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5月20日,吉木萨尔县北庭镇某奶牛养殖户家中一头高产奶牛分娩后第3天,突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泌乳减少,肌肉振颤、站立不稳,卧地时颈弯曲呈“S”状,数小时后卧地挣扎但站不起来,全身肌肉战栗、感觉消失,四肢肌肉强直、痉挛,头歪向一侧,如用力拉回去,松手后又复原状,体温下降。畜主用青霉素和安痛定治疗,连用2d无效。  相似文献   

2.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宁县小坝子乡沙坨子王某从外地引进69只波尔山羊,一个月后,15只母羊不食,多卧,离群,喘促,体温41.5℃,用青霉素等消炎药治疗无效。第2天体温40.5℃,下午体温仍然41.5℃,不食、多卧,连续治疗5天,最后消瘦、瘫痪。后又有6只大小不等的羊发病,症状与前者相似。  相似文献   

3.
赵春霖  石峰 《兽医导刊》2016,(16):146-146
牛卧地不起是奶牛临近分娩和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卧地不起为特征临床综合症。双丰镇奶牛场多见于分娩后3~24h内发生,病牛多表现体温、呼吸、脉搏正常,且表现精神、食欲都正常。长时间呈正卧或侧卧姿势,驱赶时表现后肢无力,不能正常站起。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2个试验对母猪在分娩圈和分娩栏中的卧向行为进行了观察,试验一中,选择10头大白(Yorkshire)经产母猪作为观察对象,试验二中分别选择10头大白(Yorkshire)经产母猪和10头长白(Landrace)经产母猪作为观察对象。观察采用瞬时记录方法,每周观察三次,隔日观察,每天上午、下午各观察一次,每次3h,每次观察间隔5min。观察中发现,母猪卧向以向外为主。分娩栏(四周是栏杆)中的母猪以选择卧向外(向北)为主,其次是卧向内(向南),卧向左和卧向右最少且差异不显著,上栏前和下栏后差异不显著。分娩圈(四周是墙壁)中母猪以选择卧向外为主,卧向内最少,卧向左和卧向右差异不显著。长白母猪比大白母猪选择卧向外的多,妊娠阶段比哺乳阶段选择卧向外的多。  相似文献   

5.
1病例 文安县某养牛场有4头奶牛走路跛行,站立时患肢不愿着地,触之有痛感,喜卧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用蹄刀修蹄后,用10%硫酸铜溶液浸蹄,病情稍有好转。但随后又相继有6头奶牛患病。  相似文献   

6.
《湖北畜牧兽医》2007,(4):41-42
麦麸是小麦磨粉后剩余的下脚料,一些人以为麦麸同面粉一样营养丰富,所以便长期单一用其喂猪,其实则不然。长期单一用麦麸喂猪,会导致猪缺钙,食欲逐渐减退,经常啃食墙壁、食槽,喜卧少立,起立,行走困难,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瘫痪。  相似文献   

7.
《畜牧市场》2009,(2):48-48
袁圆:麦麸是小麦磨粉后剩余的下脚料,一些人以为麦麸同面粉一样营养丰富,所以便长期单一用其喂猪,其实则不然。长期单一用麦麸喂猪,会导致猪缺钙,食欲逐渐减退,经常啃食墙壁、食槽,喜卧少立,起立,行走困难,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瘫痪。  相似文献   

8.
我县汤河乡某饲养户从内蒙购回羊130只,一个多月后.羊群先后出现初期高热后期体温降低,精神沉郁,行走无力,喜卧、排少量干而黑的粪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先后死亡羊5只。  相似文献   

9.
避孕套阴道内吹气压迫治疗母兔产道出血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550018黄权钜,鲁桂勤一、临床资料共收治母兔产后出血11例,流产后产道出血1例,均用避孕套阴道内吹气压迫治疗,治愈率为100%,且无并发症。二、临床表现母兔于产仔后或流产后,从阴门流出血液,卧...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种公马,红骝色,5岁,于早上配种后约1h,发现种马卧地打滚等腹痛症状,遂来站就诊。2临诊症状与诊断就诊时病马腹痛剧烈,极度不安,卧地打滚,滚后立即起立,后再卧地打滚,起立后前冲而不能控制,表现极痛苦。呈现持续性剧烈疝痛症状。病马全身出汗,脉...  相似文献   

11.
我市某万头商品猪场用毒饵灭鼠后,残留毒饵混入饲料、使该场一幢存栏90kg待售肥猪发生中毒,发病420头,死亡51头,中毒致死率12.1%。1发病症状和经过该场第6幢猪舍1997年12月9日晚喂料后发现2头猪食后即卧地不起,乃用抗生素进行治疗。10日早...  相似文献   

12.
1 基本情况 2004年2月我站陆续接治了7只临产前一周左右后肢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的绵羊,既有初产的,也有经产的。畜主介绍:病羊在站立时后肢开始出现交替负重,行走时后躯摇摆,步态不稳,从开始卧地起立困难,到后来长久卧地不起,曾以为风湿,治疗不见好转,但病羊食欲一直正常。  相似文献   

13.
1发病经过 2003年东旗某镇牧户一头怀孕5个月的奶牛,在预防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发现有过敏反应,防疫员用肾上腺素救治缓解.第2天,该牛发烧、食欲减退,经当地兽医用生理盐水、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后肢逐渐显得无力,走路摇摆,喜卧.鉴于此又加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用后症状加重,卧地不起,用人力将其抬起尚能行走,当第3组钙剂静脉滴注后,病牛已完全瘫痪.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本地个别地方饲养的仔猪表现为喜卧,起立困难,严重者四肢麻痹等现象,村级医兽人员按风湿关节炎或缺钙治疗一周后,效果不明显。后经过我们镇兽医人员结合临床症状,询问调查有关情况,综合分析,认为是缺硒而引发的白肌病。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治疗后,病愈。  相似文献   

15.
2003-06-26,漳平市郊区一姓刘养猪专业户的仔猪采食饲料大幅减少,有的停食、有的行走不稳,步态异常,有1头卧地,驱赶不起,触摸耳根皮肤有热感,在猪栏地板见有多处稀便。畜主以为是感冒所致,对1头卧地不起的仔猪自行用青链霉素加复方氨基比林混注治疗。6月28日晨,发现1头卧地不起的仔猪死亡,即来本站求诊。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2004年2月我站陆续接治了7只临产前一周左右后肢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的绵羊,既有初产的,也有经产的。畜主介绍:病羊在站立时后肢开始出现交替负重,行走时后躯摇摆,步态不稳,从开始卧地起立困难,到后来长久卧地不起,曾以为风湿,治疗不见好转,但病羊食欲一直正常。2临床检查用小木棒击打时,后肢膝部以下疼痛反应消失,皮肤温度降低,但无全身症状,临床诊断为产前截瘫。3治疗与护理3.1对卧地不起的用酒精热敷:将95%的酒精预先在水浴中加热到50℃,然后用泡浸热酒精的棉花包在两后膝以下,并用纱布覆盖包扎,并定时更换。3.2补钙疗法。对开始…  相似文献   

17.
坐骨神经麻痹多发生于犬。乳牛少有发生,大多由于器械损伤或卧地过度潮湿引起。本牧场有乳牛一例,先用西药如抗风湿、镇痛、消炎,输液等药。治疗二十多天不见好转,后改用中药威灵仙並用铁夹子起吊而治愈,现将治疗情况报导如下。牛号:326 12个月龄。该牛因卧地过久,工人用棒头打牛,引起器械损伤,两后肢坐骨神经麻痹,造成瘫痪。临床症状可见股关节、膝关节及跗关节弛缓,球节以下腹届,用针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16日,余庆县构皮滩镇高坡村小泥田组王某饲喂的1头母猪(已产仔2胎),食欲减退,时起时卧,不愿走动,逐步卧地不起。经当地兽医诊为缺钙性瘫痪,用安痛定肌注,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5日后仍不能站立采食。笔者经临床检查,诊断为寒性风湿痹症,采用中医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肉种鸡饲养过程中,曾多次遇到鸡采食后不久便突然出现一部分鸡卧地不起,两翅拖地,两脚后伸,全身震颤,拉灰白色稀粪为特征的病鸡。经诊断,笔者初步认为是饱食性休克引起,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病鸡常发生在肉种鸡育成阶段的限饲过程中,6~10日龄多发,往往是第1天限饲,第2天喂料后不久便开始发生,起初个别鸡离开料槽卧地不起,全身震颤,摇头,然后病鸡增多,症状加剧,两脚使劲后伸,头颈无力,嘴触地,拉灰白色稀粪,用手触摸嗉囊有饱满硬实感,如不及时抢救,会有一部分鸡因病情严重而死亡。 二、剖检病变 病鸡体况…  相似文献   

20.
产后风是指母马产后卧地不起,中兽医叫胎风,元亨疗马集中记载:“胎风者产后风也,产后外感风也,皆因产育之初,临檐依巷,近道中风,贼风乘虚而入皮肤,肌肉和经络,则令兽前行后曳,胯痛胸痛,日久传入筋骨,致使腰瘫腿痪,四肢拳挛,卧而不起,卧地昂头肾脉迟缓,口色如绵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