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不但严重影响乳的品质,而且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已知的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大约有22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20多种[1],基因芯片技术以其集成化、微型化、可对靶致病菌实现平行化检测的特点在动物疫病诊断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2-4],本试验旨在建立快速、灵敏、特异、准确检测奶牛乳房炎5种主要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为乳业生产上有效预防控制奶牛乳房炎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16S rDNA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快速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茵的基因芯片方法,试验以奶牛乳房炎4种主要致病菌的16SrDNA基因作为基因芯片检测的靶片段,设计和筛选通用性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对通用引物进行荧光标记、PCR扩增、芯片杂交和信号扫描分析,根据杂交信号强度和聚类分析结果,判定奶牛乳房炎感染的致病菌种类。实验结果显示:以16SrDNA为靶基因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芯片方法,可以快速、特异、准确地对这4种试验菌株进行检测和鉴定。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将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监督、乳房炎的防控等提供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用基因芯片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和查阅文献资料设计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绿脓杆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6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通用引物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及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的特异引物,并用这3种特异引物扩增片段的纯化产物作为这3种链球菌的检测探针。在引物对样品中细菌的相应基因片段扩增的同时进行靶基因的生物素标记,扩增的产物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探针进行杂交,酶联、显色后根据芯片扫描仪的判读结果来确定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感染的种类。结果表明,建立的以16S rDNA为对象的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的检测出以上6种细菌,整个检测过程需要6h-7h,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快速的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和查阅文献资料设计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绿脓杆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6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通用引物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及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的特异引物,并用这3种特异引物扩增片段的纯化产物作为这3种链球菌的检测探针。在引物对样品中细菌的相应基因片段扩增的同时进行靶基因的生物素标记,扩增的产物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探针进行杂交,酶联、显色后根据芯片扫描仪的判读结果来确定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感染的种类。结果表明,建立的以16S rDNA为对象的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的检测出以上6种细菌,整个检测过程需要6h~7h,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快速的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基因芯片的概念、原理及应用情况,并以Lee建立的基因芯片技术为例介绍了奶牛乳房炎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即奶牛乳腺发生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疾病,对乳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本文通过分析其致病原因,对奶牛乳房炎的检测方法做出总结,在分析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介绍最新的检测方法,说明乳房炎检测逐渐向低成本高效率的趋势发展。另外还以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和表观遗传标记为出发点,对乳房炎发生发展的预测方法做了介绍,并就乳房炎研究方向针对奶牛本身的分子抗病育种方向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奶牛乳房炎的诊断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领域应用之后,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周期大大缩短、操作简单快捷、检测成本降低、灵敏度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可在牛群中普遍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分析是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关键环节。1材料与方法1.1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从奶牛场选取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采集奶样,用SMT法(上海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1.2样品收集对检测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常规挤奶消毒后,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挤奶人员手指。每乳头废弃头三把奶后,收集5ml奶于经…  相似文献   

9.
张莉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7):181-18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多种致病菌感染引起,它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常规的检测方法在乳房炎的检测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作者就PCR、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上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对奶牛业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主要由多种致病菌感染引起,它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到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常规的检测方法和PCR法在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检测鉴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e project,HGP)的胜利完成,已积累了大量的基因序列数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了解北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和发病牛乳汁中主要致病菌的种类。通过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检测(CMT)和体细胞数检测(SCC)对隐性型乳房炎进行诊断,临床外观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并进行主要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1.65%(12/728)和0.41%(12/2 896);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45%(39/716)和1.46%(42/2 884);瞎乳头率为0.55%(16/2 912)。该牛场不同胎次间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差异显著。从1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样本中初步分离鉴定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杆菌和5株链球菌属。研究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属可能是该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快速、准确的诊断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全面综述了PCR、real-time PCR、基因芯片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诊断中的应用,旨在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疆垦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取新疆垦区七个试验牛场,临床调查和试剂诊断,检测奶牛712头,采集奶牛乳房炎阳性乳样314份.其中,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检出率平均为36.3%,临床性奶牛乳房炎为16.7%;采集阳性奶样经试验分离鉴定,革兰氏阳性菌仍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但金色葡萄球菌已基本取代链球菌成为主要的致病菌,其检出率为78.98%.另外,常见环境性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已明显减少,检出率仅为21.1%和9.24%.相反,绿脓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其检出率为5.41%和11.15%,而且绿脓杆菌和隐球菌已经成为引起临床性乳房炎爆发的两种新的病原,其中隐球菌已经成为造成顽固性乳房炎的又一种新型病原.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本文对2019年以来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致病菌种类、乳房炎发病情况、分子诊断方法、抗生素和中药治疗手段以及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同时总结了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预防措施,以期为乳房炎的诊断、防治及乳房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更好地防范奶牛乳房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显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被人们认为是较难控制和消除的疾病。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可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鲜奶质量,从而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为了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发展情况,以指导奶业生产,我们分别在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4次抽查检测,其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显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被人们认为是较难控制和消除的疾病。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可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鲜奶质量.从而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为了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发展情况,以指导奶业生产,我们分别在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对奶牛乳房炎进行了4次抽查检测,其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其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乳房炎是困扰奶牛养殖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临床症状不明显,不仅导致奶牛产乳量和乳质量的降低,还可能传染给其他奶牛,导致疾病的扩散.因此,只有对乳汁进行检测,通过其生理、生化等指标变化来判断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为减少该病的发生、提高乳质量,本文总结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微生物学检验、细胞学检查、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和中兽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中草药的免疫调节和严格的泌乳期和干奶期乳房抗生素预防和乳头药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较为复杂、病因也很多,受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影响,导致临床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危害性仍然居高不下,也给乳房炎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能够使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此试验一方面通过临床观察和试剂诊断,检测奶牛临床性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并了解试验奶牛场的群体结构(体形、品系、年龄)、产奶性能、繁殖状况以及奶牛之间的亲代关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一种主要细菌.为了建立PCR直接检测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方法,本试验以大肠杆菌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已发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16-23S rRNA特异性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对昆明市的某发生奶牛乳房炎的病牛的牛奶进行大肠杆菌PCR检测,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建立一种直接从牛奶中检测大肠杆菌的PCR快速诊断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到乳样中的大肠杆菌,而且具有快速、准确和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现状、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奶牛乳房炎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