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在有效硅含量较低的水稻土中,施用小氮肥厂碳化煤球造气渣生产的硅钙肥后,对土壤和水稻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该肥后可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提高水稻产量,增强稻株抗病性,改善土壤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喷施不同形态硅对水稻生长与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永康  曹一平 《土壤肥料》2003,(2):16-20,36
本文研究了喷施纳米硅胶、无机硅和有机硅3种不同形态硅对水稻生长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喷施3种形态的硅均能降低水稻叶片电解质的渗漏率,维持其较高的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促进水稻的生长。与喷清水的对照相比,喷施纳米硅胶、无机硅和有机硅的处理,水稻的生物量分别增加44.92%、29.08%和46.89%。喷施3种形态硅均促进了水稻对氮的吸收和累积。在不同形态硅的处理之间,有机硅在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上优于其它两种形态硅。  相似文献   

3.
硅肥对直播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水稻直播栽培条件下,进行2种密度,3种硅肥施用量试验,观察发现,硅肥明显地促进根量和根重增加,提高茎杆充实强度,有利于改善直播水稻的抗倒性和抗病性能;同时显著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增加产量6.3%~10.2%。  相似文献   

4.
石灰性水稻土施用硅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性水稻土施用水溶性硅肥,可增强水稻抗逆性,提高抗倒能力,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每亩平均增产10.5%,经济效益增强1成以上。水稻施用硅肥是稳产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硅肥在水稻,黄瓜,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湖北省自1987年以来开展了水稻,黄瓜花生等作物硅肥应用研究,水稻增产4.3%-16.4%,黄瓜3.6%-9.1%,花生13.6%-40.2%,增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施用硅肥能提高作物抗倒伏和抗病能力。水稻氨,硅配合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2%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北方水稻土中施硅对镉胁迫下水稻生长、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进一步应用硅缓解水稻镉毒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镉添加水平(0、1、3、5 mg kg-1)下,施加不同浓度的硅(0、100、300、500 mg kg-1)对生育前期(至分蘖期)水稻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镉胁迫均显著降低了水稻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地上部和根部鲜重),增加了水稻茎叶中镉含量,降低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和蒸腾速率。施镉量为3和5 mg kg-1时,水稻叶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镉胁迫下,施硅增加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水稻茎叶中镉含量,改善了水稻叶片光合特性;水稻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也随着硅的施入而得到提高。对于抗氧化系统来说,与空白对照(Si0Cd0)相比,施镉量为3和5 mg kg-1时,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降幅达16.9%、26.3%和9.3%、15.7%,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 为明确水稻生长与根系功能对低浓度臭氧的反应,于营养生长至抽穗初那8周内,将水稻暴露于0、0.05、0.10ppm的臭氧中。实验表明,0至5周内,0.05ppm的臭氧对促进稻株干重增加略有作用。此后,稻株干重略减少。可是,上述影响只有在6周时才具统计显著性。与0.10ppm臭氧接触的稻株干重于5、6周降低50%,之后,稻株干重减少逐渐减缓。可用水稻的相对生长率(RGR)增加或减少表示稻株干重变化。0.05、0.10ppm臭氧导致RGR变化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稻小区和大区对比试验表明,钙鲜磷肥和硅肥混合施用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水稻植株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增强抗逆和抗病虫害能力,且能有效地降低糙米镉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硅肥300kg/hm^2和钙镁磷肥1800kg/hm^2混合施用,水稻增产率33.3%-36.2%,稻瘟病发病率下降51.3-54.1%,病虫害指数下降0.12-0.15,糙米镉含量相对下降72.1-84.2%。  相似文献   

9.
用黄磷炉渣制取的硅钙肥,通过深入系统的室内和田间试验取得主要结果:1、通过主要地市州的调查和取样分析得出我省缺硅水稻土(有效SiO2<100mg/100g土)约200万公顷,占全省水稻土43.5%,极缺硅(有效SiO2<5.0mg/100g)为66.67万公顷,占全省水稻43.5%,极缺硅(有效SiO2<5.0mg/100g土为66.67万公顷,占16%。说明我省主要稻田缺奎面积大、范围广硅严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83008、丰收素和抗逆剂防御水稻不同生育期阴害的效果。这三种调节剂可有效地提高分蘖期受阴害稻株的净同化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改善糖氮代谢,增加植株体内糖分含量,提高糖氮比,从而促进受害植株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抗逆剂和丰收素可有效地改善灌浆期受害稻株的糖氮代谢,降低穗中氮含量,强化根系活力与净同化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减小阴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1.
硅肥对直播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直播栽培条件下,进行2种密度,3种硅肥施用量试验,观察发现,硅肥明显地促进根量和根重增加,提高茎杆充实强度,有利于改善直播水稻的抗倒性和抗病性能;同时显著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增加产量6.3%~10.2%。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83008、丰收素和抗逆剂防御水稻不同生育期阴害的效果。这三种调节剂可有效地提高分蘖期受阴害稻株的净同化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改善糖氮代谢,增加植株体内糖分含量,提高糖氮比,从而促进受害植株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抗逆剂和丰收素可有效地改善灌浆期受害稻株的糖氮代谢,降低穗中氮含量,强化根系活力与净同化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干粒重,从而减少阴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水稻免耕套播生态技术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农本上升、效益降低、稻作前茬麦(油菜)秸秆露天焚烧等问题,在水稻生产上进行了免耕套播,麦(油菜)秸秆自然还田的技术研究。2000至2002年9个点的应用结果表明,平均每hm^2水稻增产571.3kg,增6.4%,肥料农本节约31.2%,机械作业费节约35.7%,用工节约44.8%,农本总投入减少l586.1元,减25.1%,净经济收入增加2237.4元,增加59.0%:同时,秸秆全量自然还田,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农田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硅铁施用对水稻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指导合理施肥、提高磷素利用率,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铁(0、0.5、1、2 mmol·L~(-1))预处理下施加不同浓度硅(0、1、4 mmol·L~(-1))对水稻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铁预处理对水稻SPAD、株高、根长和地上部干质量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的铁预处理下,这些指标则显著降低(P0.05)。中低浓度铁处理下施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株高、根长和地上部干质量,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铁预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根表铁膜的厚度及根表铁膜中的磷含量(P0.05),施硅则显著降低了0.5 mmol·L~(-1)和1 mmol·L~(-1)铁预处理的水稻根表铁膜的厚度(P0.05)。铁预处理对水稻根部的磷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磷的含量(P0.05)。施硅对水稻根和地上部的磷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施铁处理显著诱导了根表铁膜的出现,增加了铁膜中的磷含量并且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的磷含量;施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稻生长中的铁毒害现象,并且能够改变根表铁膜厚度,减少根冠比,从而影响水稻磷的吸收转运。  相似文献   

15.
施用钢渣对水稻土硅素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施用钢渣种植水稻的贫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钢渣使土壤pH升高,土壤水溶态硅和无定形硅的含量降,活性硅及有效硅含量上升,水稻植株含硅量上升,水稻植株含硅量增加,除水溶态硅外,上述影响随钢渣用量增加或粒度变细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硅对高温逆境下水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圣稻19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增温试验研究了孕穗期叶面施硅对高温下扬花灌浆期水稻干物质转运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硅相比,施硅显著提高了高温逆境下水稻叶片干物质输出量、输出率、转化率,对茎鞘干物质的输出转化无显著影响;减弱了自然温度下水稻叶片干物质的转化率。高温或自然温度下,施硅均显著提高了水稻库容量;高温逆境下,施硅显著增加了水稻结实率与产量,但显著降低了千粒重;自然温度下,显著提高了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施硅后叶片输出转化效率与结实率的增加是弥补高温下水稻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为完善水稻耐热栽培调控技术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早稻套种晚稻,晚稻可提前10-15天移栽,解决了早、晚迟熟配迟熟的品种搭配矛盾。并且水稻大宽行栽培,边际优势充分发挥,宽行透光率提高20.6%,纹枯病发病率减轻50%以上,水稻低节位分蘖率增加24.9%,并完善了水稻套种相应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喷施纳米硅胶、无机硅和有机硅3种不同形态硅对水稻生长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喷施3种形态的硅均能降低水稻叶片电解质的渗漏率,维持其较高的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促进水稻的生长。与喷清水的对照相比,喷施纳米硅胶、无机硅和有机硅的处理,水稻的生物量分别增加44.92%、29.08%和46.89%。喷施3种形态硅均促进了水稻对氮的吸收和累积。在不同形态硅的处理之间,有机硅在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上优于其它两种形态硅。  相似文献   

19.
紫色水稻土硅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紫色水稻土有效硅含量的概况,影响因素及施硅效应。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施硅肥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10%的土壤占55%。土壤有效硅含量为红紫泥田〈灰棕紫泥田〈红棕紫泥田。  相似文献   

20.
玉米硅的阶段营养与土壤有效硅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壤质草甸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4叶期以前吸硅量较低,拔节期吸硅增加,抽雄初期为吸硅高峰期。硅主要分配在叶(43%)和根(39%),籽实和茎分别占11%和7%。NPK配施硅肥能促进植株对硅的吸收。基施硅肥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硅浓度,比不施肥区提高200mg/kg;追施硅肥,使抽穗初期土壤有效硅提高到757.8mg/kg。基施、追施硅肥比对照增产5.6%和7.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