叶肉组织有一定的影响。水分状况好的叶中导管管腔直径大于水分状况差的,而管壁厚度却相反,水分状况差的导管管壁厚度大于水分状况好的。此点与试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略有差异,原因在于,试验条件下所用的材料为植物的幼茎或同化枝,而此项工作所用的材料为叶,在对干旱环境及水分状况变化的适应上,叶比茎或同化枝更为敏感。叶肉中栅栏组织在水分状况较差时发育程度比水分状况时高。无论  相似文献   

4.
海河流域近50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海河流域196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方法将各站点的降水量展布到全流域,并采用M-K法计算Kendall倾斜度,分析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海河流域总体降水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虽然呈增加趋势,但仍是少雨季节,夏季降水变化趋势缓慢,少雨现象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小,秋季降水逐渐减少,少雨现象出现的频率与春季相似,冬季出现极端降水情况,降水呈增加趋势,降水等级集中在极度少雨,另外,存在春夏连续少雨、秋冬连续少雨,甚至四季连续少雨的情况;空间上,整个流域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春季五台山、天津变化显著,夏季全流域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渤海西南地区增加显著,秋季全流域中东部分降水趋势下降显著,冬季全流域降水上升、下降趋势变化均较缓慢。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表明 ,在河道过水动水条件下 ,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调蓄功能不仅与总过水量、过水时间有关 ,而且还与河道过水流量的大小有关 ;平均每增加 1个流量 ,引起距河道 95m处地下水位上升 0 .0 31~ 0 .0 36m。距河道不同距离的地下水 ,获取河道渗漏补给的初始时间和强度存在一个随着距离增长而逐步衰减的过程 ;但是地下水位对河道渗漏补给的响应规律是一致的 ,初期为补给强度快速增大过程 ,达到极限后 ,转变为缓慢衰减过程。最有利地下水获取河道渗漏补给的地下水位埋深为 2 .0~ 2 .5m ,入渗速率大小与河道地层岩性有关。一般规律是 ,颗粒愈粗 ,入渗率愈大 ;当地下水埋深小于 2 .0m时 ,受支持毛细水顶托作用影响 ,亚沙土比粉沙的入渗率大。总之 ,山前冲洪积平原具有较强的地下调蓄能力 ,但不恒量 ,是随着各种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6.
葡萄贮藏中有机酸代谢与果实褐变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葡萄的褐变与其有机酸的代谢密切相关,褐变的程度与有机酸含量下降的梯度成正比。有机酸含量的降低使pH向碱性方向移动,从而诱发多酸氧化酶的活性,引起褐变。所以一定含量的有机酸是保持果实品质、防止酶促褐变的重要因素。贮藏期间,无核白葡萄有机酸含量急剧减少,pH环境变化剧烈,果实褐变程度最重;喀什哈尔葡萄有机酸贮备的绝对值虽然小于无核白,但下降平缓,变化幅度小,所以褐变程度小于无核白;木纳格葡萄有机酸的损失最少,pH环境变化细微,无褐变发生。所以多酚氧化酶引起果实褐变与有机酸损失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玉米叶面积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资料变化分析得出:玉米叶面积指数年内变化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缓慢下降趋势;年际变化因发育期不同,环境因子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降水相关较好,与积温和日照仅在三叶~七叶期呈现正效应,其它时段相关不显著;玉米产量与抽雄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抽雄期叶面积指数小于3时,产量不高,达到4以上时,产量开始下降,叶面积指数适合范围为3~4,高产田为3.5以上。  相似文献   

8.
细沟侵蚀临界坡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细沟泥沙运动特点,考虑细颗粒泥沙的粘着力作用和非均匀沙的暴露度,建立了细沟泥沙起动公式。结合细沟泥沙起动公式和细沟稳定条件得到坡面侵蚀临界坡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如下的结论:(1)坡面细沟侵蚀临界坡度是土壤性质的函数,在反映土壤性质的容重等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仅是粒径的函数。(2)黄土坡面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在21.3°~50.4°之间。对于中值粒径为0.0185mm的黄土坡面,临界坡度为39.9°。(3)对应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存在一临界粒径,当粒径大于该粒径时,不存在细沟侵蚀临界坡度。当临界粒径为0.0198mm,对应的最大临界坡度为50.4°。  相似文献   

9.
伊犁可克达拉剖面有机碳、碳酸钙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位于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中部的可克达拉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剖面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和碳酸钙的组成变化。该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1.02g/kg~4.97g/kg,平均值2.52g/kg,标准偏差1.04g/kg,变异系数41.3%;碳酸钙含量变化范围为8.71%~15.99%,平均值13.44%,标准偏差1.94%,变异系数14.4%。整个剖面有机碳的含量较碳酸钙的含量有较大的变化,二者随剖面深度变化的总体趋势比较相似,但仍有较大差异。对有机碳和碳酸钙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了0.01极显著水平的检验,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498。结合两种物质在剖面不同深度的含量变化,探讨了它们所对应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有机碳、碳酸钙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分析沙漠古环境的有效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野外调查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资料,对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草地的20个样地进行群落数量分类,揭示每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生产力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群落内和群落间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利用TWINSPAN将20个样地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甸化草原、亚高山草原化草甸、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和高山沼泽草甸).6个草地群落类型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差异明显:就地上生物量而言,亚高山草原和亚高山草甸较低,高山沼泽草甸和高山草甸较高,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处于两者之间;就物种丰富度而言,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较高,亚高山草原和高山沼泽草甸较低,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处于两者之间.群落内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表现出多种形式: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呈正相关,亚高山草甸化草原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呈负相关,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和高山沼泽草甸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群落间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呈现"单峰"关系.群落内生产力范围不够大,可能是群落内未能观察到"单峰"关系的原因;环境异质性是导致群落间出现"单峰"关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寒草甸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生态特征建立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并通过模拟得到了高原鼠兔种群时空动态的规律。结果表明:高原鼠兔有效洞口的扩散量与扩散力的变化基本一致,扩散可减轻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的危害;高原鼠兔对原栖息地的留恋指数α越小,高原鼠兔越易扩散;退化草甸上高原鼠兔密度越大,对已治理草地的入侵就越远;退化草甸恢复后,植被低矮时,入侵距离短、危害重,而植被较高时,入侵距离远、危害轻;全球气候变暖后,如果高原鼠兔的繁殖期不延长,则增温前后的种群动态相差不大;如果增温后高原鼠兔的生长期延长,在非退化高寒草甸上,增温前后种群动态差别不大,在退化高寒草甸上,高原鼠兔种群将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2.
节水农业的形成与灌溉水价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但目前在水资源的使用上存在着惊人的浪费现象,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为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可行的途径是大力普及各项节水技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建成节水型社会。当务之急是尽快建成节水型农业。而节水农业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水价制度的改革,利用经济杠杆以提高广大用水者的节水意识。深化水价制度的改革必须走出两个思想误区:其一是误认为农业供水成本远低于工业供水成本,所以农业水价必须远低于工业水价;其二是认为农业是弱质产业,所以农业供水已没有涨价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棉花冠层对不同灌水量的反应及其产量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吕新 《干旱区研究》2004,21(4):425-429
通过探讨新疆北部棉区推广棉种新陆早6号与新陆早8号,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得出新陆早6号对限量滴灌反应不敏感,而新陆早8号对限量滴灌反应较敏感。因此,在限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6号种植较适宜。叶面积指数低,叶片平均倾斜角度大,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和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增加,光能的截获率降低,由此得出,不同品种对灌水量的反应表现及理想群体冠层结构的合理指标,为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和田河中下游生态环境特征及公路工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田河中下游具典型的人陆沙漠性气候特征。近40a来.该地区年降水量虽略有增长.年均沙尘暴和浮尘天数微弱下降,但河水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和田河携带的人量泥沙成为绿色走廊的沙源。该区十壤质地粗、肥力低、盐碱化强;植被组成简单、结构单一,从河床向两侧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在风蚀、水蚀及流沙人侵较强烈的地段,植被多出现败相。所以,和田河中下游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是一种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为减少其对和田河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一些针对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区沼泽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半干旱区无尾河下游漫流区的向海沼泽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沼泽垂直剖面的精细采样 ,将放射性核素精确计年与沉积物粒度研究相结合 ,进行高分辨率剖析。结果表明 ,沼泽垂直剖面颗粒的基本构成以粉砂和砂为主 ,沉积环境变化频繁。流水作用以河流为主 ,并有受洪水影响的痕迹。部分层位的风成作用明显是那个时代干旱的标志。沙丘风蚀与风的搬运作用 ,局部改变了沼泽区域上沉积物的组成 ,使之粗化 ,是沼泽退化的诱因之一。向海沼泽沉积物颗粒表现出来的韵律性准周期变化特征 ,揭示了流域气候“干—湿”的周期性演替。  相似文献   

16.
地中膜冬小麦田的水分平衡和节水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中膜技术是在地下不适当深度铺上同强度、耐久性强的聚氯乙烯薄膜,再将土回填。审较为经济的、易于在沙漠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新型农业技术。试验表明,在传统栽培措施下,利用地事膜种植的冬小麦与对照区冬小麦的相比;产量提高73.3%,每年增加收益国2655.02$/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3%。  相似文献   

17.
土圈与土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土圈(Sesosphere)与土资源(Sesotic Resource)的概念。认为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应该把岩石圈中的风化残积层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Sediment)从基岩中划分出来;把生物圈中的土壤(Soil)划分山来。将Sediment和Soil归并作为土圈,各取字首两字母Seso-对应中文的“土”。文中还提出了计算土资源的一些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能见度仪、自动气象站观测沙尘暴的资料,得到:(1)在沙尘暴过程中,器测能见度越小,持续时间越短,随着器测能见度增大,持续时间呈波动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级是800m,时间为419min。(2)在沙尘暴过程中,器测能见度200m,500m是两个明显的分界点,在分界线左右的能见度持续时间变化较大,最大相差20倍,在<200m,200-500m,500-1000m三段范围内器测能见度持续时间变化不大,最大相差0.8倍,(3)沙尘暴过程中,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是随着器测能见度增大而减小,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能见度400m处,最小值出现在能见度接近1000m处,平均风速11.9m/s,最大风速21.1m/s。器测能见度从400m变化到500m风速有较大减小。气压和相对湿度以器测能见度500m为界,能见度<500m,数值较大,能见度>500m数值较小。(4)根据器测各能见度持续时间、气象要素变化和统计检验,沙尘暴中,在器测能见度500m处各气象要素变化很大,这对沙尘暴分级有积极意义。(5)器测能见度与人工观测值有较大差距,但它们之间有较好相关性,其相关系数是R=0.7993,通过了t检验(α=0.01)。它们之间拟合方程是y=5.746X0.8523。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使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生产成本等方法,定量评价了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估算结果表明: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为2.56×108元/a;森林保持土壤的经济价值为47.48×108元/a;森林净化水质的价值为2.48×108元/a;固定CO2的价值为115.32×108元/a;释放O2价值为131.24×108元/a;吸收SO2价值为3.88×108元/a;滞尘价值为156.39×108元/a;甘肃森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水质、固定CO2、释放O2、吸收SO2、滞尘7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共447.12×108元/a;其中灌木林贡献率最高占41.64%,而未成林造林和薪炭林贡献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干旱区湿地-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质量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湖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盐化草甸土>盐土>灰棕漠土>风沙土的规律。湿地土壤有机质空间上表现为湖区以东、以西、以南方向上层土壤有机质依次递减,湖区以北上层土壤有机质先递减后递增。湖区以西中层土壤有机质与上层趋势一致,以北有机质含量较大,湖区以东、以南方向有机质含量较小。下层土壤样品中,湖区以西、以北位置均呈现递减趋势,以东方向有机质含量较高,以南较小。盐化草甸土有机质含量自上而下依次递减,趋势明显。盐土、风沙土、灰棕漠土有机质含量上层>中、下层,中下层含量差异较小。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