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桂果蔗1号商品性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桂果蔗1号与对照品种拔地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桂果蔗1号商品蔗产量118.65 t/hm2,比拔地拉高8.91%;田间蔗汁锤度15.3%,比拔地拉低0.1个百分点。(2)平均节间长度桂果蔗1号10.12 cm,比拔地拉长1.56 cm。其中,商品性较高的节间长度(8.0~13.9 cm)节数,桂果蔗1号占85.22%、拔地拉70.01%;(3)蔗径上中下大小差异,桂果蔗1号中部蔗茎比下部只大0.003 cm,增粗0.08%,比上部大0.251 cm,增粗7.27%;而拔地拉中部蔗茎比下部大0.067 cm,增粗1.80%,比上部大0.464 cm,增粗13.92%。因此得出结论:桂果蔗1号形态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外观商品性等方面优于拔地拉,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可在我国华南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在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种植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桂果蔗1号"在宾阳县产区的表现情况,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践支持。【方法】以当地主栽果蔗拔地拉为对照种,引入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进行二年多点示范试验。【结果】"桂果蔗1号"株高345.0cm,比对照种(320.8cm)高24.2cm;茎径为3.61cm,比对照种(3.62cm)小0.01cm;产蔗12503.07kg/667m2,比对照种的(10833.61kg/667m2)增产15.41%;节间长度较均匀,次品蔗较少,商品蔗率较高,达98.54%,商品蔗增产23.11%;蔗糖分含量、蔗汁锤度、纤维分、出汁率等与对照种拔地拉相差不大。【结论】"桂果蔗1号"从农艺性状、商品性等方面优于拔地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在宾阳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桂果蔗1号植株直立、大茎,节间圆筒形,蔗茎腊粉较多,节间嫩叶包裹部分为紫红色,见光后变紫黑色,前期生长稍慢,自动脱叶。其节间长度均匀度好,短节间少,蔗株上、中、下蔗径大小相近;蔗肉入口易断易碎,松软多汁,清甜爽口。商品蔗每亩产量9~10吨,株高2.8米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川蔗26号,又名川选果蔗2003-1。该品种蔗茎节间长,汁甜,商品外观好,蔗皮红色,太阳晒后成紫红色,类似于云南或广西脆红果蔗"拔地拉"。自2001年以来,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从国内甘蔗研究所及国内一些果蔗种植户中,收集了42个果蔗品种(系)在资中县、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处理对果蔗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处理频率和处理时间双因素试验,设置6种超声波处理(A:25 kHz、1 min;B:25 kHz、3 min;C:25 kHz、5 min;D:33 kHz、1 min;E:33 kHz、3 min;F:33 kHz、5 min),以未处理为对照(CK),研究超声波处理对果蔗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超声波处理对果蔗萌芽率、分蘖率、生长速、株高、单茎质量及有效茎数均具有促进作用,果蔗蔗茎产量增产幅度为10.28%~55.60%,甘蔗糖分增减幅度为-0.39%~0.79%(绝对值);可提高果蔗苗期、分蘖期、伸长初期叶片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质膜丙二醛含量,增强果蔗抗逆性。筛选出较优超声波处理为33 kHz、5 min(该处理下蔗茎产量增产55.60%,甘蔗糖分提高0.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川糖 8 9/10 3是优良糖蔗果蔗皆用型的“双料”甘蔗新品系。其突出特点是中大茎径 ,蔗糖产量高 ,纤维含量适中。多年多点 (次 )试验表明 :川糖 89/10 3在攀西蔗区比主栽品种川蔗 13号增产8.9% ,增糖 2 1.8% ,纤维含量 10 .9% (与对照种相当 ) ;在资内蔗区比川蔗 17号增产 2 5.3% ,增糖15.8% ,纤维含量 8.9% (比对照种 11.2 %低 2 .3% ) ,加上其适口性好 ,蔗茎基部粗大 ,抗倒伏力强 ,茎型美观 ,从而受到甘蔗种植者、城镇居民和制糖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粉垄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粉垄栽培甘蔗的增产机制,为粉垄甘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4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粉垄耕作栽培和传统耕作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粉垄栽培有利于提高甘蔗的出苗率和分蘖率,粉垄甘蔗的出苗率比对照增加20.7%,分蘖率比对照增多25.4%;粉垄甘蔗的月生长速度比对照快6.4%~53.7%;蔗茎增粗7.7%~23.8%;粉垄蔗茎产量为191.25 t/hm~2,比对照增产18.2%。相关分析显示,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为茎长、茎径、有效茎数。[结论]粉垄栽培是一项适宜甘蔗优质高产生产的新技术,可加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8.
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蔗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21.4 t/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5.4%;含糖量19.03 t/hm2,比ROC22增产8.9%;11月至翌年2月平均蔗糖分为15.68%,比ROC22高0.50个百分点。该品种表现高产、高糖,宿根性强,抗病虫性、抗旱能力和抗机械碾压能力优于对照种ROC22,适宜在金光农场蔗区和其他同类型蔗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在2015年福建省漳州蔗区举行的甘蔗产业体系第五轮集成示范预备试验中,参试的9个甘蔗优良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分蘖率较好,植株高度一般,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较好的甘蔗品种是云蔗09-1601和粤甘46号,这2个品种在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都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表现一般的品种是粤甘43号、桂糖40号、云蔗08-1609、福农09-4095和柳城07-150,这5个品种蔗茎产量表现一般;表现差的品种是福农07-3206和桂糖44号,这2个品种比对照蔗茎产量减产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评价13个参试甘蔗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为广西甘蔗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当前主栽品种ROC22为对照,于2012~2013年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北海、崇左6个试验点进行两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3个参试品种中,桂糖04-1045、桂糖05-1141、桂糖04-1545和柳糖07-95表现早熟、高糖、高产稳产,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08%、4.53%、5.49%和9.45%,蔗糖分分别比对照提高0.517%、0.572%、0.784%和0.882%(绝对值),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38%、8.51%、11.50%和16.09%;桂糖03-66和桂糖03-91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14.53%和9.85%,蔗糖分分别比对照提高1.326%和0.829%(绝对值),表现特早熟高糖,但产量较差;桂糖03-591和桂糖06-533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2.65%和9.98%,蔗糖分分别比对照降低0.398%和0.627%(绝对值),表现中熟高产,但糖分偏低;其他品种产量及蔗糖分表现均稍差.参试品种在各试验点表现不同,桂糖04-1545在南宁点表现较好,柳糖07-95、桂糖04-1045和桂糖04-1545在柳州点表现较好,桂糖05-1141、柳糖07-95、桂糖04-1545和桂糖04-1045在河池点表现较好,百色点没有表现增产且增糖的品种.[结论]桂糖04-1545、柳糖07-95、桂糖05-1141和桂糖04-1045在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达到广西甘蔗品种审定的标准,建议因地制宜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蜜酒精发酵液蔗田施用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增糖、消除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环境的污染及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提供参考,并为在试验地蔗区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把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液肥与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糖蜜酒精发酵液施用量为120 t/ha,锤度为7.0~7.5.试验期间调查不同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CK)相比,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叶绿素和田间锤度,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也有一定的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30.2%.[结论]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甘蔗品种桂糖42号的种性及其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可代表广西蔗区70%土壤类型的金光农场为试验地点,选择高、中、低3种不同土壤类型的地块,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连续进行桂糖42号4年新植3年宿根共30点次的生产性试验;试验期间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表现,并采用高稳系数与变异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高产稳产性.[结果]桂糖42号新植蔗的萌芽率和茎径与ROC22接近,分蘖率、单位面积苗数和有效茎数高于ROC2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株高则显著低于ROC22(P<0.05,下同).宿根蔗的株高略高于ROC22,茎径与ROC22相当,单位面积苗数和有效茎数较ROC22有明显优势,与ROC22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水平.桂糖42号抗螟虫和抗梢腐病能力与ROC22相当,抗黑穗病、抗倒伏能力及抗旱性强于ROC22.新植蔗和宿根蔗的平均蔗糖分为14.95%~15.36%,均高于ROC2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1~3年宿根蔗茎产量和糖蔗产量分别比ROC22增产28.86%~62.93%和28.98%~63.03%,其中第3年宿根仍有较高的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分别达80.02和12.32t/ha,4新3宿的平均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分别达95.32和14.43t/ha,比ROC22极显著增产18.38%和18.86%.从高稳系数和变异系数来看,桂糖42号新植蔗的产量稳定性较ROC22略差,但宿根蔗和新宿平均的产量稳定性较高,较ROC22有明显优势.[结论]桂糖4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表现出高产高糖、宿根性强、抗旱性好、脱叶性好及抗倒性强等诸多优良特性,适宜在广西及国内相同土壤类型蔗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茎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广西蔗糖业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以粤糖93/159为母本、ROC22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经过“五圃制”选育程序和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高产、高糖、宿根性好的大茎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于2012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9号平均产蔗量97.2 t/hm2,较对照新台糖22和新台糖16分别增产5.3%和11.2%;11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蔗糖分为14.07%,比新台糖22高0.05%,比新台糖16低0.02%;平均含糖量为14.02 t/hm2,比对照新台糖22和新台糖16分别增加9.1%和10.4%.该新品种适宜在广西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地和水田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引进甘蔗品种桂斐1号和桂哥1号的田间表现,对其在广西本土条件下的应用前景作出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拉丁方设计,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于2015和2016年分别进行桂哥1号和桂斐1号新植蔗和宿根蔗田间试验,观测两个新引进甘蔗品种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与对照品种ROC22相比,两个引进品种的出苗(发株)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合速率较低,枯心率和分蘖率较高,抗黑穗病能力较强.桂哥1号的株高和生长速率与ROC22差异不明显,而桂斐1号的株高和生长速率较ROC22明显较低.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来看,新植蔗中桂哥1号的有效茎数与ROC22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而桂斐1号显著低于ROC22(P<0.05,下同);宿根蔗中桂哥1号的有效茎数显著高于ROC22和桂斐1号,桂斐1号与ROC22无显著差异.新植蔗产量表现为ROC22>桂哥1号>桂斐1号,宿根蔗产量表现为桂哥1号>桂斐1号>ROC22.从甘蔗品质性状来看,桂哥1号高产高糖,蔗汁重力纯度高;桂斐1号高产高糖,纤维分低,出汁率高,中晚熟.两个引进品种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ROC22.[结论]新引进甘蔗品种桂哥1号和桂斐1号表现中大茎,脱叶性好,抗病性和宿根性强,高产高糖,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ROC22,可在不同蔗区进一步开展试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有机碳肥对糖料蔗生长、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有机碳肥在糖料甘蔗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4个不同肥料处理,分别为施用1800 kg/ha有机碳肥(处理A)、施用1800 kg/ha碳基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B)、施用900 kg/ha有机碳肥+1800 kg...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17.
甘蔗的硫营养与土壤硫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甘蔗种植区气温和降雨量均较高,土壤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磷、钾、硫和阳离子代换量均较低。有近1/3面积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低,硫素供给不足;有近1/2面积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随着甘蔗生产的不断发展,广西甘蔗种植区土壤有较大面积正面临着缺硫和潜在缺硫的影响。相对于不施硫肥处理,甘蔗施用硫肥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茎重均有所增加,平均增产5.24%~9.43%,过磷酸钙中硫的增产效果和后效均低于含硫磷铵。甘蔗施用硫肥还能提高蔗糖分和纤维分,经济效益显著,其产出与投入比(VCR)为18.20~20.23,其中以施用含硫磷铵效益最佳。甘蔗施用硫肥能显著增加植株各部位的硫含量,但叶片的硫含量高于蔗茎;随着施硫量的增加,甘蔗对硫素的吸收量也增加,每公顷甘蔗的吸硫量达到44.1~67.0 kg;根据养分平衡分析,不施硫肥的甘蔗每年硫养分亏缺23.80 kg/hm2。  相似文献   

18.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在我国蔗区普遍发生,研究其防治方法十分必要。应用50 ℃ 2 h热水处理严重感染RSD的粤糖00-236,新台糖22号种茎,用斑点酶标记免疫试验(Dot blot enzyme immunoassays,DB-EIA)检测RSD病原菌(Leifsonia xyli subsp. xyli,Lxx),研究热水处理脱菌效果;并以粤糖00-236热水处理种茎与未处理种茎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热水处理对种茎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50 ℃ 2 h热水处理种茎可极显著的杀死感病种茎中的RSD病原细菌Lxx,对RSD有较好的防效,但不能彻底去除感病种茎中的Lxx。与未经热水处理种茎再生植株相比,经热水处理的粤糖00-236感病种茎再生植株的茎长、节间长度、一茎重显著增加,有效茎数极显著增多,生长速度加快,蔗茎产量增加23.2%,但成熟期甘蔗品质几乎无差异。另外,热水处理对种茎蔗芽有损伤,降低了种茎萌芽率。结果表明:50 ℃ 2 h热水处理甘蔗种茎能有效的防治甘蔗RSD,促进甘蔗生长,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9.
4个果蔗新品种(系)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果蔗新品种黔蔗00-126、贵引07-15、贵引07-16和贵引07-04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进行了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以期为生产上大面积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区试中4个品种(系)的新植蔗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24.74%~48.15%、宿根蔗比对照增产14.84%~34.32%,增产效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个品种(系)的标准差(49.21~92.04kg)和变异系数(0.56%~1.11%)2项指标值都较低,高稳系数(96%(HSCi(134%)较高。综合说明4个品种(系)的丰产性好、稳产性高,而且适应性较强,可以在海拔800m以下各蔗区大面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