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探索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繁殖时期对人工鱼巢的偏好性, 2018年6—7月开展了不同水温条件下黄颡鱼对不同鱼巢颜色和材质产卵偏好性的对比实验。实验用产卵鱼巢为半球形棕榈空鱼巢(直径25 cm,深12 cm);同规格内部放置4~6枚碎石块的棕榈鱼巢和塑料鱼巢;折叠6层尼龙渔网(30cm×40cm)和棕榈片(30cm×40cm)鱼巢,于水泥池(290 cm×120 cm×100 cm)内开展两种温度区间条件下产卵偏好性实验。实验用黄颡鱼亲本雌雄比例为1:1,雌鱼体长(167.8±19.0)mm,体重(99.9±21.7)g;雄鱼体长(235.1±18.8)mm,体重(188.5±38.1)g。结果表明,在24~26℃水环境下,半球形棕色棕榈(无石子)鱼巢内个体平均附卵量为628.49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2.77%;28~32℃水环境下,半球形棕榈(无石子)个体平均附卵量为225.48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1.40%。结果分析发现, 24~26℃是黄颡鱼产卵的最适水温区间;黄颡鱼对棕色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灰色、粉色、黄色和绿色无明显偏好;黄颡鱼对半球形棕榈(无石子)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其他材质鱼巢的偏好性依次为:半球形棕榈(有石子)平铺棕榈片悬挂棕榈片半球形塑料水泥池。可见,黄颡鱼产卵的最佳偏好为24~26℃水环境下棕色半球形棕榈鱼巢。本研究结果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产沉黏性卵鱼类产卵场的修复和资源增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又名嘎牙子,是我国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优水产品。我站于2004年承担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黄颡鱼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2004年,在肇东市涝洲镇开展了黄颡鱼人工繁育试验,共繁殖黄颡鱼鱼苗133万尾,培育黄颡鱼1龄鱼种70.5万尾。1材料与方法1.1黄颡鱼亲鱼产前培育1.1.1池塘条件及准备池塘面积0.7hm2,池深2.2m,池底平坦,池塘注排水方便。水源为松花江水。2004年4月22日,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清毒,生石灰用量为1500kg/hm2。清塘消毒后,池塘注水1m深。1.1.2亲鱼放养1.1.2.1亲鱼来源与选…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饲养的2、3冬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进行4批次的人工催产和孵化试验。催产雌亲鱼5960尾,平均体重120.6~148.2g,雄亲鱼350尾,平均体重278.6~310.5g。催产药物为LHRH-A2、DOM和HCG合剂。亲鱼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暂养,到达效应时间时实施人工采卵、采精液和人工授精,受精卵脱黏后用孵化桶孵化。雌雄亲鱼为20∶1。共收获受精卵4389.6万粒,孵出水花鱼苗3774.2万尾。平均催产率和受精率达到94.6%和84.1%,每尾雌亲鱼平均产受精卵约0.74万粒,孵化出鱼苗约0.63万尾。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亲鱼产卵率、受精卵孵化率和出苗率均较高,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可大大提高黄颡鱼人工繁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很多地区难以取得规格整齐的黄颡鱼苗,阻碍了黄颡鱼的大批量生产,致使很多地方市场上黄颡鱼供不应求。笔者在2000~2002年这几年内经过试验,基本上掌握了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技术,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一、黄颡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选择要求选择体表光滑、体色鲜艳、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黄颡鱼作亲鱼,雌性体重每尾在100克以上,雄性每尾在150克以上。倘若是从市场收购来的,用3%~4%的食盐水浸泡4~5分钟,而且要先进行驯食,强化培育之后方可进行人工催产。2.人工催产雌雄鉴别:雄性体型较长大,只有一个泄殖孔。而雌性…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黄颡鱼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颡鱼 (Pseudobagrusfulvidraco)是江西各类型水域中常见的经济鱼类。我们对鄱阳湖黄颡鱼进行了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并对该鱼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本文就鄱阳湖黄颡鱼的胚胎发育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黄颡鱼亲鱼于 2 0 0 1年早春从鄱阳湖水系的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等水体收集。选择纯种 ,体质健壮且已达性成熟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专池培育。6月上旬 ,选择成熟度好的雌雄亲鱼以 1∶1配比进行催产。雌鱼催产剂量为 :LRH—A2 3~ 5 μg kg亲鱼重 +HCG80 0~ 12 0 0IU kg亲鱼重 +DOM 3~ 5mg kg亲鱼重 +催产灵 80 0~ 10 …  相似文献   

6.
一、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选择 用于人工繁殖的黄颡鱼亲鱼雌鱼要求2-3龄,体重在90g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2口面积共计4.7×667m2的试验塘开展了黄颡鱼冬片鱼种健康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放养2~3cm的黄颡鱼夏花鱼种25000尾,收获黄颡鱼冬片鱼种564.9kg,平均体重23.3g、平均体长11.9cm,成活率95.9%,每667m2平均利润1837.5元,投入产出比为1:1.74。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姑鱼、黄芽头。隶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可食部分多,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是国内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淡水养殖品种。为了解决本地区黄颡鱼苗种短缺,我们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一、亲鱼来源试验用亲鱼全部从赣江天然水体中收集。于4月份以前收集体质健壮,体形丰满,体色鲜艳,无病无伤,体重100克左右的黄颡鱼作亲鱼。雌雄分池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投喂鳗鱼料,并加入30%的螺、蚌等动物性饵料。…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0.3hm2的池塘内设置规格为2m×2m×1m的网箱4口,按不同密度投放黄颡鱼鱼种,投喂自制的配合饲料.经过245d的饲养,共起捕黄颡鱼1494.5 kg,其中单箱最高产量为413 kg,单箱最高利润达到1559元,投入产出比为1:2.08.试验结果表明,小体积网箱饲养黄颡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600~800尾/m3.  相似文献   

10.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氏黄颡鱼又名江黄颡、硬角黄腊丁、郎丝江颡、嗄呀子等。主要分布于长江及其支流中,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科、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一个种。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备受广大养殖户及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满足广大养殖户对瓦氏黄颡鱼苗种的迫切需求, 5月中旬我们开始试繁,先后催产 3批共 46组亲鱼,共获幼鱼 18.6万余尾,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亲鱼收集与培育 1.1.1亲鱼收集 1998年 11月从长江选购 1批瓦氏黄颡鱼亲本,用帆布袋充氧运输。雌性个体重一般在 250~ 360 g之间,雄性个体均…  相似文献   

11.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氏黄颡鱼在池塘生态环境条件下人工培育亲鱼、人工繁殖.产卵季节为每年的5中旬~7月上旬,产卵水温为20~30℃,最佳产卵水温为23~28℃,催产效应时间水温20~30℃为40~52小时.流水水泥池中流水孵化,孵化必须在室内光照500~800Lx条件下进行,孵化出膜时间水温20~30℃为47~70小时.人工繁殖的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全雄性黄颡鱼是对普通黄颡鱼亲鱼采用性逆转、雌核发育及人工诱导相结合而繁育出的黄颡鱼。全雄性黄颡鱼在湖北、广东、贵州、安徽等地推广,取得非常好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比普通黄颡鱼体重增长快,全雄性黄颡鱼池塘鱼苗培育比普通黄颡鱼池塘增重41.3%左右,显示出了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Peltee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鱼类,二龄鱼体重可达300~600 g,最大个体达1500 g.该鱼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鱼腥味和肌间刺,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江黄颡原生活在天然水域的流水环境中,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天然水域环境的恶化和捕捞强度的加大,江黄颡的自然资源量越来越少.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江黄颡商品鱼的需求,我们进行了用不同面积的静水池塘养殖江黄颡成鱼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分布广泛,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属杂食性,经过驯化可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品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01年池塘养殖亩产可达400kg以上,每尾平均体重达100g~150g,可以极大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亩~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1.5kW~3.0kW的增氧机。用生石灰按常规方法进行干塘曝晒和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注水1.5m左右。二、鱼种放养投放鱼种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舟山牙鲆人工培育及促熟催产中的技术措施。采用自然海区捕获的牙鲆亲鱼,逐年筛选、精心培育,共获得健康的2~4龄成熟亲鱼300尾(雄鱼200尾、雌鱼100尾),体重1 000~5 000 g。在自然产卵和外源激素HCG(1 500 IU/kg)及LHRH-A3(5μg/kg)的作用下(雄鱼减半),共采卵536.2×104粒,上浮率51.3%,受精率69.5%,孵化率84.2%。与自然产卵相比,激素催产产卵数量多,受精率和孵化率相对偏低;而自然产卵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但产卵不够集中且数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一、亲鱼收集和培育1.亲鱼收集初次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亲鱼只能从外荡、水库、江流等水域收集。选购亲本时,要求其雌鱼体重在125克以上,雄鱼体重在150克以上。黄颡鱼雌鱼体型较短粗,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和泌尿孔分开;雄鱼体  相似文献   

17.
水温对黄颡鱼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对黄颡鱼的摄食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黄颡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水温对其摄食具有显著的影响。开始摄食水温为 11℃ ;较低温度下 ,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当温度上升达到 2 9℃时 ,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黄颡鱼的最适摄食率温度为 2 5~ 2 8℃ ,摄食率为 4 0 6~ 4 36 %。试验温度2 6℃时 ,获得最大摄食率 4 36 %。  相似文献   

18.
蒋艾青 《内陆水产》2000,25(9):28-28
黄颡鱼因个体小、生长慢、苗种繁殖较难而很少进行人工养殖。目前仅湖南、湖北、辽宁等地进行了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和池塘养殖,成功的不多。但黄颡鱼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市价达 30元 /kg以上。为了探索黄颡鱼的养殖方法,笔者于 1999年在成鱼塘设置网箱进行了黄颡鱼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网箱结构与设置 网箱为 3× 4聚乙烯线,网目 2 cm,规格 4 m× 6 m× 3 m,为固定敞口式 ,设置在面积 0.33 hm2的成鱼池内,网箱离岸 30 cm,距进水口 40 cm,鱼池水深 2.5 m,水源充足,水质好…  相似文献   

19.
成鱼池设置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2 3hm2的成鱼养殖池内设置规格为5m×4m×2m的网箱3口,共投放规格为22 6g/尾的黄颡鱼6000尾,采用自制配合饲料,经过200d饲养,共起捕黄颡鱼775 5kg,获纯利9672 1元,投入产出比1∶2 08,平均饵料系数2 05。  相似文献   

20.
江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雄性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黄颡鱼从闽江水域捕获 ,经过驯化养殖 ,培育成亲鱼。在每年的 5~ 7月生殖季节 ,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亲鱼注射LRH -A2 +DOM进行人工催产 ,并自然产卵受精。在水温 2 4~2 6℃条件下 ,激素效应时间为 3 0~ 3 6h .受精卵经 3 5~ 40h,仔鱼脱膜孵出。仔鱼经 2 5~ 3 0d培育成全长 2 5~ 3 2mm的鱼苗。此外 ,本文观察了江黄颡鱼的性腺的发育特点及繁殖习性 ,同时初步探讨了用温度诱导鱼苗雄性化的可能性。在水温 3 2± 1℃诱导条件下 ,鱼苗雄性率可达 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