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海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63-4564
对承德柳九星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九星叶甲在河北承德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内、土缝或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上树为害,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并在树上为害到10月下旬下树越冬;每年7月上中旬为该虫为害盛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样地对草履蚧发生规律和不同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履蚧出蛰上树前对树干涂粘虫胶可有效阻止其上树为害;胶带阻隔法防治效果较好;地面诱集下树成虫有一定效果,但费工;在低龄若虫阶段喷施农药防治效果较好;高龄若虫抗药性强,一般药剂难以防治,但组合药剂(氯氰菊酯+噻嗪酮)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生产上草履蚧的防控难题,本文对草履蚧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过夏、秋和冬天。卵于12月下旬开始孵化,1月下旬若虫开始上树。雄虫蜕皮3次,雌虫蜕皮4次,第1、2次蜕皮在树上进行,分别在3月上旬和4月下旬;第3、4次蜕皮在树下,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5月中下旬。3次蜕皮后分为雌雄虫,雄虫即行化蛹、羽化、交尾后死亡;雌虫继续上树为害至5月中下旬下树蜕完第4次皮后再次上树为害至6月上中旬下树产卵。1龄若虫抗低温、水淹、耐饥饿,并选择偏好在树冠上中部1~2年生枝阴面群栖为害。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明,桑尺蠖在山东一年发生3代。以2~3龄幼虫在树皮裂缝、虫孔等荫蔽场所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上树为害,盛期在3月下旬。3月下旬至4月初为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5.
正采用生态防治方法防治作物病虫害,有利于保护害虫的天敌,避免污染环境,确保农产品无公害,可谓一举多得。下面介绍九种方法:1.阻隔法根据病原有害生物的活动规律,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防止有害生物为害或蔓延。例如,果园中采取果实套袋的方法,可防止多种害虫的为害;树干上涂胶,可防止下部害虫上树为害;树干刷白,既可防止冻害,减轻病害的发生,又能阻止天牛产卵;蔬  相似文献   

6.
正荔枝蝽(俗称臭屁虫)是荔枝、龙眼重要害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刺吸嫩梢、花穗、幼果汁液为害,导致落花落果,造成的伤口还为荔枝霜霉病和炭疽病的发生为害提供便利。春季随着气温不断上升,越冬成虫陆续上树活动取食、交配产卵,为害会迅速加重。防治荔枝蝽应掌握在荔枝蝽对药物敏感的两个关键时期:一是在4月中下旬大部分越冬虫交尾产卵前,可有效降  相似文献   

7.
<正> 7月份,幼果迅速膨大,并伴随着甲口的愈合,出现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此期也是枣粘虫、红蜘蛛为害时期,桃小食心虫的越冬幼虫出土盛期,枣龟蜡蚧、枣粉蚧、枣刺蛾卵和孵化期,二代棉铃虫开始上树为害枣果时期。因此,7月份一定要加强枣园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阻止榆紫叶甲成虫上树为害,采用无毒粘胶涂干方法对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采用无公害农药——触破进行涂毒环和直接喷洒百虫杀两种防治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粘胶涂干法的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治率可达90%以上,明显高于涂毒环的防治率(32.63%)和喷药的防治率(68.90%);且粘胶涂干法的有效防治期长,在整个春季对越冬代成虫都有持续的阻隔上树作用;涂粘胶的最佳宽度为5cm,其防治率可达89.57%。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认为采用塑料绑缚并绕毒草绳的办法防治枣食芽象甲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那些耕作不方便、土壤干燥的山区效果更佳.同时该方法对所有通过主干上树为害的害虫均有同样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枣尺蠖,又名枣步曲,是为害枣树的主要害虫,在我们县枣区,常将枣叶和花吃光,造成严重减产。我们根据枣尺蠖雌成虫无翅不会飞,从土内羽化出来后,必须经过树杆爬到树上交尾、产卵、繁殖幼虫为害枣树的习性,在树干基部绑一圈10—12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利用塑料薄膜的光滑性,阻止枣尺蠖雌成虫上树。但是它  相似文献   

11.
<正>一、杨树食叶害虫的种类(一)春尺蠖属于鳞翅目,尺蛾科,在河南一年发生一代。春尺蠖2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3月底4月初树木萌动后,开始孵化为害幼芽及嫩叶。蛹集中在树木根颈周围的表层土壤中越冬;成虫雌雄异型,无翅雌蛾爬行上树,和有翅雄蛾交配,产卵于粗翘树皮下;老龄幼虫食量大,抗药性极强。(二)杨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幼虫啃食杨树叶片为害,幼虫常群集为害,将叶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霍县沿山千亩果园,普遍受到山楂红蜘蛛危害,特别是7—8月盛发期,红蜘蛛猖獗,叶色退绿,严重影响当年果品产量和下年花芽分化。广大果农突击喷药防冶,但仍减产1—2成,经济收入减少15—25%。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1988年我们在阎家庄乡刘家庄果园,根据山楂红蜘蛛在树下土块缝隙越冬、早春爬行上树的特性,在23棵苹果树上进行了涂药膏堆药土粘杀灭虫的综合防治试验,把害虫消灭在上树为害之前,有效地控制了其生物群落,收到了投资少效益高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栾树在行道树、街道绿地、公园等多处种植,同时栾多态毛蚜的为害也日趋严重。在观察了栾多态毛蚜越冬情况、越冬卵孵化、干母爬行上树、虫量消长等生物学特性基础上,进行了12种药剂的室内药效试验,安纳、绿百事、高好、阿克泰、艾美乐等防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疣纹蝙蝠蛾是森林幼龄林一大钻蛀性害虫,是吉林省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在吉林省二年一代,以卵在土面腐殖质里和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地面上卵5月中旬孵化,6月上旬上树。越冬幼虫7月末化蛹,8月中下旬羽化成虫。文章介绍该虫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方法,对今后治理该虫为害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扩散型指数法、回归模型分析法、Fuzzy ISODATA聚类分析和二维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油松毛虫幼虫种群空间格局的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越冬幼虫上树后直至化蛹期间的空间格局皆属聚集型,种群聚集度第逆密度制约的,表现在时间序列上的总趋势是离心运动(扩散);幼虫种群空间动态系统可划分为4个阶段(亚系统),与之相对应的种群生物学阶段,分别是越冬幼虫刚刚完成上树期、幼虫稳定取食为害期、迁移扩散期和蛹期;m^*(T,m)关系的二维趋势面方程对种群空间动态作出了客观的描述。此外,文中还对Iwao的准则作了必要的补充,使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油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下树历期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4~1986年对越冬幼虫的系统调查数据,分别求得油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历期约为51d;下树历期约为87d;上树高峰期为每年的3月28日~4月19日;下树高峰期为每年的10月份。并同时对越冬幼虫上树过程中的物候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栗雪片象危害各品种的板栗,造成板栗成熟前大量落苞而减产,一般减产30%,最高可达60%以上.此虫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落苞内越冬,翌年4月化蛹,5月成虫离苞上树,6月交尾产卵,8月蛀苞为害,10月幼虫老熟并留在栗实内越冬.在成虫羽化至产卵期用药剂防治,成虫致死可达95%以上,且多种药剂都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枫香、杉木、樟树、马尾松作为铁皮石斛附生树种,以草绳、草绳+水苔、木屑、混合基质作为铁皮石斛上树方式,就不同附生树种和上树方式在越冬时期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分析。研究发现,4种附生树种均可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树种,可优先选择枫香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树种。对于不同的上树方式而言,以"杯式"混合基质为上树方式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9.
草履蚧又名草鞋蚧,该蚧主要危害泡桐、杨、桃、柿、枣、苹果、梨、桑等。早春若虫上树,密集于细枝嫩芽,刺吸危害,致芽枯萎,树势衰弱,有的甚至整株死亡。此蚧1年发生1代,一般以卵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壤中越冬,随着温度上升,开始出土上树,以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若虫上树时间多集中于上午10点至午后2点,沿树干爬至  相似文献   

20.
草履蚧属同翅目硕蚧科,年生一代以若虫,雌成虫为害苹果,梨等。3份初危害寄主的嫩枝和嫩芽,4月中下旬达到危害高峰。主要防治措施:夏季诱卵,冬季烧毁,春季刮皮涂胶或重机油阻虫上树,保护天敌瓢虫,果树发芽前后分别用3-5度石硫合剂和5%蚜虱净乳油并加入1000倍害立平助剂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