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王震  唐欣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7):207-210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现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方针,城乡要素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城乡科技要素的科技传播与服务成为城乡良性互动的关键.对城乡科技传播与服务的背景进行了研究,归纳了现阶段城乡科技传播与服务存在缺乏互动机制、正规制度建设滞后、农村科技...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战略进路。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是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需求倒逼、技术推动、农村制度改革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为了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要顺应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科技制度改革,提高科技对产业融合的贡献度;推进以土地”三权分离“和集体产权制度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农村金融制度、财政政策的倾斜与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多元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3.
安康市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6):208-210
新农村建设以来,安康市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但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面临着农村劳动力技能缺乏、基层农技干部奇缺、自然灾害多发、产业升级难、对政策性增收依赖过强等问题,必须加强培谢I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改变科技服务方式、创新经营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科技特派员作为科学技术的供给者,对乡村产业振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凝练了“科技特派员+N”的服务模式,总结了科技特派员与驻点、产业和地区“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探讨了科技特派员构建新农村服务基地的做法与优势,并提出了注重产业选择、注重农民培训、推进“科、农”融合以及完善“校、农、所”融合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一名 《农家科技》2011,(7):146-147
莱芜是山东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近年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管理服务一体化“六个一体化”,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三个集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初步构建起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本期聚焦     
海安县大公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5月,主要从事耕种、收割等服务,现有成员121户,拥有固定资产353万元。合作社按照“民参加、民管理、民受益”的原则,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路子,坚持“服务成员,效益优先”的服务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而科技创新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农业腾飞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与“三农”问题密不可分,在服务“三农”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全过程的作用.近年来,畜牧兽医行业秉承服务“三农”理念,紧贴“三农”需求,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在品种改良、疾病诊疗、药残检测、饲料饲草开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科技培训与咨询等工作,提高农村科技服务质量,为发展现代畜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保障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民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8.
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群众为提高组织化程度而创建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组织。会泽县早在2000年就有农村合作组织的组建,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借鉴四川经验,大力发展以“支部+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对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的内涵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农村价值显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作为增强内循环能力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战略支点,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排头兵。然而,农业农村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的过程中,存在着供需错配导致国内经济低效运转、产业根基不深导致农业产业升级难以启动、农村产业融合度不高导致“四链”难以加速、要素流通不畅导致城乡融合道路受阻、农村改革“内卷化”导致经济发展航向偏离、开放新高地建设滞后导致“双循环”连通不畅等困境。要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需;增强产业基础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加速“四链”协同;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思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农村改革深化水平;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改革,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六个方面探索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出路,以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在制定的国家能源法对农村能源的定位是“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多能互补、节能增效、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比过去确定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更准确更全面。国家在农村发展沼气同时,已加速生物质成型燃料及其炉具产业的发展,对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户的生活质量和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科技》2008,(11):68-69
科技特派员制度不同于许多传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做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创新。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发挥重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的重大举措。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9∶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市6.9万科技人员中,95%集中在城市,科技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科技在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引领支撑作用不突出,科技体制机制和重要领域的创新服务难以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因此科技引领和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2.
7月13日,北京市科委召开“首都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启动揭牌仪式。多名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科委主要领导、有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盟企业100多人出席。会上,有关领导分别为“食品安全科技服务联盟”“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籽种产业发展科技服务联盟”“设施农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北京农村污水处理创新服务联盟”5大联盟揭牌,标志着北京农业领域产学研结合揭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三、韩国新村运动的综合评价 韩国政府实施“新村运动”其主耍做法:一是在“新村运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消化过剩的产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在“新村运动”发展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横式,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农村保险业以及农协组织的建设上来,逐步培育社会发展体,为今后国民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在“新村运动”发展的后期逐步转入国民主导型发展横式,让既具有客观生存与发展规律叉有助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机构,如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机构、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在新农村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运用财政、服务等手段为国民的自我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吉林省委省政府“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县域突破”的发展思路,农行吉林省分行确定了“统筹城乡、发展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把城乡联动、县域突破、促进农村实现“三化”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着力点,选择15个经济较强县(市)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5.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基层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实践。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科技特派员制度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坚持以农业农村需求为导向,着重在组织领导、完善机制、精准选派、精准对接、项目推动、媒体宣传等方面做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然而,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仍面临服务乡村产业的工作能力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和长效机制以及农村创新创业基础比较薄弱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巩固推广“院地合作”模式,加强运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服务“三农”技能培训、提升农村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加强农业农村适用技术集成创新等对策建议,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有关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制约因素及破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冲  黄国桢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394-395,398
安徽省已经具备城乡统筹发展的条件,制约安徽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公共服务严重失衡、城乡经济基础差距巨大和乡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3个方面。应从改变城乡公共服务失衡局面、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建立乡村经济内在增长的长效机制3个方面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市科委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港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通过3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和培养了一支4000余人的乡土科技人才队伍服务广大“三农”,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把科技、信息送到农村。  相似文献   

18.
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努力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北京立足实际锐意创新,在政府购买生态服务、系列“村村通”陆续完成、五项基础设施全覆盖、村级组织经费保障、社会保障城乡接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六个方面实现了“全国率先”.促使农业发生了功能性变化、农民发生了观念性变化、农村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围绕“三型”政党建设的总目标。结合湘西州实际,通过大力构建提高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发展体系。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在重要日程。像抓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那样,州委出政策,政府多服务,部门多培训,强管理,给待遇,找出路,全方位开发探索农村人才资源。不断增强农村产业经济的自我造血功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中国梦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和十二五人才规划的新机遇。发展人才创业优势,促进我州农业产业化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动员广大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创新创业和服务,为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切实贡献,6月5日,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宣部、国家林业局、共青团中央、中国银监会八部门共同举办的“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暨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