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回顾和分析农业机械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机械系统研究中优化目标的确定方法、优化技术的主要手段。分析了发展农机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及阻碍农机化发展进程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州农业机械系统研究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农业机器的选型主要靠经验,选择合适的农业机器并对其系统进行优化将能更好地满足生产、节约成本。文章将介绍农业机器的选型与系统优化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业机器折旧方法选择缺乏科学性、折旧计算工作量繁重等问题,且为提高农机化折旧工作管理水平,通过确定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功能及结构,建立系统折旧模型库和数据库,对农业机器折旧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详细设计。该系统可以科学合理地选择折旧方法计提折旧费用,不仅实现了农业机器作业成本的正确核算,对合理计算农业机器的经济寿命及更好地促进设备更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全面地建立农业机器折旧制度,分析农业机器折旧决策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介绍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组成,论述系统中重要模块的功能及其实现,为农业机器折旧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器系统配备的线性规划法的建模方法改进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目前农业机器系统配备的线性规划法的建模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在建模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农业机器系统配备的线性规划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机系统优化配备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机器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30年来农机系统优化研究的方法及成果,并结合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的新情况,指出了垦区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配备研究所面临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精度不够理想、理论研究在实际应用中所起作用有限以及农机调配制度与机器系统优化配备不匹配等新问题.为此,提出了农机系统优化研究时所要考虑的对策和新形式下农机系统配备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数学中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一直是很繁琐的,功能强大的Excel软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求解方法.为此,以兵团某中心团场为例,建立了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配备的线性规划模型,论述了利用Excel进行求解的过程.通过Excel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该中心团场优化的农业机器系统配备量,优化的结果与现实系统相比,全年作业成本降低了10.31%,农业机器系统配备量减少了21.39%.这表明,利用Excel进行求解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和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乡镇农机化服务的发展要求也渐渐被提高。提高乡镇农机化服务水平,扩大乡镇农机化普及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优化农业产品质量。文章在对乡镇农机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乡镇农机化服务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机器发展很快。但农业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机器在使用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机器普遍存在着缺乏合理的试运转,合理的技术保养和正确的使用与保管。  相似文献   

10.
王伟 《安徽农机》2010,(1):9-14
农业机器的优化配备大多属于线性规划的问题,文中介绍了农业机器优化配备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求解,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农业机器代替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为此,主要收集、整理了1994-2012年新疆建设兵团农机装备各指标的历史数据,采用拟合程度较高的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分析未来10年新疆建设兵团的装备水平,包括农业机械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及其机引农机具的保有数据、小型拖拉机及其机引农机具的保有数据。该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山西省农机化事业更快与更好的发展,在对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利于政府部门的决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宁县农机化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总结了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中宁县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机作业是农机化的本源和目的 “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毛泽东这句话,可以说是我国农机化工作的本源和根本目的。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最终实现农业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国家发展农机工业制造农业机器;农民购置农机,用农机代替人力进行农业作业。  相似文献   

15.
个体无大修农业机器经济寿命计算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运用系统思想分析了农业机器经济寿命计算时的目标选择问题,进而探讨了个体无大修农业机器在3种不同情况下经济寿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山 《福建农机》1999,(4):16-16,18
二、农机化系统分析:农机化研究和农机化论文写作都需要进行相关的系统分析。根据系统思想,农机化研究的系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目标———条件分析:(如因果分析Y←X)。目标与条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农机化发展方向、道路和实现机械化的方法。不同区域都有自己的农机化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服从于母系统(大农业)的总体目标。为实现既定的农机化发展目标,必须分析研究不同区域所处的环境条件。分清有利、不利条件,并着重分析制约条件,使得农机化系统能适应、疏导、改造环境条件,以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实…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浓江农场当前农机配备主要以经验配备方式的现状,结合当前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农艺要求,将水稻收获后秸秆的打捆、运输等环节列入农业机器系统的优化研究中,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机器系统进行选型,并构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给出浓江农场科学合理的农机系统配备方案。与当前配备量的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配备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明确了该农场闲置农机的台套数,并给出了闲置农机合理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几种农机具优化配备理论、方法及优缺点,提出在具体的农业机器配备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综合应用优化理论。  相似文献   

19.
1概况关于农业机械配套系统国内外研究的都比较早,并且已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案。1986年,东北农业大学余有泰教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机器系统综合优化设计研究”;1986年,东北农业大学李智广博士就“黑龙江省杂粮产区农业机器作业模拟模型”进行了研究;1987年,  相似文献   

20.
三江平原农机化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文中略述了三江平原地区农机化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农机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农机化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提出了农机化发展重点与目标,以及农机化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