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田间转crylAb基因水稻(KMDl和KMD2)和两种杀虫剂(吡虫啉和氟虫腈)处理非转基因亲本秀水11后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的免疫指标(血细胞总数、包囊能力和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以非转基因亲本秀水11无药剂处理的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KMDl和KMD2对拟环纹豹蛛的3种免疫因子都没有显著影响;两种杀虫剂处理均导致拟环纹豹蛛的血细胞数量和包囊能力显著下降,酚氧化酶活性略低于对照,即对拟环纹豹蛛的免疫有负面影响。可见,非靶标天敌的免疫能力可考虑作为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cry1Ab基因粳稻对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转cry1Ab基因粳稻(KMD1和KMD2)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成虫产卵行为的影响,采用"Y"型嗅觉仪和笼罩以及田间试验等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对转基因水稻的趋性以及其产卵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技术测定了这2种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秀水11挥发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成虫在"Y"型嗅觉仪和小型笼罩内对Bt水稻和对照亲本的选择性差异不显著,而在大型笼罩和田间条件下均显著趋向于在非转基因水稻上产卵,其中大田中稻纵卷叶螟在KMD1、KMD2和对照中的百叶卵量分别为2.20±1.28、1.00±0.77和5.60±2.16粒。水稻挥发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在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相对于Bt水稻,在田间条件下稻纵卷叶螟成虫趋向于在非转基因水稻产卵,而水稻挥发物可能不是引起这种行为趋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采用剥查法和吸虫法,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南昌县调查了赣绿1号田间稻纵卷叶螟与二化螟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捕食性天敌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和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ricus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亲本9311水稻相比,在2012和2013年螟虫为害高峰期,赣绿1号田间稻纵卷叶螟百株虫量分别减少57.78头和27.78头,卷叶率分别降低20.46%和6.50%;二化螟百株虫量分别减少24.44头和152.22头,枯心/白穗率分别降低13.02%和14.20%。此外,赣绿1号与9311水稻田间拟环纹豹蛛和拟水狼蛛的种群动态趋势基本一致。研究表明,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赣绿1号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而对其捕食性天敌拟环纹豹蛛和拟水狼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转cryAb基因克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yAb基因克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的抗病性在田间进行了人工接种鉴定,根据亲本材料秀水11及2个转基因材料克螟稻1号(KMD1)和克螟稻2号(KMD2)的发病情况,初步明确两个转基因材料的抗病性与亲本存在显著的差异,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亲本材料有所上升,但对纹枯病的抗性则不如亲本秀水11。  相似文献   

5.
李清  何可佳 《江西植保》2010,33(2):69-71,74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等3种杀虫剂对蜘蛛的选择毒性,指导合理使用农药、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本文模拟稻田施药时稻株中上部药膜、基部液层而设计的"管壁药膜底部液层"法测定了以上3种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和食虫沟瘤蛛两种蜘蛛的毒力,并通过安全系数评估其对供试蜘蛛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拟环纹豹蛛毒力最低,氰氟虫腙对食虫沟瘤蛛毒力最低,而阿维菌素对食虫沟瘤蛛和拟环纹豹蛛毒力最高;3种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和食虫沟瘤蛛的安全系数高低顺序为: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阿维菌素。因此,氯虫苯甲酰胺和氰氟虫腙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杀虫剂,既能有效防治害虫又能减小对自然天敌的杀伤作用,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测定比较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在转cry1Ab基因水稻KMD1和KMD2及其对照秀水11上取食不同世代的室内种群和田间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水平及其体内解毒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体内Cry1Ab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分别持续取食KMD1和KMD2的褐飞虱室内种群和田间种群LD50值与取食对照的无显著差异.在KMD1和KMD2上取食1代和9代的褐飞虱室内种群以及田间种群体内解毒酶、靶标酶和保护酶等活性与取食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取食KMD的褐飞虱不同种群体内的Cry1Ab蛋白含量相对稳定,其中以取食KMD2的较高.上述结果表明,转cry1Ab基因水稻KMD1和KMD2对褐飞虱的杀虫剂敏感性和代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Bt水稻对主要非靶标害虫和蜘蛛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研究了2个转cry1Ab cry1Ac杂合基因籼稻品系TT9-3和T19-4对主要非靶标害虫飞虱、叶蝉以及捕食性蜘蛛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Bt稻与亲本对照(IR72)田间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成虫的虫口密度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间无显著差异,而若虫密度有一定的不同。TT9-3稻田中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若虫密度分别于移栽后早中期和中后期显著高于对照;TT9-4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Bt水稻与亲本对照间锥腹肖蛸、四斑锯螯蛛、食虫沟瘤蛛、拟环纹豹蛛及拟水狼蛛种群数量动态趋势相似,数量上大多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Bt水稻对稻田优势蜘蛛基本上无明显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虫害诱导水稻挥发物中对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有引诱作用的活性组分,选择了10种常见虫害诱导产生的水稻挥发物,测试了拟环纹豹蛛雌、雄成蛛对每种挥发物的嗅觉选择和触角电位反应。嗅觉选择结果表明,虫害诱导产生的水稻挥发物对拟环纹豹蛛雌成蛛的嗅觉选择无诱导作用,但能诱导拟环纹豹蛛雄成蛛的嗅觉选择,其中1μg/μL和1.5μg/μL水杨酸甲酯、0.25μg/μL(Z)-3-己烯-1-醇、0.5μg/μL 2-庚酮、0.25μg/μL和1μg/μL芳樟醇对雄成蛛的诱导作用显著;拟环纹豹蛛雄成蛛对1μg/μL水杨酸甲酯、0.25μg/μL(Z)-3-己烯-1-醇、0.5μg/μL 2-庚酮及0.25μg/μL芳樟醇的选择潜伏期两两间差异均不显著。触角电位分析表明,4种挥发物同样能诱导拟环纹豹蛛雌、雄成蛛触肢和第一对步足产生电位反应,水杨酸甲酯和(Z)-3-己烯-1-醇的效果最显著,2-庚酮和芳樟醇稍弱;只有2-庚酮在雌、雄成蛛间差异显著,其它挥发物在雌、雄成蛛间均差异不显著。表明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能诱导拟环纹豹蛛成蛛产生嗅觉选择和电位反应,不同挥发物可能代表不同的生态学信息,挥发物种类和浓度对雌、雄成蛛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拟环纹豹蛛对亚洲玉米螟卵和1~3龄幼虫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拟环纹狼蛛能有效捕食玉米螟幼虫,但不捕食玉米螟卵。拟环纹豹蛛对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其中雌蛛对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上限1/死分别为116头和85头,雄蛛分别为69头和26头。拟合HollingⅢ新模型得拟环纹豹蛛捕食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b)分别为15和9头。在相同猎物密度下,拟环纹豹蛛自身密度增加,捕食作用率(E)下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方程为E=0.5965 P^-0.65。研究表明,拟环纹豹蛛对亚洲玉米螟1~3龄幼虫均具有强烈的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ELISA法测定了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1号(KMD1)和克螟稻2号(KMD2)花粉中Cry1Ab含量.将转Bt基因水稻和其亲本对照秀水11(XS11)花粉加入到草蛉人工干粉饲料中,评价了对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成虫产卵和寿命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花粉中表达cry1Ab杀虫蛋白,且表达量较高.分别用含5%KMD1、KMD2和XS11花粉的人工饲料饲喂中华草蛉初羽化成虫,发现两类Bt水稻花粉对该虫产卵前期、产卵量、产卵天数和成虫寿命等参数均无显著影响.人工饲料中水稻花粉的比例上升至20%和80%后,KMD1、KMD2和XS11花粉饲料处理中的草蛉均出现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减少和产卵天数缩短的趋势,但在同一花粉比例下这些参数在3个花粉饲料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Bt水稻花粉中cry1Ab杀虫蛋白对该草蛉成虫产卵和寿命等参数无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Biolog-Eco方法对以抗虫转cry1Ab基因粳稻(KMD1/KMD2)及其对照(秀水11)为食的褐飞虱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以评价其对该飞虱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褐飞虱以KMD1或KMD2为食持续1、3、5代后,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以KMD1为食时,其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明显高于KMD2和对照.田间调查结果与室内试验基本相似.综合分析认为,KMD1和KMD2对其非靶标害虫褐飞虱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无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条件下,转crylAb/vip3H基因水稻G6H1对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生长发育与繁殖的继代效应评价结果表明,不论是在苗期或是成株期,在各水稻品种上连续饲喂褐飞虱4代后,该虫各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参数都没有受到水稻品种的显著影响,即不论是在第1代、第2代还是第4代,取食G6Hl与取食其非转基因亲本Xiushui110相比,褐飞虱若虫的发育时间、成虫寿命和产卵量都没有显著差异。同时,2008年和2009年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G6H1和Xiushui110稻田间褐飞虱的若虫、成虫和成若虫总密度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不同飞虱取食后稻株的选择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3种类型水稻品种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不同飞虱取食后稻株和未取食稻株的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褐飞虱在籼稻浙852和粳稻秀水11上主要选择白背飞虱取食后的稻株,在籼粳杂交稻协优9308上表现为差异不明显;白背飞虱则在浙852上主要选择褐飞虱取食后稻株。对3个品种稻株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飞虱取食诱导稻株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上升以及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与以后取食的稻飞虱的寄主选择之间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4.
Three rice japonica varieties Jiajing3768, Xiushui09, and Xiushui63 and three rice indica varieties Qianyou930, Liangyoupeijiu, and Liangyou6326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istance to neck blast, comparing panicles excised from the main culm and from the first primary tiller.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necks,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rachis nodes, lesion length in the necks, and number of conidia in the necks were measured after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excised neck pieces. Resistance to neck blast was higher in the panicles excised from the main culm than from the first primary tiller for the varieties Jiajing3768, Xiushui63, and Liangyou6326. However, the opposite was true for Xiushui09 and Liangyoupeijiu. In Qianyou930, the type of panicles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sistance to neck blast.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6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二化螟的抗性及其与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粳稻品种辽粳294和秀水11上的存活率最低,显著地低于在超级杂交籼稻两优培九和杂交籼稻汕优63上的存活率,但超级杂交籼稻协优9308和杂交籼稻汕优10上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60日龄时汕优63的分蘖数最多,汕优10次之,辽粳294最少。杂交水稻品种的株高显著高于普通粳稻品种,而辽粳294和汕优63的叶鞘显著短于其它品种。除协优9308与两个粳稻品种无显著差异外,其它三个杂交稻品种的叶宽和叶角均大于粳稻品种。60日龄时杂交籼稻品种两优培九叶鞘的维管束间距最宽,辽粳294的维管束间距最窄,但其维管束直径最大。辽粳294和秀水11叶鞘硅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其它几个籼稻品种。被二化螟幼虫危害后,除汕优10叶鞘的维管束间距略有下降(-0.28%)外,其它几个品种的叶鞘维管束间距均增大,其中辽粳294增幅最大,为33.33%。而维管束直径和硅细胞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硅细胞数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