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江黄羊正式命名公布杨子爵(四川省南江县黄羊育种科学研究所,63560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8年4月17日农牧函(1998)5号正式通知批准“南江黄羊”为肉羊新品种,并颁发《畜禽新品种证书》。南江58万人民盼之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从事“南江黄...  相似文献   

2.
全国惟一一个由县级科研单位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高科技项目南江黄羊科技示范园区,日前在四川省南江县元潭乡开工建设。四川新大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建、开发此项目。南江黄羊是近年新研究培育的肉用山羊新品种,发展势头强劲,已被全国近30个省市引种推广。南江黄羊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冠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全国畜牧业上的一大知名品牌。作为南江黄羊研生地的四川省南江县,在强力建设南江黄羊核心区的同时,狠抓高科技攻关,提升南江黄羊“含金量”,增加南江黄羊“附加值”,在拉长的产业链条中强化高新产品开发。南江黄羊科技…  相似文献   

3.
高成忠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10):14-14,19
据通江县2003年底统计,全县山羊饲养量达到45.3万只,年出栏肉羊24.8万只,比2000年增长了一倍多,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猪、牛、羊发展已成三足鼎立之势。通江县养羊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南江黄羊发展快;二是养羊规模逐步扩大;三是专业户饲养起点高,羊市场形势看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南江黄羊早期生长发育规律,采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种常用的生长曲线模型对南江黄羊早期体重生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Von Bertalanffy模型对南江黄羊早期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较好。根据Von Bertalanffy模型建立了南江黄羊的早期体重生长曲线,为客观的认识南江黄羊早期生长潜力及合理进行早期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江黄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何焕周岳子民(四川南江县元顶子牧场635607)南江黄羊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Coenurascerenrairs),系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所引起的。多头绦虫属带科,其成虫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等动物的小肠内寄...  相似文献   

6.
南江黄羊快长品系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江黄羊品种育成后,为了提高南江黄羊早期生长速度,近十年来,在南江黄羊品种群体内部,按照"以本品种选育为主,完善品系结构,培育优秀系祖,提高种群品质,健全良繁体系,推动生产扩繁"的技术路线,经过4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取得了显著的遗传进展.现将南江黄羊快长品系选育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南江黄羊纯种扩繁技术 1.1科学引种,建立纯种扩繁基础羊群 1.1.1 选择优良的南江黄羊品种。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耐粗饲,耐粗放管理,抗病力强,经济价值、育种价值高,生产性能好(体大、早熟、酮体品质好)的优良南江黄羊品种。  相似文献   

8.
南江黄羊繁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江黄羊繁殖性能的研究王维春(四川南江县畜牧局635600)引言南江县地处川陕交界的米苍山南麓,境内群山起伏、千沟万壑,海拔360~2508m。南江黄羊的培育基地──南江县北极种畜场、元顶子牧场及场周的“13个乡(镇)”位居县境东南部,海拔800~1...  相似文献   

9.
南江黄羊改良本地山羊推广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发肉山羊生产,我局于1995年争取了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南江黄羊改良藏山羊试验示范”项目,通过引种观测,开展杂改试验,建立南江黄羊纯繁基地等工作,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省、地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我...  相似文献   

10.
南江黄羊母羊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AS软件包对南江黄羊母羊各年龄阶段体重和体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江黄羊母羊早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但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出生场别和出生年度对南江黄羊母羊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其影响减弱。研究结果提示,在南江黄羊今后的遗传参数估计等育种工作中应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96年 4月 ,上甘山人积极配合全省“百万山羊计划”的实施 ,以过人的胆识 ,从四川南江县引进了国内著名的南江黄羊种羊 2 0 0只 ,建立了全省唯一的南江黄羊种羊基地。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 ,这里的种羊已猛增到目前的 2 1 1 8只。自 1 997年开始对外供种以来 ,外销总量达 92 1只 ,仅 1 998年就销售 671只 ,实现收入3 6 8万元 ,纯收入 1 8 8万元 ,农民人均从中增收 57元。 1 999年销售种羊 70 0只以上 ,农民人均可从中获纯收入 70元以上。养羊 ,在当今农业增收乏力 ,猪市不景气的情况下 ,成了农民增收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1 发扬资源优势上甘…  相似文献   

12.
德化地处闽中戴云山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发展山羊的好地方。为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笔者多次引进四J;1南江黄羊,进行纯种繁育,杂交育种,经过12年推广已发展优良羊群近万头。现将体会报告如下。!南江黄羊引进、繁育、杂交、推广过程1.11986年德化县畜牧兽医站从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南江黄羊6头(ZI、4旱),放在雷峰镇肖坑村和淆中镇隆泰村驯养观察,其后又开展南江黄羊与本地戴云山羊杂交繁育和对比试验,到1989年10月共生产南戴FI羊154头,均表现明显的杂交优势。1·21996年从南平市调回由四川省引进的南江黄羊46头…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我国肉用良种山羊的繁殖潜力,对我国培育成的第1个肉用山羊新品种--南江黄羊首次进行了胚胎移植试验。于2001年9月7日-18日共产下南江黄羊羔羊14只,对7只南江黄羊供体母羊用促卵泡素(FSH)进行超排处理,头均获可用胚胎8.6(60/7)枚,对进口与国产FSH对南江黄羊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进口FSH比国产头均获可用胚胎数多3.0枚,但可用胚胎率比国产低13.1%。对孕激素(栓塞)法和PG法对母羊同期民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栓塞法和PG法在24-48h肉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4.8%(39/46)和80.6%(29/36),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南江黄羊生产体系建设是将南江黄羊科研选育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指导思想是:按照南江黄羊群系繁育方案,合理布置羊业生产规划,加快科研选育成果应用,最终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制种、社会化服务、现代化加工,提高羊业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化发展新模式,构建适合巴中市乃至秦巴山区羊业生产发展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黎军 《广西畜牧兽医》2006,22(3):131-131
1 概况 南江黄羊是经过40多年选育而成的、目前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之一,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4月17日,南江黄羊正式通过农业部命名.  相似文献   

16.
长汀县大同镇九曲山羊场和上水寨羊场,1995年4-5月分别从四川省南江县引进南江黄羊种羊共计269只,进行品种选育和与戴云山羊杂交繁殖改良。但是从引进当年起,每年均有数量不等、程度不同的羊患胸膜肺炎,至2000年底,原有的369只南江黄羊种羊和几年来陆续繁殖的500多只杂交羊,由于患胸膜肺炎而死亡143只,经济损失惨重,胸膜肺炎已成为当地发展草食动物、竹山养羊产业的主要威胁。有些年份,特别是1996年冬,因下冻雪、天气恶劣,发病率高达60%以上,死亡率在80%以上。现将该病的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南江黄羊新品种的“八五”选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八五”期间按“加强本选、建立品系、提高品质、扩大群体”技术路线,采取群体继代繁育和综合指数选择法,并结合“加大选择强度、分段定向培育”的措施,加强对南江黄羊的选育和推广,使之达到肉用山羊新品种的要求标准和条件。农业部组织全国同行专家现场鉴定确认,南江黄羊群体规模大、外型较一致、遗传性稳定,已形成我国目前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八五”期间创直接经济效益1800多万元、社会产值9798万元。  相似文献   

18.
1南江黄羊纯种扩繁技术 1.1科学引种,建立纯种扩繁基础羊群 1.1.1选择优良的南江黄羊。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耐粗饲,耐粗放管理,抗病力强,经济价值、育种价值高,生产性能好的南江黄羊。  相似文献   

19.
南江黄羊繁殖性能的观测四川省通江县畜牧局王波,郭以信1990年以来,我县从毗邻的南江县大批引进南江黄羊,一方面进行扩繁选育,增加良种数量,提高群体质量。另一方面开展经济杂交,增加养羊效益,取得了满意效果。为加大本地山羊的改良进程,适应“高产、优质、高...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我国肉用良种山羊的繁殖潜力 ,对我国培育成的第一个肉用山羊新品种———南江黄羊 ,首先进行了胚胎移植试验 ,并获得成功 ,于 2 0 0 1年 9月 7日~ 18日共产下南江黄羊羔羊 14只。对 7只南江黄羊供体母羊用促卵泡素 (FSH)进行超排处理 ,头均获可用胚胎 8 6 (6 0 /7)枚。本试验对进口与国产FSH对南江黄羊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进口FSH比国产头均获可用胚胎数多 3 0枚 ,但可用胚胎率比国产低 13 1个百分点。本试验还对孕激素(栓塞 )法和PG法对母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栓塞法和PG法在 2 4~ 4 8小时内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 84 8% (39/4 6 )和 80 6 % (2 9/3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