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游方山茶 浙江龙游县产茶历史悠久,北宋西安长史蔡宗颜撰述:“龙游方山阳草坡出早茶,味绝胜。”明弘治年间《衙州府志》载:“龙游县方山之阳,出早茶,味绝胜,可与北苑、双井争衡。”北苑茶、双井茶是当时全国著名的茶叶,方山茶可以与之争衡,说明方山茶质量具有全国名茶的术平。1935年余绍宋的《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南乡多产白毛尖,香高味鲜,销于上海、杭州竹木商人。”方山茶也称白毛尖。1986年龙游县农业部门成立名茶课题组,通过3年努力,研制恢复成功  相似文献   

2.
李伟  屠幼英 《茶叶》2005,31(2):135-135
紫笋茶产于浙江湖州长兴水口乡顾渚山一带,作为唐代贡品,并因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而传世,被誉为“茶中极品”,流芳千年。先后获得中国名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北京中国国际名茶无公害名优茶特别推荐奖、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浙江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3.
磐安县是浙江省贫困县之一,县政府十分重视名茶开发。该县土特产公司和农业局通力协作,在浙江农大的技术辅导下,试制成功了磐安“云峰”名茶,1988年11月,金华市科委对该茶进行了鉴定。由茶叶科技专家、教授及技术人员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通过认真审查和品评,一致认为该茶品质特优,具有“三绿一”  相似文献   

4.
2012年10月,中国茶叶学会命名苍梧县为“中国名茶之乡”。至此,清嘉庆年间居全国24种名茶之列的六堡茶,历经200多年后重振雄风,为全国诗词之县的古郡苍梧再添风采。六堡茶香源苍梧苍梧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上古为虞舜巡游之地,秦汉已建立郡县之制,现代为原中央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先生的故乡。清同治版《苍梧县志》卷之九——土产篇第一条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5.
由泰顺县人民政府主办的“’96浙江泰顺茶文化节”,提出了“以茶为媒……兴茶富县……”的宗旨。泰顺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和出口茶叶基地县,产茶历史悠久,传统名茶和新创名茶荟萃。泰顺山青水秀,环境优  相似文献   

6.
陈新森 《茶叶》2012,38(4):262-264
2012年10月11日,浙江省磐安县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这是中国茶叶学会、全国茶界专家对磐安茶业悠久发展历史、优良生产环境、深厚文化底蕴、扎实产业基础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县推动茶产业提升发展的鼓励和鞭策。我县将以此次命名为契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入实施“名乡产名茶,名茶创名牌,名牌显名茶”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7.
《广东茶业》2013,(5):39-39
“高山云雾出好茶”。”八山-水-分田”的梅州是中国著名的“单丛茶之乡”、“油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是广东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如境内的八乡山、清凉山、马图以及西岩山等众多高山都是海拔高、云雾多的传统地方名茶产区。  相似文献   

8.
名茶之乡的浙江新昌县,不但大佛龙井茶出名,而且良种茶苗在全国也有点名声,尤其是茶树良种育苗基地的镜岭镇,育苗数量占全县的一半左右,也是全县茶树品种最多的一个基地,特别是与浙江大学茶学系联合建立了浙江茶树良种育苗基地后,茶……  相似文献   

9.
《广东茶业》2012,(5):40
9月26日,由中国茶叶学会组织的"中国名茶之乡"评选结果揭晓,我省大埔县成功入围,成为广东省此次唯一获此殊荣的产茶县。据了解,在本次评选工作中,中国名茶之乡评选办公室严格根据《中国名茶之乡评选办法》,对浙江、安徽、湖南、福建、广东等14个省市的重点产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08,30(4):13-13
本刊讯悠悠松州聚佳宾,古邑茶乡迎盛事。3月16-18日,由浙江省松阳县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松阳银猴开茶节暨茶商大会”在浙江名茶之乡—松阳县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汪新贵 《中国茶叶》2012,(11):18-19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产茶历史悠久,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中国出口茶生产基地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并获“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近年来,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大力实施“茶叶品牌战略”,通过提高品质、整合品牌、强化推介、规范管理等措施,着力提升茶叶品质和名茶知名度,已形成了以“越乡龙井”为核心的名茶公用品牌,以“皇帝”牌珠茶为代表的出口珠茶品牌,嵊州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著名度和美誉度。2011年茶叶总产量2.2万吨,产值7.86亿元,其中越乡龙井产量6000吨,约占全国龙井茶产量的1/3,是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产地。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珠茶生产、加工、出口集散中心,全市80多家精制茶厂,年加工出口珠茶6万多吨,约占全国珠茶出口量的2/3。茶产业已逐步成为嵊州的富农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再谈名茶     
1965年在《茶叶通讯》第五期以“漫谈名茶”为题,谈了名山名种名技综合塑造名茶的观点,今天趁全省“名茶展评暨学术讨论”盛会,以“再谈名茶”为题,谈点发展名茶生产的体会,藉以抛砖引玉。一、什么样的茶才称得上名茶什么样的茶才称得上名茶,众说纷云,有的说名茶就是好茶;有的说名茶就是有名气的茶;有的说是茶叶品质特优,居同类之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9月5日,以“蜜柚名茶、富硒特产、文化旅游、长寿体验”为主题的大埔县蜜柚名茶旅游节暨富硒长寿产业发展论坛在大埔县城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水果行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主办,大埔县蜜柚行业协会、大埔县茶叶行业协会承办,大埔县农业局、大埔县旅游局等单位协办,活动旨在依托大埔县作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蜜柚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富硒长寿健康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大埔蜜柚、茶叶和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和乡村旅游发展.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组织茶叶专家和茶企负责人参加本次节会.  相似文献   

14.
安溪县"十一五"茶业发展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山海结合部,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目前,安溪县的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茶叶总产值、涉茶人员总数等均位居全国产茶县前列。截止2005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40万亩、产量4.2万  相似文献   

15.
加快茶叶加工业发展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应善  雷永宏 《茶叶》2007,33(1):48-49
遂昌茶叶,历史悠久,自古有“浙南林海,遍地金银,钱瓯两水,云雾山茶”之美誉。1974年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2004年获“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称号,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新世纪开  相似文献   

16.
苏金妹 《福建茶叶》2011,33(4):46-47
华安县位于闽南漳州市西北端,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产茶历史悠久,年可产“五季茶”,有“明前茶”、“冬片茶”两大特色,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特色县。“华安铁观音”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我国铁观音茶叶主产区。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新昌县名优茶生产去年取得了四喜临门:一喜是名优茶产量突破千吨大关,位列全国前矛;二喜是该县荣获了“中国名茶之乡”称号;三喜是3只名茶获得部级金奖殊荣;四喜是县名茶协会荣获省十佳协会称号.今年4月份该县又成功召开了“新昌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暨第五届西湖国际茶会”,扩大了新昌名优茶知名度,推进了名优茶产销的进一步发展.新昌县在发展名优茶上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归纳起来有以下八条经验.  相似文献   

18.
国内: 1982年3月,福建崇安,商业部全国花茶乌龙茶优质产品评比会,凤凰茶站“一级凤凰浪菜”评为“优质产品”。6月,长沙,商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会,“凤凰单丛”评为“全国名茶”。 1985年6月,南京,农牧渔业部及中国茶学会全国名茶展评会,“石古坪乌权茶”评为“全国优质茶”。 1986年5月,福州,商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会,“风凰单丛”、“岭头单丛”评为“全国名茶”。 1989年8月,西安,农业部全国名茶评选会,“凤凰单丛”评为“全国名茶”。 1991年4月,杭州,国家旅游局主办“首届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  相似文献   

19.
福鼎白茶种类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阙玉林  林代兴 《中国茶叶》2008,30(11):34-35
福鼎白茶产于被誉为“中国白茶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的福建省福鼎市,以原产于福鼎太姥山的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鲜叶按白茶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由于品质优异,保继功效突出,白茶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福鼎白茶远销欧美、东南亚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20.
黄花云尖 黄花云尖茶产于皖南山区的宁国县。该茶创制于1983年,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外形挺直平伏,色泽绿翠显毫,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醇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肥嫩绿亮。1985年6月在南京由农牧渔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优质名茶展评会上,被评为全国新名茶,1989年复评又获农业部优质名茶称号。 宁国县产茶历史悠久,宋代李心传《建炎杂记》载:“宁国府岁一百一十二万斤,宁国县鸦山茶为贡品”。明代徐渭辑《徐文长先生秘集》中记述的全国优质茶产地,就有高峰山脉的鸦坑。高峰产茶品质优异,清康熙年间张所勉的《鸦山辩》载:“宁邑产茶不一处,高峰、济川(现属青龙乡)、龙潭……诸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