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武雪凡  王维薇 《北方园艺》2016,(22):203-209
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及贸易现状基础上,以中美食用菌贸易为例构建引力模型,论证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食用菌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我国食用菌出口量和出口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部分年份由于受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有所减少;出口品种主要为罐头类食用菌和干品类食用菌;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市场结构与输出地居民生活习惯相关性较强;引力模型显示美国的GNI、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我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项数等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食用菌出口影响较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出口影响显著为负,影响程度随着壁垒项数的增加而增强,另外我国的GDP与食用菌出口呈正相关关系,表明GDP增长可以带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对日本出口贸易为例,探讨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我国食用菌出口对日贸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内部包括食用菌出口价格制定,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建设,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等,外部则与国际市场环境、地理空间距离、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因素相关。分析发现:我国食用菌总体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出口贸易规模可观;日本对我国食用菌产品有较大需求,中国对日食用菌出口贸易整体形势较好,长期获得贸易顺差;受到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我国食用菌对日出口量存在波动,甚至出现逐年减少的情况。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削弱了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出应重视国内食用菌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通过提高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加快食用菌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对策,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食用菌出口过程中因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企业经济损失严重,为解决该问题,从法律层面上研究了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首先分析了我国形成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在原因,即缺乏认证意识、产业标准低、经营方式落后,其次分析了贸易壁垒形成的外在原因,即新贸易保护主义、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食用菌安全标准提高。其三研究了我国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最后根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提出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4有效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出口中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可知,我国虽是世界食用菌出口贸易大国,但并非贸易强国。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食用菌生产加工还处于低端水平,产品质量不高,出口贸易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以下从政府、食用菌行业协会、食用菌生产加工主体等  相似文献   

5.
《浙江食用菌》2008,(5):3-5
世界食用菌贸易主要由人工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和野生菌三大部分组成。据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专家张树庭教授估计:国际贸易人工栽培食用菌(主要包括双孢蘑菇、香菇、平菇、滑菇等)的产值约为270~300亿美元,药用菌(灵芝、冬虫夏草等)约70~80亿美元,野生菌(主要为松茸、牛肝菌、羊肚菌、块菌等)约30亿美元。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食用菌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很少,年进口额仅1000~2000万美元,主要为提供给一些高级宾馆的高档食用菌罐头,多来自日本和韩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预计我国食用菌进口数量将逐渐增加。1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及预测我国食用菌出口品种主要有:双孢蘑菇,以罐头产品为主,年出口额为2·0~4·5亿美元;香菇,以干香菇和鲜香菇为主,年出口额为2·0~3·1亿美元;野生菌,以松茸、美味牛肝菌、羊肚菌、块菌为主,年出口额为1·5亿美元左右;木耳,年出口额为0·35~0·53亿美元。食用菌出口较多的地区是福建、浙江两省。出口的主要老产区有:出口银耳、香菇的福建古田,出口双孢蘑菇、白背木耳的福建漳州,出口香菇的浙江龙泉、庆元、景宁和磐安等。出口新产区有:出口香菇的河南西峡、湖北随州,出口滑菇和反季节香菇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蔬菜出口受阻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我国蔬菜出口额155.2亿美元,约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0.5%,蔬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而技术性贸易措施是蔬菜产品出口受阻的重要障碍。本文以我国蔬菜出口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遭受扣留或召回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2017年我国蔬菜产品出口受阻的总体情况、重点受阻产品和受阻原因,并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食用菌》2008,(1):26-28
1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日本总体形势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优势出口农产品,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额达11.2亿美元,其中对日本出口额达3.08亿美元。2007年1~9月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创纪录,达10.30亿美  相似文献   

8.
廖程胜  廖良美 《北方园艺》2016,(13):205-210
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就业,及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日本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中日两国产品间的互补,日本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近年来,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筑起了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大障碍。为研究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影响,现选取1995—2014年中日农产品贸易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分析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向WTO提交的TBT和SPS数量之和与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额呈正相关,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如图2所示,我国出口日本的3种主要食用菌品种,其平均价格在2000—2008年间均呈现上涨趋势。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固然出于多方面原因,如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等,但如图2所示,3个主要品种均以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为价格明显变化的转折点,且这三个转折点之后,价格都是明显上升,尤其是松茸。再反观日本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历程,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也正是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上半年,越南果蔬出口大幅增长,中国和日本是其主要出口目标市场。据越南新闻7月根据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统计数据报道,今年上半年越南果蔬出口额4.92亿美元(152.5亿泰铢),比上年同期增长33.5%。其中,中国是其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出口额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不过,从越南进口果蔬增幅最大的还是日本市场,进口额0.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且市场潜力很大,有望从越南进口更多果蔬。越南果蔬出口市场还包括韩国、泰国和美国。2013年越南对韩国果蔬出口额增长84.5%,达0.13亿美元;对泰国果蔬出口额为0.16亿美元,同比上涨85%。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我国主要贸易国家食用菌进口扣留(召回)制度,分析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和2016年~2021年我国出口食用菌产品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扣留(召回)的情况及原因,以提出我国食用菌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消费疲软、贸易壁垒加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大宗水果出口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减少,出口总量稳中趋降;与此同时,我国进口干鲜水果需求持续趋旺,进口总量稳步增长,我国干鲜水果贸易顺差进一步缩小,出口量低于进12/量,成为水果纯进口国。其中,出口量为312.28万t,同比减少3.1%,出口额为31.89亿美元,同比增加19.0%:进口量为323.55万t,同比增加223%,进口额为30.33亿美元,同比增加41.0%。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以后,我国逐渐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期,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产品行业中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对于扶贫事业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食用菌生产的大国之一,我国的食用菌产品在满足我国人们的需求之外,也远销海外,在出口贸易方面占据一席之地。而邻国日本作为我国食用菌出口的最重要目的地,地位显得愈加重要。就对日的食用菌出口贸易来说,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外部原因上包括汇率变动、空间距离的阻隔以及日本方面技术贸易壁垒的障碍,内部原因上则与食用菌出口价格的制定、中国食用菌产业建设的标准化程度相关,通过分析中国食用菌对日出口贸易的影响因数,能有效规避出口贸易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对我国食用菌做大做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近十年食用菌出口数据的分析,针对出口额增加而增幅下降的态势,探讨其存在的主要原因:食用菌生产效率不高、质量难显优势、贸易壁垒重重等,但其也具有不断优化的国内政策环境、良好的国际合作条件等优势。在"一带一路一菇"的背景下,加快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创新发展,对促进中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白丽  许玉  刘晓东 《北方园艺》2016,(21):200-204
在分析中国食用菌国际贸易地位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对中美、中日和中意食用菌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各因素对其贸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食用菌产品的价格对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具有普遍性和显著性影响。最后从选择产业化组织模式、加快工厂化生产、促进精深加工产品出口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加入WTO以来,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量及出口额稳定增长,2015年居农产品第二;形成了以沿海冷冻、脱水、罐头、腌制蔬菜与西北浓缩浆、脱水蔬菜及西南腌制蔬菜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WTO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是我国蔬菜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建议以技术贸易壁垒为契机,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科技与管理水平来改善不足,促进我国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外很多国家开始对我国食用菌出口产品质量提出多种贸易措施的背景下,对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做出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发展出路进行重点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食用菌》2010,(3):8-8
记者12日从福州检验检疫届获悉,一季度福建省福州市食用菌出口357批次,出口量为1512.5吨,出口额2485.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4.5%、133.6%和293.4%,实现大幅增长,一举扭转过去2年食用茵出口下滑趋势,出口批次、重量和货值均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食用菌出口大国,频频遭遇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自2011年《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实施后,我国出口美国食用菌屡遭通报,给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影响。对近年来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基本情况和产品受通报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通报原因为"存在污秽或腐败物质"的案例比例最大。提出建立健全对应的食用菌标准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加强引导,帮扶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等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任捷 《中国食用菌》2006,25(6):38-38,44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已2月有余.浙江省(除宁波)出口食用菌情况如下:上半年1~6月份出口食用菌4905.4t.货值1943.8万美元.分别比05年同期下降85%与上升18.5%。其中对日出口3515t.货值1395.1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下降16%与上升9.8%: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的6、7两月,浙江省(除宁波)出口食用菌811.4t.货值436.1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上升85%与31.5%,其中对日出口507.9t,货值282.7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下降11.7%与上升2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