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省葡萄栽培面积较少,产量仅占全国0.1%。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无法解决葡萄黑痘病问题,其次是果实着色、成熟期灰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影响葡萄产量及品质,严重制约着我省葡萄的发展。笔者经过试验及调查就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有以下几点体会。1 使用简易棚膜避雨栽培在葡萄萌发前就盖好膜,我省大约于3月下旬盖膜。试验证明:棚膜葡萄黑痘病发病率大大降低,第1年降低50%以上,第2年降低75%,第3年几乎没有病斑(叶片、果面),有利叶片积累大量养分,延迟落叶。棚膜还可防果实日灼,减少污染,减少果实成熟期的灰霉病造成的损失,并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  相似文献   

2.
几种杀菌剂对桂北葡萄黑痘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红乳葡萄避雨栽培区和露地栽培区,以戊唑醇等6种杀菌剂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研究6种杀菌剂在避雨和露地栽培条件下对红乳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6种杀菌剂对红乳葡萄叶片和果实的黑痘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叶片防效达90.4%以上,果实防效达97.8%以上。露地栽培条件下,6种杀菌剂之间防效差异显著,80%波尔多液、25%戊唑醇、40%氟硅唑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40%高纯多菌灵、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的防效。综合病叶(果)率、病情指数及防效,波尔多液、戊唑醇、氟硅唑是控制红乳葡萄黑痘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红地球葡萄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县红地球葡萄发展迅速 ,栽培面积已达到 4 0 hm2 (公顷 ) ,但该品种病害严重 ,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在当地红地球葡萄的主要病害有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疸病、褐斑病。据观察 ,黑痘病一般在 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 ,6月中旬雨后大发生。白腐病 6月初开始发病 ,7— 8月为发病盛期。炭疸病 6月开始发病 ,7— 8月为发病盛期。霜霉病 7月开始发病 ,8— 9月为发病盛期。褐斑病 7— 9月为发病盛期。据 1999年 6月 16日调查 ,红地球葡萄黑痘病叶片发病率达 6 8.5% ,而巨峰仅为 18.6 % ,管理水平较差的果园红地球葡萄叶片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正在葡萄栽培中,有许多病虫危害严重。在多种病害中以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危害重,部分地区葡萄灰霉病、褐斑病、蔓割病、房枯病等也常造成很大危害。虫害以葡萄瘿螨发生较为严重和普遍,其他如葡萄短须螨、葡萄二星叶蝉等也时有发生。在葡萄收获后,  相似文献   

5.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 ,能否控制葡萄黑痘病的危害 ,是南方葡萄栽培成败关键因子之一。1 997年我县平水乡五峰村 ,投资近 3万元 ,从浙江金华引进藤稔葡萄 1 .6 7hm2 ,由于黑痘病的危害 ,1 998年全园被毁 ,一株不剩。以后其它乡镇农户陆续零星引种栽培 ,因此病危害 ,不是半死不活 ,就是毫无收益。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 ,找到了适合我县的有效防治方法。 2 0 0 1年农业局经作站 ,种藤稔葡萄0 .87hm2 ,按笔者的方法进行防治 ,葡萄生长良好。2 0 0 2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防治葡萄黑痘病 ,必须牢牢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思想。具…  相似文献   

6.
藤稔葡萄以其果粒大、品质优、成熟早、效益高而深受广大果农青睐,我省各地果农纷纷引种栽培。但由于南方夏季多雨高温、高湿,病害严重,常造成低产、质劣。因此,病害防治技术成为南方藤稔葡萄生产成败的关键。笔者就近两年来对藤稔葡萄病害的防治方法的调查介绍如下:1 藤稔葡萄的主要病害藤稔葡萄在我省栽培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11 黑痘病 亦称“鸟眼病”。是我省栽培藤稔葡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春夏高温多雨季节极易暴发。本病主要为害绿色部分,特别是幼嫩组织,如嫩梢、幼叶、叶柄、花(果…  相似文献   

7.
<正> 葡萄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栽培,除康拜尔等少数抗病品种外,绝大多数品种黑痘病等病害严重,威胁优质丰产,这是制约南方露地葡萄发展的最主要因子。目前栽培上大多采用加强喷药,雨后必治的方法来克服,但由于南方春夏雨水过于频繁,有时几十天连续阴雨,给栽培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有的一年用药达20次以上,效果仍然不理想。为克服黑痘病,最易想到的方法就是大棚栽培,但投  相似文献   

8.
李英  涂祖霞 《西南园艺》2005,33(Z1):62-63
重庆地区葡萄栽培上危害损失严重的病害主要是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和灰霉病.除开品种抗性外,大气温度、湿度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本试验表明,改善果园环境,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整形修剪,保证通风透光,并结合化学、农业措施来防治葡萄白粉病、炭疽病、黑痘病和灰霉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葡萄叶片中有机酸和糖与抗黑痘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1986年对原产我国的葡萄野生种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有机酸的含量与抗黑痘病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探讨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游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抗黑痘病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葡萄黑痘病(Spheceloma ampelinum deBarg)是为害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L.)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认为,绝大多数欧洲葡萄品种不抗黑痘病,而对黑痘病的抗性与叶片中的游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关,从而将其作为指标对许多欧洲葡萄品种进行筛选,淘汰感病品种,扩大抗病品种栽培。现代育种实践证明,抗病的基因大多蕴藏在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中,引进野生种质是解决抗性基因贫乏的关键措施。我国拥有丰富的葡萄野生资源,如何加速研究利用这些野生资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葡萄野生资源,并在对其进行抗病性鉴定基础上,研究了这些野生葡萄的叶片中游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与黑痘病的关系,试图为葡萄抗病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和杂种苗的预选提供简便、快速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丰农”防治葡萄黑痘病试验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王友强,范永占,谢幼华,吴如健近年来,我省葡萄黑痘病发生严重,已成为影响我省进一步发展葡萄生产的主要因素。现阶段一般采用以波尔多液为主,结合使用多菌灵防治葡萄黑痘病,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连年使用,...  相似文献   

11.
南方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李宋香(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364000)黑痘病是危害葡萄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尤其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较易流行,造成严重减产,损失达60%~80%,甚至颗粒无收。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有效防治巨峰葡萄黑痘病的一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桂林市在葡萄品种的更新换代过程中,进行了对欧亚种葡萄的引种栽培,但常常由于雨水多、湿度大、光照不足,加上种植户没有掌握一套适宜欧亚葡萄栽培的技术,极易造成病害严重发生,严重影响了欧亚葡萄在桂林的发展。笔者从2000年以来,就桂林市欧亚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总结出适宜桂林地区的防治措施。1欧亚葡萄的主要病虫害1.1主要的病害及危害症状危害欧亚葡萄的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1)黑痘病:春夏高温多湿适合该病发生,常常造成巨大损失。幼果受害,果面现褐色圆斑,外围紫褐,中央灰白…  相似文献   

13.
葡萄生长期黑痘病防治之我见葡萄黑痘病是为害葡萄最严重.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在南方多雨地区,防治不当,轻者果实感病率达50%以上,重者将颗粒无收。笔者经过多年来的观察试验认为:要确保葡萄枝、叶、果(尤其是果实)基本上不感染黑痘病,应重点抓好开花座果...  相似文献   

14.
王森 《果农之友》2002,(4):35-35
原产于美国的“提子葡萄”以个大、色艳、肉厚、味甜、质优、耐贮等优良性状而著称,已深博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在多雨年份或温暖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的几种病害发生严重,造成许多果园丰产而不丰收,甚至面临毁园的危险。其中以霜霉病、白腐病、褐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的危害最为严重,严重的阻碍了提子葡萄的栽培效益。为此,我们结合葡萄的栽培经验,对提子葡萄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供葡萄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1葡萄几种病害防治1.1葡萄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均能侵染,尤其在幼嫩部分受害最重。防治方法:在葡萄埋土防寒前喷1次5°Be石硫合剂;发病严重的,在早春葡萄芽鳞片膨大时,再喷1次2°Be~3°Be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效果较好。当葡萄新梢长到3~5片叶时,每隔10d(天)左右酌情喷布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1.2葡萄白腐病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及时绑蔓、摘心…  相似文献   

16.
潘兴  刘崇怀 《果农之友》2001,1(5):33-33
霉能灵是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广谱高效新型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被称为新型的巢醇抑制剂。葡萄黑痘病,是欧洲葡萄的一种古老病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害。该病在我国春夏雨季多雨潮湿的黄河故道地区及华北沿海等地发生严重,在江淮流域和南方各省发病也很重,它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和嫩梢以及幼果,严重时枯死脱落,对葡萄的产量乃至品质造成极大影响。据我们连续两年的药效试验,霉能灵对葡萄黑痘病防治效果优于退菌特,是目前防治葡萄黑痘病的理想药剂,为了提高其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葡萄黑痘病(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是为害我市葡萄生产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叶片、叶柄、果柄、嫩梢等.葡萄黑痘病从萌芽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生,其严重发生对葡萄的品质尤其是商品价值造成巨大影响.为提高我市预防和综合控制葡萄黑痘病的水平,改变常年用药面窄、用药次数太多和防治效果不理想的被动局面,筛选有效农药,我们于2003年选用使百克等几种低毒、低残留药剂,针对葡萄黑痘病进行了药剂防治及套袋试验.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栽培中,许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商丘市葡萄常年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穗轴褐斑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房枯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粉蚧、叶蝉等。1展叶及新梢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植株从3月下旬开始萌发,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左右,开始萌芽展叶,新梢开始迅速生长。展叶3~5片时,喷施25%阿米西达1 500倍+70%安泰生600倍+瑞镇1 000倍,或  相似文献   

19.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李华  路华 《烟台果树》2006,(3):46-46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南、北方产区均有发生。黑痘病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及植株幼嫩情况密切相关,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病严重。春天雨多,发病重,并且以黑提、红提发病最严重。  相似文献   

20.
氟硅唑乳油防治葡萄黑痘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黑痘病发生初期使用400 g/L氟硅唑乳油6 000~10 000倍液,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效在75%以上,且对葡萄安全,适合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