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3种控释掺混肥对花生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控释肥料和普通单质肥料为原料制备了3种控释掺混肥料,研究不同控释掺混肥料品种对花生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掺混肥料能克服纯控释肥料花生苗期养分供应量不足和常规肥料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的缺点,3种控释掺混肥的一次性施用显著优于一次性施用常规肥料。施用控释掺混肥对花生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值、株高、根长、茎叶干重、根干重明显优于一次性施用常规肥料,并能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每公顷增加产量3.05%~39.54%,果仁中粗脂肪的含量增加1.45%~4.61%,粗蛋白的含量增加0.08%~1.42%;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33.71%~68.01%,13.07%~32.12%和6.69%~24.43%。本试验以配方为N∶P2O5∶K2O为14∶13∶15的控释掺混肥肥效最好。  相似文献   

2.
镉(Cd)是生物毒性强的重金属元素,易在土壤-动植物-人体间富集转移,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为了筛选富集/耐镉性强的油菜品种,以6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研究镉胁迫对幼苗生长、镉积累、谷胱甘肽(GSH)含量等的影响,明确不同品种镉富集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镉胁迫对不同油菜品种幼苗叶干重均有抑制作用,对美油88的抑制作用最大,对南油868的抑制作用最小。镉胁迫下不同油菜品种幼苗根干重存在差异,南油868最大。镉胁迫对早熟100天、丰油9号幼苗根干重抑制作用最大,而对美油88抑制作用最小。镉胁迫对不同品种幼苗根冠比均有所提高,其中美油88提高幅度最大,而南油868提高幅度最小。不同品种幼苗生物量存在差异,在正常及镉胁迫条件下,南油868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品种。镉胁迫对美油88幼苗生物量抑制作用最大,对南油868抑制作用最小。不同品种,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南油868具有高富集特性,美油88具有低富集特性。外源镉显著增加了不同油菜品种幼苗叶片谷胱甘肽含量,美油88的增幅最大,其次为南油868。最终,筛选出镉富集量最小的油菜品种美油88,镉富集量最大的油菜品种南油868,可进一步培育低镉油菜,或进...  相似文献   

3.
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对棉花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Humic acid liquid fertilizer,HALF)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网室-盆栽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施用A型、B型和C型3种HALF肥料(HALF-A、HALF-B、HALF-C),N、P、K配施(NPK处理)以及N、P、K与HALF-C配施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肥料能使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0.0%~65.8%,其中以HALF-C与NPK配合施用处理棉花生长最好。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和HALF-C+NPK肥料使棉花地上部氮吸收量增加24.3%~101.4%,磷吸收量增加58.3%~100%,钾吸收量增加10.1%~56.2%,但3种HALF肥料效应不同。施用合适的HALF肥料能显著降低土壤pH0.06~0.11,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结论】3种HALF肥料均能促进棉花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以HALF-C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三种生物质炭对红壤和黄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的花生壳炭、竹炭和小麦秸秆炭对红壤和黄壤中有效镉含量及玉米幼苗镉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质炭使红壤和黄壤的pH分别提高0.12~0.59和0.21~1.00,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35.43%~83.34%和52.14%~142.82%,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生物质炭使红壤和黄壤有效镉含量分别降低12.8%~20.1%和17.7%~29.9%,降幅在红壤中以花生壳炭处理最大,黄壤中则以小麦秸秆炭处理最大,但两种土壤中花生壳炭、小麦秸秆炭处理有效镉含量差异不显著;3种生物质炭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红壤中玉米的生长,但花生壳炭和竹炭可促进黄壤中玉米幼苗的生长;花生壳炭和竹炭使红壤中玉米幼苗地上部镉含量分别降低19.63%和23.10%,竹炭使黄壤中玉米幼苗根部镉含量提高14.88%,其余处理对玉米幼苗根部和地上部的镉含量影响均不显著。这说明尽管生物质炭可通过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降低红壤和黄壤的有效镉含量,但对植物镉含量的影响则因土壤类型和生物质炭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对大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在常规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壳生物炭或玉米秸秆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大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有助于提升基质的通气性,与常规育苗基质相比增幅为 2.1%~42.1%,显着提升了C/N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3.9%~131.2%和48.8%~297.2%,同时,生物炭添加降低了基质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降幅分别为10.4%~44.8%和7.1%~20.8%,基质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4.0%~19.6%.在花生壳生物炭与常规育苗基质等体积比混合处理中,大白菜幼苗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植株鲜干重及壮苗指数等最高,长势最佳,但出苗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获得重庆地区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方,对定植后的2年生油茶“长林”系列3个无性系幼树进行为期3年的施肥试验,筛选出适宜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施肥比例,为提高油茶经济效益奠定基础。[方法]设置4个处理,即每年11月施用复合肥(C0.5,0.50 kg/株),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C0.25O0.5,无机肥0.25 kg/株,有机肥0.50 kg/株),油茶专用有机肥(O1,1.00 kg/株)以及空白对照(CK),测定油茶幼树的树高、地径及冠幅等指标来比较和分析肥料类型间的差异。[结果]施肥促进油茶高生长,但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以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效用最好,与CK相比,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增长量分别为38.46%、10.77%、22.22%;施肥显著影响油茶地径、冠幅生长(P<0.05),以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处理增长量最大,与CK相比,地径增长量分别为125.33%、47.76%、12.87%,冠幅增长量分别为30.30%、13.00%、46.75%...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劲素专用底肥(17-17-17)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15-15-15、15-5-25)的应用效果,以芹菜为试材,通过对比不同施肥处理的芹菜生长指标(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来评价劲素专用底肥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对芹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作底肥相比,劲素专用底肥在促进芹菜生长及产质提高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作用,芹菜产量可增加3 134.7 kg/hm~2,增幅为5.42%;与普通的复合肥作追肥相比,劲素硝硫基复合肥能够显著促进芹菜后期的生长、提高芹菜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芹菜的VC含量,产量可提高2 134.1 kg/hm~2,增幅为3.50%。与芹菜整个生长期均施用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劲素系列肥料可显著增加芹菜产量5 268.8 kg/hm~2,增幅为9.12%,且芹菜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最终芹菜的品质均有显著改善。由此表明,劲素专用底肥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在芹菜生产上均具有较好的肥效,将这2种肥料作为套餐肥使用,对于芹菜的生长促进和产质提高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CO_2浓度低,是限制C_3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用KHCO_3水溶液中的HCO_3~-做为碳源来补充CO_2的不足,研究KHCO_1对水稻幼苗光合速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KHCO_3能显著增加水稻苗幼苗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提高叶片气孔开度指数.极显著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极显著增加幼苗地上部鲜重、干重以及根系活力.其中,KHCO_3处理水稻幼苗光合速率为23.1607μmolO_2·g~(-1)·min~(-1),比CK高2.85%,差异显著.KHCO_3处理的水稻幼苗单株地上部分干重为52.1815mg,比CK高41.3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Glomus in-traradicesSchenck&Smith和Glomus versiforme(Karsten)Berch对君迁子(Diospyros lotusL.)幼苗生长、水分状况、叶片SOD、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促进了植株生长,接种处理的苗高、叶数、地径、单株叶面积、茎和叶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苗高提高了25%~43.8%,叶干重增加了64.6%~79.7%,叶面积为对照的1.72~1.99倍。同时,接种后也提高了叶片自由水、束缚水和总含水量,束缚水含量提高了12.5%~20.6%,并显著提高了离体叶片的保水力;在干旱胁迫下,君迁子推迟15.4~32.2 h出现萎蔫,重新复水后,提前10~15 min恢复正常。干旱胁迫各接种处理SOD、POD活性显著提高;MDA的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施用磷和铝对越南油茶幼苗生长、磷铝积累及其土壤有效磷铝含量的影响,为揭示油茶适应南方高铝低磷砖红壤环境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砖红壤种植越南油茶,分别在砖红壤中添加0、0.5、1.0 mmol/kg磷(P0、P1和P2)和0、10.0、20.0 mmol/kg铝(Al0、Al1和Al2),测定分析各磷铝耦合处理下越南油茶幼苗的生长指标、磷铝含量及土壤交换铝和有效磷含量.[结果]在砖红壤中添加铝会抑制越南油茶幼苗生长,而添加磷能缓解铝的抑制作用,其中以Al0P2处理幼苗生长效果最佳;添加磷和铝对越南油茶幼苗的地径、苗高、鲜重、根冠比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但磷和铝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相对独立;添加磷能有效降低越南油茶幼苗根系的铝含量,其中Al0P2处理根系的铝含量较Al0P0处理低35.22%;磷和铝及其交互作用对越南油茶幼苗磷和铝含量的影响显著;添加铝会使土壤交换铝含量提高,而添加磷可降低土壤交换铝含量,以添加1.0 mmol/kg磷降低土壤交换铝含量的效果最明显;磷和铝及其交互作用对越南油茶幼苗根际土壤交换铝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和交换铝含量与越南油茶生长状况和磷铝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种植越南油茶的砖红壤中添加铝会导致土壤活性铝含量增加,有效磷含量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而添加磷能降低土壤活性铝含量,有效改善铝胁迫对越南油茶幼苗根系的毒害,促进幼苗叶绿素合成、生物量累积和对磷的吸收,有利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矿质营养水平对油茶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建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水培营养体系,对不同矿质浓度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油茶幼苗叶片数、叶片SPAD值、生物量、根冠比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矿质元素的亏缺或过量均明显影响油茶苗植株的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其中K(-)处理对水培油茶苗生长的影响最大,显著降低了叶片SPAD值以及生物量;P营养不平衡对根系生长影响最明显,显著降低了根冠比(2106%)和根系占比(1740%);矿质元素Mn和Zn主要影响油茶苗枝干和叶片干物质的积累,Mn(-)处理的油茶苗枝干生物量占比为2123%,Zn(-)处理的油茶苗叶片生物量占比为3658%,均为最低;此外,大量元素N,P,K的亏缺或过量不仅影响油茶苗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利用,还影响其对微量元素Mg,Zn,Mn和B的吸收,微量元素Mn和Zn的亏缺显著抑制了水培油茶苗对N,P,K的吸收。在油茶苗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Mn,Zn的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安徽省3个生态类型区主要油茶良种枝条和叶片的化学成分,了解不同生态类型区油茶生长发育的差异,为北缘油茶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安徽油茶分布最北缘的皖东丘陵地区和适宜油茶生长的皖西及皖南山区3个生态类型区的18个油茶良种,分别测定其当年生枝条和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化学成分,比较3个生态类型区油茶枝、叶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在皖东丘陵区和皖西、皖南山区3个生态区的18个油茶良种中,其当年生枝条、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3%~50.1%,10.8%~26.2%,0.28%~0.57%,0.12%~0.25%和0.13%~0.28%;在同一生态类型区,油茶体内的苯醇抽提物含量以叶片高于枝条,其余物质含量均是枝条高于叶片;在3个生态类型区中,以分布区最北缘(凤阳)油茶枝条、叶片中的苯醇抽提物、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最高,而枝和叶中的含水量及枝中的综纤维素含量最低;3个生态类型区之间,油茶枝条综纤维素含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8<0.01),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P=0.021<0.05),叶片中的综纤维素含量也有显著差异(P=0.047<0.05),但油茶枝、叶含水量及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 不同生态区域油茶枝、叶化学成分差异显著;今后在北缘油茶生产中,应通过采取各项栽培措施,尽可能提高油茶植株的苯醇抽提物、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其水分和综纤维素含量,以提高树木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幼苗形态建成及生理特性的调控效应,丰富微生物菌剂在调节水稻生长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为水稻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稻海红1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于水稻1叶1心期分别浇灌100 mL浓度均为1%的5种微生物菌剂[短小芽孢杆菌(BP)、红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液(RS)、枯草芽孢杆菌(BS)、纳豆芽孢杆菌(BN)、解淀粉芽孢杆菌(BA)],以浇灌100 mL清水为对照(CK)。于水稻4叶期取样,对比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1叶1心期水稻幼苗灌根后形态特征、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5种外源菌剂均能促进海红12幼苗生长,显著增加株高、地上部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P<0.05,下同),增长率分别为4.9%~18.4%、23.3%~44.2%、44.5%~86.6%和75.0%~175.0%,其中以BN处理效果较佳;BS和BA处理对增加叶片SPAD值的效果较好,但各菌剂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P>0.05);BP、BS、BN和BA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长率分别为5.6%~17.8%、61.1%~126.7%、66.1%~117.9%,BP、BS和BN处理的过氧化氢酶酶(C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7.6%、29.7%、21.6%;BN处理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提高112.8%,其中BS和BN处理调控效较优;BP、BN和BA处理显著降低叶片MDA含量11.8%~16.6%,O2-·产生速率在BP和BN处理后显著降低53.2%和42.9%。【结论】微生物菌剂通过增加株高、地上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促进海红12幼苗形态建成,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可溶性蛋白积累来增强水稻幼苗的代谢水平与抗逆能力。5种菌剂中以纳豆芽孢杆菌的综合调控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区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2019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重度水分亏缺(W1)、轻度水分亏缺(W2)和正常水分(W3),控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32%—46%、51%—62%、67%—81%,副区为不施肥(F0)、单施化肥(F1)、30%有机肥+70%化肥(F2)和70%有机肥+30%化肥(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花铃期根系形态特征、根长垂直分布、根系活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水分亏缺抑制了棉花花铃期根系生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较正常水分显著降低,地上部干重下降而根冠比增大,单株铃数和单铃重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的下降,其中W1负面影响最为严重。不同水分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对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W2和W3下,施肥显著增加棉花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高于单施化肥F1处理,其中W2下,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加,F3较F1处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两年平均分别提高18.1%、12.2%和35.0%;W3下,F2处理对根系形态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较F1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提高7.6%、17.0%和20.1%;W1下,各施肥对根长和根表面积具有抑制作用,其中F1处理抑制效应最显著。W2和W3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20—4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并显著提高根系在该土层的分布比例,较单施化肥能显著提高各土层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的增加并降低根冠比,增加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其中W2下F3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最高,较F1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3.2% 和17.2%,而W3下F2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表现最高,较F1分别提高16.1% 和9.2%。【结论】 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优化根系形态与空间分布,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并提高籽棉产量,缓解轻度水分亏缺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水分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轻度水分亏缺下70%有机肥+30%化肥(F3),正常水分下30%有机肥+70%化肥(F2)为最优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LED补光对辣木幼苗生长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印度改良辣木(Moringa oleifera PKM-1)为试验材料,在相同外界环境下采用不同光谱条件的LEDs(Light Emitting Diodes)光源对辣木垂直补光,每组辣木补光12 h/d(8∶00—20∶00),测定不同补光处理下辣木幼苗的生长情况及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结果]经红蓝4∶1(4R1B)LEDs处理的辣木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经过LEDs补光的3组辣木幼苗存活率均高于对照。LEDs补光处理的辣木幼苗株高、茎粗、全株干重、茎叶干重、总叶绿素含量均优于对照。其中光谱条件为全红的LEDs对辣木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株高增加了120.66%,茎粗增加了52.11%,全株干重增加了52.35%,茎叶干重增加了33.57%,叶绿素总含量增加了19.28%。[结论]LED灯补光处理能显著促进辣木幼苗的生长及其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油茶饼粕有机肥对番茄生长表观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油茶饼粕作为有机肥,设置4个不同比例油茶饼粕作为有机肥进行番茄栽培试验,对番茄苗高、地径、干物质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以及结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油茶饼粕有机肥对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以及结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饼粕有机肥能促进番茄苗高、地径生长,提高植株干物质、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根系活力并提高番茄结果率,提升番茄品质.30%饼粕+70%土壤作为基肥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表明油茶饼粕适合作为有机肥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油茶苗期不同器官的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元素分布情况。【方法】对150株油茶苗期的各种生长性状指标、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油茶苗期各单株生物量均以地上部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叶片生物量积累最高;不同苗高分级的苗木株数及其生物量近似于正态分布,其中14.00~15.90 cm的苗高分级的株数和生物量百分比最高,分别为38.67%和34.19%。在油茶根、茎、叶中均以N含量最高,其次是K和Ca,Cu和B含量最低;N、Mn含量以叶片最高,P、K及Cu、Zn、Fe、B含量均以根部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K、Mg、Cu、Mn和B元素含量在根、茎、叶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油茶苗期叶片生物量积累最高,单株生物量随幼苗的生长而明显增加;不同器官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可为油茶苗期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对盐碱土蓖麻苗生长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有机肥对于盐胁迫下蓖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淄蓖麻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2个盐碱土梯度(0.11%和0.19%)和3种有机肥(蚯蚓肥、菌肥和农家肥)对蓖麻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及生物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蓖麻苗高、功能叶叶面积和单株干鲜重,并降低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POD和SOD的活性等;有机肥对蓖麻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蚯蚓肥的蓖麻苗的株高、地茎粗、功能叶叶面积、单株鲜干重较大,保护酶活性较大,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施用蚯蚓肥和菌肥的蓖麻苗根系比重较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较高.有机肥尤其是蚯蚓肥对盐胁迫下蓖麻苗的生理生态都有很好调控作用,更有利于促进盐碱土上培育蓖麻壮苗.菌肥对促进壮苗也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麦根际溶钾细菌对小麦生长和吸收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考察小麦根际亲和性溶钾细菌对小麦生长和小麦钾肥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法栽培小麦,测定小麦干物质积累、叶片含钾量、土壤速效钾含量,考察溶钾细菌对小麦地上部分植株钾素积累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1株溶钾细菌接种处理使小麦地上部分干重超过施100%钾肥的对照CK2的水平,WS25和WS27处理的小麦干物质积累极显著高于CK2,分别比CK2高11.66%和23.34%;在小麦苗期,11株溶钾细菌处理的小麦根干重和小麦植株钾素积累量均高于CK2;在旺长期,11株溶钾细菌处理的植株钾积累量均高于施50%钾肥的CK1,3株菌(WS25、WS27、WS28)处理的小麦植株钾素积累量高于CK2,其中WS27极显著高于CK2;11株溶钾细菌处理的钾肥利用率均高于CK1和CK2,其中WS27使得小麦的钾肥利用率在苗期和旺长期分别比CK2高出17%和40%。溶钾细菌可以促进小麦植株对土壤中钾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小麦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对金光杏梅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各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金光杏梅的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上升,在严重水分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