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蔬菜大棚可持续种植过程和循环种植进行分析,针对当前蔬菜大棚存在光照无法控制,滴灌水分供应不足的现象,提出了一种采用设施农业优化方式的蔬菜大棚改造方案。按照蔬菜大棚结构形式的不同,设计出一种小空间内遮阳、小空间外遮阳及大空间外遮阳的蔬菜大棚,同时将大棚灌溉方式由滴灌优化为喷灌。试验验证表明:带有遮阳装置的蔬菜大棚能够有效对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进行控制,采用喷灌方式可以快速进行蔬菜种植过程土壤湿度的调节,并能辅助进行棚内温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新型大跨度单体塑料大棚温光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塑料大棚土地利用率及提升农业机械在棚内的便利操作,设计一种新型大跨度单体塑料大棚,并对大棚温光环境性能进行分析,为浙南地区新型大棚的研发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以大跨度单体塑料大棚为试验对象,对大棚内外温度和光照环境进行测试和分析.新型单体塑料大棚跨度为9.6 m,脊高4.5 m,棚门采用双轨道三扇推拉门设计有利于农...  相似文献   

3.
一、单栋与连栋的比较 目前单栋大棚的使用较普遍,但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连栋大棚的建造也有所增加。连栋大棚与单栋大棚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棚内适宜蔬菜生长的面积比例大。在早春低温季节,大棚四周冻土层向棚内侵袭,使棚内四周有0.6~0.8米宽的低温带无法栽种。而连栋大棚由于栋与栋之间没有空地,因此低温带面积相比单栋大棚来说少得多。但是连栋大棚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排除雨、雪困难,特别是两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温室大棚因具有透光、保温、反季种植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然而温室大棚也受通风条件、室内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使大部分病原微生物附着在雾气粉尘上,加大了棚内气传病害的传播速度,导致棚内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自制的渗灌管在大棚黄瓜栽培中的应用,发现在大棚中采用渗灌可以有效地降低大棚空气湿度,提高棚内温度,有效地降低了黄瓜患病的几率,减少农药的使用,节约了水资源。可以使黄瓜提前4天上市,有效地增加了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石狮乡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目前,该乡仅马巷村种植的大棚蔬菜就有西葫芦、洋香瓜、黄瓜、西红柿等10多个品种。通过实践,他们发现蔬菜大棚内气温和地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由于白天温室效应显著,使棚内维持着较高的温度;但夜晚因无热源,大棚内...  相似文献   

7.
建立棚内最高温湿度和最低温湿度预警模型可为菜农在大棚棚膜揭盖及在极端天气下预防高温热害或低温冷害或高湿病害上及时提供预报信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采集2020年的环境数据,采用逐日回归分析方法,结合F值检验等统计方法,探究洞庭湖区不等高大棚的温湿度特征和变化规律;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拟合棚内温湿度可对棚内逐月平均温湿度日变化进行分析和趋势模拟,根据棚外气温和相对湿度值进行棚内任一时刻的温湿度估测,并提供最高或最低预警。结果表明:在洞庭湖区不等高大棚内不同月份的温湿度变化差异显著,全年夜间的温湿度变化稳定;棚内温度较高出现在6—9月的12:00—14:00,棚内温度较低出现在12月和1月的4:00—6:00,棚内湿度较高出现在3—4月和11—12月的4:00—6:00。通过一元二次方程对棚内温湿度日变化进行模拟,建立的棚内最高温湿度、最低温湿度预警模型的F值检验均通过0.01极显著水平,拟合度高,R2>0.8,能较好地反映棚内温湿度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1 育秧前准备工作 (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为55m×6m×2.1m;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与棚之间开好宽1m、深0.5m的排水沟,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棚内中央留一条40~50cm过道,有条件的可铺设水泥砖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棚内中央离地700cm处挂好温度计,以观测棚内温度.  相似文献   

9.
2005年,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柯海茶场引进茶树大棚栽培技术,在三山村九天岙茶园(坡地)试种。大棚能将棚内外空气阻隔,提高棚内温度和湿度,形成适合茶树生长的小气候,从而提前采收茶叶。但同时将雨水挡在棚外流失(部分雨水可渗入棚内),  相似文献   

10.
大棚栽培由于限制了棚内外气体交流,往往使得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偏低,也就严重制约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那么,怎样给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呢?生产上除了在保证棚内温度的前提下进行通风换气、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外,还可采用以下2种投资小而实用的方法。(1)自然发酵法。在适时通过换气、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在果树株间挖1条宽30cm、深40cm的沟,沟内铺上塑料薄膜,形成槽状,将人粪尿、畜禽粪便、杂草秸秆等填入沟内,加适量的水,使其自然发酵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及棚温都有良好的效果。(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